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果冻市场调查报告

果冻市场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1-05-29 01:06:42

⑴ 一篇关于防腐剂的调查报告

目前食品防腐剂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合 成和天然防腐剂;常用的合成防腐剂以山 梨酸及其盐、苯甲酸及其盐和尼泊金酯类 等为代表,它门的特性特点我简单的介绍 一下: 1、山梨酸类有山梨酸、山梨酸钾和山梨 酸钙三类品种。山梨酸不溶于水外,使用 时须先将其溶于乙醇或硫酸氢钾中,使用 时不方便且有刺激性,故一般不常用;山 梨酸钙FAO/WHO规定其使用范围小,所 以也不常使用;山梨酸钾则没有它们的缺 点,易溶于水、使用范围广,我们经常可 以在一些饮料、果脯、罐头等食品看到它 的身影;在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山梨酸钾 :它为不饱和六碳酸;一般市场上出售的 山梨酸钾呈白色或浅黄色颗粒,含量在98 %--102%;无臭味、或微有臭味,易吸潮 、易氧化而变褐色,对光、热稳定,相对 密度1.363,熔点在270℃分解,其1%溶 液的PH:7—8。山梨酸钾为酸性防腐剂,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抑制霉菌的生长繁 殖;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体内的脱氢 酶系统,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起 防腐作用,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 制作用;其效果随PH的升高而减弱,PH 达到3时抑菌达到顶峰,PH达到6时仍有抑 菌能力,但最底浓度(MIC)不能底于0.2 %,实验证明PH:3.2比PH2.4的山梨酸钾 溶液浸渍,未经杀菌处理的食品的保存期 短2—4倍。 山梨酸、山梨酸钾和山梨酸钙它们三种的 作用机理相同,毒性比苯甲酸类和尼泊金 酯要小,日允许量为25mg/Kg ,苯甲酸5 倍,尼泊金酯的2.5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食 品防腐剂;在我国可用于酱油、醋、面酱 类、果酱类、酱菜类、罐头类和一些酒类 等等食品。 2、苯甲酸类有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二类; 苯甲酸又称为安息香酸,故苯甲酸钠又称 安息香酸钠。苯甲酸在常温下难溶于水, 在空气(特别是热空气)中微挥发,有吸 湿性,大约常温下0.34g/100ml;但溶于 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和非挥发性油。 而苯甲酸钠在都使用苯甲酸钠;苯甲酸和 苯甲酸钠的性状和防腐性能都差不多。我 简单介绍一下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大多为 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 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 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 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 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 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钠 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 ,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 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 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 ,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食 品防腐的目的。 苯甲酸类在我国可以使用在面酱类、果酱 类、酱菜类、罐头类和一些酒类等食品中 ,现在国家明确规定苯甲酸类不能使用在 果冻类食品中;苯甲酸类毒性较大,国家 限制了苯甲酸及其盐的使用范围,许多国 家已用山梨酸钾取代。 3、尼泊金酯类(即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有对羟基苯甲酸甲脂、对羟基苯甲酸乙脂 、对羟基苯甲酸丙脂、对羟基苯甲酸丁脂 等;其中对羟基苯甲酸丁脂防腐作用最好, 我国主要使用对羟基苯甲酸乙脂和丙脂, 在日本使用最多的是对羟基苯甲酸丁脂。 尼泊金酯类最大的特点是系列产品多,抑 菌谱广;防腐机理是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 ,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并能抑制细胞 的呼吸酶系和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尼泊金酯的抗菌活性成分主要是分子态起作用 ,由于起分子内的羟基已被脂化,不在电 离,而对位的酚基的电离常数很小,在溶 液PH为8时,仍有60%以上呈分子状态存 在,因此尼泊金酯类的抑菌作用在PH4—8 较宽的范围内均有良好的效果 ` 由于尼泊金酯类都难溶于水,所以通常是 它们先溶于氢氧化钠、乙酸、乙醇中,然 后使用。为更好发挥防腐作用,最好是将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该脂类混合使用。对羟 基苯甲酸乙脂一般用于酱油和醋中,而对 羟基苯甲酸丙脂一般使用在一些水果饮料 和果蔬保鲜。使用时可以添加、浸渍、涂 布、喷雾使用,将其涂于表面或使其吸附 在内部。有无芽孢子和孢子等情况对防腐 剂的防腐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使用等 量的防腐剂条件下,食品污染越严重,原 始菌数越多,防腐效果越差。相关资料显 示从微生物的增殖过程来看,开始是缓慢 的诱导期,过了诱导期,就急聚进入对数 期,增殖非常旺盛。由于食品添加剂的作 用和用量世界各国都有限制,它通常只是 抑制微生物,延长微生物增殖过程中的诱 导期。如果食品已严重微生物污染,再使 用防腐剂也无济于事的。比如山梨酸在食品被微生物严重污染时,山梨酸便成为微 生物的营养物质,不仅不能抑制微生物繁 殖,反而会加速食品腐败。因此,在使用 食品防腐剂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条 件,降低食品中的原始菌数,也可配杀菌 或包装等其他手段,尽可能减少食品被微 生物污染可能与程度,这一点也是非常重 要的。 cphatxib88 | 2013-03-28

⑵ 小学生喜欢吃什么调查报告

薯片 巧克力 碳酸饮料 糖果 果冻
小孩喜欢那些包装好看新奇的 吃的里面带玩具的比如 好多鱼 蘑菇力
以上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⑶ 食品添加剂调查报告

品安全问题绐终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指导消费,让消费者了解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食品中含有人工合成甜味剂(糖清钠,甜蜜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正确选择和食用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市场上购买了果冻,八宝粥,饮料,蜜饯,糖果,口香糖,无糖食品,酱莱等8大类,103个样品,委托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依照国家标准对样本进行测试,具体检测项目为糖精钠,甜蜜素等两种人工合成甜味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两种防腐剂,以及食品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继200,2001年之后第三次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广泛测试.

本次测试结果显示,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这四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103种样本,有87个含有甜味剂或防腐剂.但样本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情况较好.只有4个样本的细菌总数超标,其他样本没有发现存在微生物方面的问题.

本次测试发现,样本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甜味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依然严重

我国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在标准中没有提及的食品种类,表示国家尚未批准在该类食品中使用某种添加剂.通过对此次测试结果的分析,几类食品样本中近50%的样本存在甜味剂和防腐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情况.果脯蜜饯类20个样本中有17个样本存在超限量使用甜味剂现象,其中有14个样本糖精钠使用超标,占果脯蜜饯样本的70%;9个酱莱样本中有4个样本的甜味剂超标;44个饮料类样本中有7个样本甜味剂超标,均为甜蜜素超限量使用;果冻,糖果,口香糖和八宝粥样本中未发现超量使用的问题,但八宝粥中存在甜味剂超范围使用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蜜饯类食品中,有70%的样本糖精钠测试结果高于国家规定的使用限量,糖精钠最高含量超出允许限量12倍之多.有40%的蜜饯样本甜蜜素测试结果高于国家规定使用限量,检测出的最高含量是国家允许添加量的6.5倍.

酱莱类食品有1/3的样本糖精钠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限量值.有1个样本的甜蜜素含量高达1581.14MG/KG,是国家使用限量值的2.5倍.酱莱中还有2个样本的苯甲酸钠含量高于限量值,其中1个样本的苯甲酸钠量达到2686.99MG/KG,超出国家允许限量4倍多.

在国家标准中八宝粥没有被允许使用糖精钠这一甜味剂.但测试的7个八宝粥样本中,都检测含有少量的糖精钠成分.

2>使用甜味剂或防腐剂没有明确标注或标注错误

国家标准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中规定:食品添加剂应使用GB2760规定的产品名称和种类名称,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明具体名称.本次检测出含有甜味剂或防腐剂的样本,发现部分样本没有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作出明确标注,同时还发现有些产品作了错误标注,如检测出含有苯甲酸钠,但标签标注却是山梨酸钾.标签标注问题较多的样本集中在蜜饯类和酱莱类食品.全部103个样本中,使用了防腐剂或甜味剂而没有标注或标注错误的共计67样次.

20个蜜饯样本中均检出含有糖精钠,有19个样本没有标注,只有1个样本进行了标注.11个样本没有标注含有的防腐剂苯甲酸钠,另有3个样本标注的防腐剂与实际检测完全不符,检测含有"苯甲酸钠",标签却标注为"山梨酸钾".

9个酱莱样本都没有标注出所含有的糖精钠,2个样本没有标注含有的甜蜜精,7个样本没有标注防腐剂或者防腐剂标注不全,如含有两种防腐剂只标注出一种.

44个饮料类样本中,有20.5%的样本没有明确标出其含有的甜味剂或防腐剂.

3>无糖食品中同样含有甜味剂

本次测试的样本中有14个是无糖食品.无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和淀粉糖.但必须含有糖醇等一类食糖替代品,我国提倡使用对健康有益的糖醇和低聚糖等食糖替代品,但无糖食品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循,各生产企业均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生产.测试结果发现有5个产品中存在糖精钠,2个样本含有甜蜜素,3个样本同时含有糖精钠和甜蜜素,糖精钠含量最高达4019.61MG/KG,同时甜蜜素的含量为3882.78MG/KG.鉴于无糖食品的受用者一般为糖尿病者等特殊人群,那么,产品的宣传说明对消费者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但有的产品包装上对无糖食品的宣传和介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宣传其具有降糖疗效.《广告法》规定:"食品,洒类,化妆品广告内容必须符合卫生许可的事项,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和食用无糖食品时,不但要仔细阅读配料表,了解该产品添加何种甜味剂作为糖类替代品,还要认识到无糖食品只是一种食品,绝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更不能相信无糖食品有关降糖功效等医疗用语的宣传.

4>有些食品儿童不宜吃

果冻,饮料,蜜饯,糖果等都是儿童非常喜爱的食品,这次测试样本中果冻的质量普遍较好,其次是饮料样本中的果汁饮料和乳酸菌饮料,但蜜饯类食品样本中普遍存在问题,添加剂使用过量,该标注的添加剂没有标注等,儿童不宜食用这类食品.

食品中过量的添加剂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肝脏的解毒能力较弱,极容易对食品中的添加剂产生过敏反应.目前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儿童食品的安全问题相当关注,都在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来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所属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日许量(ADI值).ADI值的定义为:依据人体体重,终身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它是国内外评价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首要和最终依据.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这四种食品添加剂的ADI值分别为5MG/KG,11MG/KG,5MG/KG,25MG/KG(单位MG/KG为每天每公斤体重允许摄入的毫克数).这一数值对于生产加工安全放心的儿童食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糖精钠在食品中使用依然普遍

糖精钠属于非营养型人工合成甜味剂,其稀溶液的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后味微苦,与蔗糖相同甜度的重量所产生的热量不能蔗糖产生热量的2%,在食品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因为20世纪70年代有人发现糖精钠含量达到5%~7.5%时,用来喂养的动物的膀胱癌发病率与糖精钠的摄入量明显相关,所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曾提出禁止使用糖精钠.但也有学者认为上述实验与实际饮食中的摄入量有极大的差异,而且流行病学研究并未发现糖精钠的使用与膀胱癌的关联.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了糖精钠的使用限量,同时对其使用范围加以限制.我国有关部门也曾为关于糖精钠等高倍甜味剂的生产使用下发通知,要求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规定范围内限量使用.

本次测试的103个样本中,有57个样本含有糖精钠,占受检样本量的55.3%,其中19个样本的糖精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其余38个样本中的糖精钠国家尚未批准使用.

通过本次对一百余种食品中甜味剂和防腐剂的测试,我们发现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因此,特向广大消费者提示:

1.蜜饯类食品大量使用甜味剂,普遍使用防腐剂,而且多数没有在标签中明确标注所使用的添加剂,问题较多,质量不稳定.消费者应适量,适度食用蜜饯食品,尤其是话梅,陈皮类蜜饯,其甜味剂含量较高.特别是儿童,孕妇等人群不宜食用蜜饯类食品.

2.在我国,果汁(味)饮料国家规定其防腐剂的限量高于含气的碳酸饮料,这样可能会导致果汁(味)饮料中防腐剂的含量比碳酸饮料要高,儿童饮用果汁(味)饮料要适量.

3.对于无糖食品等特殊食品,消费者购买时要仔细查看其标签中的内容,尤其是配料表,不要相信其宣传的疗效功能,因为食品不是药品,这种宣传本身就是违法宣传.

4.建议家长给孩子购买零食时应谨慎选择,现市场上销售的儿童食品中,大部分含有食品添加剂,有些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超范围,超限量,这样的食品儿童经常食用对健康非常不利.有些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也是造成肥胖儿的原因之一.

5.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应选择品牌信誉度较高的产品,并尽量到正规超市,商场购买,以保证所选食品的安全性,保证自身健康.

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限量经及如何标注等都在相关标准中作出了规定,但从企业得到的反馈情况看,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限量理解比较透彻,而对于标签标注问题,认为只要不超过限量值,标注与否并不重要.还有些企业对标签标准理解不透彻,认为只要不是企业作为配料主动添加的添加剂,可不标注.因此,中消协呼吁企业按标准逐步规范产品的标签标注,诚信生产经营,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呼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大国家标准的宣贯力度,加强监督和检查,更好的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推动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⑷ 香飘飘奶茶营销计划报告应该怎么写

如何实施有效的市场调研(上)
一、市场调研要火啦
市场调研终于要火啦,能接住火种不怕烫的还是少数。
叶茂中这厮琢磨市场调研已经有些年头了,一直没有好好的写点儿什么,最近有不少读者希望我能扯点儿什么,其实我懂什么呀,一直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怎么才能理出个清晰的头绪来?好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调研谁不会呀?只不过逗你叶茂中玩,好让你借机骗两文稿费罢了。

现代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各种目标的关键是,正确认识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而市场调研是企业了解目标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行动的真正有效手段。因此,随着营销观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市场调研在全球范围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1993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用于市场调研的费用高达3.47亿美元,比贝尔公司实验室用于基础研究的全年经费还要高出一大截。据欧洲市场调研学会估计,在1990-1997 年间,欧洲各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于委托他人进行市场调研的费用足足增加了一倍,达到年均70亿英镑。而同时,各公司内部自己用于客户、消费者研究的费用增长速度甚至更快。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营销观念。尽管只有极少数企业能真正称得上达到“营销成熟阶段”,但残酷的市场像无形的巨手把企业纷纷赶入“营销初级实战班”,迫使他们学习营销理论,接受现代营销观念,从而重视市场调研。这也就给我们又造了一只大金碗。

我们在1998年底对境内企业作了一次认知调研,发现86%的企业认为“市场调研很重要”,54%的企业认为“自己的企业非常重视市场调研”,11%的企业认为“自己的企业能够实施有效的市场调研”,但只有2%的企业能准确解释一种常用的调研技术。这表明,境内企业虽然已经相当重视市场调研了,但对如何实施有效的市场调研可谓办法不多,虽然有些企业自认为能实施有效调研,那是因为他们对市场调研的认知还比较浅。

当然,这只是企业方面的问题,似乎不是很打紧的。令人担忧的是市场调研的从业人员状况。一个很现成的现象就能说明问题,我们的调研委托人经常拿着另一家营销咨询公司的调研提案来与我们砍价,“你们的提案虽然很好,很规范,但价格也比人家高得太多了。 ”事实是,居然有公司对600个样本的定量调研报出5000元的超低空跳楼价。我们实在觉得这样的调研肯定是不搞更好些。

再比如说,随着我们公司名声的传播,收到的求职信也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这些求职者中,十位有九位在自己的履历中写着有“市场调研”的实践经验。有的“主持过某城市纯净水调研”,有的“参加了方便面市场调研的访问工作”,特别是那些营销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参加过的调研项目可以列出三七二十一项来。

然而,与求职者的面谈令我们十分惊讶,那些林林总总的调研竟是如此粗糙地被实施?主持过某城市纯净水调研的先生说:他的调研完成有效问卷4500份,复核率高达70%,这样大的样本量加上很高的复核率,其费用不知应该是多少,但他撰写的14页调研报告中那些所谓的主要发现竟都是我们的常识。我们对那些参加过多次入户访问的资深访问员进行面试,发现他们竟然都不知道如何应付“非被访者的插嘴”,至于如何应付拒访,如何提问和追问更是一问三不知。1998年我们在全国各大城市市场调研过程中,招募并培训过访问员500 名以上,参加培训者都曾有访问经验,但这些人当中只有十几个人曾接受过4个以上课时的访问培训。

从以上事实和数据中,我们得出结论:虽然市场调研确实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只有很少数的市场调研得到有效实施。市场调研终于要火啦,能接住火种不怕烫的还是少数。

二、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我在这里说句胡话:今后把信息从浩瀚的资料海洋中寻找收集出来的代价,将远远大于信息本身的价值。

我们必须用营销理念指导市场调研,让市场调研为营销服务。

市场调研的任务是为营销决策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发现并解决营销问题。所以调研人员必须牢记调研是为营销服务的,其目的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任何偏离主题的调研都不可能成为有效的调研。在每次起草调研提案之前,调研人员首先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对调研目的十分明确。

当然,明确调研目的这一任务不能单纯地交给调研人员来完成,而让委托人提供调研目的更是不对的。调研目的的明确,需要调研人员和委托人的深入沟通和分析。这是市场调研最重要的事,我一直在我们公司强调:市场调研不是为调研而调研,功夫花在刀口上才能奏效。

在这过程中,调研人员要了解足够多的背景知识,然后了解决策者将根据哪些信息进行决策,调研需要明确收集哪些信息。为此,调研人员要做以下工作:

1、与决策者沟通;
2、访问行业专家;
3、收集并分析二手资料;
4、定性调研。

调研人员与决策者沟通,首先要让决策者知道市场调研的能力和局限性。市场调研能提供营销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但它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虽然,在我们的调研报告里总要给委托人提出很多建议,但建议不是方案,方案需要通过决策者自己的判断才能形成。

其次,要明确得知,决策者希望从调研中获得什么?

一般地,调研人员面对的决策者,至少也是品牌经理,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营销总监或者是总经理,很多时候还会与董事长或董事会见面。他们可都是大忙人哪,见一回可能要提前好几天预约,是不是可以让身边的人代替沟通?不可以,无论有什么困难,一定要与主要决策者直接沟通。

决策者往往更注意营销中的症兆了,比如说,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减少、新产品有需求却不能形成购买等,而对产生问题的内在原因往往无暇认真分析和注意,所以他们一般不会主动提及原因。调研人员在沟通时千万不要以为问到了“症兆”,就可以心满意足。一定要明确地问决策者“原因何在”。例如,针对市场份额的减少这一症兆,我们就应该马上问到“竞争者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销售推广活动?”,一定要让决策者说出自己对症兆原因的认识和分析。

在沟通前要准备问题构架单,以保证不会遗漏重要的内容,但也只能是“构架”,因为大多数问题是要在沟通中不断深入、不断挖掘、不断细化的,那只能依靠调研人员自己的营销知识了。因此,沟通时,带上问题构架单、嘴巴、耳朵、笔和本子,还不够,还要带录音机。

尽管,在我们服务的委托人中,已经没有一问三不知的决策者了;偶尔有一个,经过我们的一通盘问折磨,下次也必定是有备而来。但是,决策者对营销问题的模糊认识总是普遍存在的,而调研又如何容忍得了这种“模糊”,何况调研时间总是那么的紧张,我们不得不想出各种办法来提高效率。为此,很多时候,我们会对企业实施一次问题稽查,针对具体营销问题进行追溯,掌握所有可能导致营销问题的行为和因素,找准方向,以保证调研确实有效。否则忙晕了也白搭。

调研人员的行业知识,对调研项目本身有利有弊,利在它有助于调研人员把握问题,弊在它可能使调研人员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我们坚持认为,行业专家自己实施市场调研是不合适的,他们应该帮助调研人员了解行业概况,让调研人员以中立者的身份进行调研。

调研人员需要了解行业知识,因此要与行业专家沟通,但要与多个行业专家沟通,尤其要听到不同的见解和意见。专家可以来自企业内部,也可以来自企业外部。研究开发专家、生产技术专家、营销专家,根据调研项目的不同应该有所侧重。还要预先拟定访问提纲,但所有问题都必须是开放的,因为凭调研人员的行业知识,根本不知道专家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当然,还是要带上录音机,免得记不过来,耽误时间。

另外,真正意义上的行业专家还是很少的,这是调研的难题。有的专家是自封的,而且还很热情,千万不要图省事而全信了他们。而同时,有些人虽然不是行业专家,但他们关心我们要调研的课题,有独到的见解,又能帮调研人员指点迷津。我们在哈尔滨为“中国劳动力中心东北培训基地”调研的过程中,给我们启发帮助最大的不是劳动、教育部门的官员,不是培训基地的校长,而是《黑龙江晨报》一位关心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女记者。

调研人员要对专家有灵敏的嗅觉,几个问题就应该判断出被访者有没有独到的见解,他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尽快把它们挖出来。平时,调研人员要注意专家库的建设和积累。行业从业人员、行业管理人员、从事行业研究的社会学者、相关律师、记者等,建立公司自己的专家网络,这是营销咨询公司的财富,也是咨询公司令人眼馋的资本。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懂得出售智慧,同时也要懂得购买智慧。我在这里说句胡话:今后把信息从浩瀚的资料海洋中寻找收集出来的代价,将远远大于信息本身的价值。

二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是了解背景信息的快速有效而又经济实惠的办法,没有充分分析二手资料之前,一手资料收集工作不宜展开,否则很可能徒劳地导致市场调研的无效。

当然,二手资料本身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常用的市场调研方法,完全可以作为调研实施的主要方法。

二手资料可以分成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内部数据是指来自企业内部的自有的数据。这些数据有的可以马上应用,有的要经过调研人员的进一步处理才能用。

外部数据可以有这么几块。

一是出版物类,如商业年鉴、民间组织或协会的统计数据、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报纸、杂志等;

二是计算机数据库,在我国已大量存在,但很少有人利用,如在线网络查询、国家或地方统计局的数据库、各大型零售商的进出仓货物数据库等。最近,国家几个部委已经把相关统计数据放在Internet上,查阅起来要方便些了。

三是向专业提供商业数据的公司购买。国内已有几家能提供这种数据的公司,其做法是对固定样本家庭的日常消费进行调研,形成一些基础数据,供企业和研究人员参考,我们称之为“数据公交车”(Ominibus)。例如,Ominibus会告诉你现在家庭使用的香皂、洗发水、鞋油的品牌分布和使用者的特征,但很难深入地告诉你消费者对某个品牌的评价和认知,因为公交车承载的数据总是有限的。

很多时候,为了大规模调研能有效实施,我们要对较小的样本进行定性调研。定性调研往往是非结构化的,探索性的,其目的是能确定较明确的调研方向。

定性调研分为直接调研和间接调研,直接调研又称非隐瞒调研,也就是说调研对象在被调研时知道调研的意图,主要方法有焦点小组座谈法、深度访谈法。间接调研又称隐瞒调研,被调研者并不知道调研的意图,主要方法是投射法。

现在,研究人员对定性调研越来越重视,主要是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用定量调研无法解决。如我们曾经为某卫生巾作消费者研究,定量研究的发问显然会很令被访者尴尬,从而肯定会影响调研的质量和有效性,而在定性研究中,我们让女性专家主持座谈会,并大量运用投射技术,很顺利地达到了调研目的。

调研人员围绕调研项目认真完成以上四项工作后,就会对调研的目的、作用、该收集的信息十分有把握。知道了自己要干什么,就有了正确的方向,以后的工作是在正确方向指导下的深入程度。认真对待这个市场调研的“第一步”,并牢记古训:对一个问题作出恰当的定义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三、能保证达到调研目的吗?

市场调研的实施,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调研误差,我们必须承认误差的存在,谁要是说他的调研没有误差,那肯定是喝多了说的胡话。

这次,先给大家讲个调研案例:

联合利华公司的冲浪超浓缩洗衣粉在进入日本市场前,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Surf的包装经过预测试,设计成日本人装茶叶的香袋模样,很受欢迎;调研发现消费者使用Surf时,方便性是很重要的性能指标,产品又进行了改进。同时,消费者认为Surf的气味也很吸引人。联合利华就把“气味清新”作为Surf的主要诉求点。可是,当产品在日本全国导入后,发现市场份额仅能占到2.8%,远远低于原来期望值,一时使得联合利华陷入窘境。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一:消费者发现那么好的Surf在洗涤时难以溶解,原因是日本当时正在流行使用慢速搅动的洗衣机。

问题二:“气味清新”基本上没有吸引力,原因是大多数日本人是露天晾衣服的。

显然,Surf进入市场时实施的调研设计存在严重缺陷,调研人员没有找到日本洗衣粉销售中应该考虑的关键属性,而提供了并不重要的认知-“气味清新”,导致了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误解。而要达到这个调研目的,只要用合适的定性调研就能实现的。

失败的调研更能使调研人员认识到肩上重担,失败的调研设计更能使调研设计者多问自己一遍:能达到调研目的吗?

调研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明确需要收集什么信息;需要怎样的收集方法和测量手段;调研对象是谁;数据将如何分析。

调研设计要保证:所收集的信息必须有助于营销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所有信息最终都应该与营销决策有关。

调研设计的目标:收集相对于调研费用而言最有价值的信息。同样的调研问题在实施中可能产生不同精度的信息。信息的精确度是受很多潜在误差的影响的。不要使自己成为精算师,调研设计的目的不是想办法获取尽可能精确的信息,而应该在一个明确的预算水平上尽可能使潜在的误差小。

调研设计者首先要根据所需信息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调研方法。调研的类型一般从广义上分为探索性调研和结论性调研,后者又分为描述性调研和因果性调研两种。

探索性调研用以发掘问题的性质以及与问题有关的参数。探索性调研具有高度灵活性,并倾向于依靠二手资料收集、方便性抽样、小规模调研或简单实验调研等技术。

描述性调研则更注重问题模型中各参数的精确描述。消费者研究、市场潜力研究、态度研究、销售分析、媒体调研和定价研究等都是描述性调研,其信息源可以多种多样,但主要靠二手资料和访问调研。

因果性调研是用以识别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调研方法。例如,广告效果调研,我们往往用实验法来找到什么样的广告表现可以提高销售和消费态度的改善,其变化程度如何。

三种类型的调研方法各有千秋,有时也交叉使用。

信息收集方法总体上分为:1

⑸ 超市里的学问研究报告作文

晚饭后,我和妈妈出去散步,路过顺达超市,从西门走了进去。
一进门, 我就看到一堆花花绿绿的散装果冻,走过去挑了6个,一称重0.180kg。我问称重的阿姨,:“这是不是180克呀?”阿姨说是。180克里有6个30克,那么,一个果冻就是30克了。我把一个果冻放到台秤上一称,0.030kg果然是30 克。
往前走,我拿起一颗徐福记果糖问妈妈,一颗糖有没有20 克,妈妈让我称一下。我称了称,是26克,比我感觉的要重一些。接着,我又称了一块小帅才雪米饼、一块达利园浓香蛋糕,重量分别是:12克、31克。
往前走是调味区,我拿起一袋食盐看了看500g,手拎着感觉了一下它的重量。到了干果区,我拿起一大袋大枣,感觉大约有两袋食盐那么重,一看,上面印着1kg,果然是两袋食盐的重量,两个500 克。
往前走,我看到康师傅红烧牛肉面5连包正在促销,4.9元一包,一袋1元还不到,比我上次买的1.2元一袋,省2角多呢!
我们来到饮料区,我看到我最喜欢喝的美汁源果粒橙 3.2元,比我平时零买的3.5元要省3角钱。
我们来到牛奶区,伊利纯牛奶正在促销:1元一袋,比平时1.9元省9角。我看了看日期,说:“妈,咱不买,还有3天就到期了,快过期了。”妈妈说:“我们可以少买点,到期前这3天里喝呀!”于是,我们买了6袋,如果我和妈妈每人每天喝一袋,正好可以在过期前喝完。
从顺达超市东门出来,我心情很好。超市里的学问真不少,我以后会经常逛超市的。

⑹ 果冻行列第一名是谁

江湖上寄望于击败武林盟主而一举成名者不少,但最终谁是老大仍是凭实力决定。年销售额为2亿的金娃虽然位列果冻市场次席,但要挑战年销售额为15亿元的喜之郎,在许多人看来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是两个有诸多相似点的企业:金娃总经理谢立平与喜之郎老总李永军创业前都在深圳工作,都是在1993年辞职,创业团队都是三个人,企业都在广东。只是经过几年的拼博,喜之郎在市场上已将金娃抛在身后。金娃能将喜之郎从老大的位置拉下马来吗?
一脸书生气的金娃老总谢立平看似儒弱,然而平淡的语气背后却凛然透出一股肃杀之气。他轻描淡写地向记者说了一句关于恐龙的格言:世界上比这个动物大得多而灭绝的比比皆是,大并不可怕。
从战国时代到一骑绝尘
果冻这种小食品出现在中国是在80年代中期。1985年,天津长城食品厂成为国内首家生产果冻的厂家。1986年深圳市琼胶工业公司作为第二厂家推出SAA牌果冻,产品上市后即出现供不应求现象,至1993年底SAA牌果冻仍为市场第一品牌。
但果冻真正走入寻常中国人的生活是在90年代。从1990年起,各地的果冻生产厂家一窝蜂地出现。以广东汕头地区为例,家庭工业遍地开花,单揭阳市一个叫锡场的小地方就有100多条生产线,到1993年,汕头地区生产线不下300条。由于市场价格竞争十分激烈,“东鹏”、“深宝”等曾经的主导品牌相继下马。1993年,喜之郎果冻面市并开始高速增长。次年5月,金娃产品正式面市,其主打产品金娃布丁为全国首创,喜之郎也于三个月后推出布丁产品。1995年到1996年,布丁热风靡全国,金娃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并在通路上成为风头最劲的产品之一,产品总体在喜之郎之后名列第二,其销量约为喜之郎的60%。此时喜之郎虽然已经是市场的第一品牌,但领先优势并不明显。
行业格局的变化出现在1996年。这一年喜之郎率先在中央台耗巨资投放广告,产销售迅速提升,果冻行业第一品牌真正出现。与此对应的是,金娃一方面仍沉浸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中,仍然坐等客户上门,另一方面又因为资金等原因无法大力投放广告。1995~1997年金娃产销量虽略有增长,仍居市场第二位,但与喜之郎相比已相去甚远,产销量相差十几倍。直到1998年,市场现实使金娃终于清醒过来,开始意识到要做市场,逐渐招兵买马,拓展销售渠道。
喜之郎的成功效应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公司加入竞争行列,如“乐百氏”、“徐福记”、“晶晶”、“如果”、“中岛”等,但是,喜之郎在营销上的先机优势使它在竞争队伍中绝尘而去。其最高峰时曾占有70%的市场份额,到目前也仍占据着半壁江山。而金娃则只有9%左右的市场占有率。
找准喜之郎的命门
在武侠小说中,高手们无论武功多强,无一例外地会留下一个命门,此命门一旦被破,则大势已去。对于金娃而言,全面跟喜之郎死磕显非善策,说不定还会引火烧身。要完成战胜喜之郎这个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好的制胜之道是找准喜之郎的命门,全力进攻。但喜之郎的命门在哪里?
谢立平向记者讲述他去深圳听一位营销专家的演讲时提的一个问题。当时他以一个普通听课者的身份问该专家:“如何战胜喜之郎?”专家沉思良久,反问:“你听到喜之郎这个名字,想到了什么?”他仔细地想了一下,没什么感觉。
喜之郎享有极高的品牌知名度,但这是由于其巨额的广告费所形成的产出。品牌知名度有了,品牌的内涵是什么呢?
从喜之郎的广告风格看上,其诉求是营造温馨详和的欢乐气氛,以情动人,但却很少在功能上进行诉求,使消费者对于喜之郎作为产品的特性并不了解。对于喜之郎的广告策略,外界褒贬不一。主要的批评意见是,喜之郎的品牌内涵过于空洞,一旦缺乏大量的广告支持就撑不起来。
金娃请来的营销专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他向谢立平建议,以功能为诉求点,进行高度差异化营销。
但功能是否果冻这种价值不高的快速消费品的消费者所关注的呢?一份市场调查报告让犹豫不定的谢立平眼前一亮。这份调查报告表明,虽然果冻食品的最终消费者有不同的年龄层,但仍有近90%的消费者是儿童。儿童消费存在着极为普遍的最终消费者与购买决策者相分离的情形,购买建议虽是由儿童提出,而真正的购买者却是其父母。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孩子的天性是感知、贪玩,包装、口味、口感与广告无疑是吸引他们购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他们的指名购买率不高。而真正的购买者——家长考虑更多的却是安全、营养。
在金娃的调查中,家长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孩子零食的营养状况表示担忧。孩子喝多可乐,他们担心孩子皮肤变黑;零售吃多了,又担心会影响主食。他们非常关注小食品对于儿童的健康影响,但是,他们对此基本是一无所知,面对众多的食品,无从判断那一种小食品对孩子的营养有益,因而也无从选择。
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喜之郎的命门已经暴露得非常明显:长期进行情感诉求,忽略了消费者对于果冻食品营养性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对于真正的购买者而言是第一位的。金娃挑战喜之郎的突破口一下子清晰起来:以产品的功能为诉求,营造“功能性营养果冻”的概念,将目标瞄准真正的购买者。简单的4P比较
一旦确立“功能性营养果冻”的定位,关键的是如何将其具体化。在具体化之前,有必要了解双方各自的长短。在营销的四个要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上,谢立平就金娃与喜之郎进行了比较。
在产品开发方面,金娃优势明显。1997年推出的“布丁王”双层果冻布丁,1998年推出的“

⑺ 求一份食品添加剂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问题绐终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指导消费,让消费者了解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食品中含有人工合成甜味剂(糖清钠,甜蜜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正确选择和食用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市场上购买了果冻,八宝粥,饮料,蜜饯,糖果,口香糖,无糖食品,酱莱等8大类,103个样品,委托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依照国家标准对样本进行测试,具体检测项目为糖精钠,甜蜜素等两种人工合成甜味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两种防腐剂,以及食品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继200,2001年之后第三次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广泛测试.

本次测试结果显示,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这四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103种样本,有87个含有甜味剂或防腐剂.但样本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情况较好.只有4个样本的细菌总数超标,其他样本没有发现存在微生物方面的问题.

本次测试发现,样本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甜味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依然严重

我国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在标准中没有提及的食品种类,表示国家尚未批准在该类食品中使用某种添加剂.通过对此次测试结果的分析,几类食品样本中近50%的样本存在甜味剂和防腐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情况.果脯蜜饯类20个样本中有17个样本存在超限量使用甜味剂现象,其中有14个样本糖精钠使用超标,占果脯蜜饯样本的70%;9个酱莱样本中有4个样本的甜味剂超标;44个饮料类样本中有7个样本甜味剂超标,均为甜蜜素超限量使用;果冻,糖果,口香糖和八宝粥样本中未发现超量使用的问题,但八宝粥中存在甜味剂超范围使用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蜜饯类食品中,有70%的样本糖精钠测试结果高于国家规定的使用限量,糖精钠最高含量超出允许限量12倍之多.有40%的蜜饯样本甜蜜素测试结果高于国家规定使用限量,检测出的最高含量是国家允许添加量的6.5倍.

酱莱类食品有1/3的样本糖精钠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限量值.有1个样本的甜蜜素含量高达1581.14MG/KG,是国家使用限量值的2.5倍.酱莱中还有2个样本的苯甲酸钠含量高于限量值,其中1个样本的苯甲酸钠量达到2686.99MG/KG,超出国家允许限量4倍多.

在国家标准中八宝粥没有被允许使用糖精钠这一甜味剂.但测试的7个八宝粥样本中,都检测含有少量的糖精钠成分.

2>使用甜味剂或防腐剂没有明确标注或标注错误

国家标准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中规定:食品添加剂应使用GB2760规定的产品名称和种类名称,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明具体名称.本次检测出含有甜味剂或防腐剂的样本,发现部分样本没有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作出明确标注,同时还发现有些产品作了错误标注,如检测出含有苯甲酸钠,但标签标注却是山梨酸钾.标签标注问题较多的样本集中在蜜饯类和酱莱类食品.全部103个样本中,使用了防腐剂或甜味剂而没有标注或标注错误的共计67样次.

20个蜜饯样本中均检出含有糖精钠,有19个样本没有标注,只有1个样本进行了标注.11个样本没有标注含有的防腐剂苯甲酸钠,另有3个样本标注的防腐剂与实际检测完全不符,检测含有“苯甲酸钠“,标签却标注为“山梨酸钾“.

9个酱莱样本都没有标注出所含有的糖精钠,2个样本没有标注含有的甜蜜精,7个样本没有标注防腐剂或者防腐剂标注不全,如含有两种防腐剂只标注出一种.

44个饮料类样本中,有20.5%的样本没有明确标出其含有的甜味剂或防腐剂.

3>无糖食品中同样含有甜味剂

本次测试的样本中有14个是无糖食品.无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和淀粉糖.但必须含有糖醇等一类食糖替代品,我国提倡使用对健康有益的糖醇和低聚糖等食糖替代品,但无糖食品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循,各生产企业均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生产.测试结果发现有5个产品中存在糖精钠,2个样本含有甜蜜素,3个样本同时含有糖

⑻ 包装调查报告

"十一"又到了,十一期间的长假给人们的出行和购物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尤其是购物,现在的商品琳琅满目,各色各样的商品,各式各样的包装,给人带来了极大的购物乐趣,在此我就选了两件商品的包装盒运用自己现有的只是做些简单的分析。
我选择的一种是巧克力的包装盒另一种是果冻布丁喜之郎的的包装袋
我先说说巧克力的包装盒。这种巧克力好像是为情人节而设计的,所以盒子的外包装也就体现出了为情人节设计的理念,比如:心形的巧克力,包装盒上的心形的金色飘带,红色的心以及文字这些图文信息都能体现出巧克力是情人节的最好礼物,盒子的背面是条码和英文与法文对照的说明,打开盒子盖可以看到盒子的封里图案与盒子表面的大致相同,在巧克力上面覆盖个用几张纸做成的薄纸板,以减少外界环境对巧克力品质的影响,复在薄纸板上的是一条与盒子的两个边缘都连接着的纸条,它起到了保持纸板形态的作用。在印刷方面我认为这种盒子的印刷手段是平板胶印印刷,因为它具备了平板胶印的几个特点,首先是没有明显突起和凹陷,这就说明不是凸版印刷或凹版印刷,印刷出来的质量和呈色性都很好。并且印刷出来的包装盒子的分辨率较高,所以它应是平板胶印印刷出来的成果
原文到下面地址下载:
http://www.happycampus.com.cn/report/view.hcam?no=117385

阅读全文

与果冻市场调查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优衣库促销方案 浏览:165
年度品牌推广方案和预算 浏览:403
聚餐的策划方案 浏览:992
2015元旦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12
安全解决方案售前培训 浏览:8
厦门派倍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00
心理栏目运营策划方案 浏览:703
市场营销休布雷公司巧定酒价 浏览:249
跨境电子商务通关问题 浏览:592
文体局春节活动方案策划案 浏览:79
微信陪聊营销 浏览:879
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方案 浏览:649
市场营销专业试题及答案 浏览:624
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的阶段 浏览:985
驴妈妈网络营销的评价的标准 浏览:357
教育机构广场活动方案策划书 浏览:10
售后服务培训计划与方案 浏览:726
简述网络营销系统的层次 浏览:500
快销品市场促销方案 浏览:573
有关电子商务的图片 浏览: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