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特探险者销量略有提高,它可能会成为“黑马”吗
长期以来,国内大中型SUV市场以大众旅行车为主,常年占据同档次销量第一,其他品牌难以与之抗衡。但面对消费升级的趋势和国人对7款大空间SUV的需求日益增加,一些主流车企开始了新一轮的产品布局。在国内探险者到来之前,夏普担起了家庭责任,挺身而出对抗丰田汉兰达等主要中型SUV。在大中型SUV领域,仍然缺乏称职的人员。销量突破3000台,唯一40万级纵向后驱!探险家会是黑马吗?
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增量竞争转变为股票博弈。但对于中小规模的大中型SUV市场,整个市场板块已经基本固化,国内探索者的到来势必会从竞争车型中瓜分部分蛋糕,造成竞争环境更加激烈。但是,当涉及到国内探险者是否会达到可与大众相媲美的高度时,就无法进行评估了。屠昂依靠大的市场让步来增强综合竞争力,激发消费者此时的购买冲动。目前国内的探险者还没有做出大的市场举动,能否成为福特手中的黑马,还有待观察。
B. 新福特探险者和其他厂商同价格SUV相比是好是坏
福特探险者自从1990年推出至今,已经连续28年获得美国SUV销量王的称号,同时在国内也有不错的口碑。在50万级大中型SUV中更是一款实力极强的车型。如今,探险者已经推出到了2020款车型并在不久后国产,这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丰富的配置、超大的空间以及充沛的动力,如果价格定位合理,那么势必会对途昂产生强大的冲击。至于最终它战况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C. 福特探险者成功几率市场竞争大,问题棘手!
一说到7座SUV,大多数首先会想到如汉兰达、途昂这类较为常规的选手。的确,这两台车没什么亮点,但凭借着出色的品牌溢价率,无论是汉兰达还是途昂,都活得十分滋润。强悍的销量着实让人羡慕不已。在这其中,偏偏有人选择另辟蹊径,选择了福特的探险者。
然而,探险者也不是没有缺点,得益于福特品牌的调性,后期的小故障、小问题肯定无法避免。而这,也是极度影响二手车残值率的因素。所以,在一开始福特探险者便需要面对诸多的质疑以及猜测。毕竟大多数消费者对车一无所知,毕竟谁也不想把数年的收入,砸进一个无底洞。
写在最后
福特探险者的产品力的确很强,但在强手林立的7座SUV市场上,所需要承受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拭目以待吧。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何曙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D. 长安福特探险者竞争力分析,产品优势明显,品牌力或成最大挑战
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家庭进入了换车阶段,从前追求运动个性的年轻消费者已经长大,不得不将目标转移向更适宜居家使用的6/7座中大型SUV。然而在国内市场,这一领域还多是进口车型,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充足的选择空间。前不久,长安福特首次国产了全新一代探险者,原汁原味的引入方式与超高性价比,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比于对手,长安福特探险者经过此前进口车型的长期铺垫,市场口碑与认同已经达成,这一代车型产品力更是大幅优于竞品,取向也更契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拥有后发制胜的机会。但是,由于近些年市场表现下滑,长安福特影响力受到了不小影响,想要支撑一款起售价超过30万元的车型,仍存在一定压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 福特探险者好不好性价比方面与大众途昂比谁更好
当今社会人们对大的追求较为“狂热”,手机屏幕要大,房子面积要大,车子当然也不例外。市场中SUV车型正处于热销状态,消费者对于七座车的需求愈发强烈。近期大众途昂高调上市,无论是车身尺寸还是定价定位,都和福特探险者有着一较高下的趋势。当然福特也不是坐以待毙,在较大尺寸的SUV领域,他们有相对的话语权,福特探险者到底怎么样?和大众途昂相比,谁才是“险”中得胜?
经过对比,福特探险者这个大块头到底怎么样?和途昂相比到底哪款车更受追捧?相信消费者心里已经得出了答案。
F. 2020款福特探险者缺点是什么
缺点是内饰设计比较的单调,中控大屏稍微有违和感了,起步慢,性价比不是很高,方向盘轻重游戏不适合。舒适性达不到价位水准。
动力不足,换档不畅顺,隔音效果非常差,六座后排座位太矮,不舒服,异味太重,下车后头晕,不舒服。
(6)新探险者市场定位分析扩展阅读:
2020年4月8日,长安福特通过视频网络直播的方式发布了全新探险者Explorer(也是第六代探险者),新车未来将成为长安福特在国内的旗舰SUV车型,预计将于6月中旬正式上市,届时探险者(Explorer)将正式登陆中国市场进行国产。
长安福特全新第六代探险者于2020年6月16日正式上市,作为长安福特最新的旗舰SUV车型,新车定位于大型SUV,基于福特新一代CD6纵置后驱平台打造,使其拥有了更强的公路属性,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分别提供6/7座版本,预售价区间为30.98-39.98万。
G. 联合引擎|福特探险者竞争力分析,国产配方后的“美”味
一说到美系,或许很多人都能够第一时间想到“粗犷外观、肌肉式线条、大个头、大排量自吸”等固有印象。再伴随美剧、《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的熏陶,也成功让不少人成为了美系车的粉丝。那种为了追求纯粹驾驶的爽快而迸发出的激情,让喜欢的人不会去考虑太多其他的因素。
在日系喷香不断的近几年,美系也从未停止过自己的大块头车型。就在眼下,福特的第六代探险者也终于迎来国产并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30.98-39.98万元。
总结:探险者的国产版到来,让国内消费者在中大型SUV这个级别的选择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凭借着更大的车身尺寸、更丰富的配置表现以及更高规格的动力让探险者更有机会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明星车型。或许对于美系的“死忠”而言,国产的探险者来自美系的那种“肌肉感”不够纯正。但正是因为“入乡随俗”的国产,让探险者变得更精致,更符合国内消费者的口味。这也印证了“更福特,更中国”的战略方向。
经过改良之后的探险者,对于广大国内消费者而言,或许才更加“美”味。?联合引擎|福特探险者竞争力分析,国产配方后的“美”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H. 6月即将上线,国产福特探险者能成功“探险”吗
犹记得2016年福特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高光时刻,全年累计销量达到了127万辆、其中长安福特贡献了95万辆,与福特近年来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福特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分别为383485辆、232555辆,2019年同比2018年骤降39.35%。业内人士指出,福特在中国市场销量暴跌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包括经典产品福克斯、福睿斯在内的车型大面积被三缸机“祸害”、二是福特产品更新迭速度太慢,逐渐丧失了其市场竞争力。
写在最后
如今全球市场都不景气,很多车企都计划将重心转移至中国市场,曾经作为一线品牌的福特,市场份额随着市场整体缩水减掉一部分、又被其他强势品牌侵蚀掉一部分,现在的品牌影响力和从前相比也小了不少,就这样看来、探险者要“探险”成功,可能会比较艰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I. 福特探险者竞争力分析:推荐四驱风尚版 与途昂/汉兰达谁更强
除了汉兰达之外,大众途昂也是探险者的主要竞争对手,在主动安全配置水平方面,探险者EcoBoost285四驱风尚版要高于官方售价35.99万元的途昂380TSI四驱豪华版,前者的性价比优势非常明显。中低配车型配置水平与竞争对手顶配版或中配版相当,这也是探险者官方价格门槛较高的原因。
小猫心蓝观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丰田汉兰达是30万元级别大7座SUV市场的领导者,除了自身不错的产品力之外,缺乏直接竞争对手也是终端售价坚挺且销量不错的重要原因。大众途昂原本是一个有实力挑战汉兰达的选手,但国产后将美版车型的8速自动变速箱缩水为7速双离合,严重影响到它的竞争力;福特锐界是一款价格不贵的7座SUV,但它由5座跨界SUV演变而来,且在北美市场福特用于对抗汉兰达的车型是刚刚国产的探险者。
展望长安福特探险者未来市场走势,虽然价格门槛要高于丰田汉兰达、大众途昂,但因为整体配置水平较高,让它依然具有较强竞争力。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汉兰达2019年销量为98506辆,途昂售出84003辆;在产品力、性价比方面均有一定优势的探险者,月均销量超过5000辆是可以完成的目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J. 市场营销策略中如何重新定位
怎样定位或再定位呢?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下列四步:
(一) 市场调研
通过认真的调研,了解实际和潜在的顾客需求、兴趣、爱好及这些方面的变化,是市场调研的主要目的。市场调研做得好,以下四个问题应该能得到明确、具体的回答:1.对目标市场来说,重要的是什么?目标市场怎样看待旅游目的地(或某一特定旅游企业)?3.目标市场对自己的竞争者怎么看?4.旅游目的地(或某一特定旅游企业)应该利用自身的哪些特征(或属性)才能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并使自己有利于他人?以这里的第一个问题为例,《美国运通旅游年鉴(1992年)》曾发表贝利先生的调查,显示访美的日本旅游者把以下十项视为重要活动(按重要性排列):(1)城市观光;(2)购物;(3)外出就餐(以上三项最重要);(4)随导游参观游览;(5)参观重要建筑物、纪念碑;(6)摄影;(7)海滩活动;(8)去主题公园游览;(9)游泳;(10)去美术画廊参观。
贝利先生的调查并不到此为止。他在调查中发现,日本人赴美旅游,一般起初并无特定的目的地;目的地的确定往往有以下考虑:(1)别人去过;(2)价格合理;(3)一次旅游能去的地方越多越好;(4)和当地百姓尽可能少接触;(5)完美无缺的日本式服务;(6)美味佳肴;(7)绝对自由。把上述7项考虑与前述十项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便可大致预计一般日本旅游者真正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和活动。市场调研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这一点对于我国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尤为重要,因为闭塞造成的夜郎自大常常使我们听到这类吹嘘:“我们这里的沙滩(或别的什么)世界第一。”毫无疑问,这种态度不利于正确定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古人的这句话对决策者和营销人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里的“知彼”,就是前面的三个“正确认识”。加上认真求实的自我分析,我们就可能找到自己产品的独特处,而“有效定位的首要原则之一是独特性。”
举例来说,处于初创阶段的三亚度假旅游在许多方面尚比不上夏威夷、芭堤亚或巴厘,但是,香港近在咫尺,是三亚的优势和独特性。三亚在向港、澳促销时应充分利用这一情况。找到了自己产品的独特性,刻意宣传促销,从而使旅游者对该产品产生兴趣,愿意购买。如果消费之后期望得以满足,产品便会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起明确的地位。旅游者对产品认同它,赞扬它,成为它的忠实顾客。这正是定位的全部意义。
(二)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指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对自己进行的SWOT分析,即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笔者管见,SWOT分析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优势和机遇,因为旅游目的地或企业若能集中自己的优势于机遇———地平线上刚刚出现、尚未为众人察觉的机遇,则他们的成功是必然的。有人把优势和机遇看成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
它们也是促使旅游目的地或企业取得成功的两个轮子。SWOT分析虽然由旅游目的地或企业的决策者和营销人员自己进行,但是他们必须时时、处处把自己放在顾客即旅游者的位置上看待一切。换言之,优势不应只是决策者或营销人员看来是优势;只有旅游者看来是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机遇也不应只是决策者或营销人员看来是机遇;只有大量旅游者争相购买某一新产品、新服务,才是真正的机遇。这就是前面所说“正确认识旅游者的看法”的意思。举个简单的例子:早些年由于交通管理不力,汽车出入北京王府饭店相当困难。那时王府饭店虽然把“饭店坐落在市中心,交通方便”作为优势加以宣传,但在好几年中,许多在该饭店停留过的旅游者并不这样看;实际上,他们把出入不便看作王府饭店的劣势。这种情况直到近年才有所改变。
(三)确定目标市场
企业在对整个市场进行分析之后,有可能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找到最合适的购买者,换言之,找到自己能最好为之服务的顾客。这里重要的是,一家企业不应企图满足一切购买者的一切需求,而应努力地去满足一部分购买者(有时甚至是很小一部分人)的各种需求。所以有人指出,确定目标市场是一个聚焦的过程;定位的实质是放弃。我们不妨将中美两国的一些旅行社进行比较。它们的一大区别在于:中国的旅行社往往什么旅行者都接(或都想接),而美国的许多旅行社———如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国家旅游局驻洛杉矶办事处主任所言———却各有自己的目标市场。如人们熟知的美太企以团队为主;捷威(Jetway)以小包价和赴西藏团队为主;Elderhostel只做老年旅游者;MTS仅对探险者。
(四)确定定位方式
确定定位方式,指在找到产品的独特性以后,用声像或文字强化旅游目的地或企业最突出的长处,用简洁的语言(常常只是一句话)传递信息(常称广告信息),使顾客了解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后所能获得的好处。好的广告信息既是正确定位的结果,同时又能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定位效果。具体地说,定位方式可以指在广告信息中强调:
1产品特性。如无锡的旅游宣传口号“无锡,充满温情和水,既突出了无锡人的好客,又强调了城市多水的特色。
2价格/价值。如马来西亚宣称“Malaysiagivesmorenaturalvalue(马来西亚提供更多的自然价值)”,既突出物有所值,又强调自然风光。
3用途。如新加坡航空公司在中国的宣传广告中说“Singapore,your gateway to the world(新加坡,你通向世界的门户)。”
4使用者,如香港对奖励旅游市场的宣传口号为“Whenthey’re reached the top,send them to the peak(他们到达山顶时,把他们送上顶峰去(VictoriaPeak)。”
5产品类别。这一方式最适合唯我独有或唯我独优的产品,如海南航空公司推销豪华6座包机及急救飞行时,声称““,flexibly,andcomfortably(我们可以把你送往中国的任何角落。专用,灵活,舒适。”)
6针对竞争者。这一方式在旅游业中很少使用,以避免说及痛处,激怒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