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现代书画家谁的字画升值空间大,2017年字画收藏市场如何
字画市场现在分析:
现在字画收藏市场也是鱼龙混杂,想要收藏的字画升值潜力大,首先得确定是名家手绘真迹,其次就是选择当代有实力的名家字画更具收藏价值。
现在的市场大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收藏家们都开始青睐于当代名家的字画收藏,所以在市场流通率上占有重要优势!
❷ 为什么书画市场很低迷呢
由与中国书画市场目前以价格论高低。所以对于作品的水平不去考虑。所以书画家不在技艺下功夫,而在炒作上大作文章。这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很劣的作品反而是天价。这就误导了销费者。原来大师的作品都是难看的。不管多难看的只要有生值空间便行,可事实不是这样的。好的作品无名,不想,有名的作品不好,又不敢买。底迷是正常的。|
❸ 中国字画作品在书画市场的前景如何
近年来艺术品拍卖方兴未艾,尤其是部分字画作品拍卖价迭创新高,收藏市场的投资效应越来越吸引眼球。从专业角度讲,书画作品兼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有时市场价格不一定和这两种价值一致。目前书画市场涨幅大的多为近现代作品,而以明清两代作品为主的古代书画涨幅较为缓慢。
投资者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选择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作品,不要投资墨守成规的作品;二是关注书画家的精心之作而非应酬之作;三是把握合适的市场价值,理性投资,切忌头脑发热。总体来说,像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吴湖帆、林风眠等,这些书画大家的作品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价格不断上升,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对此有兴趣的投资者可根据个人喜好,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进行投资。
2000多名名家字画艺术家加盟博宝,均由本人提供名家字画万余件,名家字画全部保真.博宝保珍商城同时也收藏名家字画,博宝网旨在“收遍,藏遍天下名家字画”.
买名家字画到博宝保珍商城,名家字画交易专业平台
❹ 现在书画市场的行情怎样
一直以来,书画拍卖市场中的“厚今薄古”现象屡见不鲜,八大山人作品拍不过一些被爆炒的当代艺术家无疑是不正常的现象。前天,中国嘉德2007秋季拍卖会的古代书画拍卖专场中,一幅国宝级珍品明代画家仇英的《赤壁图》被一家不愿公开名字的国内企业以7952万元买走,创下了中国绘画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格的世界纪录。一些业内专家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古代书画行情经过前几年的低谷期后,正在走向“回暖”,并成为市场热点。 7952万元是否离谱? 对于7952万元是否高得离谱的话题,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市场部对此的回答是,如果专家从学术角度来看,较之前在市场中出现的名家画作艺术造诣而言,会认定价格偏高。的确,该作原估价在4000万-5000万元之间,但现在这个数字代表了一个市场走向,中国古代书画市场目前已真正形成热点,未来,这个成交价纪录可能还会被屡次刷新。 专家认为,仇英传世作品非常少见,作为明代“吴门四家”的代表画家之一,其画作历来受到收藏家的珍视。多为各大博物馆所藏,流散民间的真迹不足50幅。 此幅《赤壁图》长129厘米,宽23.5厘米,画宋代苏东坡《后赤壁赋》诗意,与另两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赤壁图》相比有其独特性。对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吴门四家”进行专门研究的上海博物馆书画鉴定专家单国霖曾对此作进行过目鉴,昨天他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幅画基本可认定为仇英真迹。从其画风来看属画家在中年时期所作。仇英在年轻时结交了文徵明、周臣等一批书画家,故而其中年作品里也受了文徵明等人的技法影响,皴法多以小皴为主。在这幅《赤壁图》就能看见披麻皴、斧劈皴等典型皴法,皴笔绵密画风工整细腻。而目前,藏于上博的《赤壁图》则显刚劲有力,两相比较可以看出画家不同的创作状态。而其余两幅皆绢本短卷,本幅则为纸本而略长,后段多了苇汀浅屿、石桥曲涧、秋林霜浓、云房?深等等山间夜景。单国霖认为,该幅《赤壁图》创作时间很可能介于《梧竹书堂图》和《林亭佳趣图》之间。嘉德拍卖公司表示,他们曾请有关专家鉴定,此画作较之画家在老迈时的创作而言更见画家功底。据悉,此作为清宫旧藏,随溥仪出宫离开北京时而流散民间,之后一直未曾有其他流传,加之其作又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足显其珍稀价值。 时间的筛选客观而正确 国家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拍卖公司顾问童衍方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有专家认为这一幅《赤壁图》的5000万元估价过高,可能会造成流拍,但现在却以近8000万元成交,可见其艺术价值。目前古书画拍卖市场价格并未出现价格与价值背离。事实上,此次拍卖结果具有一定的宣告性。 据业内人士介绍,2002年至2004年是古代书画市场黄金时期,大部分高价位的拍品都产生于此时期。古代书画家价位指数排名前30位的艺术家的价格多出自于2004年和2005年,而出现在2006年的古代艺术家只占到3席,且在此排名表中仅处于20位以后。 事实上,由于古书画存量有限,即使是再勤奋再多产的艺术家,作品也具有不可再造性,卖一幅少一幅。加之古代艺术家历经数百年,经过时间的筛选,艺术家们都已获得了客观而正确的地位。与现代艺术家相比,古代艺术家的身价可能更经得起时间考验。也正因为此,中国古代书画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市场,高精作品的买家基本以收藏家或收藏机构为主,而不是以短期投资为目的。这使得中国古代书画市场中的精品非常罕见,一旦出现必然受到市场的关注,赚钱效应自然就十分明显,这从《赤壁图》的高价拍出可见一斑。 不仅是古画,古代书法也呈现出同样的上升态势,书法家赵之谦的作品成交价短短三年上涨两三倍,王铎手迹近期也拍出380万元。
❺ 现代书画市场的情况
从目前艺术品市场的走势看,近两年来近现代书画艺术品在我国内地拍卖市场的行情整体走高,但是2005年在细微之处又有不同,其中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大家作品在高位出现滞涨情况。近现代书画市场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经典大师、一线大家、二线名家三档。其中最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线大家的起伏。比如黄胄的作品,由每平方尺的三万左右上涨到25万左右后,就没有太大的上涨余地了。情况相同的还有徐悲鸿等人的作品,市场价值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之后,就进入了滞涨期。
二是回归优秀作品被市场追捧。典型例子即是林风眠作品的一路飙升。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11月26日开拍的数幅林风眠作品,其中《绿衣仕女》属其仕女题材的杰作,曾于香港佳士得上拍并以213万港元的高价位成交。荣宝拍卖行的副总经理王为分析道:林风眠的作品在市场上属于后涨型,他的作品和吴冠中的作品进入拍卖市场的情况很相似,也就是海外回流现象:作品先进入海外市场,随后被认可后才进入国内市场。
林风眠这样的一线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只要被认定无误,绝大部分都能超出市场的预估价拍出。林风眠作品的走势如同一个风向标,显示出近现代书画市场的上升态势,说明像林风眠这样的名家佳作,市场有较强需求,只要出现就必定稳步上升。
三是成熟大家的作品价位稳定。比如傅抱石、李可染、齐白石等画家的作品,由其艺术地位和艺术价值决定其价格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太大的涨幅,也没有疯炒的现象出现。说明投资人相对理性、成熟,市场投资方向也出现多元化趋势。
高端稳定 数量稳增
秋拍开始后,近现代书画立刻成为拍卖市场中的抢眼板块。以嘉德秋季拍卖会为例,11月4日和5日的嘉德拍卖公司两场近现代书画分别拍出了成交率91%的11293.04万元和成交率为86%的14720.64万元的成绩,这两场再加上 和堂藏中国近现代书画所拍得的3636.38 万元和攻玉山房藏中国古代暨近现代书画所成交的2900.92万元,交易总量达到了32550.98万元。远远超出了其他的品种。
我们可以从这次嘉德拍卖会成交价在100万元以上的书画名家的作品,以及作品成交后的价格分析,看出近现代书画作品在市场中的分量和火爆程度。百万元以上的作品前5名成交情况如下:
陆俨少,乙卯(1975年)作《泉石之胜》(册页、八开),成交价528万;张大千,辛丑(1961年)作《赠台静农摩诘山园图》(立轴),成交价440万;吴昌硕,乙丑(1925年)作《寿石图》(立轴),成交价286万;任颐,同治癸酉(1873年)作《测字图》(立轴),成交价275万;程十发,庚申(1980年)作《阆苑长春》(镜心),成交价231万。
嘉德拍卖会成交的另一个数字同样解读了市场对近现代书画作品的认同程度:近现代书画,成交数量844件,总成交额32550.98万元;中国油画及雕塑,成交数量218件,总成交额13001.01万元;中国当代书画,成交数量108件,总成交额2912.6万元;中国古代书画,成交数量264件,总成交额11170.6万元。
同样,北京翰海秋拍近现代书画亦推出两个专场,囊括了齐白石、张大千、陆俨少、傅抱石等近现代名家的精彩之作。齐白石为田家英所作《有余图》以170.5万成交,创下齐氏水族类作品的新高。以往3平尺齐氏虾作品价位在每平尺10万元左右,现在已超过20万。
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市场对这些大家作品的认可价位,也可发现近现代书画市场行情的总体走势。
继起大师 业绩骄人
近现代书画市场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对于一些重要的艺术大家,一些有长远眼光的拍卖行开始用心培育和开发他们作品的市场。比如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11月4日,华辰进行了名为“赵管风流”的谢稚柳、陈佩秋书画拍卖专场,其主旨就是不仅仅是做市场,更重要的是做文化。尽管近现代书画市场仍然保持了高昂的发展势头,但是随着市场成熟度的不断增长,书画市场的价格与其艺术价值越来越接近,甚至吻合。因此,这就有了市场细分的可能,就是有意识地开发一些有别于经典大家作品的、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艺术作品。此次华辰秋季拍卖专场百分之百成交,总额达到了三千多万元。其中估价120万元到220万元的谢稚柳先生的《竹禽图》被拍出了649万元的不俗成绩。陈佩秋的单幅青绿作品《春山欲雨》估价50万至80万,成交价也达到了236.5万元的业绩。这批从家属手中得到的作品是可信度极高的珍品,其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真正得到了统一。而北京诚轩则举办了“善哉扇斋”成扇专拍,其主力也是近现代书画扇面作品,如徐悲鸿画的《牧笛》,成交价为72.6万人民币,为预估价格的六倍;成交价在50万元以上的拍品还有齐白石的书画合璧扇,以及谢稚柳的《黄牡丹、水墨花鸟》。扇面虽为中国书画一种独特载体,但从中依然可见近现代中国书画受捧热度。
至于齐白石、傅抱石等经典大师的作品在拍卖行中相对稳定的行情,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由于经过数年的磨练,收藏界对这批大家作品的认识已经有了普遍的认同,买家的心目中也形成了相对均衡的取向。这样,只要是真正的好作品进入市场,就一定可以取得相应的市场价值。
总之,近现代书画艺术品市场火爆中又有相对的稳定,发展中不断出现新的特点,以前大师级作品垄断高价位的状态出现了转变,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得到更多认同,市场在细分中逐渐进入了群雄逐鹿的阶段。
现代画家好似中价股 他们的名头不及顶级大腕,作品估价多在数万元,但其潜力仍受藏家热捧。重庆本周鉴赏活动的最大亮点是现代画家于非闇、颜伯龙、陈半丁、何香凝的真迹。尽管这些画家的名头不及齐白石、李可染等大,但仍引起了藏家的关注。
《水仙蝴蝶》估价5万
渝中区王先生收藏的是一幅于非闇的《水仙蝴蝶》。
于非闇(1887-1959),北京人。其画初学写意花鸟和山水,46岁后开始倾向工笔花鸟。在施彩运墨方面,多遵宋元技法,但构图状物,却又注重写生,所以其笔下一花一木既有古趣,又有创新。吴教授评价其工笔花鸟在现代画坛位居第一。
王先生收藏的这幅《水仙蝴蝶》为工笔双勾重彩团扇。画面布局严谨,用笔劲健,设色明丽典雅。落款为“非闇写”,印章为“于照之印”。但遗憾的是,这幅画画面破裂比较严重,吴教授估价5万元。
合作花鸟画估价3-4万
渝中区袁先生收藏的是一幅颜伯龙和陈半丁合作的花鸟画。
颜伯龙(1898-1954),北京人,师从陈师曾等,在国画方面,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各有所长,以花鸟见长,成为大家。
而陈半丁的辈分和名头比颜伯龙要大。陈半丁(1876-1970),初得任伯年、吴昌硕之法。陈半丁与吴昌硕朝夕相处达10年之久,获学甚多,后又涉猎明、清徐渭、陈道复、赵谦等人技法,造谐日深,以花卉见长。
袁先生收藏的这幅花鸟画的左上角是颜伯龙的款,为“乙酉(记者注:1945年)仲夏长白布衣颜伯龙写双燕于椿草堂”。吴教授认为,画中清新自然、生动活泼的燕子为颜伯龙所画。而画面右下角为陈半丁的款“半丁老人补景”,所画花草有秀润苍古之趣。整幅画画面疏朗,格调雅致,吴教授估价3-4万元。
❻ 2018年艺术品拍卖成交率和行情怎样未来2019年艺术品该怎么选择市场
2018年极有可能处于临界点。这个预测的前提是,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以及艺术品市场不发生巨大波动,的确,从2012年度开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进入持续稳定发展的阶段,一直到2017年度才出发成交总额和成交量的增长,尤其是在亿元拍品中,海内外上拍的中国艺术品成交价过亿元的总共42件
齐白石 《山水十二条屏》 9.315亿元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再提的是,齐白石巨制《山水十二条屏》在北京以9.315亿元成交,创下多个中国艺术品的最高纪录。正如赵旭所言,重要的作品在中国还是有买家的。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普通拍品在2017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表现较为黯淡,相当数量的艺术品遭遇流拍,大批普通拍品无人问津,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并不均衡,这正是龚继遂所说“无法给出回暖”的理由。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由于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中国拍卖行业在2017年打破了原有的稳定格局,竞争愈演愈烈,不在持续以往“你前我后、各为领头羊”的局面,但考虑藏家和买家的便利,在重点夜场中避免了硬碰硬的竞争。因为在2017年度的偶发因素,造成了拍卖格局的重新调整,但在2018年度拍卖格局的调整有待观察,尚未定性。
无法给出回暖、尚未定性等等,如果说这些对于2018年拍卖市场的预测不够精准的话,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则给出2018年春拍的总成交范围。在最新出版的《2017年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中,认为2018年春拍的成交总额将会在250亿元到370亿元,近290亿元。官方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研究发现,成交额和成交量在短期内呈“U型”曲线趋势发展,季节因素的影响使得成交额和成交 量在“U 型”曲线的趋势中上下波动,2016 年秋是成交额和成交量的“U 型”的拐点,2018 年春季拍卖成交额和成交量均呈上升趋势,成交额增速预计超过12%,而成交量增速近 2%。在客观数据之外,我们也对于艺术品市场参与者进行了信心度调查,其中有超过60%以上的被调研者认为2018年经济市场向好,艺术品市场价格平稳,是收藏的好时机。
对此,收藏家、丰华臻传创办人李笠则表示,当前虽然认识到目前是进入到收藏的最佳时期,但是新进买家中还是持观望态度的人比较多,行家里手普遍心气不足。与此同时,一些企业资本则在此时抓住了时机,借由企业资本配置艺术品的时机,一方面为2017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注入了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在拍卖市场中以比较合适的价格竞买到重量级拍品。
以甘肃天庆集团为例来看,其创始人韩庆在2017年度首先以1.87亿元买下了傅抱石《茅山雄姿》,如果说这个价格还不算是“捡漏儿”的话,那么1.909亿元的赵孟頫《般若波罗密心经》则是个实实在在的大漏儿。
而伴随着甘肃天庆博物馆、上海宝龙美术馆、苏宁艺术馆等相继开馆,他们对于馆藏品的丰富还需要一段时期,未来拍卖市场上出现馆藏级别的拍品,定会引起竞争。
其中,对于中国书画的竞争是最为激烈的,除了上述三家之外,就连以收藏中西方现当代艺术为主的松美术馆,其主人王中军也在近些年开始涉足到传统中国书画重量级拍品的竞争中来。中国书画板块也在2017年度不负众望,迎来了2013年度以来的首次增幅,是在持续低迷中的一次有力“发声”。
拍卖市场的购买力是否旺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藏家的信息,而提振藏家信心的重要途径在于精品、极品是否得到市场的认可,即是否能创下高价,2017年度中国书画的拍卖结果证明,亿元级别的高价拍品成交数量最多,这对于2018年能否有委托方继续释出重量级拍品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这充分证明了艺术品市场的活跃性,市场中依然有许多积极参与者,抓住市场调整机会,寻找精品挖掘投资机会,积极建仓齐白石这类大家的收藏板块,诸如匡时拍卖在2017年秋拍推出的齐白石专场这样的投资契机,对于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无疑是重要趋势之一。”董国强说道。
和近现代书画在经典名家领域内深耕一样,中国古代书画则是和美术史趋于一致,从2016年开始的宋元书画热,到2017年度徐渭等明清巨匠拍品的高价成交,尤其是郎世宁与金廷标合作的《火鸡图》的拍卖,使得越来越多的藏家意识到,学术力量的支持才能为商业拍卖未来的发展诸如新的能量。 而当代书画中,经过最近几年的市场选择,拍卖行大多保留了艺术创作成熟、具有独特艺术语言的当代艺术家。大致可以划分为 “老、中、新”三个方向,即以张仃、 李小可、贾又福等具有扎实功底的老一代画家,以冯远、史国良、陈平为代表的继承 与创新相融合的中坚力量,以及朱新建、李津、周京新等为代表的新文人画艺术家。 作为收藏中的“大户”,瓷器杂项板块虽然在民间收藏中基础最大,但是在拍卖市场中,则是在2017年度首次超越中国书画的市场份额。 瓷器杂项首先表现在在国际市场上流通性好、藏家的身份多元化,以及强大的保值性直接促使全世界的买家参与竞价,从而推高成交金额。
分门别类来看,在2018年度有望继续创造新高的是瓷器中的高古瓷器,准确的说是宋元瓷器板块,在2017年拍卖中,2.44亿元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的成功易主,以及曹兴诚在香港蘇富比推出的专场拍卖引领了一波高古瓷行情。相比较而言,明清瓷器拍场依然有着稳健的吸引力,但藏家对宋瓷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不仅仅是对传世的顶级佳品,还有一些中乘的宋瓷,也是藏家竞逐的目标。可以预见,在未来高价拍品榜单中不再是明清瓷器独霸天下,高古瓷也将成为其中的常驻成员。
杂项中的另外一个大项是来自于佛造像艺术,2016年佛造像艺术大热,2017年进入所谓的平台期,价格基本上趋于稳定,但是从2017年度拍卖结果来看,明代鎏金铜佛像表现最为突出。成为目前阶段中的高价保证者,尤其是香港拍卖中1.1亿成交的明永乐铜鎏金大威德金刚的成功交易,可以说是让鎏金佛像真正的价值回归了,而在2018年度这一种类的发展将会成为一个热点。
青铜器则是受制于了法律法规,在海外取得了不少高价成交记录,例如在2017年度3月份纽约佳士得的藤田美术馆旧藏中,2.57亿元成交的青铜方尊,以及在西泠拍卖2.13亿成交的青铜兮甲盘等,未来市场中只要有这种流传有绪的青铜器上拍,定会取得破纪录的成交价格。现当代艺术虽然赚够了市场的关注度,但是在2018年度则面临着如何夺取更大市场份额的“任务”。早在2017年拍卖季开始之前,便有市场专家预测今年将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触底反弹的一年,毕竟经过漫长的调整期,曾经的泡沫大部分已被挤掉,甚至有些矫枉过正。而这一年里,香港和内地市场此起彼伏的高价接力,以及曾经各行其是的现当代艺术市场价值观的趋同,则用大量真金白银为“拐点说”增加了厚重砝码。
2017年当代艺术顶端市场极为活跃,各拍卖行的重点拍品大多得到了新老藏家的积极响应,也因此诞生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高价。福羲国际拍卖集团艺术部总监黄俊杰将这股高端市场的竞买热情总结为“买家对优秀作品的明确共识”。
作为市场复苏的号角,高价拍品无疑是最受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其中20世纪早期油画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席位,显示出超越当代艺术成为市场主角的潜质,其中以赵无极、吴冠中、朱沅芷等画家为代表。而那些绘画语言比较单一的早期油画艺术家的作品则表现一般,未来基本上市场变化不大。
❼ 中国哪个城市书画市场活跃书画市场发展空间大
中国画市场发展的现状
过去的几年,中国画市场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把大量资金和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形成了很强的聚集效应。很明显,中国经济的高速发腰和良好前景,带动了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对中国画作品的追捧。事实上,中国画市场投资的一路飙升并非一个突然的,孤立的现象。自2003年以后,中国画市场投资就开始进入爆发性成长期。
众所周知,在2004年至2005年间,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局面。“春拍”是书画市场的晴雨表,仅2005年的春拍,北京、上海等地的24家拍卖行,共推出中国书画作品19062件之多,成交额就达到厂人民币32.98亿元。如此巨大的交易额都是来自外国画市场的诱惑。从2003年开始,中国画市场渐渐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和繁荣的阶段。画家的创作热情,海内外收藏家的殷切关注,以及作品价格的不断攀升,都将中国画市场渲染得瑰丽多彩。仅仅两年时间,中国画市场已经完成了本质的蜕变——从一个狭小的市场空间迅速提升为大众市场所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画市场的运作中,推广需要作品、展览、媒介等各种手段并用,才能与市场形成互动的局面。目前,中国画市场交易体系和市场结构实际是借鉴了西方的经验和模式,由画廊和经纪人构成的产业链是这一市场最重要的环节。如何让这个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发挥最大的作用,使画家、作品、企业以及社会各方面都从中受益,从而使中国画的创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和迅速发展的阶段,显得十分重要。
时至今日,中国画市场已经从一个狭小、被动的圈子中跳了出来,进入到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和展览渠道,极大缩短了作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而画廊、拍卖行和专业文化机构强有力的市场运作也在作品和投资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解决了画家在作品创作方面和市场商业拓展方面的需求。市场推广已成为中国画市场运作的主线,这对专业化分工和良好市场格局起着积极的作用。
长期以来,国人对中国画的爱好主要是以收藏、鉴赏、学习、交流为目的,收藏家们通过收藏中国画的过程,学习、交流,了解社会。与他们不同,今天以投资、获利、增值为主要目的的收藏人群,对中国画的爱好主要是出于投资盈利的目的。他们关注的焦点是有关作品的市场行情和未来的增值潜力,并在市场上寻找投资的潜力股和黑马股。目前,在中国画收藏市场上,来自企业的资金量占到60%以上。投资中国艺术品的企业家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参与到中国画市场的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以中国画收藏为主要目的的市场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以投资、增值、保值为主题的市场格局,而且这一市场趋势越来越明显。
企业资金转入到中国画作品的收李晓柱作品藏领域,极大地促进了这个市场的发展。这种市场投资结构的变化,使人们看到了企业资金转向中国画等艺术品投资之后,艺术品市场的重新洗牌和新的市场格局的生成。此外,中国新崛起的一代中产阶层的文化背景和财富积累都是未来中国画投资市场上不可低估的一股力量。
促使中国画市场由收藏向投资转变的主要因素首先来自于海外资本,其次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区域,尤其是长三角一带的企业资本大量地进入了中国画投资市场。但是,更多资本的介入和作品的供给能力之间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创作出好的绘画作品,杜绝假冒作品的出现,提升中国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才能推动中国画市场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
随着全球数字化的到来、中国网络普及率的极大提高,以及虚拟商店等网络电子方式的繁荣与活跃,网上艺术品交易市场正作为一种新的交易平台进入到中国画市场。
目前,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个超越传统购物渠道的新兴购物方式,它与画廊、拍卖行形成了一个互补、多元的交易平台。网络可以不受绘画作品的数量、时间、空间、地域等限制和制约,向消费者进行全天候服务,这决定了其市场容量相对于传统交易具有无限性。
与传统交易环境不同,在虚拟化的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有关画家、作品、价格等各方面的信息,如何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在网络环境中真实展示绘画作品,以及在网络支付、配送流程中进行缜密的思考和保障,将是确保中国画作品网络交易平台畅通的根本。网上和网下的交易方式,将会填补画廊、拍卖行等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鸿沟,成为新的竞争核心力。
一个成熟的中国画市场,是由画家、画廊、拍卖行、收藏家、媒体、批评家组成的生态圈,他们之间必须环环相扣以形成良性发展。画廊是一级市场,拍卖行是二级市场,但中国目前的状况是管理缺位,规则缺乏,画廊和拍卖行的角色错位,画家与画廊的关系倒置,加上海外画廊的冲击,这些使得中国的画廊业面临内外交困的境地。而画廊竞争的核心力靠的是独特的眼光、可靠的信誉及一级专家的能力。所以只有从一级市场画廊开始规范运作,杜绝假画,确保艺术品的质量,建立市场诚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作品的真伪难题,杜绝赝品混入市场,才能建立和打造自己的画廊品牌,赢得市场的认可,并在中国高速增长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随着春拍的落槌,书画价格回落之势有所放缓,虚高的泡沫正在被清除,经营不规范的小拍卖公司正逐步被淘汰,中国画廊整合已成暗动之势。面临作品价格的回归与市场的重新洗牌,画廊的作用和地位得到市场的认可,出现了许多经纪人式的新画廊,而对于画廊经营者来说,经营成本、经营风险降低了许多。同时,降低了进入这一市场的门槛,让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收藏的大军中,扩大了市场的规模。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画家需要高效、快速地将自己的作品推到消费者的面前,而不是等待市场慢慢地去了解和发现。所以,中国画市场需要通过一定的规则和制度,有效、透明、有序地将画家和作品信息传播出去。同时,画家也需要在市场中赢得主动,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当然,取得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仅需要画家具有市场理念和意识,更需要画家的作品能够赢得市场,这两者之间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在当代国画收藏交易市场上,山东人及其背后的山东书画市场,无疑是推动该板块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据业内人士粗略统计,山东书画市场占到了全国书画市场50%~60%的份额,平均每年山东人要向书画市场砸进10多个亿。有缘于此,全国各地的大小书画家纷纷前往山东“淘金”,山东书画市场也在画家口口相传间,妖魔化为“人傻、钱多”的发财之地。事实果真如此吗?山东人真的甘愿将真金白银投入到当代书画收藏上?近日著名书画鉴定家、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蔚星先生,对山东书画市场进行了一番考察,也对该市场的现状和走势有了新的认识。
在山东市场上较工细一路的创作者书画比较吃香,同时,大尺幅的画作比小尺幅的好卖,即便是大名家的小尺幅作品也卖不过一般名家的大尺幅作品。因为在山东人眼里大尺幅,偏工细的画作,画家耗费的工夫多,蕴含的价值必然高。源于这样的审美偏好,很多以写意泼墨为主的中小名家在山东市场吃了闭门羹。
再有,山东书画市场的动态与北京、上海的拍卖市场基本一致,拍卖场上受欢迎的画作,在山东市场上一样好卖,可见山东市场上的经纪人对各地的画家和市场了如指掌,随时更新和掌握第一手投资信息,而且善于利用这些信息把握市场热点。
他们甚至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赚取利润,以一张两平尺的傅抱石作品为例,在山东这样一张画仅需要100万元就可买到,但如果拿到北京的拍卖场,没有300万元碰都别想碰。
山东人炒画技巧简单立即见效
以范曾、龙瑞、范扬、田黎明为代表,十余年来,从山东市场崛起,并在全国知名的画家人数众多。而这些现今每平尺均价数万元,甚至十余万元的画家,在十多年前,一张画不过几百元。他们为何赢得了山东人如此的青睐,画价是怎样被推向高位?
山东人选择投藏画家的方法,简单直接,就是看他是不是美协、书协的会员,有没有名气,对创作的水平和笔墨功力并不太重视。
在具体的操作上,也简单明快,就是看准了一个人有潜力,就不断地下血本买他的画,直到将他的画价推向高位。例如,在进场投资的早期,山东炒家会用一部分资金,购买多达十余位画家的作品。待其中某位画家市场状况比较冒尖后,便抛却其他表现不好的画家,重点关注画价增长者,并追加投资。
运用不断购买,不断追高的手段,山东炒家在制造了众多画坛明星的同时,也为自己赚取了不菲的利润。从书画市场的现状可以看到,无论是画价高达每平尺数万元的一线画家,还是每平尺不足千元的画坛新秀,都可以在山东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可见在那里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有效的市场机制。
❽ 在当今艺术市场上哪几位书画大师的作品拍卖价位较高
按照字画市场拍卖价论:
古代:唐寅、王蒙、吴彬、石涛、朱耷、郑燮的画最值钱。
近代: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潘天寿、傅抱石的画最值钱。
现代:黄泽金、吴冠中、靳尚谊、范曾、黄永玉、韩美林的画最值钱。
至2015年中国字画拍卖最高价是:
书法拍卖最高价:黄庭坚《砥柱铭》
绘画拍卖最高价:唐寅《庐山观瀑图》
绘画起拍最高价:黄泽金《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华龙和谐图》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起拍价15亿元。
收藏家:此山水十二条屏分别为“《江上人家》、《石岩双影》、《板桥
孤帆》、《柏树森森》、《远岸余霞》、《松树白屋》、《杏花草堂》、
《烟深帆影》、《杉树楼台》、《山中春雨》、《板塘荷香》、《红树白
泉》。”《山水十二条屏》是齐白石创作于1925年,时年62岁,是送给民
国年间北京名医陈子林的贺寿礼,形制划齐规一,极为难得。这也是他“
衰年变法”第四个年头里创作的山水作品,可以说是白石老人风格转型期
里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
迄今为止,中国画已拍卖成交的最高价前12幅画是:
1、明代唐寅《庐山观瀑图》2013年以5.9亿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35.9亿元)。
2、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2011年以4.255亿元人民币成交。
3、元代 王蒙《稚川移居图》2011年以4.02亿元人民币成交。
4、黄泽金《我是中国人》2014年以2.988亿元人民币成交。
5、李可染《万山红遍》2012年以2.9325亿元人民币成交。
6、潘天寿《鹰石山花图》2015年以2.7945亿元人民币成交。
7、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2012年以2.668亿元人民币成交。
8、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2011年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
9、齐白石《山水册》2011年以1.94亿元人民币成交。
10、明代 吴彬《十八应真图》2009年以1.69亿元人民币成交。
11、张大千《嘉耦图》2011年以1.9106亿元港币成交。
12、吴冠中《长江万里图》2011年以1.495亿元人民币成交。
迄今为止,中国书法已拍卖成交的最高价前5幅画是:
1、北宋 黄庭坚《砥柱铭》2011年以4.368亿元人民币成交。
2、王羲之《平安帖》手卷 2010年以 3.080亿元人民币成交。
3、清朝 乾隆皇帝御笔手卷《白塔山记》2014年以1.1615亿元人民币成交。
4、北宋 曾巩的书法《局事帖》2009年以1.080亿元成交人民币成交。
5、《宋元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手卷 2009年以1.008万元人民币成交。
❾ 西安书画.画廊市场销售如何谁有大唐西市或者书院门或者哪里画廊比较集中的地方具体数据调研吗~
现在投资需谨慎。。
画廊市场销售现在的社会 比较热卖吧,
有名的画,一定会有人看的,没名气的 也一样也有人看,
❿ 现在书画市场情况十分低迷的原因是什么
我自己也是画画的,没人教,全程自学了三十年!很多所谓大师的作品我画了版三十年画也欣赏权不懂。不一定真大师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精品,也应该有应酬之作。现代书画虽然讲究创新,但最起码要立足于传统!这是书画作品的底线。再者,既然叫市场它就一定有饱和的那一天!还有几个问题我一直困扰了二三十年,为什么中国的所有美术学院一定要先学洋人的东西?中国五千多年的艺术有洋人什么事?为什么不是先学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