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人有关于监理行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的调查报告吗,最好数据详实权威点的。在此先行谢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的改革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工程监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身处其中的监理企业如何面对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把握机遇,寻求生存和发展之路值得我们全行业的关注。
自1988年以来,我国的工程监理制度先后经历了试点、稳步发展和全面推行三个阶段。期间,孕育了一大批工程监理企业。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企业6170家,监理从业人员近40万人,并呈增长态势。工程监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的迅速成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提高了工程投资的效益,并取得了工程建设的巨大综合效率。
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建立二十余年来,广大监理企业为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已逐步被社会所认可。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咨询业进入国内市场参与竞争,我国监理企业已面临同国际市场接轨的趋势,市场对监理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监理工作的市场定位,由目前的施工阶段监理将逐步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理发展。为此,监理企业必须练好内功,谋求发展,才能适应市场。
B. 监理行业现状分析
监理这一行业,从1988年正式推行,已成为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责任主体之一,为国家各项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纵观当前我国监理行业现状,存在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当前,无论是业主、施工单位还是监理企业内部都普遍存在着对监理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再加上监理企业无序、过度发展,监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理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监理单位效益下降等原因的出现,导致了监理领域各种“潜规则”的滋生和发展,使得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充满诸多困境。
虽然目前我国的监理行业存在不少困境,但是随着国家对工程监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对监理行业行为规范的不断加强,以及对监理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断重视,监理工程师的发展前途必将不可小觑。
监理业是依靠技术和管理进行服务的特殊行业。监理市场的竞争靠的是技术和管理实力,而技术和管理实力主要靠的就是人才。监理人才作为监理行业“高智能”知识和“高水平”管理的载体,成为决定监理公司保持优势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监理企业能否吸引、留住并合理充分使用高素质人才,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是监理企业管理中不容忽视的核心问题。所以监理人才永远是监理企业的宝贵财富,只要世上还有工程监理这个行业的存在,监理人才就必将得到重视。
C. 目前我国监理行业的现状有何看法
参考《2016-2021年中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从表面上看,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企业,现在似乎在履行着“准执法”的监管职能,但从本质上分析就不难发现,为数众多的建设监理公司目前所从事的业务,多是原来各地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各地技术质量监督局所行使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延伸,这种执法者的法和规交给执行者去履行的做法,相当于现行司法实践中的“委托”。
工程监理机制面临两难境遇。经过近10年的监理实践和总结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众多监理企业之所以在实际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建筑法》颁布10年来,我国基本建设领域的投资主体和投资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从政府一元投资转向由政府到多种经济混合投资共生的“由单一到多元,由内资到多元融资”的投资主体和投资行为的变化,使建设监理企业所面临的监理对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建设监理市场的无序竞争,使建设监理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据调查。目前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市场实际上一直处于一种盲目压价,行业自残的恶性竞争状态。尽管为了厄制这种盲目压价、行业自残的恶性竞争局面的出现,2007年,国家发改委、国家物价局联合出台了670号文。提出了从500万元到5000万元等不同投资规模项目的取费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建设监理企业对房地产项目的实际收费,只能维持在国家规定的取费费律的30%到40%之间,其它项目的取费费律一般在国家规定费律的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