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共享充电宝前景怎么样啊
共享经济盛行时代,各类共享产物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尤以名声大噪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为主,各家资本纷纷跟投,然而盈利之日却遥遥无期。
反观自诞生便被冠以“伪需求”之名的共享充电宝,有过王思聪“立贴吃翔”的diss,也经历了“百电大战”的惨烈厮杀,几年过去,眼看伪需求逐渐创造出了真需求。
2019年,共享充电宝市场全年用户规模达到1.5亿人次。因为投入成本较低,规模不断扩大,头部企业纷纷盈利,这片蓝海变得惹人眼红。
还有诸多的其他因素,毕竟大多数网点的共享充电宝都是采取租借收益分润的方式投放,商家随时可以根据品牌的服务质量及自身需求更换共享充电宝的品牌,我们还可以通过产品自身优势打开一部分市场。
❷ 记者调查,共享充电宝进入3元时代,涨价真的更赚钱吗
共享充电宝进入3元时代,我不认为涨价可以更赚钱。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在考虑利润的同时不能抛弃口碑和市场。共享充电宝本是为了便民利民结果却将利益放在了首位,这样的做法很不得当。
❸ 共享充电宝进入3元时代,这个行业的前景如何
这个行业的前景,如果价格不会很贵的话,还是挺好的,但是目前共享充电宝的收费一直在持续增加。导致一些消费者宁可自己自带充电宝,也不愿意用外面的共享充电宝,这种情况一直下去很容易走向绝路,现在共享充电宝已经进入到了三元时代,价格虽然涨了,但是用户少了,最终的利润可能不增反减。
三、我有没有使用过共享充电宝?
我经常会在火车站看到一些共享充电宝,但是我从来没有使用过。因为我的手机电池量还是挺大的,坐在火车上充满了电,还是能够玩一天,另外我也有一个充电宝,满电料的充电宝可以让我的手机充满5次电,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共享充电宝。
据说一开始共享充电宝的价格也就一两块一小时,长到现在三块钱一小时,估计还和通货膨胀有关系吧。
总之现在的情况出门尽量自己带充电宝,商家不想给消费者省钱,只能消费者自己想办法不用共享充电宝。
❹ 共享充电宝有没有市场我想加盟
所谓的共享产品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是个噱头而已。比如自行车,汽车和充电宝这是私人用品怎么共享。这些产品是典型的讲故事赚资本的方式。没什么前景,只是热钱多,噱头好。投资人产生了错觉而已。不要加盟的好。
❺ 现在做共享充电宝怎么样,有发展前景吗
一、共享充电宝市场现状
2017年12月13日,共享充电宝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2014年8月,来电科技成立 ,随后才有了接二连三的入局者。回首共享充电宝发展的这几年,从开始的被质疑,被非议,到去年的被洗牌。狼烟四起后形成江湖四霸:来电、街电、小电、怪兽。
众所周知,共享充电宝是因目前手机电池技术跟不上手机其他技术发展而诞生的。经过了几轮的行业洗牌,目前的共享充电宝盈利模式大致是押金、租赁、广告这三种。其中由于芝麻信用等类似信用分的广泛运用,加上ofo共享单车的押金事件影响,这一块的收入已大幅度减少。
随着5G时代的来临,高功率的网络传输直接挑战了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据沪上某高校电化学领域知名学者姚教授介绍,:“当前锂离子电池技术研究长期处于瓶颈阶段,当下的锂电池性能已经非常接近理论值。也就是说,当前锂电池性能会缓慢提升,但大幅度的性能迁跃目前无法实现。至少未来十年,锂电池依旧是消费电子设备电池领域的主流选择。”
可见,想要在这个行业里脱颖而出打下坚实的根基就得增强产品研发与运营能力。
麦当劳里的共享无线充电器
❻ 共享充电宝坚持下来了,但共享充电宝的行业竞争太大了,还有什么项目是可以投资的
现在做共享充电宝已经晚了,竞争太大,但是有个叫烘呗的共享干衣架我觉得还不错,现在业内竞争还不大,而且国内市场很大,值得考虑。
❼ 共享充电宝市场前景怎么样呀
现在貌似到处都是共享,但实话说市场管理并不是那么完美,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慎重考虑
❽ 共享充电宝有市场吗
作为共享经济下的一个细分领域,共享充电宝因其清晰的商业模式在2017年抢占创投风口,一时间,各方资本涌入,品牌企业丛生。但早期的共享充电行业“非理性”竞争,企业们争相扩大市场, “粗投粗放”的共享充电宝产品曾让市场诟病不断,行业也迅速“降温”。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如今的共享充电行业发展怎么样了?市场对共享充电宝的接纳度如何?
日前,亿欧网记者累计进行了两日(工作日休息日各一)超过20小时的实地调查,在北京三里屯、上海美罗城等商圈现场实地摸排走访了街电、怪兽充电、小电、来电等品牌超过70处共享充电宝点位,采访商家、用户100余人,对共享充电宝用户使用频次、租借时长以及商家需求等方面,作了相关调查,力图呈现当下共享充电市场真实面貌。
WechatIMG4.png
(实地调查各品牌点位数量汇总)
商家:“标配”
在北京三里屯商圈附近一煎饼果子小店,食客用餐的长桌靠外侧端,摆放着一台街电品牌的6口小柜机。据店老板张女士介绍,店里的共享充电宝平均每天被借出10余次,频次虽然不是很高,但却是“店里不可缺少的服务设备”。
这也是目前大部分商家对共享充电宝的态度,即共享充电宝已逐渐成为店家服务的“标配”。郑先生的餐厅目前装配有2部怪兽充电大柜机设备,他认为:“来往食客不时会有手机充电的需求,充电柜放在前台也不占什么空间,方便客人也就等于方便了自己。”
不仅是餐饮店铺,许多客留时间较长的场景对共享充电宝的需求更大,比如商场、游乐场和网吧等。其中,网吧场景值得关注。一般认为网吧内有电脑可以给顾客手机充电,共享充电宝在网吧这个场景里就是个摆设。但真实情况却是:网吧对于共享充电宝的需求旺盛。
据上海金沙江西路某网吧老板王先生介绍,之前顾客手机没电时,总是习惯问前台服务员借用充电线,但很多人并不会主动归还。“我们每年都要丢失很多充电线。顾客借用充电线时,我们借也不是,不借也不好。非常苦恼!”
共享充电宝的出现,完美满足了网吧内顾客手机充电的服务需求。网吧们乐于将共享充电宝引入店内,满足顾客充电需求,且可以实现无人自助服务,“何乐而不为呢?”
用户:“首选”
相比于借用网吧的充电线,大多数网吧顾客也更倾向于选择借用共享充电宝。在记者随机调查中,一位受访者说:“(借用共享充电宝)方便嘛,有需要的时候随时拿来用,离开时直接还掉就行了。而且现在充电宝的充电速度都很快,比数据线‘半小时充1%’要好用得多。”
而在“用电”需求巨大的商场,共享充电宝更是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在记者走访的几个不同规模商场内,都不难发现共享充电宝的“身影”。统计下来,平均每个商场在公共区域内的共享充电宝铺设数量为3部大型柜机或组合柜机,如果算上餐饮店里铺设的,这一数字要在20部以上。
共享充电宝的租借频率也表现不俗。记者对某商场公共区域内一共享充电宝品牌“怪兽充电”持续两天的实地调查发现,在工作日下午的6小时内,怪兽充电的一个充电柜(12仓口)累计借出充电宝24次,平均一小时借出4次。其中,下午3点到5点区间为出借高峰期,两个小时共被借出17次,占到出借总数的70.8%。而在周末相同时段的统计中,6小时出借次数近乎翻倍,达到43次。
图片 1.png
值得一提的是,在租借时长方面,消费者们对“快用快还”和“长时充电”两种方式同样青睐。实地调查统计显示,租借时长在30分钟以内的订单占比为37%,时长在2小时以上的,约占30%。
2.png
具体收益方面,以2元/小时(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费)计费标准为例,工作日期间,怪兽充电一个12口充电柜的租金收入约为62元,周末同时段的收入则在140元左右。
按一个充电宝成本80元,单日运营、折旧等成本占比收益50%计算,一个12口的充电柜月收入可达到1000元,在用户流量较大的商圈,一台共享充电柜2个月就能回本;即使在流量稍弱一些地段,单个充电柜的回本周期也仅需3个多月。
回本周期短,效益非常可观,在这一点,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明显优于共享单车。
据记者统计,在共享充电宝使用者当中,年轻(27周岁以下)男性用户居多,占到71%左右。有受访用户表示:“陪女朋友逛商场,她负责购物,我就负责玩手机和付账,手机得保证电量。”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回忆,在近一个月内租借共享充电宝5次以上。
具体用户体验方面,有受访者表示,现在各品牌的共享充电产品铺设较多,使用也确实越来越便捷,早前因通讯信号不好等问题而造成租借不成功的情况,如今也很少出现;押金大多数用户可通过芝麻信用免押金租借,小电、怪兽充电和来电也全面开通微信支付分免押金体验。
但是,最近共享充电宝行业租金普涨,大多数用户对涨价感受强烈;部分用户认为价格略贵,但相比于共享充电宝带来的便利,他们还是愿意买单的。另外,随着共享充电宝“异地归还”情况的增加,充电柜满仓或者商家不允许外来顾客“异地归还”,直接导致归还困难,也是用户吐槽较多的一个问题。
通过实地调查,记者发现,共享充电宝用户租借充电宝的动机已从“好奇”、“尝鲜”,转变为切实解决户外手机充电问题。如今,当出门在外手机电量告罄时,大家想到最多的不是自己有没有带充电宝,而是下意识地寻找附近的共享充电宝租借续电,对它的认同感逐渐增加。
这在两年前,共享充电宝行业风口初起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