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为什么要市场调查拜耳

为什么要市场调查拜耳

发布时间:2021-04-07 07:11:49

1. 关于拜耳、礼来、辉瑞

我在默沙东,是省会城市但不是成都。几家公司都有认识的朋友,了解一些。但地区不同,市场不同,或许我的答案会与你的实际情况有所偏颇。
1.奖金机制:我给不出准确的数字,但跟圈子里的人经常聊,拜耳最好、礼来其次、再次辉瑞。我一个好朋友,辉瑞络活喜一个Q的百达成金奖基数才8K ,好像外企里面最低了。
2.基本工资待遇:不用说他们三家,业内的外企也都不相上下,因为外企的HR在制定薪酬制度的时候,都是经过调查和评估的,这涉及到企业对于人才的竞争力,不会有太大悬殊,所以,这细微的差距不该成为选择一份工作的考虑因素。
3.工作压力:辉瑞最大、礼来其次、再次拜耳、同样,市场不同,老板不同,无法形成有意义的对比。
综述:我觉得你的问题.........有点幼稚,这不该成为问题,稍稍有经验的人,都不会以这三点来选择一份工作,而应该从产品,市场,老板,资源这四个方面来考虑,觉得你刚刚进入外企,或者是应届生,胡乱猜测,别介意。

2. 拜耳集团的发展策略

创新驱动成长
1863 年8月,德国商人拜耳和染料专家威斯考特在德国巴门创建了一家染料生产企业。140多年后,拜耳集团成长为一家在医药保健、营养品和高科技材料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性企业。9.3万名员工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882年,拜耳开始了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拜耳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市场。
瞄准亚太市场 在沪建立基地
沃纳·温宁近日再度来到中国。这位拜耳集团董事长率领董事会成员在上海参加了“拜耳中国周”系列活动,以便让这些高层人士亲眼看一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对化工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坚定投资中国的决心。
“位于上海的拜耳一体化基地将成为我们在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基地”,温宁在拜耳材料科技部新工厂投产仪式上强调说,“亚太地区是拜耳集团未来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是拜耳在亚太地区的重中之重,既是生产基地,又是商业战略中心。”在亚太地区,拜耳去年的销售额上升了15.5%,达到46 亿欧元,占集团业务的17%。其中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上升了24%,达到12.6亿欧元。2006年上半年,拜耳在亚太地区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销售额增长了22%,达到7.14亿欧元。
拜耳近年来所获佳绩的原因归结为“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而其核心则是以创新为驱动力,以成长为本。为了保持创新能力,拜耳每年都将大笔资金用于研发,2005年总额达到18.86亿欧元。为了实现更快成长的目标,未来拜耳将重点经营好上海一体化基地。拜耳将在这一基地建设三个新项目:初期年生产能力10万吨的聚碳酸酯工厂;第一个聚氨酯生产设备—MDI分离器,年生产能力8万吨;生产HDI涂层材料的工厂,初期产能为每年3万吨。
研究客户需求 确定主攻方向
1937年,拜耳发明了聚氨酯,并通过近70年的研发创新,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如今,从发动机外罩、汽车仪表盘、医用CT机、铁路枕木到滑雪板、仿木家具部件、冰箱、鞋底,人们都可见到聚氨酯材料的踪影。拜耳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料生产商。2005年,拜耳高科技材料部的销售额达107亿欧元,占集团销售总额的 39%。
在上海举办的2006中国国际聚氨酯展上,拜耳全面展示了在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中国正成为全球新兴的一个聚氨酯强国。”拜耳材料科技部亚太区聚氨酯业务市场总监古方向记者强调。据了解,2005年全球聚氨酯市场需求量为1046.5万吨,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1335.5万吨。根据拜耳的预测,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聚氨酯市场。据此,拜耳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建立新厂以应对需求增长,以及将中国市场作为拓展重点等。
拜耳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中国和亚洲地区聚氨酯业务年增长率分别达到8%和 6%,其保障措施有三:实现世界级规模的本地生产、优化营销网络和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为此,设在上海的拜耳聚合物研究开发中心今年9月初将完成扩建工程。 “在这里,经验丰富的聚氨酯开发与技术服务专家将与拜耳材料科技在日本、美国和德国的技术中心密切合作,从而为客户度身定制解决方案,提供更好的服务。”

3. 德国拜耳的企业精神、企业战略、企业广告语分别是什么

拜尔股份公司 ( Bayer AG )
地址: Bayerwerk 5090 Leverkusen , BRD
拜耳股份公司是战前德国法本化学工业集团的三大继承公司之一, 1991
年的股份资本 25.3 亿马克,按资本额排列是德国最大的股份公司,销售额
260.58 亿美元,资产 255.48 亿美元,雇用职工 17.48 万人。该公司在按销
售额排列的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工业公司中居第 40 位,是资本主义世界化学
工业第二大跨国公司,在农业化学品和聚氨酯类的生产方面都居世界之首,
公司总部设在勒弗库森。
(一)
拜耳公司是 1863 年由弗里德里希·拜耳在乌珀塔尔建立的,原来是只有
9 名职工的染料小作坊。不久,由于在合成染料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首先制
成阿垦察林红色合成染料,拜耳公司名震全球。到 1880 年,它几乎在欧洲各
大城市都设立了子公司。
1881 年拜耳公司改组为股份公司。
1883 年被称为德国化学之父的著名化学家克尔罗受聘于拜耳公司。
1888 年该公司专门研究最新药物, 1889 年克尔罗发明 “阿斯匹林”, 1892
年拜耳公司最先生产合成杀虫药剂, 1899 年开始推销阿斯匹林,在本世纪的
最初 20 年,该公司开始研究合成橡胶。
1925 年,拜耳公司和德国其他几家大型化学公司合并建立法本化学工业
股份公司,即染料托拉斯。
法本化学工业股份公司是德国最早出现的大康采恩和巨大国际垄断组
织,到 1930 年,法本托拉斯已控制了德国的全部染料生产,几乎全部炸药、
90 %矿物酸、约 3/4 的合成氨、 40 %的制药业和 30 %的人造丝生产。在二次
世界大战前夕,法本托拉斯已控制着德国整个化学产品总值的 40 %,它还拥
有德国最大的煤和焦炭垄断组织莱茵钢铁股份公司 45 %的股权。到 1943 年,
法本集团在德国的企业已达 380 家,国外企业 500 家,总资产达 60 亿马克,
并参与了约 2000 家国内外企业,战争期间,法本集团向法西斯政府提供大量
经费,与之订立操纵国家市场的合同,垄断了人造汽油和人造橡胶生产。它
生产了约占德国 95 %的毒气和炸药的 84 %,并获得了巨额战争利润。
在法本集团之内,拜耳公司在 30 年代首先生产磺胺药物,并开始发展聚
氨脂类。
战后,法本化学工业股份公司被拆散。
1951 年,拜耳股份公司重新组建成独立的公司,并保留矮克发公司的股
权,拜耳公司的创办资本 10 万马克, 1953 年股份资本增加到 3.87 亿马克。
50 年 代,拜耳股份公司着重恢复生产能力, 60 年代以来,该公司加紧对
外扩张。在 30 多年中,公司的经济实力迅速膨胀, 1960 年其销售额为 28.19
亿马克,到 1991 年增加到 260.58 亿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化学工业公司中
从居第 5 位上升到居第 2 位。
(二)
目前,拜耳股份公司在国内外拥有 400 多家子公司。其中,国内的主要
子公司有矮克发—格法埃尔特公司、石油化学公司、梅茨勒橡胶公司、布龙
斯比特尔舍尔德化学公司、莱因霍尔特—玛拉公司、许尔斯化学公司、沃尔
夫·瓦尔斯罗德公司、哈尔曼与顿默公司等等。
拜耳股份公司总部下设 5 家生产工厂。勒弗库森工厂主要生产 无机和有
机化工原料。埃尔伯费尔德工厂主要生产医药、农药。多尔马根工厂是拜耳
公司的硫酸、氯碱、农药、化学纤维、电绝缘薄膜、塑料初级产品的生产基
地。于丁根工厂主要生产无机和有机基本化工原料、塑料原料和塑料、涂料
原料、特种染料、聚氨脂原料。布龙斯比特尔工厂是拜耳公司在 70 年代末新
建的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塑料、合成橡胶和染料等。
拜耳股份公司的经营范围广泛,包括化学工业的所有领域,但在 1973
年石油危机之后,它一方面把力量集中到药品和农业化学品,另一方面逐步
撤出无利可图的领域,例如纤维产品和轮胎。
拜耳股份公司一贯重视科学研究。
1960 年该公司研究与发展经费 1.25 亿马克, 1970 年增加到 4.51 亿马
克, 1982 年达到 16 亿马克,其在销售额的比重从 4.4 %分别增加到 7.7 %和
10.6 %。 1970 年该公司从事研究与发展的职工 0.61 万人,到 1982 年增加到
1.27 万人,其在职工中的比重从 6.6 %增加到 12.8 %。目前,拜耳公司拥有
许多专门研究机构,其中,主要的有埃尔伯费尔德医药研究中心、多尔马根
有机化学实验室和合成纤维技术研究所等。长时期来,该公司特别重视化学
人才,注意从化学家中挑选经理人员。自从克尔罗接替拜耳担任第 2 任总经
理以来,历届总经理和主要经理人员都是化学行家,现任总经理格吕纳瓦尔
德也是联邦德国化学工业界的名流。
(三)
拜耳股份公司生产的化工产品超过 6000 种,这些产品分属于 9 个部,即
药品部、农业化学品部、塑料和表面涂料部、聚氨酯类部、无机化学品部、
有机化学品部、染料部、橡胶部和纤维部。各部的主要产品如下:
药品部,主要包括止痛药、抗生素、治糖尿病药、抗高血压药、利尿药、
心肺药物、镇静药和消毒药。该部还生产兽医用药 物、保护皮肤的产品以及
与饮食有关的药物等等。
农业化学品部,主要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和消毒剂等等。
塑料和表面涂料部,主要包括热塑树酯以及聚碳酸盐,丙烯睛——丁二
烯——苯乙烯聚合物,环氧树脂,高密度聚乙烯,合成树脂做的媒介物和添
加剂,软化剂,电绝缘材料和表面涂料等等。
聚氨酯类部,主要包括异氰酸盐,多元醇以及柔性、半硬性和硬性聚酯
泡沫塑料。
无机化学品部,主要包括基本化学品,如硫酸,苛性苏打和氯气,硅酮,
活性炭,颜色涂料和金属氧化物等等。
有机化学品部,主要包括用于染料的媒介物,催化剂,防腐剂,调味剂
等等。
染料部,主要包括有机染料,颜料和助剂等等。
橡胶部,主要包括合成橡胶,橡胶化学品等等。
纤维部,包括一系列纤维和纱、主要有贝纶、聚脂纤维、丙烯酸纤维和
聚丙烯纤维。
(四)
在德国的三大化学公司中,国外市场对于拜耳股份公司来说最为重要。
60 年代中期以来,拜耳公司的销售额一半以上是通过国外市场实现的,
1982 年,国外市场实现的部分甚至达到 76.7 %,这个比例在德国的各大工业
公司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还要指出的是,国外子公司所占的比重特别大, 1982
年国外子公司的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 56.6 %,不仅大大超过了巴斯夫公司和
赫希斯特公司,也超过了德国的其他公司。
拜耳股份公司的对外扩张早已开始, 60 年代中期以来,扩张的步伐加紧
了, 70 年代达到了高潮。它在国外的活动中心最先是南美和北美,随后又逐
步转到西欧。目前,该公司在 40 多个国家 和地区,包括亚洲的伊朗、印度尼
西亚、印度和南朝鲜设有子公司和合营企业 300 多家,生产工厂 100 多家。
拜耳股份公司在国外的重要的子公司有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的拜耳国际金融公
司;美国的莫·拜化学公司、米勒斯实验公司和库特实验公司;西欧的拜耳
安特卫普公司、拜耳意大利公司、拜耳金融公司;巴西的巴西拜耳公司等等。

4. 拜耳公司有多少员工

拜耳全球

拜耳——高瞻远瞩、纵观全球 拜耳在全球五大洲设有约350家公司,员工人数为113,637人(截至2004年8月30日)。主要在欧洲、北美和远东地区开展业务活动。随着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增强,在客户周边建立生产中心已成为公司的首要任务。拜耳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勒沃库森。该城镇位于莱茵河东岸,介于科隆和杜塞尔多夫两座城市之间。基于勒沃库森总部,拜耳对其全球业务活动进行管理和协调。 欧洲是拜耳的“家乡市场” 2004年,拜耳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约为129亿欧元,占集团总销售额的40%以上。综合的分销网络以及位于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要生产设施使拜耳在这一重要经济区域占据强势地位。拜耳在欧洲公司雇用员工总数为65,350人(截至2004年8月30日)。 北美洲:“沿海岸”开展新兴市场调查 在北美洲(包括美国和加拿大),拜耳设立了许多独立运营的子公司:美国拜耳公司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而加拿大拜耳公司总部则位于安大略省多伦多。2004年,拜耳集团在北美的持续运营实现了82亿欧元的总销售额,约有员工22,805人。 拜耳是品质的象征:拉丁美洲的悠久历史 拜耳进驻拉丁美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公司几乎在该地区所有国家均设立了附属公司,在消费者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从开普敦到卡拉奇:非洲和中东拜耳的业务运营遍布整个非洲地区。作物保护是公司在该地区的业务核心,配方工厂位于肯尼亚、加纳、南非和象牙海岸。中东地区国家是欧洲和远东之间的桥梁。拜耳已在该地区运营多年,并在该市场中营销其全部产品系列。 2004拜耳在拉丁美洲/非洲/中东的销售额约为36亿欧元,员工人数为11,633人。重要的潜在市场: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是拜耳最重要的潜在市场之一。2004年,拜耳在该地区的13,849名员工创造了49亿欧元的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6%左右。公司的中期目标是大幅提高亚太地区的销售份额。1990年至今,拜耳集团已在该地区投入约27亿欧元用于资本支出、收购和研发,这充分证明: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市场,亚太地区对拜耳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强。

拜耳在中国

大中华区是拜耳在亚洲的第二大单一市场,销售额约占该地区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一。多年来,我们对该地区的关注稳步增强,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逐步投资发展为目前的大规模

、世界级工厂投资。拜耳在上海化学工业区一体化生产基地的投资表明,我们已将大中华区视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公司组织

拜耳大中华区集团主要面向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市场开展运营。拜耳集团大中华区由管理控股公司领导,下设子集团与合资生产企业在其战略引导下开展独立运营。大中华区集团由拜耳大中华区集团总裁——戴慕博士领导。

工作团队

大中华区集团各类职能部门共有员工约2,800人.

公司及地点

拜耳目前在大中华区拥有18家公司,其中8家公司的生产设施现已投产,为公司涉足的所有业务领域提供支持。本地化生产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与日俱增。

中国大陆:

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北京、广州)

拜耳(四川)动物保健有限公司(成都)

拜耳涂料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拜耳光翌板材有限公司(北京)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北京)

金陵拜耳聚氨酯有限公司(南京)

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上海)

拜耳聚氨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拜耳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拜耳杭州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杭州)

拜耳天津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天津)

香港

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台湾

台湾拜耳(台北)

台湾拜耳聚优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前金区)

台湾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台北)

产品

拜耳在中国推出了多种产品。其中最知名的产品有:

医药保健领域:Glucobay®、Nimotop®、Ascensia®、Adalat®、 BayAspirin®、Talcid®和Canesten®

作物保护领域:Decis®、Regent®和Admire®

聚合物领域:模克隆®、Bayblend®和Bayr®

http://aibili.niwota.com

5. 想进拜耳(上海)这类的外企公司的问题

我以前一个朋友在那边,不是做市场的。进去是要靠熟人推荐的。底子薄倒是没关系。里面没有人估计没戏。

6. 德国拜耳公司的阿司匹林故事

阿司匹林,这种从3500年前“柳树皮可以止痛”发展而来的药物与青霉素、安定并称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几乎每一次人类出现新的重大疾病,阿司匹林的新作用就会被发现,并被迅速大规模推广。因发现阿司匹林作用机理而获得1982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约翰?瓦内爵士说:“尽管阿司匹林是一种古老的药物,但我们每天都可能在它身上发现新的东西”。
《阿司匹林的妙用》的作者Eric Metcalf声称:“每天一片阿司匹林,让你远离医生。”他在书中探讨了阿司匹林在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帕金森、骨质疏松症等病症的预防和治疗中的最新医学进展。到2007年,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已经和儿童时期免疫、戒烟预防措施一起,成为2007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 Task Force)推荐的首要医学预防措施。难怪拜耳公司前主席巴克马得意地说,每天服食两粒阿司匹林差不多已经成为美国的传统。
110年的历史足以让人看清楚,至少有两个原因促进了作为商品的阿司匹林的畅销:售价低廉以及拜耳公司的有力推动。阿司匹林的新用处总是不断被发现,但要证实这些额外效用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要变成商品销售则更加复杂。110年来,拜耳公司要做的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市场营销把这款药品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再通过专利与商标把这款商品的利益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1899年3月6日,阿司匹林的发明专利申请被通过,商品专利号为36433。阿司匹林开始在位于德国伍珀塔尔的埃尔伯福特工厂生产。它的发明者、29岁的德国化学家菲利克斯?霍夫曼接到导师的通知,让他停止手头对煤焦油的研究,开始专攻一种药物—改进水杨酸,制造一种稳定的副作用更小的解热镇痛药。
霍夫曼这个药物并不陌生,这东西也不是什么新发明。但他需要改造这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物,使它从一个土方子变成一种商业化的药物。很早的时候,霍夫曼饱受风湿之痛的父亲就服用水杨酸解热镇痛,只是它引起的呕吐和胃部不适让人难以忍受。他父亲早就在问他能否找到一种办法,让水杨酸既能达成药效,又不要这么大的副作用。
霍夫曼梳理了一系列论文,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生产出稳定又副作用较小的乙酰水杨酸(ASA,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比其他产品研发人员幸运的是,他背后有一家强大的公司。
拜耳做了其它制药公司不屑于做的两件事情,一是为化学品乙酰水杨酸取了个商标名“阿司匹林”,二是为其生产过程在很多国家注册了专利权。
在那个年代,医生的要求也并不高,只要药品稳定副作用又较小,便足以得到医生认可:20世纪初卫生条件太差了,健康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个出生于1900的美国人一般只能活到49岁左右。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包括肺炎、肺结核、肠炎和伤寒等,这些疾病多数是由受污染的水和食物导致的。因此和在欧洲一样,阿司匹林很快便作为解热镇痛的首选药物。从西伯利亚到旧金山的药房里,到处能买到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很快就拥有了一帮医生粉丝。美国成为拜耳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而阿司匹林也成了拜耳在美国最重要的产品。到1907年,拜耳产品在美国的总销量中,阿司匹林占21%,到1909年达到31%。
最初阿司匹林的供应形式是250g的瓶装粉末,粉末每1g装入纸袋,分发给患者。后来阿司匹林以500mg片剂与世人见面,之后1904年管状试剂上市。1915年阿司匹林是片剂,而且不再需要医生开处方。
不过,拜耳对学术界和医学界的影响力依然强大,这为阿司匹林迎来商业需求上的第二个高峰打下了基础。
阿司匹林市场前景最大的应用领域—心脏病预防,其研发过程并不是由拜耳公司主导的。拜耳的能力体现在,当阿司匹林对心脏病的预防在学术上被证明,昂贵的临床试验也由政府机构完成之后,拜耳很快开始介入,并用自己最擅长的营销和专利权的筹码,将这种药品的影响力极尽可能地扩大。
194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耳鼻喉科医生Lawrence Craven注意到一个奇怪的事情,他给那些扁桃体发炎的病人使用相对大剂量阿司匹林,会导致他们流血过多。这让他联想起,阿司匹林也许能够增加血液供应,而增加血流供应是保护心脏的一个途径。于是他从1948年开始,利用阿司匹林治疗他的年迈的男性病人,帮助他们减少心脏病发病几率。到了1950年代中期,他发表了几篇论文,声称他的8000多个病人无一遭受心脏病突发事件,而且阿司匹林还能帮助他们预防中风。
对于阿司匹林对心脏的作用,他的认识和当时整个世界都相反,但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不幸的是他的数据非常粗略,他发布论文的期刊也不够有名,受众十分有限,他的结果因此没引起太大关注。他的发现甚至没能帮助自己,他于1957年死于心脏病突发。
在那个年代,阿司匹林能够保护心脏被认为是一种荒谬的说法。因为人们服用水杨酸用于解热镇痛的时候,很多人会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最早阿司匹林在拜耳的实验室里被合成时,在实验室里停留了很久,也正是因为当时拜耳的医学总监拿不准其对心脏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位拜耳的科学家仔细地考察了历史上服用水杨酸的剂量,发现当使用较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时,其对心脏副作用会较小。后来拜耳又委托几个德国医生悄悄作了临床试验,在证明对心脏足够安全之后,才敢正式开发这个药物。
一直到1950年代,拜耳对阿司匹林对心脏的作用都仍然高度警惕。哈佛教授、阿司匹林专家Charles Hennekens手里保存着一张1950年代登载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的阿司匹林广告,上面有一系列文字特意保证阿司匹林不会影响心脏。
直到1971年,科学家发现阿司匹林能够保证血液中的血小板凝结,这样便能够保持心脏的血液供应,以保护心脏。然而在整个1970年代,针对阿司匹林用于心脏病预防的临床研究规模太小,还不足以说服公众。
这时候,拜耳公司数十年坚持的学术营销开始发挥作用了。这种药品的影响力,加上它异常便宜的价格,让更多的学术界人员致力于此药物的临床研究。很快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学术证明不断出现。1977年发表于美国《Strok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首次证明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脑卒中之后,越来越多的证实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作用的研究发表于世界权威医学杂志。
在阿司匹林从一个药物变成一种商品的过程中,不能把所有功劳归在拜耳身上。阿司匹林确切地能被适用于哪些病症,还是需要大规模地被FDA认可的临床研究来证明。这种研究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和资源,不过掏这笔钱的不是拜耳,而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
内科医师研究是阿司匹林拿下心肌梗死一级预防资格的关键点。这次研究由NIH于1983年开始组织、22071名美国健康男性医师参与。这项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否可以预防健康人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参加研究的医生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随身携带并服用研究药物,平均随访时间达5年之久。
这项原本耗时8年的研究,在第5年被伦理委员会提前终止。原因是阿司匹林实在太有效了。研究中期结果便足够证明,阿司匹林能使心肌梗死风险降低44%,首次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66%,糖尿病人群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61%。伦理委员会认为对照组的医师有权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冠心病,以便从中受益。1988年,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美国《新闻周刊》上,引起了巨大轰动。
类似的,阿司匹林的女性健康研究纳入了近4万名美国女性医务工作者,历时十年;护士健康研究纳入了12万名美国女护士,历时达24年。这些由医务工作者亲自参加的研究大大推动了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发展,也标志着阿司匹林已经通过了研发阶段最严格的考验。
1971年,拜耳阿司匹林加维生素C的泡腾片问世;1993年,拜耳阿司匹林肠溶片上市。肠溶片在阿司匹林外面加了一层包衣,这种药片在胃部不溶解,直到肠道才发生作用,这样就几乎完全解决了胃部不适的副作用问题。2003年拜耳阿司匹林粒状产品(无需饮水)面世。2007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的研究显示,5年间每天使用300毫克或高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使治疗后10至15年的结肠癌发生率降低74%。这印证了澳大利亚G.Kune教授1988年的研究,被拜耳视为阿司匹林继解热镇痛、心脏病预防之后的第三个飞跃。
阿司匹林的发展中一直都有商业与科学两种推动力。商业与科学究竟谁该领先半步,这问题拜耳已经考虑了110年,恐怕还要继续考虑下去。

7. 拜耳(中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

拜耳与中国的联系要追溯到1882年,那时拜耳的染料首次在中国市场上出现。如今,拜耳集团在中国包括香港地区建立的分支机构已发展到15家,其中的主要贸易实体香港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分别设立了联络处。
自从1993年与化工部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以来,拜耳采取了决定性措施,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以扩大其在华业务。目前,拜耳在中国已经建立了12家合资企业,并为这些合资企业和其他一些已与中方达成协议的项目拨出了6亿多马克的资本支出预算。拜耳完备的产品组合将为其在中国带来发展。其在华的中期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将销售额增加一倍,其中至少有40%来自于拜耳在中国本地的生产厂。
拜耳在中国的经营活动由香港的拜耳中国有限公司管理。它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分别设有4家联络处。1994年在北京成立的控股公司———拜耳(中国)有限公司负责协调有关技术转让、市场开拓事宜,并为拜耳在华合资企业的准备和运营提供支持。包括迄今为止已经投入运营的合资企业在内,拜耳目前在中国约有2,200名员工。随着正在建设中的生产基地的不断加入,拜耳预计其中方员工人数会在本世纪末大大增加。
拜耳最近向上海同济大学提供30万马克用于研究开发的举措亦证明了拜耳对中国的承诺。拜耳对中国的化学学术研究机构的支持包括:赞助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赞助北京中外管理培训中心、在北京化工大学设立奖学金以及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等。
在拜耳不断扩大其中国本地生产能力的努力中,上海已经成为拜耳地区投资的重点。在那里,拜耳上海颜料有限公司的氧化铁加工厂于1997年初投入生产,其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建筑及颜料行业,而且还出口到亚洲其他国家。通过收购美国的Florasynth公司,哈门及雷默高仕香精有限公司成为了拜耳的一员。该公司早在1983年就开始香精香料市场的业务活动,并在1998年成为拜耳在中国的独资公司。
拜耳于1995年在位于上海西北方向的无锡市建立了拜耳无锡皮革化工有限公司。年产约9,000吨皮革化学品。同时,它还拥有拜耳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皮革应用及开发实验室。另外,拜耳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建有德司达无锡染料有限公司,生产纺织染料。
拜耳在中国还积极进军生命科学市场,其最大的合资企业是涉足医药领域的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北京,于1997年11月投入医药产品的生产,共有员工350人,生产各类医药产品,包括:治疗糖尿的拜唐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拜新同、治疗老年感和性功能丧失的尼膜同等。
为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生命科学市场的地位,拜耳又于1998年8月与上海中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兴建了两家企业。
拜耳在中国还涉足农业的另一领域。它于1997年在成都建立了拜耳(四川)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动物保健产品。该合资企业的产品有20余种,分为普通化学兽药、饲料添加剂及公共卫生产品三大类。该公司计划于2000年中期完成其新厂房的建设。
高分子聚合物领域也是拜耳在中国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1996年底,拜耳和北京光翌阳光板天幕有限公司于北京建立了拜耳光翌板材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进行各类聚碳酸酯板材及适用于家用及建筑业的其他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工作,并于1998年夏天投入生产。
1999年3月,拜耳金陵聚氨酯有限公司(合资企业)在中国南京的生产厂投入生产,年产一万吨组合聚醚。用该厂产品生产出的聚氨酯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以及做为隔热材料应用于冷藏设备、建筑业、集装箱及集中供热管道保温等领域。
莱茵化学(青岛)有限公司是拜耳在青岛的合资企业,年生产能力为10,000吨橡胶助剂和润滑油添加剂,
已于1999年7月正式投入生产。莱茵化学是拜耳的全资子公司。
拜耳12家合资企业中的10家已经投入运营,新的企业即将投产,一些项目正处于规划阶段,业务正积极稳步地发展。

8. 拜耳有好产品为什么却卖不好

高端维生素零售价太高,不够亲民。每吨饲料投入维生素100元却没有高于100元的额外收入。东西虽好,但不是平民价,中间商还要利润。简单点就是性价比低,就像扣子是塑料的而不是金子的

9. 德国拜耳公司的产品出现问题

2011年6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披露拜耳旗下4款避孕药在欧盟和美国遭受调查,原因是有研究称所涉产品可能形成血栓的风险高于其他产品。
德国拜耳旗下四款避孕药正遭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调查,原因是有研究表明“消费者使用拜耳旗下这4款避孕药可能形成的血栓风险或高于其他同类药物”。报道还指出,欧盟要求拜耳修改这4款相关避孕药的药品说明书,增加最新的安全性调查结果。 此次被曝“正处于调查中”的4款拜耳避孕药中,Yasmin(优思明)是中国内地唯一引进的拜耳避孕药,且为处方药,2009年正式上市,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生产,仍处于销售状态。
公开信息显示,优思明(商品名)在中国属于处方药,屈螺酮炔雌醇片为其产品名。对于是否会考虑召回,Yasmin(优思明)产品相关负责人表示,事件还未确实,无法对此进行答复,“只能说,现在暂未有召回的打算。” 拜耳优思明产品经理表示,优思明作为第四代口服避孕药,形成血栓的几率很小,与同类药品的发生率相差无几。
谈及用药风险的调查数据,拜耳-先灵药业有限公司女性健康产品组中国市场负责人表示,“我们已经注意到FDA引用的两份报告,我们认为这当中的结论不是很有根据,实验方法也有明显的缺陷”。
拜耳方面指出,“拜耳正在积极配合欧盟方面的调查,目前还没有召回的计划。而在中国市场,我们并没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方面的要求。” 拜耳(中国)医学部负责4款被调查产品之一Yasmin(优思明)的经理向《每日经济新闻》证实:“目前已接到欧盟方面修改说明书的要求,修改的决定基本已确定。”该人士指出,此次欧盟方面要求修改拜耳旗下口服避孕药说明书的内容,主要是要求其注明“第四代口服避孕药形成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基本等同于三代产品,高于二代产品”。

10. 拜耳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

拜耳公司网站营销之道

--------------------------------------------------------------------------------

尽管没有辉瑞制药那样因“蓝色小药片”回火爆全球的答经营盛绩,拜耳也有骄人的业绩与辉煌历史。1999年3月6日,互联网上播发了该公司庆祝其最著名的产品——阿斯匹林诞生一百周年盛况:该公司用了120×65×19米的外景布,在45000名观众的助威下,由30名职业登山运动员将公司总部大厦包装成世上最大的阿斯匹林药盒(图一,此处略),耸立在列维库森城中,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公司庆典主页用多幅图片反映了这一过程。
拜耳,全球化工巨头,500强中的长青树,《财富》去年评选各行业“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中,在化学品公司世界15强中位居第4。公司拥有1万种产品,14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要市场调查拜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维修服务培训方案 浏览:482
保险活动的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573
红星美凯龙家居建材推广方案 浏览:250
美食促销活动微博模板 浏览:844
我心目中的电子商务 浏览:188
中秋国庆活动策划方案美容 浏览:762
银行储蓄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11
电子商务与经营分析方法 浏览:255
幼儿园教师过教师节活动方案策划 浏览:945
创业谈话类节目策划方案 浏览:453
营销方案中消费者分析 浏览:43
广告营销策划方案模版 浏览:788
卡丁车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91
工会策划方案 浏览:424
qc7管理培训方案 浏览:541
羽绒服反季促销方案 浏览:889
集团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860
传统文化策划活动方案 浏览:127
桂林三花酒策划方案 浏览:375
深圳市育儿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