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谈谈自己对中国动画的看法和认识,分析中国动画的现状,阐述一下如何振兴中国的动漫产业
制度太生硬,不全面,约束了中国动漫的发展,很多优秀的动漫人才都对国产动漫没信心,漫画家和动漫企业难以在国内找到出路。
播放制度导致了画面粗超、制作时间不足等问题。还有中国动漫必须制作完才播放,动漫周边等还没卖出多少就不热了。
由于制作动漫的时间往往需要好几年,使制作人员和动漫企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也间接导致了画面粗糙等问题,也使得中小动漫企业“做一部,亏一部”的局面。
还有就是3楼说的,中国漫画还是有好的作品,但也是由于制度问题得不到好的“待遇”,使得国人丧失自信,很多优秀漫画就这样埋没。
优秀的漫画作品应该TV化让中国人都知道国产原来还是有实力的,从而提高对国产动漫的兴趣,前提是画面精美,改掉中国制作完才播以及日播制度(缺点:导致缺乏制作时间、画面粗糙、周边发行时间短、热度时间短等)。
还有一点就是像关于小说的制度国家放得很松,现在国内小说迷越来越多,小说变得越来越不现实,还有一些不健康的小说,到处都看得到(网上),对人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我一直觉得哭笑不得的是,国家对漫画的制度管得很严,原因是防止青少年心理受到影响,却对小说的管束非常宽松,让小说成了“罪魁祸首”却毫无察觉。
现在在这个信息时代中国限制国内漫画就已经是落后国外漫画最大的一步了,中国漫画制度打着“保护青少年”的口号就是肯定了国外漫画对青少年有心理影响,在中国,喜欢看日本动漫的青少年占绝大部分,可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中国如果想振兴国产动漫的话应该从“放松”制度和鼓励国人创造漫画(题材限定,也就是约束创造力跟想象力),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某些长处来“扬长避短”。
⑵ 中国移动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近年来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标志着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众多版企业和商家既面临权机遇也面临挑战,网络营销被日益推崇并被加以研究,本期无限论坛就邀请到了艾瑞市场咨询研究总监曹军波先生与大家分享他对中国网络营销趋势长期研究的结果。
⑶ 国内动漫营销现状和前景
问题一: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动画需要相当多的资金。动画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持和成熟的市场。同时动画的发展又能刺激经济的发展。其次动画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也是一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动画的发展需要社会经济文化的支持,而动画发展起来了的话就可以推动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早在1941年,中国便创作了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紧接着,《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片的出现引起全世界动漫届的瞩目,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直至198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山水情》成了中国水墨动画片的绝唱,也成了中国动画彻底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在美国、日本和韩国动漫产品的冲击下,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逐渐变缓,原创动画制作粗糙,资金分散,其相关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小。
我们国产动漫一定要崛起,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加是一个文化问题!我们必须承认,日本的漫画是比我们的做的好,孩子们有选择看更优秀的作品的权利。所以,我们不能幼稚地一味拒绝,我们只有振作起来,超过他们!唯一战胜敌人的方式就是强大!
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动漫带给我们的只是耻辱,什么三毛、蓝猫、西游记,这些东西只是一些垃圾,三岁小孩看的东西,看过就忘,更不用提什么文化和意识形态了,在日本强大的动漫攻势面前,这些所谓的原创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在日本人不屑攻占的战场底下苟延残喘。
而《精灵世纪》的出现给这些带来了转机,根据他们以前所有的报道——跟红十字会合作的公益活动、尽力扩充自己的受众群,将剧情融入中国功夫等,都说明他们在努力,在实现一个原本看来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中国总有一天要做出让自己扬眉吐气的动画,中国总有一天要将小日本赶出国门。
问题二:
动画影片与常规影片最本质的区别是表现形式上不同。前者是画的或者是电脑制作的,而真人电影主要是由演员演的。不管是日本的卡通还是迪士尼的电影 动画 卡通 电影 都是一格一格的画面快速播放来观赏的,你举的这两种例子差别只在于制作的方式不同,海贼王与花木兰这类的传统都是每一格画面都要去绘制,不论是手绘或是电脑辅助绘图,功夫熊猫等 瓦力等之所以称为3D电影,3D就是指它是利用电脑模拟立体的环境去制作角色与场景再透过电脑的高速运算 将每一格的画面自动输出,还有一部很受欢迎的卡通 "笑笑羊" 这又是另一种不同的制作方式,这称为偶动画 顾名思义就是实际制作出这些角色的人偶 实际去搭出场景调整一次动作 拍一张照片 调整一次动作 拍一张照片一张一张的照片 串连成一整部卡通以电影来说 标准规格是一秒 24 格画面 应该可以想像制作时的辛苦吧不管是什么样的制作方式 最后都是输出成2D的图片一张一张的图片 透过播放 串连成连续动画 让观众观赏目前电视上有一部日本卡通 "恐龙王"这则是结合了平面动画与3D动画(恐龙是3D做的、其它是一般2D)
其相同处,动画与常规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人们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他们都是出于人们对于日常事物或社会事件的理性感知和一定的想象扩展,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当前社会的阴暗面的鞭鞑.但是动漫与电影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制作:电影要进行长年累月的反复拍摄,繁杂的后期制作等.但动漫只需进行几个月的制作就可以了.一般来说,制作一部动漫只需50到100个人,但电影制作可就不一样了(光是一项后期特效就要制作动漫的几倍!)比如,投入与盈利!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但不需我多说大家都明白吧!优秀的SEED DESTINY的成功只为其公司赚了2000万,但一部中等的美国电影就算亏都多不止赚这磨多;在素材表现上,动漫与电影都有各自的特点,动漫易于理解活泼生动,电影则沉郁而蕴涵深刻的哲理.....呼,总之呢,动漫与电影的区别在于:资金投入与赢利及不同的艺术风格.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同时呢,他们都摆脱不了盗版!这可是最大的相同点啊!
回答者: 396498424 - 初入江湖 三级 2-25 19:51
动画对社会经济文化有什么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动画需要相当多的资金。动画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持和成熟的市场。同时动画的发展又能刺激经济的发展。其次动画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也是一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动画的发展需要社会经济文化的支持,而动画发展起来了的话就可以推动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早在1941年,中国便创作了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紧接着,《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片的出现引起全世界动漫届的瞩目,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直至198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山水情》成了中国水墨动画片的绝唱,也成了中国动画彻底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在美国、日本和韩国动漫产品的冲击下,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逐渐变缓,原创动画制作粗糙,资金分散,其相关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小。
我们国产动漫一定要崛起,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加是一个文化问题!我们必须承认,日本的漫画是比我们的做的好,孩子们有选择看更优秀的作品的权利。所以,我们不能幼稚地一味拒绝,我们只有振作起来,超过他们!唯一战胜敌人的方式就是强大!
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动漫带给我们的只是耻辱,什么三毛、蓝猫、西游记,这些东西只是一些垃圾,三岁小孩看的东西,看过就忘,更不用提什么文化和意识形态了,在日本强大的动漫攻势面前,这些所谓的原创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在日本人不屑攻占的战场底下苟延残喘。
而《精灵世纪》的出现给这些带来了转机,根据他们以前所有的报道——跟红十字会合作的公益活动、尽力扩充自己的受众群,将剧情融入中国功夫等,都说明他们在努力,在实现一个原本看来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中国总有一天要做出让自己扬眉吐气的动画,中国总有一天要将小日本赶出国门。
动画影片与常规 影片的异同:
动画影片与常规影片最本质的区别是表现形式上不同。前者是画的或者是电脑制作的,而真人电影主要是由演员演的。不管是日本的卡通还是迪士尼的电影 动画 卡通 电影 都是一格一格的画面快速播放来观赏的,你举的这两种例子差别只在于制作的方式不同,海贼王与花木兰这类的传统都是每一格画面都要去绘制,不论是手绘或是电脑辅助绘图,功夫熊猫等 瓦力等之所以称为3D电影,3D就是指它是利用电脑模拟立体的环境去制作角色与场景再透过电脑的高速运算 将每一格的画面自动输出,还有一部很受欢迎的卡通 "笑笑羊" 这又是另一种不同的制作方式,这称为偶动画 顾名思义就是实际制作出这些角色的人偶 实际去搭出场景调整一次动作 拍一张照片 调整一次动作 拍一张照片一张一张的照片 串连成一整部卡通以电影来说 标准规格是一秒 24 格画面 应该可以想像制作时的辛苦吧不管是什么样的制作方式 最后都是输出成2D的图片一张一张的图片 透过播放 串连成连续动画 让观众观赏目前电视上有一部日本卡通 "恐龙王"这则是结合了平面动画与3D动画(恐龙是3D做的、其它是一般2D)
其相同处,动画与常规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人们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他们都是出于人们对于日常事物或社会事件的理性感知和一定的想象扩展,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当前社会的阴暗面的鞭鞑.但是动漫与电影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制作:电影要进行长年累月的反复拍摄,繁杂的后期制作等.但动漫只需进行几个月的制作就可以了.一般来说,制作一部动漫只需50到100个人,但电影制作可就不一样了(光是一项后期特效就要制作动漫的几倍!)比如,投入与盈利!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但不需我多说大家都明白吧!优秀的SEED DESTINY的成功只为其公司赚了2000万,但一部中等的美国电影就算亏都多不止赚这磨多;在素材表现上,动漫与电影都有各自的特点,动漫易于理解活泼生动,电影则沉郁而蕴涵深刻的哲理.....呼,总之呢,动漫与电影的区别在于:资金投入与赢利及不同的艺术风格.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同时呢,他们都摆脱不了盗版!这可是最大的相同点啊!
动漫以优越的步伐进军着商业时代,与电影并肩成为文化传播的两大支柱之一,它以最佳的画面,最真切的幻想,最珍贵的记忆和最有价值的舆论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记录着文化的进步和延续。
⑷ 企业如何进行动漫营销
企业如何进行动漫营销?
动漫之所以热,和人们追求快乐、追求自由的心理有很大关系,它是快乐、时尚的载体。如果企业运用动漫手段进行产品营销,会让产品多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化内涵,更加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无论是对科技企业还是传统企业而言,动漫是一种锐利而有效的营销方式,它让人们与产品亲密接触,使得快乐化营销更有收效。
~产品宣传/包装设计
纸张和网络是漫画的特有载体。在视觉上,动漫会对消费者形成强大的冲击。
企业可以用来设计说明书、宣传页、POP、产品内外包装、附加宣传卡片等等。
利用已创作动漫形象,制作卡通连环漫画。通过故事的形式,在快乐中向消费者传播企业文化,在快乐中宣传企业产品,在快乐中完成品牌推广,展示企业的特有魅力。
利用设计成好卡通漫画形象,与传播企业文化的卡通连环漫画故事结合,制作成FLASH动画,在网上传播,以达到对企业品牌形象进行全方位推广的作用。
~服务经营娱乐化
对于服务商来说,可以借助动漫形象来软化服务,拉近与消费者距离,尤其是新业务推出,能更快的深入消费者心里。如电信运营商、金融保险、餐饮酒店等,已经有不少创造新业务增长点的经典范例。
~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动漫的文化再造,使传统产品获得高附加值,建立适应个性化服务管理的企业文化。
在组织内部,企业也可以通过动漫作品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企业内部教育培训上效果更好等。
……
一般情况下,有这些特点的企业都可以考虑采用动漫行销的策略:
大众消费品、快速消费品:产品同质化程度高 产品购买周期短 竞争激烈 市场分散;
传统产业中的饮料、食品、零售、运输、日化、家电、医药、金融、旅游、娱乐等,新兴产业中的通信、IT、网络等都可以采用动漫行销策略。
随着外国品牌的不断进入,企业的竞争最终会归结到品牌层面的竞争,能有效增加品牌附加价值的动漫营销将是一种趋势。
企业动漫行销应该系统的考本身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品牌战略、市场策略、产品特性、目标消费者的心理、竞争对手的相关举措。所以,一般情况下仅动漫公司或广告公司都无法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咨询服务(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能力的专业公司才是最佳选择——祖龙盛世 您的动漫营销专家 :)。
⑸ 中国动画的制作前景和周边销售怎么样
《喜羊羊》现象及中国动画片的困境与前景
中国媒体这些天有点“喜洋洋”,出现了这样的标题:“《喜羊羊与灰太狼》成春节票房黑马”,“《喜羊羊》票房大获成功广电总局力挺原创”,“喜羊羊灰太狼为什么这样红的四大秘诀”,“评论:国产影片为啥这样火?”。
各媒体称,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获得了6800万元的春节票房,在《赤壁(下)》之后列票房第二,为春节7天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作出了贡献。中国动画片开始"复位"了,振兴了,要追赶以美日动画片为代表的世界动画潮流了?而且恰恰在世界经济危机之际?聂欣如教授显然不这么乐观。
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动画业有何影响
从中国原创的动画片市场来看,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大。因为经济危机主要影响的是对全世界的出口,而中国动画片出口的很少。
但是,聂教授指出,经济危机对给国外加工动画片方面肯定造成了负面影响。他知道动画业界有很多公司开工不足,有公司倒闭的,有很多人员在家里休息了,“我的很多朋友以前都是(上海)美影厂的,他们退休以后给各个公司干,现在好多因为没有活就都回家了。”
黄金档不播外国动画片不能从根本上解脱困境
2002年,中国就有文件规定,中国电视台播出的动画片,国产的要占60%以上,国外的不能超过40%。2007年,中国又规定电视台黄金档不播外国动画片。
当时,中国许多青少年觉得不好接受,北京一名大学生甚至用假炸弹来抗议。80后作家的代表之一张悦然对德国之声记者也说过:80后这一代其实很“媚外”,因为他们是在外国动画片的伴随下长大的。
聂教授认为,这些政策“只是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动画有一定的刺激,但不能解决中国动画生产的根本问题。”中国动画生产的根本问题不是播出时段问题,而是个市场问题,“中国动画的市场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所谓不健康,体现在许多方面:制作动画片的成本很难收回,亏损居多;延伸产品的营销做得差;小电视台没钱买,于是盗播和盗版现象广泛;针对盗播盗版打官司也往往得不偿失,因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人才流失严重,动画业很难吸引人才。
成本难以回收盗版无可奈何
聂教授介绍道,生产一分钟的动画片,成本在5万到10万元人民币之间,但是现在电视台的收购价大概只有一、两千块钱。有一部动画片,电视台每分钟只给500元。另一部片子更搞笑,每分钟按8元钱算。每个地区就一个电视台,有相对的垄断权,买卖片子,往往是一口价,不让还价的。
如果说多卖几家电视台吧,有的大城市的电视台买得起,小城市电视台还买不起。于是现在有许多动画公司开始攻影院片。但聂教授指出,影院片的难度很大,质量要求比电视播放的要高得多,也不是都能成功的。
国外动画片30%的收入是卖给电视台的所得,70%靠延伸产品来收,比如动画的肖像和相关的小玩具。可是中国有个大问题,好一点的动画形象,延伸产品就会被仿造盗版。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打官司又往往得不偿失。聂教授举例说,有一家湖南动画公司发现福建有个公司盗用它的形象,它就到福建去打官司。官司赢了,法院判被告罚款400块钱。湖南这家公司说,它为打这场官司,光来回跑就花了七八千元。
上海美影厂的30年典型经历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历可以说是中国美术电影发展史的剪影。以前中国的美术片绝大部分出自这家制片厂,较早时候的大闹天宫,80年代的黑猫警长等都给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聂教授曾经长期在该厂工作,他对该厂的发展史非常熟悉。他说,上海美影厂在80年代的时候还很辉煌。那时是国家统购统销,美影厂只要制作影片就行。80年代后期,体制改革,改成自己制作的东西自己去卖。恰恰在这个时候,国外的动画企业开始进入中国,给美影厂带来的几乎是灭顶之灾。国外在深圳等地办的许多企业,为吸引人才,“他们开出的工资至少是美影厂的10倍,高的有的达几十倍。美影厂大量人才就哗哗地往那边流。”
90年代,美影厂还在坚持着,还拍出了舒克贝塔、葫芦兄弟这样的系列片。可是1995年是个转折点。94年前,美影厂的厂长都是专业人员。94年换了个管行政的厂长。从行政命令出发,这个厂长狠抓数量,95年的产量就从二、三百分钟激增到500多分钟,翻了一番。以后每年成倍地往上翻。导致“整个质量一塌糊涂”。2000年时,出了一部《宝莲灯》,“出宝莲灯,美影厂已经把最后的力气全用上去了。”
其实,当时大家都认为,宝莲灯这部片子远不如以前的大闹天宫这些影片。但是宝莲灯还是盈利的。投资1000万,最后的票房是2500万。还是一部成功的片子。宝莲灯之后就不行了,质量很差,由于片子不好,电视台收购的欲望也越来越低。2000年后该厂几乎陷于停顿。这几年就出了一部《我为歌狂》,一部《勇士》。前者制作相对粗糙,后者没有收回成本。
2007年,上海美影厂从事业单位改成企业。据说现在正在拍摄《马兰花》,这将成为转成企业后第一部真正是自己制作的(原创)影片。
中国动画片的前景何在
当前,中国题材在世界动画界很吃香。美国制作的《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都成了世界级大片,在中国也成为票房的一时之最。然而,在花木兰和熊猫的故乡中国,动画片却越来越困难。《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个新的喜兆吗?中国动画片能从此走向振兴,走向世界之巅吗?需要做的是什么呢?
聂教授认为,首先要理顺市场与制作的关系。现在制作人要自己负责片子销售,而销售本身是非常专业的一件事,“资金从哪里来,从银行贷,还是国家给,做完片子后这部片子怎么卖,用什么方法能够保证它的收益,我觉得这些关系现在是混乱的。可能还是需要国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政策来关心它。”
怎么解决动画片的盈利问题,是一门大学问。聂教授指出,“现在很多公司对做动画片都很有兴趣,但是很小心,不太敢投很多的钱下去。而且大部分做完以后都亏本,包括跟国外合资制作的,比如上海文广和香港联合制作的‘风云决',据说投资1000万美金,但国内的票房是3000万人民币。跟成本差得太远。还有‘魔比斯环’,是请国外的人来做的,据说也是投资非常高,但是收入非常差,一塌糊涂。”
再就是,国营的象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样的企业,怎么才能吸引人才,不让人才流失。整个动画业怎么才能象故事片业那样地吸引人才。这都是很深的学问。美国和日本的动画业从来就是私有的,但他们为什么就能成功呢?只有把这些问题研究透了,有了正确的方法,中国的动画业才会振兴起来。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至少说明中国少年儿童还是能够喜欢国产动画片的。木兰和功夫熊猫也说明,动画中的中国题材也是大有市场的。
⑹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我国动漫产业运营的各个环节
我国经过多年的动漫产业的实践,初步确定了一些比较固定的运营模式,这些模式贯穿融资一直到衍生产品的几乎所有产业环节。我们以中国较为成功的蓝猫品牌作为案例分析。 一、融资模式,融资是动漫产业运作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因为动漫产业是一项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融资模式的方法主要有,通过向银行或其他社会组织贷款的方式融资;通过投资商融资;争取产业基金;通过联合制作融资;上市融资;借助媒介融资;面向社会融资;出售版权融资;提前预售融资等。蓝猫品牌在运作的初期,主要是通过企业自筹资金来制作动画及宣传推广等。但到了后期,其主要的盈利资金来自于加盟费等。 二、选题模式,首先要注重对受众市场的调查研究,考虑社会效益,注重商业元素,严格筛选题材。另外,制作委员会共商选题值得借鉴。蓝猫在制作之初就充分考虑了中国青少年的需要及衍生产品的开发。 三、制作模式,加强制作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与国内合作,确立科学严格的制作流程,牢牢抓住高附加值的原创环节,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设有动画导演,实施动画制片人制度等,应该加强。在配音、配乐环节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并及时使用新技术。蓝猫的制作成本相对不是很高,他们非常注重原创环节,使之逐渐成为品牌。 四、发行模式,通过节会或其他形式拓展发行渠道、建立发行网络,样片预售,贴片与现金交易方式并存。蓝猫在发行方面做得是成功的,目前,其海外版权销售的很好。 五、制播模式方面,我国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国际上先进的制播同步模式,包括蓝猫产品。在播映渠道,播出时段等方面,我国还没有走出传统模式的束缚。但蓝猫品牌在衍生产品开发方面已经初步找寻到了一种盈利模式,他们靠宣传推介、品牌打造等方法,在一段时间内成功地拓展了国内外市场,并使其授权产品遍布大街小巷。 总之,我国动漫产业的运营方式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待改进与完善的地方还很多,如果不能够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则我们的动漫产业发展之路将会很漫长
⑺ 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策略
中国动漫集团是在文化部规划、推动、指导下组建的大型动漫企业,它将致力于完善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也承担着制作和生产我国动漫游戏精品的重大使命。
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创造精品、服务企业来提升行业品质,引领产业发展,是中国动漫集团的主要经营策略。中国动漫集团将在技术支持、设备共享、信息共享、资金筹集、渠道推广、版权交易、业务咨询、持续教育等方面给各兄弟企业切实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中国动漫集团作为企业也希望得到行业中所有同行的支持。中国动漫集团将始终坚持业务合作的开放性,以多种形式与国际、国内动漫游戏企业和关联企业合作,共同促进动漫产业发展,在互惠互利、互相学习中走向共赢。
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将争取和集成文化部以及有关部门支持,加快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国内动漫游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以打造动漫游戏产业战略投资者为目标,发起成立动漫游戏产业投资基金,提升资源整合与资本运作能力;实行精品名牌战略,创作生产优秀动漫游戏产品,推出一批著名动漫游戏品牌;应用和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引入和普及现代流通形式,建设现代传播网络和营销渠道体系;以中国动漫游戏城(北京)、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区(天津)为起点,规划建设代表国家水准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对外投资与贸易,建设中国动漫游戏产业海外基地和流通网络,推动中国动漫游戏产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