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用菌有何发展前景
“土大力”菌糠微生物有机肥、“畜大壮”菌糠营养饲料、“果正大”菌糠有机肥、“地大丰”菌糠生物有机肥、“苗正红”菌糠有机肥。山东土大力生物科技研发基地,晾晒场地面积60余亩,在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境内设有三处大型天然晾晒加工厂(场),大型机械化作业、半自动化生产。研发基地依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食用菌协会权威技术,以山东省工厂化食用菌省、部级重点龙头企业生产的真姬菇、白玉菇、杏鲍菇、金针菇、菇菌菌糠为原料。专业研发、加工、生产微生物菌糠。通过吹瓶、晾晒、脱水、储存、粉碎、二次发酵、杀菌、消毒、搅拌、添加辅料等科学技术工艺处理,年提供发酵菌糠30万余吨。工厂化食用菌培养基为食品PEC瓶装采潮(茬)一次与农民小规模散户、合作社种植的木耳、平菇菌棒有很大的不同。小规模种植食用菌一般采菇3-5潮(茬),剩余的食用菌菌渣菌糠几乎没有任何养分成为废弃物。而工厂化食用菌为了提高工厂无菌库房车间利用率增加生产茬次,采取仅收一潮菇。养分剩余为65-80%。
通过天然晾晒、脱水、杀毒、灭菌、二次发酵、添加有益菌群等先进工艺,生产加工的菌糠菌渣含水量20、30%、40%三个等级,有机质含量70-90%,腐植酸30%、蛋白质12-21%,氨基酸总量11.2%。附有发酵前(后)菌糠营养成分化验报告(国家级权威检测机构出具)。可按各地有机肥、饲料厂家不同需求深加工,送货上门(需方支付运费)或自提。配有检测报告、有发票结算方便。欢迎各地有机肥、饲料厂家前来考察和咨询。有意者可签订长期合同,可先免费邮寄菌糠样品化验。菌糠食用菌蘑菇培养基也称菌棒、菌糠,是有机肥生产的首选原料,还可加工动物饲料,植物营养土(基质)。还可利用菌糠养殖蚯蚓、做牛、羊、猪、鸡舍的发酵床,同时还可以做活性炭。
经食用菌转化后的菌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还含丰富的菌体蛋白、多糖、维生素及FE、CA、ZN、MG等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可与麦麸、玉米面相比;据测定,每100公斤菌糠干料中,仍有40%~55%的食用菌丝体残留在肥料中,菌糠中粗蛋白含量大多在8%~13%,粗纤维素降低50%,木质素降低30%左右。菌糠可以作为肥料:菌糠疏松透气,可在土壤中进一步分解成具有良好通气、蓄水能力的腐殖质,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避免土壤板结等现象。菌糠富含有机物和多种矿质元素,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单位土壤面积的生产效益。热忱欢迎新老客户与有识之士共谋发展大计!
2. 国内外食用菌的发展现状
整体规模发展平稳
2014年以来,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平稳增长,2019年12月,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2018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该调查会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宁夏、青海、海南和港澳台等省区)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3842.04万吨,同比增长3.50%。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罐头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3. 食用菌种植产业,市场前景,市场定位ppt
食用菌市场前景是很好的。随着国内外消费者对于食用菌的营养食疗价值的认可。市场消费量逐年增长。食用菌的品种很多。因此市场定位很广。既可以定位大众食品。也可以定位高端食品。还可以定位保健品。
4. 食用菌展望前景
您好,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保健食品,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防癌、抗癌、防止多种疾病的功能,是一种健康长寿无任何污染的绿色的食品。
我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是世界上的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中国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就业人口1500多万,食用菌产品成为我国农副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
食用菌设备简单,原材料来源丰富,技术容易撑握,产品销路好的特点。栽培食用菌的规模大小,一般根据资金多少而定,生产成本仅占产值的50%左右,资金多少都可进行栽培,但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目前食用菌的市场还是看好的,原因: 一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的需求日益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如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此类食品的营业额一直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
二是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态势明显,主要体现在连锁经营、品牌培育、技术创新、管理科学化为代表的现代食品企业,逐步替代传统食用菌业的随意性生
产、单店作坊式、人为经验生产型。快步向产业化、集团化、连锁化和现代化迈进,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的经营管理、现代营养理念在食用菌行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
广泛。
三是从国家政策和社会大环境来看,食用菌已经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食用菌栽培技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而目前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为民谋利的主要体现和政策取向。
四是食用菌业还能带动畜牧业、种植业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行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做用,所以国家在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倾斜。
五是在市场方面,中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逐步城市化,原有城市人口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由于人口众多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民以食为天”“绿色健康饮食”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市场。
六是食用菌生产中,技术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大田作物的生产,菇农对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掌握还需不断得到提高,技术与品种一样,一直制约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影响着食用菌产量。
食用菌生产形势大好,行情不断看涨,但要提醒广大菇农朋友,再好的发展势头面前也要冷静思考,不可盲目跟风,其原因一是预防一哄而起,“突破性发
展”,二是食用菌生产技术并不是一学就会,就是已熟练掌握技术要领也要灵活运用,三是菌种菌需物质是否配套,特别是菌株的选择是否适应当地气候非常重要,
四是气候变化反复无常,食用菌生产中要随时根据情况进行技术调整等。
5. 现在中国的食用菌市场怎么样
那要看你种什么品种和种多大量了,一般来说食用菌的投入产出比是1:1,也就是说投资一元能挣一元,有的甚至比这个还要高,关键是你家那里的市场够不够大,好不好销售,举个例子,去年我家投资3000元平菇,挣了12000元左右,你说是挣了多少,呵呵,这个也分人,但总体上说还很少有赔钱的,如果你想干,咱们可以互相学习!
6. 食用菌的发展前景!!!
食用菌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无公害。而且食药兼用的优势,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健康食品。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大消费者普遍青睐。市场消费量逐年扩大。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我国的食用菌生产由1978年的年总产5万吨,发展到2008年食用菌总产1600万吨。30年时间,增长了300倍,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它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我国的食用菌商品出口量达到世界的70%左右。在国内,食用菌产品也已经成为国内消费者主要食品之一。市场逐年扩大。广大农民群众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绿色营养健康食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作为一个长期创业投资项目是前途光明的,而且国内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良好的典范。数千万的食用菌企业各地都有。而且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的很多人到中国大陆来投资建菇厂。就是看到了中国的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土地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7. 食用菌行业前景如何
2005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世界第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全国最大食用菌生产基地是古田县,该县食用菌生产量大,出口量为全国之冠,是中国食用菌之都。尤其是银耳(白木耳)产量占全国的90%。中国虽然是食用菌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年人均消费量不足0.5公斤,美国年人均为1.5公斤,日本年人均为3公斤,全国年人均消费量与世界一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据海关提供的数据,2001年、2002年、2003年食用菌出口量分别为47.6万吨、38万吨、43万吨,换汇分别为6亿美元、4.6亿美元、6.2亿美元,出口量和总量相比才接近二十分之一,国外食用菌人均消费量每年正以百分之十三的速度递增,有大的国外市场空间可供开拓。中国内地食用菌人均消费量还不到香港的十分之一,
因此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有调查表明;北京每年的食用菌产量为15万吨,按固定人口1500万人计算,每人每年只能吃到10公斤左右的食用菌,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受此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所以对国内市场更要加大宣传力度及产业整合,扩大消费群体,提高消费总量,以拉动生产;对国际市场关键是提高产品各层面质量,以求增加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中国大农业的发展是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兰色农业和白色农业.白色农业就是微生物农业,即食(药)用菌产业.这个小生物,大农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它不仅能解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质,而且还能用于医药上,解决与人们生命相关的重大疾病问题.从整个发展趋势看,将来的菌业可能成为一个独立产业.从大农业的角度来看,将来要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菌类.从食用菌价值上来看,食用菌将成为第三世界主要蛋白质的来源.如风尾菇和牛肉,猪肉含的各种成份基本相似.从销售情况看,食用菌的销售量大幅度增加,如日本近20年消费量增加了223倍.因此而言,食用菌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很大.加之地方各级政府重视,栽培原料丰富,技术容易掌握,未来的食用菌产业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成为广大农民朋友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根据食用菌的发展情况,未来的食用菌将会出现以下几种可能情况.
工厂化杏鲍菇栽培
1,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为了保证菇农的稳定收入,菇农要适应市场要求,一种品种价格销量不好,另外的品种可以补充.
2,从生产方式上由人工向机械化发展.因为人工的代价会越来越高,加之难以保证质量,所以必须向机械化发展.
3,从小规模向大规模发展.小的规模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就是群众经常所说的"生意要成桩",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客商来本地收购,销售.才能保证市场的产品不积压.
4,从产量型向质量型发展.菇农生产出不仅是大量产品,而且保证质量,如香菇要多产花菇和厚菇,农药含量不能超标等.就从平菇而言,日本要求平菇不是大而厚,而是小而厚,只有5分钱人民币那么大.
5,从季节性栽培到全年型栽培.为了提高经济收入,一年只在旺季生产很难保证菇农的效益,而且大量的机械设备闲至,相对就减少了收入,可以采取多品种,多季节的栽培方法,保证每年各个季节都有菇出售.
6,从平地向立体化栽培.菇棚不只是地面上种植,而要搭架分层种植,以便充分利用空间.
7,从木材,料食向农副产品.下脚料和菌草上发展.根据国家森林法,木材的砍伐要限量并要有计划,所以有木材和锯沫为原料的品种要及时更换,可用农副产品下脚料和种植菌草来满足菌类生产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国内市场潜力很大,加之中国又是食用菌出口大国.中国每人每年吃2斤食用菌,就可以增加销售收入80多个亿,由此可看菇类市场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菇农生产者都有很大的收入.为了保证菇农的经济收入,发展食
用菌还必须认真的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工作,以确定你种植的品种和生产规模.应做好以下几项调查.
1,做好本地市场调查与分析:根据当地市场的容量和饮食习惯,确定生产规模和种类.
2,做好国际国内市场调查.国内市场可根据你离城市的远近,所需的品种和数量,价格,国际市场可根据外贸,海关提供信息,签定合同,确定生产种类和规模.
3,生产因素和调查.在做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气象条件,能否生产,生产原料和来源,价
格,距市场的远近,土地,劳力资源是否充足,来确定生产与否.在食用菌生产之前,需要做好市场调查和生产因素的调查,而后进行汇总分析,成本核算,市场预
测,计算出成本和收益,再开始生产.
8. 食用菌市场有多大潜力
随着国人对于食用菌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营养食疗美味兼备的优势逐步认可。消费市场会越来越大。营养学家提出的人类健康食谱一荤一素一菇。将会刺激国内外消费者对于食用菌消费的快速增长。因此食用菌市场的潜力是很大的。销路是影响食用菌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管理也是一个影响食用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9. 食用菌(蘑菇)的生产流程方法以及在新农村示范村的市场可行性分析
一、食用菌市场情况调研分析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年生产量达到10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和出口量的70%。致富5000多万中国人。食用菌是一种投资低、见效快、利润高的项目,一般利润至少百分之百,产出是投入的2—3倍,经济效益高于其他行业。
但是,近年来国内有一些生产食用菌大棚,由于设备简陋不配套、卫生管理水平低下、菇农素质不高,加上使用大量农药,导致香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不合格与不稳定。
依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新型食品开发发源符合“天然、营养、保健”的原则之外,还要求具备营养功能、嗜好功能和生理功能,故此,中国食用菌要走出国门,打入世界市场。就必须在食用菌栽培与加工上作到科学管理,无公害环保。
二、项目的介绍
食用菌(`````)实验基地,经过实地考察,项目拟投建在.``````
占地约25亩(标准为例).项目拟投资900万元,.项目是以节能、低耗、无公害、环保为宗旨,项目技术水平将定位在高品质、高产值、高附加值的无公害食用菌栽培与加工的产品方面。
项目实行国家指导,地方政府扶持,企业经营,带动农户,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为农民增产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
(一)项目主要内容
该基地拟建三个项目:
一是建立以食用菌为主产品的三级制种生产流水线;
二是建立以顺季节生产食用菌为主的无公害栽培基地;
三是建成食用菌保鲜加工车间。
1、建立年产120万袋食用菌栽培种的生产线
(1)拟建一流的食(药)用菌保育种中心;
第一阶段有地收集可适于当地气候的使用菌优级菌种作为生产的当家品种;
第二阶段对引进的优良菌种进行小规模的出菇试验,成功后再扩大面积栽培;
第三阶段全面收集野生可食用菌,针对性的进行栽培试验,为生产提供新品种、新菌株。
(2)对培养基进行探研,研究出能充分利用当地原料资源并能提高产量与品质的最适配方;
(3)简化制种原料加工工序及相关设备;
在生产中应将枝桠条与粉碎工序合二为一,将桔杆类切断与粉碎工序集为一体,将大简化生产工序与生产成本;
(4)节能型的灭菌生产线的技改工程
1)投建轨道车与常压灭菌锅并在外壳包覆100——200mm厚的 膨胀珍珠
岩与矿渣棉,将大大提高保温效能;
2)在常压灭菌锅后面建成开放式接种车间,并使用生产栽培种的数量达到
4000袋以上。
(5)在环保工程方面
应定时、定量严格检测生产原料中的农药残留量与金属含量是否超标,另应防止转基因抗虫棉的棉籽壳、施过倭壮素的稻草及使用过抗菌剂的杂木屑作为培养料。
对水质与空气应定时进行送样或现场抽样检测,凡不符合环保标准与卫生标准的一律不准进行生产。
2、拟建立54座钢塑结构标准化的栽培大棚
栽培大棚式的选择——采用钢塑结构的栽培大棚
1)栽培大棚规格:跨度:8米;肩高:1.5米;顶高:2.5米:长度:25米:
2) 钢管直径:22毫米:管壁厚:1.2毫米;
3) 技术指标:抗风能力:风压652pa;风力11级;承压:雪压294pa;
4) 其它配件:门、遮阳薄膜、防虫网、喷水系统等;
5) 在栽培场所应建可调试的围棚,顶部与四周用一层或多层遮阳网,内层再用高密度防虫网,为生防起双重调节与保护作用。即将遮阳控光,棚内控湿、控温与防虫等多功能溶为一体。
3、 拟建年产100吨保鲜菇流水线
1) 投建500立方米的高温冷库;
2) 投建分捡车间、加工车间、包装车间、下脚料处理车间。
该项目以节能、低耗、无公害、环保为宗旨,使之成为适于国情、高效型的现代化菇类工厂,达到国外同类生产水平。
本项目采用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成为现代化食用菌产业化的楷模之一。项目的技术水平将定位在高品质、高产值、高附加值的无公害鲜菇栽培与加工产品方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全部设计应立足在使食用菌生产集约化、产业化、商品化;
2) 选育出适于在本设施内进行多种菌类栽培的优质高产新菌株;
3) 不断总结出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配方与生产技艺,同时还应与其设备生产流程相配套;
4) 坚持以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的方针、建立无公害、无污染、环保型的病虫防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