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直线航空如何发展
消费型通用航空业务潜力将得到释放
近年来,中国通用航空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应急救援、短途运输、医疗救护、公务航空、低空经济等业务板块成为行业布局重点。短途运输、低空旅游、公务飞行等新兴业务占比从2010年的4.5%提高到2017年的19%。未来,随着低空领域监管开放,消费型通用航空业务潜力将得到释放。
中国通用航空企业数量稳步增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国通航企业总数达到了422家,较上年增加57家,涨幅为15.6%。完成飞行94.1万小时,比2017年增长12.43%。无人机经营性飞行活动达37万小时。
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通航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中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100家),中南地区(96家),华北地区(96家),西南地区(50家),东北地区(37家),西北地区(28家),新疆地区(15家)。
2010-2018年中国通用航空企业数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通用航空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❷ 什么叫通用机场
通用航空机场是指专门为民航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起降的机场。
通用航空机场是专门承担除个人飞行、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以外的其他飞行任务,比如公务出差、空中旅游、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空中测绘、农林喷洒等特殊飞行任务。中国一个县百万人口,相当国外一个省的人口,中国将打造通航机场县县通,连接2800个县。
民用机场分为通用机场和公共运输机场。通用机场就是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而使用的机场,也就是专门为民航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起降的机场。包括可供飞机和直升机起飞、降落、滑行、停放的场地和有关的地面保障设施。
通用航空又称“专业类航空”,主要承载1000米以下的专业飞行。执行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的飞行器大都是小型飞机、轻型飞机、直升机等,所以通用机场的跑道导航设施往往比较简陋,通用机场的净空环境往往也比较差,一般不具备大型民航飞机起降的条件。
(2)通用航空市场调查扩展阅读
模式
1、国有外包类建设运营模式
外包模式在我国运输机场开展通航业务的经营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对于定期运输航班数量有限而通航业务量相对较大的机场,例如舟山普陀山机场。该机场所有权归属舟山市,通航业务则由舟山机场集团下属的舟山岛际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经营。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空域环境,舟山机场已成为华东乃至全国最繁忙的通用航空机场和综合保障基地之一。
2、完全私有化建设运营模式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事业的爆发增长,通航企业运营中受到来自机场的制约愈加明显。由于通航飞机“低、慢、小”的特点以及对时刻、机位资源的挤占,繁忙机场一般不接受通用航空器的飞行申请,而偏低的通航保障收费标准进一步降低了机场的积极性。为解决运营基地方面的限制,部分私营通航企业选择自己建设通航机场。
这类通航机场建设的出发点是出于保障自有通航运营,如江苏若尔通航、精工通航等企业纷纷规划建设通航机场以支持自己的运营业务,凭此形成竞争优势。由于目前没有建设补贴,私营企业独立承担较高的机场审批和建设成本,也决定了机场对外高收费。同时,由于其业务主要定位于自建自用,业务量有限,这类通航机场经营情况大多比较惨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通用航空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