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 第五章决策 娃哈哈的一步险棋
案例一:娃哈哈的一步险棋
1994年,长江三峡开始施工,但也同时产生了一个难题,就是百万移民如何安置,这是全国瞩目乃至举世瞩目的难题。
1994年8月的一天,娃哈哈集团的老总宗庆后随后一支由浙江省副省长带队的浙江省政府及企业对口支援代表团来到了三峡库区——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涪陵市。在三天考察时间里,宗庆后天天忙碌于考察涪陵工厂,调查了解涪陵的交通、工业生产能力等。三天后,宗庆后提出了一份计划:娃哈哈同意在涪陵合并三家当地特困企业,投资4000万元组建娃哈哈涪陵分公司,初步决定上矿泉水、果奶、罐头食品、保健酒等四个项目。
为增加杭州干部对涪陵公司的感性认识,宗庆后回杭州后组织了有近20名中层干部参加的队伍考察了涪陵。涪陵自然条件恶劣,崎岖的公路,湿漉漉的空气,生产条件艰苦,配套生产落后,而且当地人的思想观念也很落后,还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所有这些都令前往考察的干部们大为踌躇。回到杭州后,大部分干部都反对这个项目,“到穷地方来背个大包袱,风险太大”,“弄不好前功尽弃,也拖累整个集团的发展” 。反对意见充斥在宗庆后的耳边。
宗庆后知道干部们的反对有一定道理:涪陵境内的运输部畅;劳动力虽然便宜,但是就业观念、纪律观念淡薄,对现对企业的快节奏、高效率还不适应;三家特困企业厂房破落,恢复生产代价很大。更大的问题在于杭州与涪陵相隔千里,指挥协调及其不便,而公司干部还没有在外独立工作的经验。总的来说,风险确实很大。
然而,宗庆后认为上个项目有很多有利条件,主要理由是:
1、政策优势
对口支援,对口扶贫,是我国的国策,政府一定会给与有利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愿望比发达地区更强烈,国家也会给与贫困地区十分优惠的政策扶持,涪陵政府尤其有合作的诚意。
2、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涪陵建厂,可以实现销地产,进一步占领西南大市场,实现跨省经营,为将来形成跨国集团公司打好基础。
3、可以培养出一支能够独当一面的干部队伍
4、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权衡利弊,宗庆后最终决定上涪陵公司这个项目。
问题:
1、宗庆后所作的决策是什么性质的决策?为什么?
2、他的决策依据是什么?
案例一答案:
1、非程序化决策,对新颖的、无结构、具有不同寻常影响程度的问题的决策。这类决策过去曾未发生过,是一种例外的,独一无二、不重复发生的问题决策。
2、决策的依据是对客观环境的分析,通过比较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而进行。虽然存在交通落后、人才素质低、企业基础差以及指挥协调不便等不利因素,但是凭借当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企业获得迅速发展等好的机遇,宗庆后还是坚持推行该项目。
㈡ 急:市场营销管理案例分析
一、库尔斯公司持有的是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观念。该观念是典型的“以产定销”的观念,由于过于重视产品而忽视顾客的需求,最后导致经营困难或失败。
案例中库尔斯公司只生产一种品质啤酒,而且只有一家酿造厂生产这种啤酒,在竞争不大的情况下,它能够盈利。(在西部11个州,库尔斯啤酒的市场占有率达30%,在加州,1973年占有了41%的市场,比美国啤酒行业产量最大的安修斯一布希的18%还多。)但是当人们的需求发生变化,竞争加大的情况下,它就会经营困难。(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啤酒的消费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1978年,该公司利润下降到5.48亿美元,比利润最高的1976年减少近29%。)
二、顾客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啤酒的消费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啤酒行业最热门的产品是凉爽型啤酒或低热量啤酒和高级名牌啤酒,这种啤酒的销售量几乎占到啤酒总销量的10%,而其中美国发展最快的米勒公司的啤酒占到30%,且还有上升趋势。)
三、保证产品长盛不衰的方法:
1、改变经营观念,坚持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做到“随需而变”,才能有强有力的竞争力。
2、增加啤酒种类,满足多种需求,同时建立分厂,扩大市场份额。
3、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广告宣传。这一点可以利用福特总统到亨利•基辛格的赞赏打广告。
4、建立市场调研系统。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和竞争者动态。
㈢ 医药企业营销渠道管理案例
修正很成功,毒胶囊修正很失败
㈣ 案例分析娃哈哈能够走多远
娃哈哈独创性的“三个一”成功模式 娃哈哈的成功模式可以归结为“三个一:一点,一网,一力”:一 点是广告促销点,一网指的是娃哈哈精心打造的销售网,一力则指“经 营”经销商的能力。 娃哈哈的成功是很富于传奇色彩的。娃哈哈原来是个校办企业,靠 两口锅子、三个罐子生产娃哈哈口服液,针对小孩子不愿吃饭的问题, 靠广告一举成名走红全国,一年后年销售收入即达4 亿元,利润7000 多万元。目前娃哈哈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企业,旗下拥有含乳饮 料、瓶装水、碳酸饮料、热灌装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等六大类 30 多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 一直位居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领导者。 娃哈哈的成功模式笔者归结为“三个一:一点,一网,一力。 一点指的是它的广告促销点,娃哈哈的“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 香”,可以算得上是促销广告的经典,在这方面娃哈哈确有过人之处。 一网指的是娃哈哈精心打造的销售网。 一力则指“经营”经销商的能力。 这“三个一”的运作流程是:先做一点:通过强力广告推新产品, 以广告轰炸把市场冲开,形成销售的预期;接着通过严格的“价差体系” 做销售网,通过明确的“价差”使经销商“获得”第一层利润,最后做 “一力”:常年循环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政策,将企业的一部分利润通 过日常的促销与年终的返利“经营”经销商,使经销商可以通过自己的 努力获得“第二层”、“第三层”甚至“第四层”的利润。
㈤ 市场营销管理案例分析题
我认同“增加销售拜访次数,同时大幅度降价”。但是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侧重不同的客源。
1.在旅游旺季可以主攻旅游团;
2.在年终、年前会议比较多,可以主攻会议客人;
3.在平时可以主攻商务散客。“商务散客”而且是要住店的,我的理解是外地商人来本地洽谈商务的人。既然是外地来的,就可以通物流公司、过境检测部门等一些能记录外来商品信息的地方找到常来本地做生意的商家。这样就有针对性的对这些商家进行拜访,然后就可进行“增加销售拜访次数,同时大幅度降价”一些销售手段来达成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