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恐法重点目标有哪些安全职责
众所周知,现代恐怖主义,与一些极端原教旨主义思想有关,因此反恐法对这种思想予以了特别关注,但同时也强调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那反恐法的意义是什么呢?反恐法在现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专门的反恐怖主义法,既是当前打击恐怖主义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的国际责任。反恐怖主义法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我国反恐怖工作的机制体制责任、手段措施,是反恐怖工作的基本法。它将为依法打击暴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支撑与保障,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反恐法重点目标有哪些安全职责吧?
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将遭受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较大以及遭受恐怖袭击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活动、设施等确定为防范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报本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备案。
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防范和应对处置恐怖活动的预案、措施,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二)建立反恐怖主义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制度,配备、更新防范和处置设备、设施;
(三)指定相关机构或者落实责任人员,明确岗位职责;
(四)实行风险评估,实时监测安全威胁,完善内部安全管理;
(五)定期向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值班监看、信息保存使用、运行维护等管理制度,保障相关系统正常运行。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九十日。
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对有不适合情形的人员,应当调整工作岗位,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机关。
法律责任:违反上述规定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反恐法重点目标有哪些安全职责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的知识,那就继续浏览本网公共场所安全知识库中的内容,让你及家人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
2. 反恐怖主义法宣传常识
1.通过学习反恐怖主义法要加强哪些防范工作
认真学习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充分认识到反恐怖主义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防范不法分子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
会稳定。二是对照反恐法,认真修订完善预案。严格信息报送制度,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强化宣传培训。公安机关作为反恐维稳的主力军,要先行一步、主动作为,切实抓好学习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反恐意识和举报意识。同时,要加强民警的
反恐培训工作,通过集中学习、座谈讨论、专题辅导等方式,吃准摸透《反恐怖主义法》,切实提高全体民警反恐工作能力水平。
2.反恐怖主义工作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根据《反恐怖主义法》 第五条规定 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和先发制敌、保持主动的原则。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反恐怖主义是为了和平,保护平民, *** 组织对抗 *** 的行动,目前联合国有反恐怖主义委员会。
(2)反恐法培训工作方案扩展阅读
恐怖主义总同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无 *** 主义等极端主义交织在一起。在世界上的很多地区,恶势力之间相互重叠,集中表现为国际恐怖主义。
其具体活动是反社会、反人类,以绑架、暗杀、爆炸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制造大规模的恐慌。同时,与毒品买卖、武器走私、贩卖人口等跨国的有组织犯罪联系,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动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