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移动互联网营销案例有哪些经典的
二维码扫码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入口,是最佳的移动营销策略。骆驼兑奖运用可变二维码实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营销策略转化。此处提供骆驼兑奖与山西汾酒合作的一份经典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2014年汾酒针对零售价100元的某一中端白酒单品应用骆驼兑奖进行促销,选择在山西大同市试点。礼品选择了10元话费即时充值和苹果IPad(京东采购即时配送)。
每瓶酒的促销预算设置为5元,中奖率设置为50%,即每2瓶即有10元话费,苹果IPad 设置了12部。
相比过去的传统促销手段,效果和效率大幅提升,总结如下:
1、显著的销售拉升
消费者扫码中奖后,话费2分钟内即充入消费者手机,直接刺激饮酒的消费气氛,对酒的消费有显著的拉升作用,数据证明如下: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后台数据将中奖和未中奖两类消费者的消费量进行对比,数据分析后发现,中奖消费者的平均消费瓶数为1.47瓶,相比未中奖的平均消费瓶数1.15瓶,提升了28.3%,意味着中奖后能够刺激白酒的消费。
以1瓶单价100元为例,采用话费促销,直接拉动汾酒的消费增长了28.3元,相比5元的促销投入,消费增长28.3元显然是经济的可持续的。
2、消费数据的掌握
促销活动结束后,掌握了6635个消费者手机号(代表1个白酒消费者),其中在活动期间消费10瓶以上的手机号312个,消费5瓶以上手机号1210个,消费3瓶以上手机号4216个,消费2瓶以上手机号5721个。
骆驼兑奖促销沉淀留下了真实且清晰的消费手机号、消费时间、消费区域,以及消费频率的全面消费数据,以此可以掌握汾酒的重度消费群体,进行后续二次营销和重点关注、消费调研。
而相比以往的促销,促销活动结果只是一堆账单和无法核实的现场照片,骆驼兑奖的结果是无法想象的清晰的消费数据。
3、促销费用结余
应用骆驼兑奖进行促销试点的活动的计划预算是21万元,因为初次试点,宣传推广并不到位,因此,消费者参与率仅达到了61.2%,实际促销花费14.21万,而未参与的二维兑奖码里面的促销费,则没有支出,为汾酒结余近40%的费用近7万的费用,促销费用95%到达真正的消费者或终端,没有被中间环节所截留或屏蔽。
如果按照以往的促销,费用不但没有结余,而且80%无法达到真正的消费者和终端。
4、活动人力节约
促销活动只是在出厂时酒盒内放卡或贴码,按照正常流通到零售端。整个促销活动的话费奖品和苹果IPad礼品均采用全自动方式进行,话费即时充入消费者指定的手机,如果中了苹果IPad,厂商审核后,自动由京东商城的快速物流到中奖消费者手上,不仅消费者的中奖体验好,无需过去繁琐的领奖手续,而且节约了厂商大量用于采购礼品、仓储礼品,配送礼品,核销礼品等的人力和物力。
B. 黄太吉的创始人
店家创始人是曾浸泡过网络、去哪儿、谷歌的互联网人,更是创始4A广告公司的创意人——他就是赫畅 。
赫畅生于1981年,哈尔滨人 。
就算在曾经以叛逆著称的“80后”堆里,赫畅也能算上一号。他从小跟妈妈“不对付”:“从来没夸过我,到现在也没夸过”。17岁离开家后,他就觉得父母在自己生活里“不扮演什么角色”了。
他说一切靠自己赚来,经济上对家里没有任何依附。在哈尔滨17中念书时,赫畅就“头号人物”;中学毕业离家,到大连念了一个“花钱就能上”的专科学校,他垄断了学校的送盒饭业务,自己赚的学费;然后他自己联系了到丹麦留学的机会,去了丹麦更号称“哥本哈根一哥”,留学生找工作、租房子、办事他全能搞定,但他却不屑于取得学位;在北京这个“圈子”社会,他说自己就是圈子的中心,“我不混别人的圈子”。
回国后,供职网络,随后在谷歌、去哪儿混迹,26岁第一次创业开广告公司,“黄太吉”是他的第三次创业,被称为“微博营销经典案例”。
与此同时,他真是“不辞辛苦”。每天至少工作16个小时,并以此为乐。“老板不辛苦,凭什么赚钱。我收着精力、偷懒,那就没天理了。”他说,如果没100%把精力投入在这上面自己会后悔的。
“你是不是希望掌控一切?”我问。
“我是对所有一切都保持敬畏之心,所以我现在做什么事情,都想做到最好。正因为觉得什么都掌控不了,我才这么努力的。”他说。
赫畅跟磨铁签了一本书,快出了。是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写给他的“脑残粉”,书名叫《生活大爆炸》。
他说,开店时我父母都不知道,一直到店做到每天一万块钱,觉得还行才告诉我爸,跟他们没关系。这是我的生活,完全是我的生活。
C. 北京黄太吉煎饼店它的营销策略在哪
传统地方特色食品的高端包装。其它就是网络营销了。
D. 黄太吉当初那么火,后来怎么没听说了
黄太吉可以说是最早玩互联网营销的典型代表。从最初在天津卖内煎饼起家,到后来靠着“开奔容驰送煎饼外卖”、“外星人讲座”、“美女老板娘”等热门话题,黄太吉成为“网红”而闯入了人们视线。
但短暂爆红之后,黄太吉的短板显露了显露了出来:品牌还是没有逃过传统经营思路的短板制约。繁华商业区高昂的租金、门庭冷落的销售业绩,让不少黄太吉煎饼店不得不关门大吉。
而黄太吉也一直没能找到一个可以跑通的产品和模式。放弃做煎饼后,黄太吉4年间3度转型,都以失败告终。旗下新品牌接二连三出现,又频频没落;外卖平台商家大量流失;花费巨资建设的工厂门店也在一年内关闭了一半……
凭借“话题”成就起来,但没能用“话题”撑下去。勺子课堂认为,博眼球的营销只是手段,缺少能够支撑品牌发展的模式,是黄太吉没能在激烈竞争中存活的关键。
E. 盘点五大网络事件营销策划经典案例
加多宝的地震救灾,黄太吉的微博,淘宝的双11,致青春的电影推广策划,以前我在巨推学院学习的时候老师教的。我只记起来了4个,做的成功的网络营销策划案例非常的多,或许搜索引擎能给你更好的答案
F. 互联网煎饼昙花一现 黄太吉浮夸式营销能走多远
走不了多远的呀,他们已经转型了,卖的煎饼还是蛮难吃的
G. 知名的互联网营销案例有哪些
比如小米的饥饿营销
H. 谈谈你对黄太吉煎饼店的网络营销方式的理解
按照自己的理解简单说一下:
有需求就有市场,自身特点(喜爱美食、网络营销经验足),回外加地利答人和(中国的地方中国的食品比起外国的更容易获得国人的支持与喜爱),利用一切方式宣传推广(微信,微博,博客等等),找准自己的目标客户,尽力满足客户需求 ,不断的策划推广,改进再策划推广。
I. "黄太吉"网络营销成功的背景依据有哪些
1、社会化营销:微博营销 大众点评等社会化工具的成功运用,能与粉丝大量内互动, 同时制造和容店铺相关的话题 店铺人情味,内容人情味,粉丝人情味,很重要的一点是产品也要好吃。
2、针对三里屯商圈的白领的生活特性打造独特的店铺文化和运营文化。
3、利用互联网思维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4、有想法又有行动力的人简直少之又少。即使卖煎饼,其实也可以有胸怀世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