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网络市场调研有哪些方法
(1)网络市场直接调研。网络市场直接调研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
㈡ 网上直接市场调研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访问调查法
访问调查法即通过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交谈以获取市场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询问时可按事先拟定的提纲顺序进行
㈢ 网络上如何进行市场调查
网上市场调查特点
(1).及时性和共享性。网上调查是开放的,任何网民都可以进行投票和查看结果,而且在投票信息经过统计分析软件初步自动处理后,可以马上查看到阶段性的调查结果。
(2).便捷性和低费用。实施网上调查节省了传统调查中耗费的大量人力和物力。
(3).交互性和充分性。网络的最大好处是交互性,因此在网上调查时,被调查对象可以及时就问卷相关问题提出自己更多看法和建议,可减少因问卷设计不合理导致调查结论偏差。
(4).可靠性和客观性。实施网上调查,被调查者是在完全自愿的原则下参与调查,调查的针对性更强,因此问卷填写信息可靠、调查结论客观。
(5).无时空、地域限制。网上市场调查是24小时全天候的调查,这就与受区域制约和时间制约的传统调研方式有很大不同。
(6).可检验性和可控制性。利用Internet进行网上调查收集信息,可以有效地对采集信息的质量实施系统的检验和控制。
网上直接调查方法
(1).网上直接调查分类
(2).网上问卷调查法
(3).其他网上直接调查方法
(4).网上直接调查的方式
① 利用自己的网站。网站本身就是宣传媒体,如果企业网站已经拥有固定的访问者,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网站开展网上调查。这种方式要求企业的网站必须有调查分析功能,对企业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但可以充分发挥网站的综合效益。
② 借用别人的网站。如果企业自己的网站还没有建好,可以利用别人的网站进行调查。这里包括访问者众多的网络媒体提供商(ICP)或直接查询需要的信息。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企业不需要建设网站和进行技术准备,但必须花费一定费用。
③ 混合型。如果企业网站已经建设好但还没有固定的访问者,可以在自己的网站调查,但与其它一些著名的ISP/ICP网站建立广告链接,以吸引访问者参与调查。这种方式是目前常用的方式,根据调查研究标明传统的优势品牌并一定是网上的优势品牌,因此它需要在网上重新发布广告吸引顾客访问网站。
④ E-mail型。直接向你的潜在客户发送调查问卷,这种方式比较简单直接,而且费用非常低廉。但要求企业必须积累有效的客户Email地址,而且顾客的反馈率一般不会非常高。 采取该方式时要注意是否会引起被调查对象的反感,最好是能提供一些奖品作为对被调查对象的补偿。
⑤ 讨论组型。在相应的讨论组中发布问卷信息,或者发布调查题目,这种方式与E-mail型一样,成本费用比较低廉而且是主动型的。但在指向Web网站上的问卷在新闻组(Usernet News)和公告栏(BBS)上发布信息时,要注意网上行为规范,调查的内容应与讨论组主题相关,否则可能会导致被调查对象的反感甚至是抗议。
网上间接信息来源
(1).本国政府机构网站。(2).外国政府网站。(3).图书馆。(4).国际组织。(5).银行。(6).商情调研机构。(7).相关企业。
收集互联网上竞争者信息的途径,主要有:
(1)访问竞争者的网站。
(2)收集竞争者网上发布的信息。
(3)从其它网上媒体获取竞争者信息。
㈣ 网络市场调研的形式和途径
网络市场调研方法分为网络直接市场调研和网络间接市场调研。
收集竞争者信息的方法。
A.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利用所有的相关关键词和喜爱的搜索引擎进行一系列的互联网检查时搜索竞争者信息的首选方法。寻找全球性竞争对手信息的最好方法是在全球8大导航网站中查找。Yahoo,altavista,infoseek,excite,hotbot,webcrawler,lycos,planetseareh。收集国内竞争对手的方法,可以利用网络,新浪,搜狐,Google等。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国内来讲,上网的企业还不是很多,通过引擎可能只能搜索到部分,往往还需要配合传统方法收集信息。
B.访问竞争者的网站。竞争者的网站会投露竞争企业的当前及未来的营销策略。应该认真阅读竞争者网站风格,内容和主要特色。虽然调研者在网站上可能发现不了什么内幕消息,但浏览竞争者的网站是获得大量信息的好的开端。
C.收集竞争者网上发布的信息。在互联网上日益增多的信息中,商业信息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调研者在考虑这些信息对企业的时效性时,应该注意它们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D从其他网上媒体获取竞争的信息。如果企业没有自己收集竞争者信息的资源或技术,就只能外购竞争者的信息了。外购信息优点是外部的咨询人员是客观的,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他们可以更快地完成报告,他们可以定期更新信息。外购的缺点是成本高,包括初始成本和更新信息的成本。
E.从有关新闻组和BBS中获取竞争者的信息。在网上有许多关于竞争者信息讨论组,参加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得到很大好处
2
收集市场行情信息的方法。企业所收集色市场行情资料主要是指产品价格变动,供求变化方面的信息。收集市场行情信息,首先要了解可能用来收集市场行情信息的站点。这一类站点数目较多,大致有3种。
A.实时行情信息网,如股票和期货市场。
B.专业产品商情信息网。
C.综合类信息网。一般来讲,不同商情信息网侧重点不同,最好是能同时访问若干家相关但不完全相的站点,以求找出最新的最全面的市场行情。
3
收集消费者信息方法。消费者信息是指消费者的需要,偏好,意见,趋势,态度,信仰,兴趣,文化和行为等方面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可以通过网上调研的方法来实现。了解消费者的偏好也就是收集消费者的个性特征,为企业细分市场和寻找市场机会提供基础。
A.利用Cookie技术收集消费者信息。Cookie是用户硬盘里的一个小的文本文件,它可以把用户的上网信息储存在浏览器的存储器中。一旦用户浏览某个使用cookie技术的网站超过一定时间,网站就会把相关的信息下载到用户的浏览器上并存储起来。利用cookie技术,企业可以更详细地了解消费者的上网特征甚至购买行为。不管怎样讲,cookie是收集消费者信息的优秀工具。通过cookie与电子问卷调研等手段收集的信息结合在一起,调研者就可以了解用户上网特征,包括用户人口统计数据,消费心理数据及统计数据。收集这些重要的消费者信息可以帮助调研者实施更有效的一对一营销。
B.通过二手资料获取消费者信息。互联网可以让调研者迅速收集到遍布全球的二手消费者信息。有大量组织机构提供内容广泛的消费者信息,调研者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各种商业报告,贸易杂志,数据库和政府的人口普查数据。有些服务是免费的,但很多是付费的,一般来讲,购买二手数据比收集一手数据更快更便宜。C.利用专业统计软件和网上订单收集消费者信息。有的公司还通过网页统计方法了解消费者对企业站点的感兴趣内容,现在的统计软件可以如实记录下每个访问页面的IP地址,如何找到该网页等信息。目前许多公司为了方便消费者,在公司网站架设BBS,允许消费者对公司的产品进行评述和提意见。有的公司允许消费者直接通过网络下订单,提出自己的个性化需要,公司因此可以获取消费者直接的第一手资料。
4
收集环境信息的方法。环境信息是指企业营销战略有关的宏观环境变量的总和。宏观环境主要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于发展的社会,技术,经济和政治因素。环境信息调研应该看成是对主要的环境变量信息进行收集,评价并把它们与企的日常决策和长期战略计划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或出现的问题都可以对企业实现其短期和长期目标的能力产生影响。
网络市场调研时利用网络这种新兴的媒体,针对特定的营销环境进行市场调研活动,与传统的市场调研活动相比,网络调研是一种集经济,方便,快速等优点于一体的新型市场调研方法。
㈤ 网络市场调查手段有哪些
问卷,
㈥ 药品如何做市场调查
1、自己调查,你拿个小本子到药店一一查找
2、可以查阅一些相关药品调查报告,下面应该有你要找的
2005-2006年中国医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医药产业现状
第一章 中国医药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医药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中国医药各子行业经济对比
一、2002—2005年中国医药各子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国医药各子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国医药各子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国医药各子行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中国医药行业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中国医药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国医药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国医药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国医药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四节 中国医药各产权经济运行
一、2002—2005年中国医药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国医药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国医药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国医药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二章 医药投资特性与投融环境
第一节 医药行业投资特性研究
一、医药业行业特性
二、医药行业地位
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四、医药上下游产业链
五、医药行业壁垒
第二节 2004年医药行业投融资环境研究
一、产业政策
二、市场准入条件
三、行业与市场管理体制
四、相关政策环境
五、行业改革
第三节 医药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一、各子行业投资价值
二、中药类公司最具投资价值
三、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四、医药投资业的五处风险
第三章 我国医药行业热点回顾
第一节 GMP认证分析
一、GMP认证对市场的影响
二、关注中小制药企业GMP认证
三、GMP认证后我国医药行业产能整体过剩情况仍加剧
四、后GMP认证时代的营销走向
五、制药企业将如何巩固和扩大GMP认证成果
第二节 并购热潮分析
一、透视医药企业并购风云
二、医药行业重组的动因、特征和趋势
三、我国医药行业并购浪潮成因及特点分析
四、国际医药企业购并动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五、2004医药行业再掀并购、重组高潮
六、并购重组将成为中国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主旋律
七、对医药行业并购重组的预测分析
第三节 医疗改革分析
第四章 医药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第一节 总体投资情况
一、新建、在建项目数量
二、投资项目的子行业分布
三、资金使用方向
四、投资资金来源
五、投资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六、投资项目完成情况
七、投资效益及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重点投资项目分析
一、化学原料药企业项目
二、化学制剂企业项目
三、中药企业项目
四、医疗器械企业项目
五、生物制药企业项目
第二部分 全球医药市场分析
第五章 全球及其主要地区市场规模情况
第一节 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情况
一、2002—2005年医药全球市场规模发展情况
二、2002—2005年全球医药市场分地区销售情况
三、2002—2005全球主要治疗种类排名及其销售情况
四、2002—2005全球畅销处方药销售额及其增长情况分析
五、2001~2002年全球十三大药品市场销售情况(分国别)
六、2003年及其以后新药开发动向
第二节 世界非处方药转换市场分析
一、Rx向OTC转换的总体趋势
二、Rx向OTC转换的驱动力
三、Rx向OTC转换的安全机制
第三节 美国医药业现状分析
一、美国医药市场总体状况
二、美国医药市场现状分析
三、美国现代医药零售管理
第四节 日本
一、日本医药市场总体概况
二、日本汉方药材生产概况
三、日本医药市场的国际化变局
第五节 欧洲
一、欧洲医药市场概况
二、医疗管理制度美欧的差异性分析
三、欧洲医药市场分析
第六章 全球医药领先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医药领先企业总体情况分析
一、2003—2005年总体经营情况分析
二、研发投入情况分析
第二节 辉瑞制药2003—2005年经营情况
一、2003—2005年总体销售情况
二、主要产品2003—2005年销售情况
三、新产品研发及其上市情况分析
四、企业经营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三节 罗氏制药2003—2005年经营
第四节 百事美施贵宝2003—2005年经营
第五节 瑞士诺华制药2003—2005年经营
第六节 默克制药2003—2005年经营
第七节 葛兰素史克2003—2005年经营
第八节 印度南星制药2003—2005年经营
第九节 世界主要生物制药公司2003—2005年经营情况
第七章 全球医药研发状况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医药研发情况分析
一、世界医药开发研究现状分析
二、世界医药开发研究遇到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全球已经过期及即将过期的专利药物情况分析
一、专利已过期或将过期的专利药
二、1998—2007年全球过期专利畅销药物情况
三、全球抗病毒药物研发情况
第三部分 化学制药产业
第八章 化学原料药产业
第一节 化学原料药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化学原料药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化学原料药产量情况分析
一、2002—2005年产量增长情况
二、2004—2005年化学料药分月变动情况
三、化学原料药主要地区产量情况
第五节 化学原料药主要地区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河北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三、浙江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四、山东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五、黑龙江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六、江苏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七、天津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化学原料药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一、2003—2005年化学原料药前十家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二、2003—2005年化学原料药前100家企情况分析
第七节 中国化学原料药外贸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2002—2005年进口情况
三、2002—2005年出口情况
四、化学原料药出口问题
五、化学原料药外贸政策
第九章 化学制剂产业运行
第一节 化学制剂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化学制剂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制剂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制剂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制剂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化学制剂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化学制剂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制剂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制剂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制剂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化学制剂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化学制剂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制剂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制剂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制剂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化学制剂产量情况
一、2002—2005年产量增长情况
二、2004—2005年化学料药分月变动情况
三、化学制剂主要地区产量情况
第五节 化学制剂主要地区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江苏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三、广东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四、上海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五、浙江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六、陕西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七、北京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八、山东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九、河南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十、四川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化学制剂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一、2003—2005年化学制剂前十家企业运行情况
二、2003—2005年化学制剂前100家企情况分析
第七节 中国化学制剂外贸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2002—2005年进口情况
三、2002—2005年出口情况
四、化学制剂出口问题
五、化学制剂外贸政策
第四部分 中药产业
第十章 中药饮片产业分析
第一节 中药饮片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中药饮片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药饮片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药饮片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药饮片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中药饮片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中药饮片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药饮片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药饮片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药饮片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中药饮片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中药饮片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药饮片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药饮片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药饮片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中药饮片产量情况
一、2002—2005年产量增长情况
二、2004—2005年化学料药分月变动情况
三、中药饮片主要地区产量情况
第五节 中药饮片主要地区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广东地区
三、广西地区
四、四川地区
五、江苏地区
六、吉林地区
七、浙江地区
第六节 中药饮片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一、2003—2005年中药饮片前十家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二、2003—2005年中药饮片前100家企情况分析
第十一章 中成药产业分析
第一节 中成药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中成药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成药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成药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成药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中成药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中成药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成药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成药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成药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中成药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中成药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成药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成药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成药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中成药产量情况分析
一、2002—2005年产量增长情况
二、2004—2005年化学料药分月变动情况
三、中成药主要地区产量情况
第五节 中成药主要地区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广东地区
三、吉林地区
四、江西地区
五、贵州地区
六、山东地区
七、四川地区
八、浙江地区
九、天津地区
十、北京地区
第六节 中成药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一、2003—2005年中成药前十家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二、2003—2005年中成药前100家企情况分析
第十二章 中药外贸及优劣势分析
第一节 中药与中药材进出口情况
一、中药与中药材出口情况分析
二、中药与中药材进出口2003—2005年情况综述
第二节 中药产业优劣势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药产业行业政策分析
二、中医药行业技术分析
三、中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四、中药行业现存问题分析
五、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部分 生物制药产业
第十三章 世界生物制药产业
第一节 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
第二节 全球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公司情况
第三节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趋势
一、全球预测
二、国际市场现在和将来销售最好的生物药物
三、近期(2002年来)将投产和正在开发的畅销药
第四节 美国生物制药产业情况
一、美国生物技术业2003年重现上扬
二、备受资本追捧生物技术公司成了暴发户
第五节 日本生物医药业
一、日本生物制药业情况
二、日本生物技术产业远期规模
三、日本蛋白质结构方面的成就
第六节 德国生物制药产业情况
第七节 世界主要生物制药产品市场状况
一、总体情况分析
二、世界基因工程药物产业情况分析
三、2002-2010年全球治疗性蛋白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十四章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分析
第一节 生物制药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药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药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药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生物制药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药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药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药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药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生物制药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药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药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药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药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生物制药产业各地区发展情况
一、地区经济对比情况
二、湖北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浙江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山东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五、上海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六、广东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七、北京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八、天津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九、江苏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第十五章 中国生物制药细分市场
第一节 主要产品总体销售情况分析
一、主要生物药品销售情况
二、基因工程药物研制开发情况
第二节 国内干扰素市场产销状况
一、我们生产干扰素的主要种类
二、市场空间大
三、竞争日趋激烈
四、成长尚需时日
五、目前生产干扰素的上市公司
第三节 疫苗市场
一、我国疫苗市场蕴藏巨大商机
二、我国疫苗生产企业现状
三、流感疫苗市场情况
四、乙肝疫苗市场
第四节 其他细分市场情况
一、人血白蛋白
二、促红细胞生成素
三、白介素
四、集落刺激因子
五、人生长激素
六、胰岛素
第十六章 中国生物制药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生物制药领先企业排名情况
一、2004年生物制药销售收入排序前10家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情况
二、国家统计局2004年生物制药企业销售收入前200名企业
三、国家统计局的生物制药企业按利润前200名企业
四、国家经贸委监测生物制药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前100家企业
第二节 中国生物制药上市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十七章 生物制药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一节 生物制药2004年主要产品进口情况
第二节 生物制药2004年主要产品出口情况
一、出口总量情况 390
二、主要产品出口国家、数量、金额情况
第六部分 医药终端市场分析
第十八章 消费者分析
第一节 消费者基本状况
一、全国各地区城乡人口构成
二、全国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节 药品消费结构分析
一、城乡消费结构
二、中国农村药品市场
三、国产药与进口药、合资药品的市场占有率
第三节 消费者消费心理分析
一、消费者购药心理分析
二、消费者对中西药的选择
三、病患就医习惯
第四节 消费者常备药品
一、家庭常备三大药品
二、常备药品的购买渠道
第五节 疾病发病模式变化
一、21世纪全球发病模式的变化
二、中国人口疾病发病模式
第十九章 医药市场销售渠道状况
第一节 医药销售渠道现状
一、医药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
二、药品零售业的现状
三、实现医药零售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运作者
四、医药批发市场分析
五、中国药品零售应对挑战
第二节 我国医疗服务现状
一、产业组织分析
二、医疗服务现状
第三节 医药连锁经营现状
一、医药连锁经营概况
二、美国连锁零售药店经营模式
三、医药连锁配送社会化
四、医药连锁经营分析
第二十章 医院用药主要药品细分市场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医院用药
一、抗生素各主要种类总体情况概述
二、大环内酯类药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三、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表现突出
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 青霉素类药物全国医院销售分析
第三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医院用药分析
一、医药用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二、国内厂家——市场份额重新分配
三、市场份额——国药上升洋药下降
第四节 万古霉素医院用药情况分析
一、万古霉素总用药金额状况
二、万古霉素分城市用药情况
三、万古霉素生产厂商销售现状
四、国产与进口比重
第五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医院市场分析
第六节 头孢类药物用药情况分析
第七节 喹诺酮类药重点品种分析
一、左氧氟沙星
二、环丙沙星
三、氧氟沙星
四、氟罗沙星
五、诺氟沙星
六、加替沙星
第七节 全身用激素类药物医院用药情况分析
第八节 秘治疗药物医院用药情况
第九节 消化系统用药医院市场
第十节 呼吸系统用药市场
一、2002年我国医院市场呼吸系统用药走势
二、医院市场呼吸系统用药类别分析
三、主要品种市场情况
四、呼吸系统用药零售市场情况分析
五、哮喘病用药市场分析
第十一节 2003年中国皮肤科外用药市场分析
一、2003年总体情况
二、市场特点
三、具体品牌分析
四、2002年市场情况分析
第十二节 眼科用药市场分析
第十三节 我国主要城市植物生物碱类抗肿瘤药市场
㈦ 网络市场调研有哪些方法
优势:一是它的互动性,这种互动不仅表现在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发表意见和建议,更表现在消费者对尚处于概念阶段的产品的参与,这种参与将能够使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洞察市场的潜在需求;二是网络调研的及时性,一方面调研信息传递到用户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用户向调研者的信息传递速度也加快了;三是网络调研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调研者还可以对问卷进行及时修改和补充,而被调查者只需要具备电脑和上网条件就可以快速方便地反馈其意见。同时,对于反馈的数据,调查者也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整理和分析,因为反馈的数据可以直接形成数据库。四是它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一方面由于企业站点的访问者一般都对企业产品有一定的兴趣,另一方面网络调研问卷的填写是自愿的,不是传统调研种的“强迫式”,所以填写者一般回答问题相对认真,调研结果可靠性高。同时,被访问者是在完全独立思考的环境中接受调研的,不受传统调研中人为因素的干扰,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所以这种基于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调研结果能很大程度上反应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市场的发展趋势,调研的结果比较客观,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五是它的跨时空性,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网络调研可以24小时全天候进行,并且其调研对象可以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六是它的成本非常低廉,比传统的调研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方便数据挖掘。劣势:可信度较低、浏览人群有限、需要经常更新、需要相关技
㈧ 网上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现在创业或者兴复办企业一点不做市制场调查的生意人越来越少, 关键是市场调查的质量和方法, 对市场调查的深浅程度的把握. 有的人舍得花大价钱请专业市场调查公司来做, 有的人则是自己走马观花看一看而已, 这样市场调查效果就完全不同. 市场调查的方法很多, 在企业管理的教科书中有相当详细的论述. 但是从从小企业市场调查实用的角度,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 亲自考察市场. 如果要买下一个健身馆, 你可以到它那里观察几天的客流量, 甚至到它那里免费打几天工体经验健身馆的商业气氛; (2) 查阅行业资料, 如统计年鉴﹑商业名录和专业报刊杂志; (3) 与行业专家或者企业家交谈或请教; (4) 参观行业展览会﹑新产品发布会﹑参加行业协会活动; (5) 与有关顾客交谈; (6) 听取亲朋好友对做生意和选择行业的看法; (7) 联系进出口商.
㈨ 如何做药品市场调查
去药厂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