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云南映象的市场调查

云南映象的市场调查

发布时间:2021-08-27 14:08:00

『壹』 云南映象的面向全国

自2003年8月8日在昆明会堂首次公演以来,《云南映象》已经在国内正式演出500余场。
2003年8月4日,《云南映象》在昆明会堂举行了正式演出前的首次彩排。结束后的座谈会上,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舞蹈、真正的民族文化、真正的艺术!”他马上指示,要将《云南映象》当作当年省内重点艺术工程来抓,要按市场规律运作,政府给予扶持帮助。就是在观看这次彩排之后,他为《云南映象》提出了“立足云南,走向全国,打入世界”的发展思路。
这以后,曾经历经困难的《云南映象》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昆明,《云南映象》的票房收入超过千万;在浙江的温州、杭州、宁波,9场演出场场爆满;在上海,获得了中国舞蹈“荷花奖”最高奖项;在北京,还未上映,杨和她的歌舞团已经成为媒介的重要目标,《云南映象》更是一票难求……
《云南映象》已经成为了云南省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在结束北京的演出之后,《云南映象》将赴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展开巡演,让更多的国内观众领略云南各民族如诗般的风情。

『贰』 云南民族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云南民族文化特征的乡土性
自古云南地处闭塞,交通不便,即便有“蜀身毒道”、“茶马古道”这样联系外界的通道,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滇道之难,又远远超过蜀道。因此造成了云南民族人口流动性小,社会开放程度低,形成了云南各民族社会发育程度的参差不齐。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人类社会发展经过的几种历史形态都有存在。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加之自然资源又较为丰富,很容易形成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备的“隔离机制”。这样,其文化形态都较少发生重大变革,决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具有乡土性的特征。
但也正因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乡土性,造就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独有的魅力。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歌舞、风俗、工艺品、服饰、建筑、饮食、节祭等等,构成了云南特有的山山水水各见人间千秋的人文景观,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民族歌舞资源。云南人已经在民族民间歌舞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云南映象》就是把展示、保护和开发云南民族歌舞资源融为一体的成功例证。
二是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如鹤庆县新华村的金属手工艺品,剑川的木雕,大理、巍山彝族、白族的扎染,会泽生斑铜工艺,香格里拉尼西制陶,建水紫砂陶,镇沅黑陶,大理石制品等等。
三是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云南各民族在服饰上造型异彩纷呈,色彩缤纷艳丽,制作工艺多种多样。乡土性和个性化给民族服饰提供了生存拓展的空间和土壤。
四是民族节庆文化资源。傣族的“泼水节”, 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等。这些都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巨大的文化精神财富和审美需求的载体。
五是民族饮食文化资源。云南各民族的美食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这也体现了云南民族传统餐饮文化和特色。 云南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再加上云南气候、地形、地貌以及生物的多样性造就了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使云南成为一片世界少有的令人向往的神奇乐土。要把云南建设成民族文化特色大省,云南民族文化的乡土性正是其木之本,水之源。
二、云南民族文化特征的边缘性
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等原因,云南从社会政治意义上处于边缘地区。边缘性的原因是多样的,如少数民族有语言交流的问题,很多人不会普通话,而且他们的文化信仰、管理方法、技术,与汉族不同,和现代技术完全不一样。因此对于内地的主流文化来说,云南民族文化就成了一种边缘文化。
民族文化特征,除内在的民族认同等心理特点之外,有两个被文化人类学家公认的可以外显的特征:民族语言和民族艺术。二者被合称为民族文化母语。正是这种母语文化,孕育着民族的精神,塑造着民族的灵魂。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得到空前繁荣,使人为之欣喜。但大好形势下的某些不足之处,也确实让人担忧。这里,我记述几件网上看到的事例。
其一:2002年,蒙自师专音乐系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该系出生于上世纪1982年前后的14名红河籍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中,会讲本民族语的6人,占42.86%;会用本民族语言演唱自家民歌的只有2人,占14.28%。而60年代的少数民族学生,则全都会讲本民族语、会唱本民族民歌。两者相比,40年间上述民族文化母语消失的年均速度,分别为1.42%和2.14%。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让其放任自流,那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2020年,在这样的少数民族学生中,会讲本民族话的

5
便不足20%;不用到2010年,在这样的少数民族学生中,就很难找到会用本民族语言演唱本民族民歌的人。这说明,单向的、换血式的教育,学生的民族特征必然会因文化母语的被置换而逐渐淡化。
其二,在一些民族地区,个别青年在外边学习或闯荡几年之后,突然觉得自己的民族文化落后、民歌难听,在家乡父老面前,宁肯洋洋得意地装做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城里人,而耻于公开自己的真实族别,羞于启齿自己的乡音歌调。这说明,即使母语尚未完全丧失,若文化价值取向被误导,民族心理也会被扭曲而变态失衡。
因此,在看到云南民族文化的边缘性特征的同时,警惕各民族文化的彻底边缘化,保持云南民族文化这些独有的特色和传统。不让所谓的“现代文明”抹灭了宝贵的文化传统,失去了民族的灵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云南民族文化特征的和容性
云南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即兼容并蓄的包容性、多元并存的开放性、亲近自然的本源性和文化生态的和谐性,体现着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毗连中南半岛,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区。早在两千多年前,云南就是中国从陆上通向印度和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是古代人民友好往来的重要链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
“蜀身毒道”、“茶马古道”等都经由云南通往各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和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造就了云南文化的多元特点和包容性。
据历史文献记载,汉族文化与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历来颇为频繁,现今我们听到的纳西古乐和通海洞经音乐中,就不乏唐宋汉家音律。在其它文化领域里,如耕作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这里有过辉煌的青铜文化,是稻作文化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大小爨碑对汉字书法法度作了大胆突破,拾级而上的层层哈尼梯田更是将水田稻作移植到山坡的伟大创举;这里孕育出了蜚声海内外、成果骄人的南诏文化、贝叶文化、东巴文化;这里的民族民间文学创作含珠蕴玉,神话及史诗弥补了汉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憾„„文化交流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云南民族文化特色就是在长期整合中,弃粗取精,取长补短,不断发展形成,从而达到包容合蓄的境界。 同时,也就是在长期的文化包容整合过程中,越来越强劲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能力。
地处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圈交汇点的云南,不但是亚洲各民族文化系统网络最重要的节点,也是人类文化遗产最珍贵的共生宝库,各族文化的乡土性、边缘性、包容性,终催生出了今日洋洋大观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浓重而有力一笔亮彩。

『叁』 你们有人知道云南映象歌舞团在那不~谢谢你

评论 ┆ 举报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网络知道知识人的观点

回答:ynxwjwlm
新手
4月30日 13:26 艺术总监、总编导 : 杨丽萍
总策划、市场总监 : 荆林
艺术顾问 : 张苛
民俗顾问 : 邓启耀
策 划 : 范建华、路启龙、张臻
编 导 : 尹 蓉
音乐总监、音乐创作 : 三 宝
舞美设计 : 孙天卫、林安康
灯光设计 : 孙天卫、路启龙、史云龙
服装设计指导 : 戈 壤、小 四
打击乐设计、编排 : 杨亚军、郑成林
助理编导 : 盛红清、张艳芳
动效设计 : 张非所
面具、木雕设计 : 李燕军
平面设计 : 胡明贵
化装造型 : 杨 蕾、李艳萍

领衔主演 : 著名舞蹈家 杨丽萍
主要演员 : 黄文杰、 张艳芳、 曹林旭、 何侑成、 李雷平、 骄 子、
叶秀丽、 高兰英、 李燕妮、 盛红清、 李昆宁、 鲁怀兰、
老 左、 鲁丽丽、 周晓芳、 丁赤平

演出总监 : 荆 林
舞台总监 : 尹 蓉
后台主任 : 盛红清、张艳芳
音乐制作 : 三宝工作室
灯 光 : 顾元吉、田大君、孟 旭、张永华
电 脑 灯 : 李 鹏、李 季
帕 尼 灯 : 谢加付、周 毅、朱俊铭
舞台装置 : 朱小东、李 刚、杨 文、缪 维、张清学
音 响 : 黄辛涛、张绍田。李正生
文字统筹 : 荆 林、张一民
演出统筹 : 黄辛涛、秦冰冰
演出服装筹 : 李惠萍、李艳萍
道具制作统筹 : 夏清泉
服装制作 : 一心制衣公司、李思源服装制作工作室、天依制衣公司
灯光、音响、舞美 : 昆明艺丰工程
演出协作 : 昆明会堂
整体策划推广 : 云南山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http://www.yunnanyingxiang.com

揪错 ┆ 评论 ┆ 举报

『肆』 云南映象的特点

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销、包装、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从高原村寨走向世界,为中国的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出了一个崭新的运作模式,《云南映象》本身也已经成为一个中国舞蹈界的共有品牌、一张获得广泛赞誉的“中国名片”。
云南映象座位分布图:

『伍』 看完杨丽萍的舞蹈后有什麽感觉

没找到感觉``找到这个`希望对你有帮助

云南映象
全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Dynamic Yunnan),由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领衔主演倾情打造的艺术精品,成为继“五朵金花”、“阿诗玛”之后,诞生在云南的又一经典力作。《云南映象》是一台融传统和现代一体的舞台新作,将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该歌舞集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演员,演出服装还原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

《云南映象》在2004年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舞蹈 “荷花奖” 的比赛中赢得十项大奖中之五项奖项:

·舞蹈诗金奖

·最佳编导奖

·最佳女主角奖

·最佳服装设计奖

·优秀表演(打鼓设计)奖

一、特点:

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销、包装、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从高原村寨走向世界,为中国的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出了一个崭新的运作模式,《云南映象》本身也已经成为一个中国舞蹈界的共有品牌、一张获得广泛赞誉的“中国名片”。

·映象源于云南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丽萍曾强调:“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云南这个歌舞之乡。”

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多民族省份,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为人类文明留下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是人类遗产重要的共生宝库;这里有多彩的民族文化,26个世居民族团结和睦,生生不息,形成了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的独特文化类型,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地形地貌、动物植物丰富多样,山川雄奇,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处处是风景,天天可旅游。这是一块古老神奇、富饶美丽、生机勃勃的土地,这是一座文化艺术的百花园,这是一个蕴涵宝藏的文艺富矿,这是一颗民族文化的瑰宝。

彝、藏、佤、哈尼等10多个民族原始、粗犷、充满绚丽色彩的生活因了《云南映象》而生动地展示在舞台上。奔放的肢体动作、抽象的画面构成、空灵悦耳的音乐、清亮具有穿透力的山歌,将人类对于心灵回归、生命激情、灵魂升腾的情感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云南映象》,就是云南这座文艺富矿中的一些点滴和片段,杨丽萍与《云南映象》共同将这块宝石上的灰尘轻柔地拂去,让世人看见它的光彩。

《云南映象》并不是突发的横空出世,而是对民族魂、民族根的继承。杨丽萍和《云南映象》演员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张力,源于彩云之南的这片红土地,是对于南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刻表现和深情礼赞,并有着新世纪的时代特征。这也正是《云南映象》火爆国内演出市场并具有强烈的持久力的深层原因。

·映象面向全国

自2003年8月8日在昆明会堂首次公演以来,《云南映象》已经在国内正式演出500余场。

2003年8月4日,《云南映象》在昆明会堂举行了正式演出前的首次彩排。结束后的座谈会上,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舞蹈、真正的民族文化、真正的艺术!”他马上指示,要将《云南映象》当作当年省内重点艺术工程来抓,要按市场规律运作,政府给予扶持帮助。就是在观看这次彩排之后,他为《云南映象》提出了“立足云南,走向全国,打入世界”的发展思路。

这以后,曾经历经困难的《云南映象》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昆明,《云南映象》的票房收入超过千万;在浙江的温州、杭州、宁波,9场演出场场爆满;在上海,获得了中国舞蹈“荷花奖”最高奖项;在北京,还未上映,杨和她的歌舞团已经成为媒介的重要目标,《云南映象》更是一票难求……

《云南映象》目前已经成为了云南省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在结束北京的演出之后,《云南映象》将赴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展开巡演,让更多的国内观众领略云南各民族如诗般的风情。

·映象打入世界

在国内市场掌声不断的同时,《云南映象》从未忘记过自己走向世界的梦想。《云南映象》将以《寻找香格里拉》的名字进军国际文化市场,在美国等十几个国家举行160余场演出。日前,众多明星和演艺界人士齐聚北京保利大剧院,《云南映象》的全球推广商———派格太合环球传媒总裁孙健君与杨丽萍携手为人们献上云南米酒,共同预祝《云南映象》全球公演成功。

目前,已有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7个国家有意邀请《云南映象》演出。派格公司将完全按照国际演出行业惯例对《云南映象》进行包装及商业运作。据了解,澳大利亚灯光师、舞美师等专家正在对《云南映象》进行再加工、再提炼,以使它成为真正属于世界的艺术产品。《云南映象》可能将是以成功的商业姿态第一个走向海外市场,并能形成固定品牌的歌舞集。

二、看点

该台节目除了杨丽萍与孔雀舞这两大看点之外,到底还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方能创下连演百余场不败的纪录?

·演员:75%来自山寨

《云南映象》的演员共有90余人,其中70%是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员。他们血液中本来就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这些演员最小的7岁,最大的20多岁,当时杨丽萍去找他们的时候,他们都还在干着农活。据杨丽萍本人说,之所以大量起用业余演员,主要是许多专业舞蹈演员没有民间的味道,他们一直在民间的圈子外寻找那种感觉。而这些民间演员在生活中就唱那些歌跳那些舞,他们的歌舞充满了生命的勃发,这是专业演员不具有的。在排练时,杨丽萍只需要指导他们习惯舞台表演就行了。

·表演:红土原汁民族原态

全剧共有“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雀之灵”等七场歌舞,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舞蹈编排将云南原始乡村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了整合重构,用新锐的艺术构思表现少数民族的勤劳、朴素。肢体语言中揉合了彝、苗、藏、傣、白、哈尼等民族舞蹈。序幕在60面大鼓的敲击声中拉开,即使是女子擂鼓的时候,也让人感受到来自红土地蓬勃的生命力。最后是以杨丽萍领舞,60只“孔雀”齐舞的“雀之灵”作为尾声。全剧表演全是真人真唱,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

·舞美:远古现代时空跳跃

《云南映象》大量使用了可移动、升降转换的装置。据介绍,云南的少数民族在劳作之余,喜欢在广场上跳集体舞,他们称之为“打歌”或“跳锅庄”。为把这样的生活原态再现在舞台上,杨丽萍突破了以往舞台艺术的均衡布局,使传统的广场活动与现代舞台艺术得到了完美结合。音乐、服装、灯光、道具,将留给观众一个“原生态”的特定印象。180副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在亦幻亦真的舞台灯光中穿梭于远古和现代,在时空错位、视觉错位中构建一种生态情感。

『陆』 云南映象月饼,潘祥记月饼,香港金品坊月饼,侨香村月饼在贵州市场销量好吗

贵阳月饼批发的有一家不错,我们从07年到现一直在他们那拿的货,价格也很低,品牌很全的,如:潘祥记,日威,冠生园,万利园,侨乡村,日健等品牌。应该是贵阳最大的一家了。从去年开始还开放了专门针对个人的团购业务及热线:6589511

『柒』 杨丽萍的云南印象里有哪些内容啊分为哪几场舞蹈

云南映象
全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Dynamic Yunnan),由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领衔主演倾情打造的艺术精品,成为继“五朵金花”、“阿诗玛”之后,诞生在云南的又一经典力作。《云南映象》是一台融传统和现代一体的舞台新作,将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该歌舞集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演员,演出服装还原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

《云南映象》在2004年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舞蹈 “荷花奖” 的比赛中赢得十项大奖中之五项奖项:

·舞蹈诗金奖

·最佳编导奖

·最佳女主角奖

·最佳服装设计奖

·优秀表演(打鼓设计)奖

一、特点:

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销、包装、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从高原村寨走向世界,为中国的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出了一个崭新的运作模式,《云南映象》本身也已经成为一个中国舞蹈界的共有品牌、一张获得广泛赞誉的“中国名片”。

·映象源于云南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丽萍曾强调:“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云南这个歌舞之乡。”

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多民族省份,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为人类文明留下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是人类遗产重要的共生宝库;这里有多彩的民族文化,26个世居民族团结和睦,生生不息,形成了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的独特文化类型,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地形地貌、动物植物丰富多样,山川雄奇,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处处是风景,天天可旅游。这是一块古老神奇、富饶美丽、生机勃勃的土地,这是一座文化艺术的百花园,这是一个蕴涵宝藏的文艺富矿,这是一颗民族文化的瑰宝。

彝、藏、佤、哈尼等10多个民族原始、粗犷、充满绚丽色彩的生活因了《云南映象》而生动地展示在舞台上。奔放的肢体动作、抽象的画面构成、空灵悦耳的音乐、清亮具有穿透力的山歌,将人类对于心灵回归、生命激情、灵魂升腾的情感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云南映象》,就是云南这座文艺富矿中的一些点滴和片段,杨丽萍与《云南映象》共同将这块宝石上的灰尘轻柔地拂去,让世人看见它的光彩。

《云南映象》并不是突发的横空出世,而是对民族魂、民族根的继承。杨丽萍和《云南映象》演员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张力,源于彩云之南的这片红土地,是对于南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刻表现和深情礼赞,并有着新世纪的时代特征。这也正是《云南映象》火爆国内演出市场并具有强烈的持久力的深层原因。

·映象面向全国

自2003年8月8日在昆明会堂首次公演以来,《云南映象》已经在国内正式演出500余场。

2003年8月4日,《云南映象》在昆明会堂举行了正式演出前的首次彩排。结束后的座谈会上,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舞蹈、真正的民族文化、真正的艺术!”他马上指示,要将《云南映象》当作当年省内重点艺术工程来抓,要按市场规律运作,政府给予扶持帮助。就是在观看这次彩排之后,他为《云南映象》提出了“立足云南,走向全国,打入世界”的发展思路。

这以后,曾经历经困难的《云南映象》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昆明,《云南映象》的票房收入超过千万;在浙江的温州、杭州、宁波,9场演出场场爆满;在上海,获得了中国舞蹈“荷花奖”最高奖项;在北京,还未上映,杨和她的歌舞团已经成为媒介的重要目标,《云南映象》更是一票难求……

《云南映象》目前已经成为了云南省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在结束北京的演出之后,《云南映象》将赴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展开巡演,让更多的国内观众领略云南各民族如诗般的风情。

·映象打入世界

在国内市场掌声不断的同时,《云南映象》从未忘记过自己走向世界的梦想。《云南映象》将以《寻找香格里拉》的名字进军国际文化市场,在美国等十几个国家举行160余场演出。日前,众多明星和演艺界人士齐聚北京保利大剧院,《云南映象》的全球推广商———派格太合环球传媒总裁孙健君与杨丽萍携手为人们献上云南米酒,共同预祝《云南映象》全球公演成功。

目前,已有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7个国家有意邀请《云南映象》演出。派格公司将完全按照国际演出行业惯例对《云南映象》进行包装及商业运作。据了解,澳大利亚灯光师、舞美师等专家正在对《云南映象》进行再加工、再提炼,以使它成为真正属于世界的艺术产品。《云南映象》可能将是以成功的商业姿态第一个走向海外市场,并能形成固定品牌的歌舞集。

二、看点

该台节目除了杨丽萍与孔雀舞这两大看点之外,到底还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方能创下连演百余场不败的纪录?

·演员:75%来自山寨

《云南映象》的演员共有90余人,其中70%是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员。他们血液中本来就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这些演员最小的7岁,最大的20多岁,当时杨丽萍去找他们的时候,他们都还在干着农活。据杨丽萍本人说,之所以大量起用业余演员,主要是许多专业舞蹈演员没有民间的味道,他们一直在民间的圈子外寻找那种感觉。而这些民间演员在生活中就唱那些歌跳那些舞,他们的歌舞充满了生命的勃发,这是专业演员不具有的。在排练时,杨丽萍只需要指导他们习惯舞台表演就行了。

·表演:红土原汁民族原态

全剧共有“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雀之灵”等七场歌舞,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舞蹈编排将云南原始乡村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了整合重构,用新锐的艺术构思表现少数民族的勤劳、朴素。肢体语言中揉合了彝、苗、藏、傣、白、哈尼等民族舞蹈。序幕在60面大鼓的敲击声中拉开,即使是女子擂鼓的时候,也让人感受到来自红土地蓬勃的生命力。最后是以杨丽萍领舞,60只“孔雀”齐舞的“雀之灵”作为尾声。全剧表演全是真人真唱,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

·舞美:远古现代时空跳跃

《云南映象》大量使用了可移动、升降转换的装置。据介绍,云南的少数民族在劳作之余,喜欢在广场上跳集体舞,他们称之为“打歌”或“跳锅庄”。为把这样的生活原态再现在舞台上,杨丽萍突破了以往舞台艺术的均衡布局,使传统的广场活动与现代舞台艺术得到了完美结合。音乐、服装、灯光、道具,将留给观众一个“原生态”的特定印象。180副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在亦幻亦真的舞台灯光中穿梭于远古和现代,在时空错位、视觉错位中构建一种生态情感。

『捌』 云南映象舞蹈讲的是什么内容

全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Dynamic Yunnan),由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领衔主演倾情打造的艺术精品,成为继“五朵金花”、“阿诗玛”之后,诞生在云南的又一经典力作。

《云南映象》是一台融传统和现代一体的舞台新作,将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该歌舞集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演员,演出服装还原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

《云南映象》在2004年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舞蹈 “荷花奖” 的比赛中赢得十项大奖中之五项奖项:

·舞蹈诗金奖

·最佳编导奖

·最佳女主角奖

·最佳服装设计奖

·优秀表演(打鼓设计)奖

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多民族省份,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为人类文明留下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是人类遗产重要的共生宝库;这里有多彩的民族文化,26个世居民族团结和睦,生生不息,形成了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的独特文化类型,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地形地貌、动物植物丰富多样,山川雄奇,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处处是风景,天天可旅游。这是一块古老神奇、富饶美丽、生机勃勃的土地,这是一座文化艺术的百花园,这是一个蕴涵宝藏的文艺富矿,这是一颗民族文化的瑰宝。

彝、藏、佤、哈尼等10多个民族原始、粗犷、充满绚丽色彩的生活因了《云南映象》而生动地展示在舞台上。奔放的肢体动作、抽象的画面构成、空灵悦耳的音乐、清亮具有穿透力的山歌,将人类对于心灵回归、生命激情、灵魂升腾的情感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云南映象》,就是云南这座文艺富矿中的一些点滴和片段,杨丽萍与《云南映象》共同将这块宝石上的灰尘轻柔地拂去,让世人看见它的光彩。

《云南映象》并不是突发的横空出世,而是对民族魂、民族根的继承。杨丽萍和《云南映象》演员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张力,源于彩云之南的这片红土地,是对于南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刻表现和深情礼赞,并有着新世纪的时代特征。这也正是《云南映象》火爆国内演出市场并具有强烈的持久力的深层原因。

阅读全文

与云南映象的市场调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河南省民生实事培训方案 浏览:721
电子商务物流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浏览:274
网络营销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浏览:913
节日银行营销方案 浏览:721
中医理疗养生会馆策划方案 浏览:137
舞蹈培训开业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54
4s店全员营销方案ppt 浏览:935
市场营销和哲学有什么联系 浏览:137
电子商务运行环境 浏览:525
生日蛋糕升级推广方案 浏览:421
零售连锁药店新员工培训方案 浏览:193
厦门市知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40
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培训计划 浏览:95
沙龙培训方案 浏览:773
工会活动方案策划 浏览:787
茅台酒营销方案 浏览:184
家具销售促销策划方案 浏览:429
有促销活动场景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42
房地产公司2014年度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121
医药市场营销实务课件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