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老吉要打入国外市场战略分析。用swot与宏观环境分析。来个大神吧
王老吉所有困扰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难题版 一红罐王老吉当“凉茶”还是当权“饮料”卖?
王老吉重新市场定位:
、、、、、、、、、
宏观环境分析有:
1人口环境
2社会与文化环境
3经济环境
4技术环境
㈡ 王老吉的市场营销分析
(我自己参加一个比赛的分析,简单的把文字发上来,你看看吧)
1.准确的产品定位
2.用广告加温
3.巧妙运用网络宣传炒作
4.终端出击
1.准确的产品定位
——预防上火的饮料
王老吉以一种健康饮料的姿态迎合了现代广大消费者崇尚天然、追求健康、预防上火的心理,变成了现代人“预防上火”的习惯性饮用的健康饮料。
2. 用广告加温
央视一套——晚间新闻联播
(1)重新定位之后,加多宝当即决定投入1000万人民币;
(2)2003年底,广告投放追加到4000万人民币;
“非典”期间投放了央视一套的黄金招标段;
(3)2004年,1个亿;《岭南药侠》
3.巧妙运用网络宣传炒作
5.12汶川大地震后的 CCTV“爱的奉献”晚会中一个广东加多宝(罐装王老吉所属公司)捐赠一亿元人民币。
4.终端出击
1、选择湘菜和川菜馆、火锅店作为“王老吉诚意合作店”;
2、牙签、纸巾盒、墙上海报……
3、大小商店都有销售;
缺点
1、功能性饮料有其天然缺陷。
(1)太过强调去火可以圈定一批忠实的消费者,但也把没有“去火”打算的人群排斥在外。
(2)功能性饮料具有可替代性(因为去火产品不止一个王老吉)
2、品牌不统一,阻碍企业做大做强。
(1)1997年公司从广药集团租来红罐“王老吉”的品牌使用权,租期为20年。租用使得品牌经营在可持续性上存在隐患。
(2)生产“王老吉”的三家企业(广药集团、香港加多宝以及王老吉后人王健仪主办的香港王老吉国际有限公司)对市场的瓜分又阻碍了王老吉的做大做强。
3、王老吉究竟卖的是药还是饮料。
目前已经有人开始质疑王老吉的去火功能,暂且不论,但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就是王老吉究竟是药还是饮料,如果是药,就一定有副作用,那么它宣传的“老少皆宜”是不是存在问题?如果不是药,但它的宣传是“可以去火”,那么就是有药的功效,喝这个饮料同样会有副作用的担心。
4、竞争激烈
如果放眼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㈢ 王老吉凉茶环境分析
王老吉的营销环境
一.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1.
内部环境
:
据悉,
王老吉药业刚刚于
2011
年
1
月
10
日完成
合资后第三届董事会的换届,
王老吉第五代传人、
香港同兴药业董事
长王健仪女士担任王老吉药业董事长,
广药集团副总经理施少斌先生
出任副董事长兼总裁。
在
2008
年
12
月,
就以王老吉药业为主创立了
“广州市凉茶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该中心通过有效整合企
业的内部和外部资料,
加强凉茶物质基础、
安全性评价、
质量标准的
研究,
使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为凉茶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带头的示范
作用。然而,无论是苏丹红事件还是三鹿奶粉事件,都突出体现了食
品源头品质控制对成品质量的影响。
针对源头上的质量监控,
王老吉
药业特别建立了凉茶植物原料固定产地规范化种植基地
(GAP
基地
)
,
并深入山东、江苏等凉茶的主要道地药材产区,对药材的种植过程、
采收过程、施肥、施药进行安全性调查,通过对产地及供应商的实地
评估,将植物原料产地固定化,对种植及采购管理规范化。
2.
从中间商的角度看:
在促销活动中,
加多宝除了继续巩固传
统渠道的“加多宝销售精英俱乐部”外,
还充分考虑了如何加强
餐饮渠道的开拓与控制,
推行“火锅店铺市”与“合作酒店”的
计划,选择主要的火锅店、酒楼作为“王老吉诚意合作店”,投
入资金与他们共同进行节假日的促销活动。
由于给商家提供了实
惠的利益,
因此红罐王老吉迅速进入餐饮渠道,
成为主要推荐饮
品。
3.
从消费者角度看:
盒装王老吉与红罐王老吉没有区别,
是
同品牌的不同包装、不同价格而已。是同一个产品系列,不存在
本质上的差别。
而盒装王老吉与红罐王老吉在价格上的差异,
也
是因为包装的不同而产生的。
如今王老吉在中国的消费者中享有
较高的口碑
,
比较广泛的认知度。身体不爽的时候,我们首先想
要喝王老吉饮料,
特别是男人在香烟抽的比较多、
饮酒比较多的
时候,
很显然它代表了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答案所在。
这样的事
情的发生对于任何企业来讲是一件很幸运的美妙事情,
因为它的
品牌已经活在了消费者的心中,成为了一个比较有意义的代表,
4.
从竞争者角度看:
“
预防上火
”
饮料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期,
还有待开拓。
红罐王老吉已经牢牢占据了领导品牌的地位,
成为
消费者的第一选择,开拓品类的任务,红罐王老吉当之无愧,也
只有它才能抵挡下火王、
邓老凉茶等其他凉茶饮料的进攻。
因此,
从战略层面看,盒装王老吉应全力支持红罐王老吉开拓
“
预防上
火的饮料
”
市场,万不可后院放火,争夺红罐王老吉的市场,最
终妨碍红罐王老吉开拓市场。
虽然后来市场上出现很多同样的产
品,比如海口罐头厂的
“
下火
”
、广东佛山某厂的
“
邓老凉茶
”
等等
加入了凉茶饮料的阵线,
到现在也无法动摇凉茶与王老吉品牌的
消费者联想地位,改变王老吉是凉茶饮料代表的地位。
5.
从产品本身看:盒装王老吉因包装、价格不同,已存在特
定的消费群和消费场合。
由于包装形式的不同,
决定了盒装王老
吉与红罐王老吉在饮用场合上存在差异。
红罐王老吉红色铁罐的
“
着装
”
显得高档、时尚,能满足中国人的礼仪需求,可作为朋友
聚会、宴请等社交场合饮用的饮料,故其在餐饮渠道表现较好。
盒装王老吉以纸盒包装出现,本身分量较轻,包装质感较差,不
能体现出档次,
无法与红罐王老吉在餐饮渠道竞争。
但在即饮
(方
便携带的小包装饮料,开盖即喝)和家庭消费(非社交场合)市
场,红罐王老吉每罐
3.5
元的零售价格,与市场上其他相同包装
形式的饮料相比,价格相对较高,不能满足对价格敏感、收入有
限的消费人群(如学生等)的需要。而盒装王老吉每盒
2
元的零
售价格,
对于喜欢喝王老吉饮料的上述人群而言,
无疑是最佳选
择。况且,在家庭消费市场上,以批量购买为主,人们在家里喝
饮料没有讲排场、面子的需求,在质量好的前提下,价格低廉成
为家庭购买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在即饮和家庭消费市场,盒
装王老吉具有明显的优势。
6.
公众角度
:
广州人喜饮凉茶,尤其在夏日暑天,一杯凉茶入口,
顿时生津止渴、清凉舒坦。而一碗甘甘苦苦的
"
王老吉
"
凉茶,更
能消暑解困、除湿清热,专治湿热积滞、口干尿赤、喉痛发烧、
四时感冒,难怪被称为
"
广东凉茶王
"
。许多人家平日都会不时叮
嘱孩子到街上凉茶档饮碗
"
王老吉
"
消消热滞,或者买一些凉茶包
放在家中保平安,甚至有些华侨回乡探亲,也要买些
"
王老吉
"
带
出国,让久居海外的亲友头痛发热时尝尝羊城
"
王老吉
"
的功效。
此后,王老吉既卖凉茶,又把草药配成药包,方便顾客携带出门
远行。王老吉凉茶一传十、十传百,处处口碑,人人受益,直至
今天,历久不衰。
二.宏观市场营销环境
1
.
经济环境
:
王老吉凉茶获得飞跃性的发展
,
则是在成功申遗
之后。短短五年间
,
凉茶从偏偶岭南一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公开的数据也表明
,
凉茶入遗当年
2006
年
凉茶饮料产量实现快速增长
,
达到近
400
万吨
,
到
2010
年凉茶的
年销量已经增至
600
万吨。
以红罐王老吉为首的非遗品牌更是始
终牢牢掌控近
90%
的市场份额。近年来,以广东凉茶为代表的
植物饮料市场正在飞速发展,
相比十年前的小打小闹,
目前已形
成年销售额近
200
亿元的巨大饮料产业。
王老吉饮料历年销量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1.8
亿元
6
亿元
14.3
亿元
25
亿元
40
亿元
90
亿元
150
亿元
170
亿元
(其中
2005-2009
年的消费中包含盒装)
2.
社会文化环境:
“
全面认识凉茶的社会文化、社会进步、人
类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
,
全行业团结一致研究凉茶文化和产业发展中
的内涵、
价值与责任
,
促进行业的共同繁荣
,
意义非常重大。
”
峰会主办
方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指出。
资深文史考古专家、
广州
市博物馆终身名誉馆长麦英豪认为
:“
凉茶成为了岭南人、中国人维系
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条根脉
,
是药食同源理论最好的承载
物。它体现了中国
,
尤其岭南食文化的通俗化、大众化、各方合力
:“
凉
茶公约
”
构筑产业蓝图
3.
科学技术环境:
1
月
25
日,国家
863
计划项目———“功能
性食品安全性评价与功能因子关键检测技术”
在广州正式启动,
广东
凉茶代表之一的盒装王老吉被宣布正式入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
划
(863
计划
)
。在
2008
年加多宝就借着奥运的契机
,
在纽约哈德逊河
上打出
“
北京欢迎你
”
的广告标语
,
力图让世界了解王老吉
,
了解中国的
民族饮料
,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010
年
9
月
,
红罐王老吉获得了有
“
食
品界奥斯卡
”
之称的
“
全球食品工业奖
”,
赢得了评审委员会国际专家们
的高度赞誉。
这不仅说明王老吉的产品生产技术完全达到了国际先进
水平
,
更重要的是王老吉传承与弘扬了凉茶的健康养生文化
,
向消费大
众传播了本民族的饮食科学文化
,
是对中国民族饮料品牌和中国食品
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一种提升
,
宣示秉承中国文化精髓的凉茶获得世界
的认同。
同年,
以王老吉药业为主创立了“广州市凉茶重点工程技术
研究开发中心”
。该中心通过有效整合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资料,
加强
凉茶物质基础、
安全性评价、
质量标准的研究,
使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为凉茶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带头的示范作用
㈣ 论述企业外部营销环境
外部营销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及与企业相连的各种利益关系者的状态。宏观专环境包括经济,法属律政治,技术,行业变化等利益关系者状态就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及其变化,消费者,经销商,公众等的变化及状态,还有竞争者的多寡,优劣势等,境是一个平台,是企业立足的的条件。
㈤ 王老吉营销案例分析
红色王老吉 ---防火让自己火起来分析流程: 1、引言-- 2、红色王老吉--历史及概况简介 3、公司简介--加多保以及王老吉药业公司 4、案例的理论分析--定位战略、文化营销 5、展望--王老吉路在何方 6、总结 1、案例基本情况分析 人们都习惯了一种说法: 怕上火,喝王老吉。2003年是饮料王老吉的旺年。 "这一年王老吉突然火了起来,飞身上了超市、饭店、饮料机的宠儿榜。延续至今,仍是势不可挡。2005年,王老吉销量超过25亿,是2002年销量1.8亿的14倍,成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2、历史及概况介绍 王老吉凉茶? 老老实实王老吉,清热解毒祛暑湿。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堪称凉茶始祖。何谓“凉茶” 凉茶,从字义理解,凉即寒凉,茶即茶叶,合起来讲,凉茶乃用茶叶制成具有寒凉清热,生津止渴作用的一种饮料。 " 凉茶起源于广东,因为广东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水质偏于燥热,再加上广东人喜欢吃煎炒燥热的食物,并习惯晚睡,很容易生“热气” ,即北方人所说的“上火”。每到夏天,凉茶是广东人必不可少的饮料。 王老吉最早是在1828年由王泽帮(乳名阿吉)所创,在广州市十三行路靖远街开设了一间王老吉凉茶铺,专营水碗凉茶。
王老吉凉茶由于配方独特、价格公道,因而远近闻名,门庭若市,供不应求。
在1840年,王老吉凉茶铺便开始以前店后厂的形式,生产王老吉凉茶包。 解放后,王老吉药号分为两支,一支归入国有企业,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王老吉牌冲剂产品(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
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有凉茶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的品牌基本为王氏后人所注册。而目前生产红色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则是通过品牌租赁形式向王老吉药业租赁了20年的品牌使用权。 发展的困境
加多宝的红色王老吉只在两广、浙南一带,由于过于浓厚的地域色彩,从1998年到2004年,王老吉饮料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默默无闻地固守着一方区域市场。
羊城药业发展不尽人意 成为广州第一批股份制改革的企业,走上了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多元化的道路。随之而来的却是连续几年的巨额亏损,最终资不抵债、负债经营。现实中的解决之道 为了求得更大的突破,尽管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境,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携手加多宝公司,依托红色王老吉,王老吉药业走出了困境,让一个享有170余年历史品牌的老字号企业重新焕发了春光。3、公司简介:王老吉的组成
加多宝-------------------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是香港加多宝集团在大陆地区设立的独家投资公司。公司主导产品是红色罐装王老吉饮料。
广州王老吉药业-------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 1828年,历经百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50强之一
主要产品有王老吉系列、保济丸、保济口服液、小儿七星茶、清热暗疮片、克感利咽口服液、痰咳净、藿胆丸等。 2004年8月,东莞加多宝的“王老吉”红罐凉茶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人民币,是2002年全年销售总额的5倍
广州王老吉药业于2004年开始推出利乐包的绿罐包装,全年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元。
广药王老吉和加多宝现在已开始广告时间上的互相配合,产品定位也有区别:红罐是高档,绿罐则定位中低档市场,主要针对中小城市以及腹地更广的农村地区。
转自一网友的博客,仅供借鉴
㈥ 简述市场营销外部环境的分析
SWOT分析的O和T就是指外部因素,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比如当前社会上流行的盗版威胁:回盗版替代品限定了答公司产品的最高价,替代品对公司不仅有威胁,可能也带来机会。企业必须分析,替代品给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带来的是
“灭顶之灾”呢,还是提供了更高的利润或价值;购买者转而购买替代品的转移成本;公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成本或增加附加值来降低消费者购买盗版替代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