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ppp管理模式与融资模式有哪些区别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PPP模式是融资模式的一种,其具有以下优点:
消除费用的超支。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初始阶段私人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项目的识别、可行性研究、设施和融资等项目建设过程,保证了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使项目费用降低。
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财政负担。政府可以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成一个监管的角色,从而保证质量,也可以在财政预算方面减轻政府压力。
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利用私营部门来提供资产和服务能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能,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同时,私营部门参与项目还能推动在项目设计、施工、设施管理过程等方面的革新,提高办事效率,传播最佳管理理念和经验。
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可以取长补短,发挥政府公共机构和民营机构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身上的不足。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可以以最有效的成本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使项目参与各方整合组成战略联盟,对协调各方不同的利益目标起关键作用。
风险分配合理。与BOT等模式不同,PPP在项目初期就可以实现风险分配,同时由于政府分担一部分风险,使风险分配更合理,减少了承建商与投资商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难度,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
应用范围广泛,该模式突破了引入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组织机构的多种限制,可适用于城市供热等各类市政公用事业及道路、铁路、机场、医院、学校等。
❷ 投标中的ppp方案是什么意思
垫资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公私合营模式(PPP),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PPP模式比较适用于公益性较强的废弃物处理或其中的某一环节,如有害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与填埋处置环节。这种模式需要合理选择合作项目和考虑政府参与的形式、程序、渠道、范围与程度,这是值得探讨且令人困扰的问题。
❸ 新机制新模式下PPP存量项目疑难杂症处理方案
2023年1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通知》(国办函〔2023〕115号,简称《PPP新机制》)的公布,标志着我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发展的新篇章。《PPP新机制》以鼓励民间投资、发挥市场机制、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为特点,重塑了特许经营全周期管理流程,打通了新建、改扩建项目与存量资产盘活的壁垒,推动PPP模式再出发,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PPP项目在2023年2月份进入全面“暂停”阶段。在2023年6月26日,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后,16万亿已运营、已建设、已采购的PPP项目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确定PPP项目的转换路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PPP项目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审计反馈问题如何按期、合法合规完成整改任务?PPP项目绩效评价如何开展?这些问题成为了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方、金融机构、第三方中介机构、科研院所及PPP从业人员的关注焦点。
《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全面解读了PPP、特许经营和BOT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特许经营项目周期管理流程,特许经营可行性评估大纲,特许经营方案编写注意事项,特许经营协议关键条款等内容。同时,深入探讨了PPP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关联,以及PPP项目实操常见疑难杂症与解决策略,如已完成一案两书、未采购项目的推进问题,已采购、未开工项目的应对策略,在建工程的管理与确保不烂尾、不停摆的方法,以及已运营项目的正常有效运营与PPP项目资产利用价值的保障。
PPP项目转化路径包括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特许经营模式、投资人+EPC模式、EOD模式等。PPP项目绩效评价政策解读、具体要求及实操案例涵盖了绩效考核政策演变、绩效考核要求与挂钩方式、绩效考核程序、绩效考核结果与付费、绩效考核方案与报告编制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同时,详细介绍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及储备的政策背景、实施要点、地方政府债券的基本概念解析、投向领域、申报、发行及资金使用流程,以及谋划要点和经典案例分享。
培训活动面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新城、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市政公用企业、大型企业投融资部门、专业服务机构、投资银行、信托机构、咨询公司、财务顾问等,以及与PPP相关的其他机构和人员。培训师资包括具有丰富PPP项目实施经验和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经验的专家,如中建政研政府服务中心的李老师和申老师,他们分别在政府专项债券项目、PPP项目实施、法律与财务咨询等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
培训活动分别在2023年11月24日-26日的成都市和2023年12月15日-17日的南京市举行,为参与机构与人员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PPP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与专项债券项目规划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