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去稻香村工作
待遇相当客观.使用期好象是1300 上5险 专政1800-2500 上五险
关键问题是! 你是农村户口还是城市户口.城市户口好象比农村的要好一些
北京稻香村集团是一个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在北京糕点行业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年产值超过10亿元以上。给北京稻香村提供是全案服务,具体日常性的工作不用多说,下面只说一下给稻香村在重阳节的策策划,后来这个案例被《销售与管理》作为外脑案例选登。
一、背景
当日历从2006年10月6日这一页翻过,今年的京城中秋月饼大战终于尘埃落定,各大月饼品牌各自鸣金收兵,回营休整盘点。而在京城月饼大战中最大的赢家北京稻香村集团却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是立刻把眼光瞄准了下一个节日商机――重阳节。
对于重阳节,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历来是一个不被重视的节日。自1989年国家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以来,从此重阳节就被打上了“老人节”的烙印,除了老年类的产品会在重阳节做一些推广促销外,一般的产品都不会给予过多关注。
作为北京糕点业的龙头企业,北京稻香村每年都在重阳节推出节令糕点----重阳花糕,但由于重视程度不高,销量一直不温不火,每年的总销量不到3000市斤。
今年,北京稻香村的领导们敏锐地意识到稻香村的产品在传统的四大节日(中秋、端午、春节、元宵)中,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期,必须试图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对于北京稻香村“有节日就有稻香村”的经营理念来说,开发新的节日商机就成了首要选项。
第一个试点,就是今年重阳节。
二、分析研究
我们在接到重阳花糕策划的任务之后,首先是对重阳花糕产品的性质进行了界定:把重阳花糕定位为节令食品,而非一般性食品。尽管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界定,但对于重阳花糕的策划来说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一般的产品来说,影响其销售的无非是四大因素,即产品因素、价格因素、渠道因素和推广因素(见图表1)。产品因素包括产品的原料、口味、工艺、外观、包装等等;价格因素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此所付出的购买代价;渠道因素是指消费者将从何种渠道获得此种产品;而推广因素是指产品将以何种形象、何种功能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只要从这四方面的因素去满足和契合消费者的内在需求,那么通常来说,产品成功的可能性将非常大。
然而,对于节令食品来说,仅仅从这四大方面来进行产品策划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节令食品来说,有一个文化支撑的问题,就是产品必须能承载节日所赋予它的文化内涵。如果产品本身达不到节日文化所需要的传递载体基础,那么是无论如何也支撑不起节日食品市场的。我们作为全国食品行业专业的营销策划机构,对此作为深入的研究,并开发出了节令食品的影响因素模型(见图表2)。节令食品的影响因素模型在一般性产品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影响因素。因为,消费者购买节日产品的一个主要驱动力是对于节日文化的认同,而并非是日常需求性购买。只有消费者认同了节日文化和在节日文化影响下的节日食品食用习俗,才能产生购买行为。举例来说,对于同样是节令食品的月饼,消费者在购买时的第一购买驱动力并非是食用,而是为了应节:送给亲朋好友以表达美好的祝福或与家人共同分享节日的团圆气氛。
回到重阳花糕的问题上来,作为一个支撑重阳节市场的节令食品,首先它必须能够达到支撑重阳文化,传递重阳节文化内涵的作用,其次才是其他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对这首先对重阳花糕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入研究:
在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之极至,故九月初九被称为“重阳”或“重九”。关于重阳节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汉代。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汉武帝有个宫女叫贾佩兰,她在九九重阳这天,佩戴茱萸,喝菊花酒,认为这样可以长寿。当然这只是她的个人行为,在当时并没有形成一种风俗。到了晋代,这种风俗才慢慢形成,晋人周处《风土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云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到了唐朝,在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李泌上书请求将中和(二月初二)、上巳(三月初三)和重阳(九月初九)定为节令,得到了德宗的恩准。至此,重阳节才终于成为法定的节日,流传至今。
另外,在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非常时尚的节日。尤其是唐床时期,重阳节特别为文人墨客们所推崇。在这一天,他们携酒邀友,登高游乐,吟诗作赋,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比较出名的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王勃的《九日》等等。
除了诗词之外,《晋书》里还记载了一个关于重阳节的成语典故:当年陶渊明的外祖父、东晋名士孟嘉在大司马桓温处参军。到了重阳这天,桓温带着大家一起游龙山,孟嘉因为贪看美景,帽子被风吹落在地上也不知道,桓温于是就让一个手下写文章来取笑孟嘉,孟嘉立刻写了一篇文章来回应,其文采之妙,让所有的人为之叹服。于是,后来“重阳落帽”就成了寓意重阳登高、饮酒着文、风流雅兴的成语。
重阳节在古代有很多习俗,比如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现在保留下来的除了登高之外,基本只剩下吃重阳糕了。关于重阳糕的来历,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南齐书》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规定九月初九为骑马射箭、检阅军队的日子。据说重阳糕就是由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演变而来。到了宋代,重阳糕就成了馈赠亲友的时尚礼品。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述:“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茱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这种风俗一直到清代都十分盛行,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月记胜》中说:“京师重阳花糕极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
通过对重阳节文化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重阳节并非仅仅是老人节,恰恰相反,在古代反而是一个非常时尚的节日;第二,重阳节吃重阳花糕的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问题同时也出在了这两点:首先大多数消费者都认为重阳节就是老人节;其次,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在研究了重阳文化之后,接下来我们对重阳花糕的产品因素、价格因素、渠道因素和推广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
首先,从产品因素上来说,北京稻香村的重阳花糕在原料秉承了北京稻香村一贯用料精选的原则,同时采用了纯手工的制作工艺,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口感,又保留了传统的特色风味,能有效与其他产品相区隔,使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虽然产品本身并没有问题,但重阳花糕却一直没有自己的包装,同其他北京稻香村的日常糕点一样以散装的形式进行零售,使得重阳花糕很难在众多日常产品中凸现出来。
其次,从价格上来说,重阳花糕每市斤的定价为19元,与北京稻香村同类糕点的价格与比较,价格适中,符合目标人群的消费水平。
第三,北京稻香村的重阳花糕在北京稻香村51家自营店和140个终端销售,与其他节令产品(月饼、粽子等)的渠道保持基本一致,因此,重阳花糕在营销渠道上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第四,在推广上,往年重阳花糕仅仅是被作为一个应节食品,并未过多重视,因此基本上没怎么做过推广,消费者对它知之甚少,甚至有很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稻香村有重阳花糕这个产品。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自然不能引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这也是重阳花糕为何销量不温不火的另一大原因。
综上所述,通过节令食品影响因素模型的分析,北京稻香村重阳花糕产品的策划重点落在了文化、包装和推广三个点上。
三、策略制定
既然已经找到了问题的切入点,接下来,我们分别就问题的各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策略:
1、文化的传播
前面说到,在重阳节文化上面有两大问题:一是大多数消费者都认为重阳节就是老人节;其次,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根据这两点,我们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两个方法:即改变人们对重阳节的认识和扩大消费人群。所谓改变人们对重阳节的认识,就是要让消费者认识到重阳节不仅仅是老人节,而是一个全民的节日,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到这个传统节日中来;所谓扩大消费人群,就是让消费者在认识到重阳节是一个全民节日的基础上,重新养成重阳节吃重阳花糕的习惯。然而想要在短时间内让消费者了解并认同这些信息并非易事,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充分借助媒体的告知力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北京稻香村现有消费者的带动作用。因为北京稻香村的现有消费者年龄层次相对较高,基本上是家庭中的长辈。对于家庭饮食来说,这一类型的消费者具有相当的决定权和影响力,利用他(她)们来影响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2、包装的改进
对于包装的改进,我们首先将以往散装零售的形式改为礼盒装的形式;每盒装九块重阳花糕,总重量在一市斤左右,符合消费者购买量的习惯;九块重阳糕有九九(久久)之意,符合传统祝福之意;九块重阳花糕分为三组,每组三块为,分别名为“高寿”、“高升”、“高翔”。“高寿”是祝福老人健康长寿,“高升”是祝福年轻人事业顺利、步步高升,“高翔”是希望孩子学业有成,早日翱翔。一盒重阳糕,涵盖了对全家人的祝福,这既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也与北京稻香村的品牌理念――“一家人的稻香村”相吻合。
3、推广的方法
对于重阳花糕的推广,首先一点就是要以最少的推广费用达到推广的目的,因为毕竟是第一次进行重阳节产品的策划。因此,在媒体的选择上,我们主要选择了北京交通台和北京晚报两家作为主要的宣传媒体,推广的形式以新闻和软文为主,结合店内海报和宣传单页,形成立体式宣传。推广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宣传重阳文化和北京稻香村推出重阳花糕的信息上,我们撰写了相应的文案、设计了店内的海报和宣传单页,在重阳节前按时发布到各个媒体和北京稻香村的直营店和销售终端。
四、市场反响
10月20日,北京稻香村的各大直营店和销售终端都开始向消费者发放重阳花糕的宣传单页,并在醒目位置张贴重阳花糕的海报,让消费者提前了解重阳文化和北京稻香村推出重阳花糕的相关信息。
10月23日,北京晚报第一次刊登了有关重阳花糕的软文。
10月24日,重阳花糕一上市,就在两小时内脱销。在随后的几天内,每天上市的重阳花糕不到中午就脱销,而且北京稻香村每天都能接到许多要求购买重阳花糕的电话。
同时,北京稻香村重阳花糕的热销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在重阳节当天七八次循环播出了有关北京稻香村重阳花糕热销的新闻,极大地提高了北京稻香村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截止到10月30日重阳节结束,北京稻香村共计销售重阳花糕16000市斤,比往年的销量提高了五倍多。
当然,销量的大幅提升只是一个表象,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重阳节有了新的认识,真正的重阳节商机正在悄悄孕育成熟。
Ⅱ 怎么开“稻香村”的分店需要多少加盟费
只要加盟就可以开分店,需要200万加盟费。
加盟费200万。具体包括:
①50万经营费。
②30万房屋租金(必须5年以上租约)。
③20万装修。
④30万所有设备。
⑤30万元商品。
⑥10万元自备封闭试货车。
⑦30万流动资金。
3.稻香村加盟费是200万元,上面展示的稻香村加盟费多少钱已经足够详细了。当然,以上的费用也是初步估计的,并不是绝对的,具体的费用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还得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情况,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加盟方式才是最好的。
Ⅲ 谁知道北京稻香村市场部经理是谁
没有确切的定义来区分经理和总监的级别。营销总监的称谓大部分在集团或者大一点的企业出现,一般企业称呼市场部经理就可以了。市场部经理的上级可以是副总经理,没有副总分管的可以直属总经理。
Ⅳ 稻香村里面经营是什么
糕点、熟食、酸奶、冰棍、面食
Ⅳ 杏花楼、稻香村的经营商品是什么
杏花楼:
创建于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广东人“胜仔”开的甜品店,到如今颇具规模,享誉申城的粤菜名家。由章太炎先生的题词:“蜜汁能消公路渴,河鱼为解臣君愁”到汪道涵先生“群贤毕至”。杏花楼月饼品牌崛起于20世纪初,独特的配方,精湛的工艺,品牌走俏。上海杏花楼(集团)有限公司是以餐饮、酒店和食品加工业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汇集了中华美食之精华。特色饭店和老字号酒楼有南新雅华美达大酒店、杏花楼、新雅粤菜馆、扬州饭店、沈大成、香满楼、德兴面馆、燕云楼、洪长兴、老正兴、功德林、老半斋、德大西菜社等二十余户。
稻香村:
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很有特色,(时称“稻香村南货店”),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1926年被迫关张,1984 年年初复业,至今有30多家直营店和100多家加盟店、一个食品配送中心、一个14万平方米的中心工厂和一个4万平方米的原料加工基地的规模,生产中西糕点、熟食制品、速冻食品、休闲小食品等十二个系列的400多个品种
以上均来自网络
总而言之就是买吃的,杏花楼我不知道,稻香村在北京及周边非常有名,说道糕点就提到稻香村
Ⅵ 稻香村被指侵权是怎么回事
端午节已过去半个多月,但对王女士来说这个节还不算完,其公司北京奥视博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近日发现,稻香村一款端午礼盒上的图案盗用了该公司去年的设计图。记者发现,目前仍可在电商网站查询到的稻香村粽情端午礼盒包装图案,确与奥视博美去年发布在其公众号中的端午海报几乎一致。
针对此事,记者联系到北京稻香村营销策划部的高部长,他解释称,稻香村所有包装的设计图案都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并审核,“我们还需要收集具体资料信息,做进一步调查。不过我们的态度是,如果真的涉及到了侵权行为,我们也会本着就事论事的原则处理这件事,将追究第三方的责任。”
而至于第三方公司的名称,高部长表示,目前并不方便透露,“我们还是需要先做调查,也希望指出这件事的公司能够直接联系我们,提供材料说明情况,这样我们的相关部门也会被调动起来。”
律师:证明作品原创是关键
北京嘉翰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朱霞律师指出,首先被侵权公司公证的行为是妥当的,“因为需要保留相关证据,公证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侵权行为发生在端午节前后,如果端午节的时令一过,这个侵权行为再保留相关证据难度会加大。”但另一方面,朱霞认为,被侵权公司是否能够拿出证据证明作品的原创性,是该事件的关键。
“奥视博美必须要证明这个作品是自己原创,具有相关知识产权,之前给公众展示过,也要说明并证明创作的具体时间。如果能提供确凿证据,那么可向稻香村追责,但若稻香村举证说明这个图在更早之前就出现过,奥视博美的所有权有瑕疵,那么奥视博美也要承担不利后果。”
朱霞律师提到,由于合同的相对性,会对应相对的法律责任,在被侵权者向稻香村追责后,若稻香村承担了相关责任,那么可根据其与其委托方签订合同的约定,向委托的第三方追责,若他们之间合同明确约定,“第三方公司的设计作品应是专为稻香村设计,不能侵犯别人知识产权,若有侵权那便是第三方公司的失责。”
Ⅶ 稻香村介绍
稻香村起源从1773年,距今已有244年,当时叫"苏州稻香村茶食店"。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御题匾额,名扬天下。
苏州稻香村历经两个半世纪,持续经营传承至今。已在全国拥有九个现代化食品生产加工中心,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食品集团,并在江苏、山东、湖南、云南等地联合建有原料基地。2018年在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中,稻香村品牌价值达到112.8亿元。
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很有特色,(时称"稻香村南货店"),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1926年被迫关张,1984 年年初复业,至今有30多家直营店和100多家加盟店、一个食品配送中心、一个14万平方米的中心工厂和一个4万平方米的原料加工基地的规模,生产中西糕点、熟食制品、速冻食品、休闲小食品等十二个系列的400多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达40亿元。
北京稻香村是北京第一家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厂家,深受北京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在鲁迅先生寓居北京的时候,便经常前往购物,并记载在《鲁迅日记》中达10余次。
北京稻香村开创的京城南味食品派系代代相传,绵延不断,持续至今。在1984年,延续百年的稻香村传承人刘振英先生,成立了北京稻香村公司,并于1994年组建成立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团。至2005年,企业正式更名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Ⅷ 稻香村集团是什么公司干什么的
稻香村是一家老字号的糕点企业,始创于1773年,是中国糕点行业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历经两个多世纪(243年)的持续发展,稻香村,以其悠久的文化底蕴,被誉为“糕点泰斗”。
Ⅸ 稻香村的发展史是什么
稻香村创始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取曹雪芹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稻香村为名,是目前苏州生产经销苏式糕点历史悠久,最为著名的专业店(厂),也是较全面继承和发展苏式糕点的最有代表性的商店(厂),因其制作技艺高超,并以兼营苏式野味而闻名。1926年8月31日《苏州明报》刊载稻香村新屋落成广告称:本号开设苏城玄妙观前洙泗巷东首,百有余年,因扩充营业,仍在原址翻造高大洋式门面。值此新屋落成之际,特加“禾”字商标。但据1914年《江苏省实业行政报告书》载,稻香村创设年代为同治三年(1864年)。而成稿于1931年的《醇华馆饮食脞志》则说:“稻香村店主姓沈,洪杨之役避难乡居,曾设茶食于阳澄湖畔之某村,生意尚称不恶。乱后归城,积资已富,因拟扩张营业,设肆于观前街。”以上记载各执一说,难于详考。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代代相传,“南店北开、南味北开”,很快在北方几十个城市开花结果,风靡一时。但遗憾的是,同根、同源、同门的“稻香村”,至今仍在同一品牌下,在几十个城市各自为战。
有关稻香村的店招,也有不同说法。据店中过去的传说,店主王秋根,祖辈喜看《红楼梦》,后来从《红楼梦》中受到启示,又联想到茶食糕点的原料都是稻麦,所以决定取名为“稻香村”。但在《醇华馆饮食脞志》中却说:店主沈姓……设肆于观前街,奈招牌乏人题名,乃就商于其挚友,友系太湖滨莳萝卜之某农,略识之无,喜观小说,见《红楼梦》大观园有稻香村等匾额,即选此三字,为沈店题名。
现稻香村生产糖果、炒货、青盐蜜饯和兼营的西式糖果、饼干、罐头食品、乳品、饮料等,还经营有自己传统特色的茶食糕点共22个大类,130多个品种,其中常年品种70个,时令品种60多个,时令品种随四时八节时令变化而变换,获奖名牌产品十个。
Ⅹ 稻香村的创始时间创始人还有经营特色是什么
创始人曹洪波。
经营特色:京广式中西糕点、元宵、月饼、禽肉制品、果汁果脯。
保定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