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药材市场现在怎么样
建议你去中药材天地网看看最新市场行情。。
2. 中国十大中药材市场分别在哪里
中医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普通人一般是很难理解透彻的,古人讲究“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对待疾病的态度或许跟现在不一样,有一些养生的方法和技巧,比如“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照季节和时令进补”等等,其实很多都是跟养生有关的,而生病后,也是大多采用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方子来搭配组合,通过熬制后进行服用,当然这里面有非常多的讲究,有的还有“药引子”、服药的时辰、与用餐时间的关系(餐前、餐后多久等),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医术,不像现在西医可以量化。
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河南省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河北省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成都市荷花池药材专业市场、江西樟树中药材市场,当然还有一些药材受到产地和特殊自然环境的要求,只能出现在一些指定的地点,不过这样的药材都是比较难规模化生产的。
现在还有很多仿野生的药材,其实就是人工种植,人工采摘,在生产过程中人工干预比较少,让它们在自然环境中跟其它野生植物竞争,凸显生命力的顽强。
3. 中药材市场概况是指什么
中药行业是盈利能力较强的行业,产品利润率高。中国中药行业发展迅速,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的四成以上。中药在国内拥有庞大、固定的消费群体,我国中药消费保持快速增长。生产方式的改变,提高了生产的整体水平,中成药工业产值从1978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400多亿元。
中药行业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行业,政府对发展中医药态度鲜明,“十一五”期间,“中药复兴”再次成为国家战略。中药企业受益于行业政策的支持,获得更多的政策资源。2009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了《中药品种保护指导原则》。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自2009年9月21日起实施。基本药物目录里面有一半品种是中成药和中医药,中药饮片首次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新医改”的深入推行使我国中医、中药的应用更加广泛。2010年,我国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2.43亿元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多的一年。
中药材市场概况参考资料:
http://wenku..com/view/b29aa20a581b6bd97f19ea71.html
4. 重庆中药材市场(商铺)优劣势
中药材市场目前在售产品为商铺,项目位于渝中区南区路166号菜园坝火车站旁,渝中区是重庆的核心区域,菜园坝是核心区域中的核心地段,中药材市场位置的稀缺性很高,周边土地都是寸土寸金。产品优势:1、自2013年重庆中药材市场搬迁经营以来,整个市场运营以及很成熟,获得广大商户以及市民的认可,年均单日零售客流量2000人以上,这还不包含各大市场商户的直接渠道客户,当前经营红火,依托桐君阁在重庆人民心中的品牌信心和安全保障,市场年销售经营额达到10亿元以上。2、渝中区是发展全面成熟的老城区,经济、金融发达,菜园坝作为成渝两地高铁客流的聚集地,形成了较大程度的商务流动客群,区域价值稀缺,该区域的商业价值市场认可度高。3、渝中区作为重庆核心区域,是承接各大区域的中心点,交通方面四通八达,轻轨两路口站,是一号线和三号线的换乘站,可通往重庆各个区域。
5. 中药材市场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怎么样
从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大量的资金进入了中药材市场,大牛市的兴起,使很多从事该行业的发家,身价百万千万的比比皆是,中药材市场近几年总体药材价格还是偏高,很多天价药材还没有回落,专业的药材市场主要以安徽亳州排行第一,其次是河北安国,四川成都荷花池药市,江西樟树,另外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零散药材市场和产地集散地。
谢谢!!希望对你有用!!请打分!!东方中药材网——请打分!!
6. 某企业生产一种由中药泡制的保健酒,你认为该企业的目标市场在哪里应如何进行市场定位
最普通的就是
目标市场 中老年群体
市场定位 中老年健康养身保健酒。分系列 多品牌 详细细专分市场需求属进入。
但我觉得这切入点不好 且未必有好的市场反应。
我有一个挺不错的切入点
但是之前我要具体知道 企业实力 企业战略 规划 投入力度 基本产品。
品牌策划 蒋际聪
7. 某企业生产一种由名贵中药泡制的保健酒,该企业的目标市场在哪里如何进行市场定位
。。。。我刚写了个这问题。好纠结的问题 ,答案好长。
在市场营销业和广告业里,目标受众又称目标顾客、目标群体和目标客群是一个营销活动所作为目标的人口群体。营销活动主要指推销广告活
动,但也可以是政治竞选活动或其他宣传活动。目标受众可以是某一个人口群体,如年龄组、性别、婚姻状况、等等。常见受众有青少年、女
性、单身、等等。目标受众也可以包括几个不同的人口群体,比如所有20到30岁的男性。营销过程也可以计划如何对待其他非目标群体。决定
一个产品或服务的适当受众是市场调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了解自己的目标受众能造成一个超额的低效力的营销活动。 研究目标受众
目的??主要是为了弄清楚一些基本问题: 1. 目标受众的特征辨析(WHO) 2. 目标受众的心理行为(WHAT) 3. 如何解释目标受众
的行为(WHY) 4. 如何影响目标受众(HOW)
8. 中草药的市场前景如何
中草药的市场发展前景
中草药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主要在于现代人崇尚健康自然,更由于西药之毒性及副作用,以及长期服用造成之抗药性,使得人类对服用化学药品产生疑虑,人们急于寻找回归自然之天然药物及疗法。自90年代开始,世界医学渐渐重视预防医学,由治疗医学模式转向预防医学模式。更由于人类日趋长寿,平均寿命大幅提高,多数开发国家已进入高龄社会。对于各种老人病,西方医学可以说是治疗乏术。人们更进而寻求替代之自然疗法,致使中草药市场逐年推升。
目前全世界超过130个国家使用中药,超过120个国家设有中草药研究机构,研究天然药物的成分与效应。1996年世界主要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法国、中国、日本、韩国及台湾中草药市场,超过150亿美元,预估到2006年将超过370亿美元。以美国草药市场为例,1985年只有4.8亿美元,到1998年已增加到42.8亿元,短短13年内市场价值提升9倍。显示中草药的发展潜力,可以说是市场庞大,商机无限。国内农产业由于受到加入WTO冲击,许多产业失去竞争力,有机中草药的原料生产刚好弥补此一缺口,为因应此一庞大商机及原料市场之需求,相关的研究及生产技术人才,包括中草药之引种、选拔、杂交、育种、筛选、栽培、原料调制,以及组织培养、生物科技之应用,以及数据库之建立等专业及技术人才之培育,可以说是需材孔急。对此,必须加强中草药遗传育种及栽培之相关课程,培育中草药高级研发人才。以解决未来中草药原料不足之问题。此外,应用生物科技于中草药之制造纯化,更是充满机会与潜力。为因应此一庞大的市场需求,中草药人才之培育,显得极为急迫且重要。
目前国内登记之中药厂超过200家,更有许多健康饮料食品制造厂商,不在此列。美国东部中医药公司经销之中草药,台商所占的比例高达70%,产品及原料则绝大多数来自中国。惟产自中国的中草药原料常因含有禁用农药或过量重金属,造成世人的疑虑。此外,根据国际野生物贸易调查组织(TRAFFIC)最近公布「台湾中医药现况及药用植物贸易」研究报告指出,台湾是全球药用植物第五大进口国,由1993到1998年间,台湾平均每年进口药用植物38,177公吨,仅次于香港、美国、日本及德国。1999年台湾进口量上升到53,000公吨。报告指出台湾中药材最常用的沈香、石斛等药用植物,在东南亚及中国大陆等产地被滥采,已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显然对中草药原料的来源,不能不考虑由本地人工栽培,以取代进口野生中草药材之来源。显然未来中草药原料之本土生产,及有机天然栽培有其独特市场价值。
9. 用SWOT分析方法来分析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优势,劣势,制定一个市场营销策,可复制粘贴,可原创,
随着全球回归自然的潮流,疾病谱和医疗模式的改变,中药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从国际中药市场的现状看,目前国际上中草药市场的年销售额约300亿美元,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但我国的中药却仅占国际市场份额的3%~5%,且其中大部分为低附加值的中药材,这与我国为中药发源地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如何使中药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变成我国真正有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已成为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中药国际市场拓展的优势-S(Strengths)和劣势-W(Weaknesses)以及所处环境的机会-O(Opportunities)和威胁-T (Threats)进行分析,探寻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对我国中药国际市场拓展的SWOT分析
优势(S)分析
中药产业是我国在国际上拥有潜在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少数领域之一。我国中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完整的产业体系,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枢纽和中药知识产业为动力,相互支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我国发展中药和天然植物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不仅体现在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独到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数千年积累的临床实践经验、丰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中医药人才优势及政府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支持等,而且还体现在中药在慢性疾病、疑难病及一些西医、西药不能治疗或疗效不理想的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和保健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
劣势(W)分析
目前,我国建立的中药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完善,缺乏一系列完整的能被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同时又由于缺乏明确的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方法,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有毒物质含量严重超标以及包装材料质量等问题,我国中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此外,我国中药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很弱,传统剂型仍占很大比例,新剂型应用相对较少,能够形成规模效益的单个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品种很少,单个品种和同类品种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中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长期以来,我国中药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
机会(O)分析
由于新的化学药物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从化学合成物中发现新药的成功率越来越低以及近年来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日益显现、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等不利因素的存在,使人们开始把眼光投向传统医药领域,中药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已加入WTO,根据自由贸易协定,各成员间的关税壁垒和人力限制将被取消,我国中药可以凭借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价格优势进入各国市场参与公平竞争,这为我国中药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中草药产品法律法规的限制均有所松动,许多国家表现出对中药不同程度的接受趋势。中药作为治疗药物已引起全世界医药界的重视和关注,并逐步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我国中药正面临着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契机。
威胁(T)分析
首先,中药出口面临着其他国家传统药物的有力竞争。我国的中医药仅为全世界诸多传统医药学的一种,来自欧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植物药也同样占有一定的市场。目前,韩国的中药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早已超过中国,而日本的“汉方药”年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亿日元,仅津村“顺天堂”一年的产值就相当于我国中药产品的年出口总额。除此之外,日本在新的植物药制剂开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救心丸、牛黄清心丸、正露丸等,成功地打开并占领了国际市场。
其次,跨国制药企业已经实质性地进入了天然植物药行业:一方面通过购并现有天然植物药企业占有市场;另一方面又加大研发投入,开发自己的天然植物药产品,如葛兰素史克(GSK)开发并推出了天然植物药睡眠改善产品“Alluna Sleep”。
再次,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长期以来,我国对中药的知识产权研究和重视不够,许多中药产品未申请专利,或作为商业机密进行保护,致使一些有价值的古方、验方、祖传秘方以及蒙药、藏药等特殊品种长期流落民间,有的甚至被一些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无偿利用。以韩国为例,其利用我国传统处方所开发的制剂,在国际医药市场的占有率为10%,仅“牛黄清心丸”一个品种的产值就达0.7亿美元,并在我国申请了“牛黄清心丸”的发明专利。
二、我国中药国际市场拓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中药国际市场拓展的SWOT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新时期中药国际市场拓展有独特的优势,也有其劣势,新的形势下中药国际市场的拓展充满了机会,但也存在一定的威胁。我国中药产业必须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国际市场拓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做到利用优势,克服劣势,把握机会,化解威胁,只有这样中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宣传和普及中医药知识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中药要想真正走出国门,其前提条件是中医药知识在国内外的普及。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强与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和合作,定期举办中医药的学术研讨和中医药博览会,大力宣传中医药;通过在国外开设中医药学校,传播中医药文化和知识;通过在国外建立示范中医院或名医坐堂的中药店,以医带药。例如我国中药行业的老字号同仁堂,通过海外开店、中医坐诊与销售中药相结合,给海外消费者一个直接了解中药的环境,增强其对中药的信任;中药的疗效反过来又提高了中医药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宣传和普及中医药知识,让世界了解中医药,从而为中药国际市场的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完善中药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并大力推进实施
应参照国际相关标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健全中药安全性的保证体系,加强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中药种植(养殖)、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标准和规范,从而保证中药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通过推行和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等,规范中药研究、开发、生产和流通过程,不断提高中药行业的标准化水平,逐步建立中药标准产业链,为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下良好基础。完善中药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并大力推进实施是实现我国中药企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药打人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加强中药学基础性研究并研制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新剂型
中药本身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而在中药配伍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方剂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目前的研究水平上,尚无法阐明中药的药性理论、物质基础、作用原理、配伍规律等,因而必须进一步加强中药学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基础性研究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加强中药的科技含量,保证中药疗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国政府应大力支持中药基础性研究的科研课题,用科学证明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剂型开发方面,应突破中药就是“丸、散、膏、丹、汤”的传统中药制作方法和观念,向高效、优质、安全、稳定的“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贮存、携带、服用方便)的现代化剂型发展。既要保留药材的质、气、味,满足中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的需要,也要符合现代药品使用的趋势,努力向小丸、微丸、口服液、胶囊、软胶囊等方向改进,尝试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并注意改善外观包装,使之更易被国际市场接受。
提高中药国际市场营销水平
中药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投资、对外合作和出口药品等3大类。中药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不仅是消费群体和竞争市场的变化,中药被纳入的监督管理体系也发生了变化。无论中药是以药品身份还是以食品身份进入国际市场,均要做到符合进口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企业要重视研究各个国家关于中草药产品、食品及保健品等的法律、法规,结合自己产品条件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明确市场定位,分种类、分档次,采取恰当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又由于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存在较大的社会文化差异,各国对中草药的需求不尽相同,企业必须重视对国际目标市场的调研,真正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发适宜的中药品种及包装,然后再选择有效的经销渠道和促销方式打入国际市场。在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尤其应充分发挥中药在慢性疾病、疑难病及一些西医、西药不能治疗或疗效不理想的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和保健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
此外,为尽快进入国外市场,那些已经走出去的中药企业可以考虑收购或者并购中国以外国家或地区的现有药品批发企业或药厂,利用他们已经建立的市场销售渠道和营销经验把传统中药打入国际主流传统药品市场。
增强中药企业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中药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和世界上大的跨国医药公司竞争的实力。针对我国中药企业目前的状况,可以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组建一些可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引导中小型企业走专业化分工或集约化生产的道路,从而增强我国中药企业的竞争力。考虑到开发国际市场的高风险性,企业间联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和分担风险,充分利用各自的生产、营销网络等优势,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另外,在天然植物药方兴未艾的国际大背景下,推动国际天然植物药市场迅速成长对我国与欧美日等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因此可以采取中外联盟合作的方式。我国中药出口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参与国际竞争方面又存在明显的不足,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优势互补、联盟合作对中外双方均有现实的意义。中外联盟合作战略是我国中药出口企业在当前环境下迅速壮大实力,尽快走向国际市场的现实途径,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
有效地保护中药知识产权是促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保障。医药产业的特点之一是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依赖,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中药产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中之重。面对复杂的国际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使中药走出国门,必须重视国际知识产权研究,收集、研究、掌握国际上有关中药(植物药)相关信息和动态,在世界范围内积极进行专利申请和中药的商标注册,使更多的中药产品获取驰名商标,成为知名品牌,进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10. 国家认可的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各有哪些特点
我国的中药材流通基本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在这些市场背后活跃着一支以个体经营户为主的庞大的药材收购、贩运、经销队伍,他们以家族,或以长期的药材经销关系为纽带组成的联合体活跃在药材的产区、运输、市场及销售的各个环节。二是较大的中药厂家在集团化的发展中实力壮大,特色品种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分额,为保证产品质量,在药材产区投资建立药材种植基地,以稳定药材质量和价格。三是依然存在的各级药材公司销售渠道,众多的医院、药店凭借着对国有药材公司的信赖,依然要从昔日的主渠道进货,而实力较大的国有药材公司,也保持着自己较稳定的药材购销渠道,但这些渠道在产地和药材市场的购销环节上,往往与个体药商相交织,关键在于把握药材质量。四是活跃在药材产区和销区农贸市场上的药材零售商,他们摆摊挎蓝销售自家种植或转手倒来的当地产新药材,其主要方式是零售。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有药食同源的传统,群众有进补的习惯,特别是在南方,早市、农贸市场都有部分药材销售。以个体药材经营户为主的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占据着药材销售的重要位置,它们各有特点:
(1)大型的产区市场 以河北安国和安徽亳州为代表。它们地处药材产区,依托着全市 30万亩药材种植基地,两个县级市都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在从事药材的生产、加工、贩运与销售,广大药农以药材的生产和流通而脱贫致富。这两个市场都有2000~3000个摊位的交易大厅,其中安国有数百个固定门店组成的街道,亳州则有数百个固定门店组成的交易市场,分别被誉为“东方药城”和“中华药都”。安国的中药材年成交额超过50亿元,年药材吞吐量10万吨,销售遍布全国以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经营的商户有本地药材经销的个体户、外来经销商、大商户的销售点、精品交易厅等几类。而亳州建有全国规模最大、从业人员和摊位最多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市共有药材种植专业乡、村800多个,每年中药材交易额高达100多亿元。
(2)产区市场 以广西玉林、河南禹州、湖南廉桥和江西樟树为代表,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但市场规模相对安国、亳州小,一般在200~600户,市场都是由固定门店组成,经营品种以本省及药材经济区域内的主产品为主。广西玉林中药材市场位于玉林市中秀路,距离玉林火车站仅800米;邵东廉桥中药材市场坐落于湖南省邵东市廉桥镇;河南省禹州中药材市场地址是河南省禹州市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处;江西樟树中药材市场位于樟树市城区西侧的药都路3号,毗邻105国道。
(3)销区市场 以广州清平、广东普宁为代表的,是在城市农贸市场基础上逐渐演化为药材专业市场,这两个市场都以人参、西洋参等贵重药材和南方药材为主,并面向港澳台地区,有较大的出口交易。广州市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华南地区重要药材交易市场之一,药材经营大楼一层全部为高级滋补药材,全国地道药材单项经营的直销招牌,如春砂仁、三七、天麻、雪蛤羔、吉林红参、高丽参等地道、名牌高级保健滋补品牌子琳琅满目。广东普宁中药材市场位于广东省潮汕平原西缘的普宁市,是粤东地区中药材集散地。
(4)带有集散性质的市场 有成都荷花池、西安万寿路、兰州黄河市场。四川是我国的药材主产区,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是西南地区的药材汇集地并在这里流向全国,2009年8月从市中心搬迁到三环外的成都国际商贸城;西安万寿路市场位于西安市东大门万寿北路,西安火车集装箱站旁边,其销售辐射新疆、甘肃、兰州、青海、宁夏,是西北地区药材流向全国的主要集散地;兰州黄河中药材专业市场为甘、青、宁、新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2009年迁址到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1号,以甘肃等地药材品种为主。
(5)其它市场 有重庆解放路、哈尔滨三棵树、山东舜王城、湖北蕲春、岳阳花板桥、昆明菊花园,这些市场规模在200户左右,以本省药材为主,均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兼有产地与销地市场特点。重庆解放路中药材专业市场地处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88号,北邻全市最繁华的商业闹市区解放碑1公里;哈尔滨三棵树中药材专业市场位于哈尔滨市太平区南直路485号,邻近三棵树火车站,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为我国北方中药材经营的集散地;山东省鄄城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地处鄄城县舜王城,市场占地面积6.6万米,可同时容纳固定推位2000多个;湖北蕲春李时珍中药材市场位于蕲春县城时珍大道,与李时珍纪念馆隔湖相望,主要经营杜仲、银杏、厚朴、黄柏、蕲艾、茯苓、天麻等地产药材;湖南岳阳花板桥中药材专业市场位于岳阳市岳阳区花板桥路与东环路交汇处,距 107国道5千米,火车站仅2千米;昆明菊花园中药材市场位于昆明市东郊路174号,经营中药材4000余种,年贸易额达10亿元人民币。
除了上述17个国家认可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外,甘肃陇西首阳镇的文峰中药材专业市场、吉林抚松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河南辉县百泉药材市场以及安徽铜陵、陕西韩城、赤峰牛营子、海南万宁、福建拓荣、甘肃酒泉等季节性地产药材市场,在当地都具有很高的影响力,是地产药材的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