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有关中学生手机的市场调查问卷

有关中学生手机的市场调查问卷

发布时间:2022-01-18 03:40:45

㈠ 帮忙写一篇关于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些东西找别人代带是不行的,很多情况不能了解到,只能给你个例子参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普及率也开始升高,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大,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但在21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就是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也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功能的完善,手机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通讯工具。
一、调查目的:了解手机在中学生中使用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校园里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拥有手机,为了了解手机在学生中的普遍情况、使用情况以及所带来的利弊,我们决定以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校园里的“手机一族”作一次调研。
二、 调查对象:在校中学生
三、 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见附件)
四、 调查时间:2008年11月
五、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六、调查分析: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中学生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情况,所带来的利弊以及校园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等展开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对抚宁四中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100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生占50%,女生占50%。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中发现,75%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在学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其理由是:便于联系,这既包括和自己的亲人联系,也包括和自己的同学朋友联系。
1、购买手机的心态
学生消费者大多具有求新、求奇的消费心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们会对一切感兴趣的新奇事物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洋品牌倍受中学生青睐,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中学生所购手机价格基本在1000——3000元之间,约占总数的80%,高于3000元和低于1000元共占20%,低档手机基本无人问津。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功能,其次是价格和外观。
2、购买手机的用途
与同学联系,增进友谊,把烦恼和同学讲,减轻压力;学习上交流,共同进步。与家长联系,有时家长在外,学生遇到困难,可及时向家人反映,寻求帮助。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疑难问题也可及时找老师请教,在学校遇到困难也可跟老师反映。但是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交流的约占64%,而用于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36%。
3、购买手机的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85%,5%的中学生是自己用压岁钱或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10%是别人送的。
4、校园里的手机消费情况
调查显示,在学生手机族中,每月手机费用普遍较低。学生手机消费每月在30元至100元之间。短信费所占月通话费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学每月短信费都超过了话费总额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每月的短信费占话费总额的60%以上。短信息已经成为目前中学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5、学生使用手机的益处
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㈡ 关于中学生手机的消费市场情况报告

人手一部,缺乏高端

㈢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社会调查表

从家庭收入、男女比例、性格偏好、买手机的用途、手机款式、使用手机带来的改变、每个月消费的情况、用手机打游戏的情况、用手机学习的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设计等等。

㈣ 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资料

中学生消费心理 如今的青少年一代在上小学时已开始有独立消费行为,到了中学时代,他们一般每月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用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并且对家庭消费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一、直接购买行为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中学生每月零用钱在50元以下的占66%,50—100元的占22%,100元以上的占12%。高中生的零用钱显然高于初中生:初中生每月零用钱低于50元的有79%,50-100元的占16%,100元以上不足5%;而高中生每月零用钱50元以下的占45%,50—100元的有32%,100元以上占23%。考虑到中学生的绝对人数,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不容低估。 中学生个人零用钱的多少除受家庭收入制约外,与其本人的消费观念也有显著关联性。在被问及“你对一个学生经常购买商品做何评价”时,有31%的学生认为是“正常消费”,有24%的学生认为“无可非议”,有36%的认为“不够节俭”,还有9%的认为是“奢侈浪费”。 中学生的消费活动相对集中,其经常性独立消费主要有:购买饮食品(58%,占被调查人数的比例,下同),文具(55%),书籍(51%),报刊杂志(38%),音乐磁带、影视光盘(25%),娱乐(21%),体育用品(15%)等。 二、间接购买行为分析 所谓间接购买行为是指中学生需一定程度上借助家长完成的购买活动。单价较高的商品,如衣物、自行车、随身听等,一般需家长出面完成购买过程,但在这种消费行为中,中学生所起的作用往往也是主导性的。 自行车是城市中学生主要交通工具,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8%的人拥有自己的自行车。有64%的学生的自行车由家长购买(或指定),这又分三种情况:10%的人完全没有提出意见的机会;42%的人可与家长共同协商;另有12%的人“指定品牌”让家长购买。还有34%的学生在家长的参与下,自己完成最终购买。 57%的被调查者的衣物由家长完成购买:没有任何挑选权利的学生占6%;与家长共同协商的有39%;“指定品牌”让家长购买的占12%。还有41%的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实施购买过程。 由以上分析可知,6O%左右的中学生在购买单价较高的、与已有关的商品时起主导作用,他们在家庭中有较高的消费地位和较强的独立性。关于另一个问题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当被问及“购买某种商品的原因”是“自己喜爱”、“受同学影响”还是“受父母影响”时,有85%的人回答是由于“自己喜爱”,只有不到5%的人认为是“受父母影响”。可见,父母做为中学生消费“守门人”的作用被削弱了,有关广告应以中学生本人为主要诉求对象,并以此选择媒体、确立诉求点。 中学生的这种独立性的形成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其一,独生子女的地位决定其消费愿望能得到更充分的满足;其二,目前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比以前有极大改善,父母大多不愿自己的子女“受屈”;其三,现代家庭观念转变,家长更尊重子女的意愿,鼓励子女发展自立能力。 调查表明,男生比女生有更强的独立性,而在这方面初中生与高中生差别不大;父母职业和家庭经济收入与中学生消费活动中的独立性关系密切,一般而言,工人家庭的子女在家中的消费地位相对较低。 三、购买动机分析 调查表明,中学生中求实购买动机最为普遍,37%的被调查者有较强的求实动机,这些中学生购物时注重商品的质量和效用,理性倾向明显。比较而言,初中生求实动机略强于高中生,而女生则弱于男生。 求名购买动机强烈的学生约占24%,这些学生更渴望通过消费行为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个性,更注重所购商品的社会声誉和象征意义。比较而言,高中生求名动机增强,这应该是自我意识发展和独立愿望增强所致;男生比女生有更强的求名动机,在初中、高中都如此。 求美购买动机占主导地位的被调查者有22%。相比而言,看重商品“美观别致”属性的女生远多于男生。高中、初中的男生都只占16%,没有因年龄产生的差异;而在女生中,有25%的初中生有较强的求美动机,略高于同年龄段的男生,高中女生这个比例则达到38%。这表明女性的购买活动中情感性因素随年龄而增长,把商品对人体的美化、对环境的装饰、对精神生活的陶冶等作用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追求商品美感带来的心理享受。 另有20%左右的学生求廉购买动机强烈。这种购买动机与学生的家庭收入是呈正相关。男生和女生具有求廉动机的比例总体来说相差无几,但有趣的是,初中阶段具有求廉动机的男生比女生多,而到高中阶段却正好相反,女生中求廉动机强烈的人数远多于男生。可能的解释是,随着年龄增长,女生更能体会家长的艰辛,而男生则比较不愿抑制自己的消费欲望。 有些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中学生消费群的求新动机不强烈。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不到9%的人有较强的求新动机。初中生追求“新潮时兴”的人数明显比高中生多。这可能与学业压力和生活环境有关。 四、名牌意识 调查表明,在实际购买行为中,热衷于追求名牌的中学生并不很多。在被问及“购物时是否挑选名牌”时,有23%的学生做了肯定的回答。这个比例不算低,但这个数据并不表明另外77%的学生拒绝名牌。 调查结果显示,关注名牌的中学生远高于23%的比例。对名牌“十分关注”的学生有15%,“一般关注”的有47%,“不太关注”的占24%,“不关注”的占13%。 中学生对日常消费品的识别度很高。被问及“能否识别服装名牌”时,8%的被调查者选择“完全可以”,45%的人选择“基本可以”,33%的人选择“能识别最著名品牌”,而选择“不能识别”的人只有15%。被问及“能否识别饮食品名牌”时,13%的被调查者选择“完全可以”,53%选择“基本可以”,而“不能识别”的人有13%。这表明50%以上的学生对名牌很敏感,并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通过有限的信息接收渠道,形成了较强的品牌识别能力。 众多中学生的名牌意识没有转化为购买行为,原因大概有这样一些方面。 首先是受购买力制约。调查显示,有63%的学生认为自己“买不起名牌”。调查中发现一些特例,如某学生父母双双下岗,竟还逼使父母为自己购买名牌皮装。但一般而言,中学生的名牌消费欲望很大程度上被抑制了。一旦这一消费群体成长起来,有了独立的消费能力,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求名动机会普遍而强烈。 其次是消费观念影响。中学与社会有一定程度的隔离,中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单纯、封闭,而正统教育又不鼓励名牌消费倾向,使部分学生对名牌消费产生消极态度。就服装而言,中学生的名牌识别力很强(如前所述),但被问及“穿着名牌服装的心理感受”时,有41%的被调查者的心理反应是积极的:24%的人认为“(名牌)能保持和改善自我形象”,17%的人认为“能带来心理满足”;另有59%的学生反应消极:41%的人认为“(穿着名牌)没什么意思”,18%的人认为“是追求浮华的表现”。有趣的是,女生持消极态度的人明显高于男生,而高中生明显比初中生持更积极的态度。 青少年炫耀性消费现象的出现及流行将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而且消费的示范作用和心理作用使得这种消费方式决不会只是暂时的现象。恰恰相反,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消费方式,会沿着由高收入家庭向其它家庭、由城市向农村、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从而形成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青少年炫耀性消费会对低收入家庭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消费文化不利于民族产业的发展,而且会进一步造成民族文化的衰落,同时炫耀性消费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等。

㈤ 有关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弊的调查报告

利——中学生用手机,一是方便家长和学生联系。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向,随时可联系掌握,同时,对子女嘘寒问暖也方便;二是有利学生与老师沟通,有时课业上的问题,生活中的难题及一些不方便与老师直面交流的问题,通过手机交流免去了胆怯和尴尬;三是有利于同学间交流,有不愉快的事或烦恼,可以与同学发发短信,聊聊知心话,既可聊一些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又能加深同学间的友情。

弊——中学生使用手机,其“弊”显而易见。过频地使用手机,其一,学生使用手机我们先不说不利学生的学业,单说课堂上手机突然响起,既扰乱了课堂秩序,分散同学们的精力,又影响了老师讲课情绪。在寝室使用手机,既影响同学休息,又耽搁自己的业余时间,铃声还成了扰寝的噪音;其二,对心智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对手机上的黄色短信,难以避其影响,再则手机使用不当就成了处于青春萌动期的谈恋爱工具;其三手机属于贵重物品,对于学生来说,保管不妥,后患不少。

㈥ 中学生 手机调查问卷

你好:推荐你选择复诺基亚制的5233,塞班系统的智能机,应用软件多,性价比高,安卓系统的推荐索爱的X8和摩托的ME501,都是千元以下性价比最好的安卓智能机,运行速度不错,玩机和上网是不错的选择,酷派E239采用了流行的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并且经过深度定制,颇具酷派特色,全新的系统更加人性化,更便于操作。联想A60,双卡双待,安卓系统,性价比不错,华为C8500采用时尚的直板触控设计,整机采用圆润的外观,显示效果中规中矩。华为C8650,电信版本安卓智能机,性价比很高,新机,可以考虑下,以上机器希望你对比下,希望能帮到你!

㈦ 初中生使用智能手机吗调查问卷2017

会有使用的,但占比应该会少一些。

㈧ 帮设计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研究性学习调查问卷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你看中学生中骑电动车的多了,中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也多了起来.中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带来了许多很多新问题;这边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同学们也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忽然手机铃声大作,全班同学...学生上课不听课,而是埋头专注地在发短信,考试手机成了作弊工具,中学生也学会了从考场外发送ABCD,学生下课在校园内用手机呼朋唤友,大出风头那么中学生到底能不能中学校使用手机呢?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明文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中学生能不能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这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手机,已悄然走进我们生活中,成为我们联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大部分的中学生,也开始拥有了手机,在学校里,这种情况已越来越普遍。学生从佩带小灵通,到带摄像头的手机,各种款式纷纷亮相校园,成为校园另一道风景线。
早在四年前,上海的学校里便兴起了佩带手机的时尚,所以那年的中考政治题中,便有“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的讨论。而四年后,今年的安徽省政治中考试题中又同样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
l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
l 个人意见,初中生还是不要带好,中生另当别论
l 有利有弊~ Every coin has its two sides!
l 我反对初中生带手机。这可是贵重物品,极易被窃。管理起来也有难度。
l 觉得还是不要佩带比较好,好多同学佩带后,上课就老是玩,他不烦我还烦呢!
l 我认为中学生可以带手机。手机之所以出现,不就是为了人们通讯和联系的方便、快捷的吗?学生带手机和在校园里设公用电话亭、IC电话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当然,我们不否认,有的学生上课玩手机,也有的同学因为玩手机而影响学习,这就是同学们的个人自制能力和约束力的问题了,其实,这些自制能力和约束力差的同学,就是不玩手机,他也会玩别的东西的,而且大部分的同学,上课期间都是自觉的关了手机的。也许同学刚拿到手机时,会觉的新鲜而整天摆弄手机,事实证明,很大的一部分同学,在手机的新鲜感消失后,就让手机真正的恢复了通讯功能。其实这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生带不带手机根本就不能算上是一个问题,手机只是通讯工具而已。就象前几年,学生拥有IC电话卡一样。
l 中学生还是不带手机好,这与我们实际上的应试教育国情有关。中学生在学校学习是很辛苦的,容不得分散注意力。且不说现代手机的多功能,只说通讯功能:上课关手机是否都做到?如果打在振动位置,收到一个短信总会看一下吧?也许还影响到旁边人。再说了学生要手机通讯有什么大作用?如果真有事情,可以用公用电话跟家长联系的。如果上了大学,配手机配电脑我就赞成了。毕竟大学学习没有中学紧张,再说小孩自制力也应该提高了。
l 这个应该是不能限制的,只要经济条件允许,需要信息交流就是可以的,少年儿童,大人小孩子应该一律平等呀,但是要看他用手机干什么.和什么人交流,或者根本是就是装面子,或者没钱就送当铺了,或者是抱着电话谈恋爱,那就不好了,主要是和家长监管和教育有关,和手机无关,难道便泌就要怪马桶或者卖马桶的或者生产者么?(本人和手机行业电信行业无任何联系)
l 任何事情和现象,首先要审示其积极有益的一面,不能只盯其弊害,再说,事物都有其利\害的两面性.
l 关于中学生用手机问题,我以为10分可以.认为弊大于利的,往往是成人定向思维造成的认识,如果站在中学生的角度,特别是站在中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是完全有益的.
l 不要总是臆想如果怎么怎么样,就会怎么怎么样,譬如:家长最担心的是,如果荒了学业怎么办?如果用手机谈恋爱怎么办?等等,那要都这么想,人们的心里永无安宁.有人用刀杀了人,于是把所有的刀全部没收,如果有人用绳子上了吊,国家规定不允许生产和编织绳束.....我们不要上街了,如果广告牌掉下来怎么办? 现在的未成年人真可怜,真悲苦,社会恶性竞争罪难逃,害了孩子也苦了父母.
l 视家庭经济条件而定,条件允许配个也无妨(有时老师拖堂,天黑了孩子还没回家。家长心急如焚:孩子有个手机该多好啊!)。把它用在学习上的自然不会用它来聊天,用它来聊天的你不给他(她)手机他(她)也照样聊。没见过有的男同学,上课扔纸条给女同学约会的吗?手机只是通讯工具而已,本身没有节制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可用,只要需要谁都可以用。
l 对于自制能力和约束力差的同学,就是不玩手机,他也会玩别的东西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有争议,不能因为它不利的一面而来禁止它。学校本来就是教育的园地,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教学生书本知识,更要教学生怎样做人,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当然家长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如果整个社会都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那么这个话题就不用在此讨论了,学生佩带手机如同穿件漂亮的衣服一样正常!
l 16。呵呵~做为学生来讲~最好是不要佩带好~。但有条件的家庭给子女配置~!
l 也未尝不可。根据家庭的的需要和经济情况吧!
l 不应该,肯定总是想发短信。你想想我们成年人无聊的时候都会发发短信,玩玩俄罗斯方块。学生一天到晚那么累,那么压抑,肯定会玩。除非--------没有应试教育
l 我不赞成中学生带手机.
l 孩子上学的主要的事是学习,手机不是上课的铅笔盒非要不可的.
l 大人的自觉性都不是那么好,何况孩子!有了手机能安心只用于同父母联系吗?
l 孩子到了学校能有多在事好联系呢?真的有什么事,学校电话也是很方便,老师不都有手机吗?
一位老师的意见:手机本无害,关键如何使用。孩子之所以有手机,情况不外乎有二:有条件的家庭,父母给买的;另一情况是亲戚送的。家长给孩子佩带手机,原因主要是便与孩子与家里联系,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孩子用手机干什么呢?有手机的孩子哪一个又没发过短信呢?有手机的孩子又有多少自制力较强的呢?他们已不局限于和家里联系;更多的是利用手机做些无聊的事。

阅读全文

与有关中学生手机的市场调查问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益活动策划方案流程 浏览:102
小学元旦节文艺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5
饭店红酒促销活动 浏览:219
县域电子商务合伙人协议书 浏览:373
网络营销课教学总结范文 浏览:966
贷款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723
培训班宣传策略方案 浏览:111
并非所有企业都需要网络营销 浏览:26
培训公司招生方案 浏览:534
广东省教育厅市场营销大赛 浏览:426
飞机主题婚礼策划方案 浏览:585
泉州电子商务十条措施 浏览:727
市场营销的观念的演变过程 浏览:189
小学校本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 浏览:475
市场营销创新策划 浏览:46
汽车美容店产品营销方案 浏览:502
市场营销策划的方法 浏览:240
超市六月促销活动 浏览:23
超市新员工培训方案 浏览:902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市场营销学试题 浏览: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