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谁能帮我回答两个问题:1、食用菌菌种选育现状。2菌种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现代菇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下,给中国的菇业--这种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带来蓬勃发展的生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方针为我国菇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国家科技部实施"星火计划",农业部实施"丰收计划",教育部实施"燎原计划",各省市实施"扶贫计划",农村实行种植结构调整,启动"白色农业工程"和国务院提出"开发大西北"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中,都把食用菌的科研和生产列为重点扶持项目。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我国的全体菇业同仁,科技人员和1500万菇农,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食用菌的道路,经过半世纪努力,使我国菇业一直保持欣欣向荣、持续发展的局面,并跃居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之列,为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丰富城乡人展的物质供应改善人民的生活、增加外汇收入、开发新的食品资源和药品资源、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都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一、历史回顾
1.60年代根据内贸部(商业部各省市供销社)和外贸部(中国土畜产粮油进出口公司)(各省市外贸局)、医药公司提供的国内外需求的信息,各地的农业局、食用菌协会,食用菌生产领导小组或办公室立刻发动和组织传统的有出口价值的食用菌商品生产,群众习称发展三菇两耳一茯苓(蘑菇、草菇、金针菇、白木耳、黑木耳、茯苓Wolfiporia cocos)。70年代根据国内市场,重点抓栽培材料丰富、栽培方法简单、群众欢迎的品种,群众称"五菇三耳一茯苓"(蘑菇、草菇、平菇、金针菇、凤尾菇、白木耳、黑木耳、毛木耳、茯苓)。
2.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根据各地的资源,大力提倡合理采集和利用野生(天然的)食用菌资源,特别是至今还无法人工栽培的各种内生或外生菌根性食用菌,如红菇(Russula vinosa)、青头菌(Russula virescens)、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牛肝菌(Boletus elis)。
3.系统总结传统食用菌香菇、黑木耳、银耳的栽培经验,进行技术革新,大力普及科学种菇知识。
4.利用现代生物学、微生物学知识与技术,分离培养出各种可以人工栽培的木生或草生的野生食用菌菌种,进行人工驯化,使之变野生为家栽。80年代,随着栽培品种的增多,常规品种难于销售,三明真菌研究所提出大力发展珍稀食用菌的建议。
5.我们强调科研和生产(栽培)相结合,提倡科技人员必须实践--实践--再实践,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提倡科研所的工作人员深入生产区,总结群众实际的生产经验,并跟踪和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各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来提高我国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和生产者的水平,
6.作为重点生产资料的菌种生产。我们强调生产单位(菌种场)或生产人员,必须有事业心、责任心、良心和爱心,必须向菇农提供优质没有杂菌污染的优良菌种,不许用劣种、假种坑害菇农。
7.在人才培养方面,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山西大学、福建农学院等部分教师长期从事食用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先后开设食用菌的专业班、进修班,有条件的还招收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同时建立许多专业的科研机构,如上海食用菌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三明真菌研究所,商业部昆明食用菌研究所,轻工业部食用菌研究所,福建轻工研究所,以及各省市县的食用菌研究所、民办研究所、试验站。他们带动全国近3000万菇农,把生产和研究逐步引向深入,并在生产实践中,有所发明、有所创新。许多栽培工艺、新模式、新技术都是他们创造发出来的,他们既推动食用菌的发展,又成为食用菌生产的行家里手。
8、此外,各地还创办了各种食用菌杂志,如上海的《食用菌》与《食用菌学报》,昆明的《中国食用菌》,以及《浙江食用菌》、《江苏食用菌》、《福建食用菌》等,发表了数万篇的论文、报告、译文,既交流了经验,又促进了食用菌发展。
二、发展现状
食用菌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类产品,总产值达200多亿元。现在,中国食用菌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出口量占亚洲出口总量的80%,占全球贸易的 40%。2001年全国食用菌产量达到781多万吨, 2002年其产量为876万吨,加工后的总产值 408亿元。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食用菌生产大国,除产量外,食用菌的栽培种类也位居世界首位。目前在中国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约有六十余种,例如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香菇(Lentinula edode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凤尾菇(Pleurotus pulmonarius)、秀珍菇(Pleurotus spp.)、滑菇(Pholiota nameko)、竹荪(Dictyophora spp.)(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siata、短裙竹荪Dityophora plicata、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银丝草菇(Volvariella bombycina)、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姬松茸(Agaricus blazei)、杏鲍菇(Pleurotus erygii complex)、阿魏蘑(Pleurotus ferulae)、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鸡腿蘑(Coprinus commatus)、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等。
中国的食用菌重点产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四川等省(见图1)。全国有两个省年产量超过100万吨,3个省超过 50万吨,6个省超过30万吨,4个省超过10万吨。但是,全国食用菌的生产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地区发展尤为缓慢。
图1 中国食用菌的重点产区分布图
食用菌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量为38.21万吨、出口值4.63亿美元、平均换汇1213.03美元/吨。
2002年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到11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菇(干)出口6648 吨,创汇4148万美元,占世界香菇贸易额的80%;黑木耳(干)出口7767吨,创汇2507万美元。出口到世界各大洲的出口量与出口值所占比例见表1。出口量在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2个:日本、香港、韩国、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美国、意大利、荷兰、俄罗斯联邦、爱沙尼亚和台湾省。出口值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5个:日本、香港、德国、韩国、意大利、美国、马来西亚、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俄罗斯联邦、爱沙尼亚、台湾省、法国、印度。
表1 2002年我国食用菌出口量与出口值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
出口量55.98%31.07%8.12%2.65%1.46%0.85%
出口值63.46%25.48%7.44%2.03%2.47%0.56%
按2002年海关统计目录,在与上年可比的15种产品中:出口量增长的产品有6种(表2),出口量下降的产品有9种(表3)。出口值增长的有9种(表4),出口值下降的有6种(表5)。
表2 2002年出口量增长的食用菌产品
茯苓干木耳小白蘑菇罐头非醋方法制作或保藏的块菌干银耳冷冻松茸
44.87%15.77%7.68%5.54%1.29%0.70%
表3 2002年出口量下降的食用菌产品
盐水小白蘑菇其他干蘑菇及菌块(包括香菇)鲜或冷藏菌块冬虫夏草其他暂时保藏的蘑菇及菌块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包括灵芝)盐水松茸其他伞菌属蘑菇罐头其他非醋方法制作或保藏的伞菌属蘑菇
64.99%56.56%51.03%46.28%32.27%24.40%3.26%3.12%2.81%
表4 2002年出口值增长的食用菌产品
其他伞菌属蘑菇罐头茯苓冬虫夏草小白蘑菇罐头干木耳盐水松茸冷冻松茸干银耳其他非醋方法制作或保藏的伞菌属蘑菇
55.27%49.14%31.30%28.75%26.13%20.61%13.88%3.18%0.63%
表5 2002年出口值下降的食用菌产品
盐水小白蘑菇鲜贮或冷藏菌块其他暂时保藏的蘑菇及菌块其他干蘑菇及菌块(包括香菇)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包括灵芝)非醋方法制作或保藏的菌块
60.56%44.64%37.71%36.81%10.15%2.71%
三、展望
从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末,短短的五十年间,中国的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在科研、产品质量、产品价位、深加工等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差距。要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还需要不断努力,继续拼搏。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克服我们的缺点,改进我们的组织、管理,并努力借鉴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今后我们必须逐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国内外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的研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必须知道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种类、数量)来组织各地的食用菌生产,防止盲目生产,单品种一哄而起,菇贱伤农,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
2、把扶贫式粗放型千家万户小规模的栽培模式,逐渐向专业化集约型的栽培模式转变,按照各省市"十五"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各地的温、光、水、气、物等自然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市县食用菌产业,在巩固历来常规的传统品种如香菇、蘑菇、平菇、草菇、金针菇等的同时,适当栽培一些珍稀食用菌,既要满足广大工薪阶层的消费水平,又要满足高薪阶层酒家、宾馆的特殊需要(如白灵菇、杏鲍菇、茶薪菇、真姬菇等)。不要单单追求产量,而应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
3、建议各地增加科技投入,组建国家级、省市级专业科研所和地方民营的科研所。目前,分散在各省市的专业研究所面临经费短缺,人员老化,或退休或转制的多重压力,科研人员后继乏人,尤其是高级研究人员更为缺乏,各地应把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长远的投资来抓。
4、加强菌政管理,逐步建立菌种(新品种、新菌株)注册登记制度,保护育成者或单位的合法权益;建立审定菌株的菌种生产制度;严禁无证生产销售伪劣菌种坑害菇农。
5、我国加入WTO后,食用菌产品出口,除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外,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明显增多,食用菌产品的安全性对其出口的不利影响更加突出,应当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必须加强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管理,禁止使用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农药如滴滴涕(DDT)、乐果(Dimethoate)、多菌灵(Carbendazim)、甲胺磷(Methamidophos),各种未经安全检查及卫生部门批准使用的各种自制的杀菌剂,禁止使用有残留的重金属元素如砷(As)、汞(Hg)、镉(Cd),生长激素、抗生素(Antibiotics)等。
6、加强各省市县食用菌的资源普查。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为引种、驯化、育种和栽培提供本国的种质资源。开发可以人工栽培的木腐菌、草腐菌、充分利用并合理采集现在还不能人工栽培的各种菌根型食用菌。
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应逐步重视食用菌生物学、生理学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为选育优良菌种和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技术措施。
7、大力开发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天然、营养、保健、安全"要求的食用菌新品种。
8、开发食用菌栽培的新原辅材料(基本材料、辅助材料、增量材料、营养源材料、增氧剂、吸水剂),研究新配方,保护有限的阔叶树资源(结合当前退耕还草还林工程)营造食用菌专用林,充分利用各地野生的碳源植物(如各种禾本科野草),各种野生的氮源植物(如豆科植物),但不得使用转基因的辅助材料。
9、加强各种食用菌机具的研制,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
10、加强食用菌废培养基的综合利用研究,保护各生产区的生态环境。
11、加强食用菌的深度加工研究。食(药)用菌含有多种功能独特的活性成分(例如香菇多糖、灵芝多糖、灰树花多糖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这些活性成分提取出来造福人类。
食用菌是人类现在与未来重要的食品与药品来源,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菇业的发展。
(谢谢!)
② 什么是市场调查及市场调查的意义
市场调查(Market Research)就是复指运用制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有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市场营销信息和资料,分析市场情况,了解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
内容包括市场环境调查、市场状况调查、销售可能性调查,还可对消费者及消费需求、企业产品、产品价格、影响销售的社会和自然因素、销售渠道等开展调查。、
意义
有助于更好地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最新技术,改进企业的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为企业管理部门和有关负责人提供决策依据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③ 请简述食用菌的生产意义
充分利用农村下脚料资源。变废为宝。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为数千万的农民提供了就业门路。
④ 发展食用菌生产有什么意义
(1)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健康食品。食用菌不仅质地柔嫩、味道鲜美、食味独特,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并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食用菌常被人们称作美味佳肴,誉为“山珍”“植物性食品的顶峰”“上帝的食品”“长寿食品”等。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成分。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食用菌栽培的原料十分广泛。如各种农作物的下脚料,麦草、稻草、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米糠、野草、作物秸秆、高粱壳等;林业上的阔叶树锯木屑、树枝、树叶、杂木和废木材;酿造业上的酒糟、醋糟;制糖业上的废甜菜丝、废糖蜜;各种畜禽的粪尿等。利用这些材料栽培食用菌,不仅可以得到人类理想的健康食品,同时还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活跃山区经济。国内外实践证明,利用山区部分杂灌林木资源和剩余劳动力,进行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的段木栽培或代料栽培,都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活跃山区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山地复杂、菇树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多变,这为发展一定规模的食用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河南泌阳和西峡、福建古田、湖北房县、山西安泽栽培了大量的香菇和木耳,并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⑤ 简述食用菌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食用菌的意义
1、今年确立了市长负责制的菜篮子工程
2、传统农业生产面临着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处置问题,而且量很大
3、食用菌能够有效率利用这些农业生产废弃物
4、发张循环经济的必要一个环节
5、营养价值丰富,甚至超过蔬菜,味道鲜美市场广阔,潜力大,目前供不应求
6食用菌生产废料经过发酵可以变成农业生产最佳的有机肥料,不仅低碳环保而且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⑥ 食用菌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食用菌的意义
食用菌生产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占地少、用水少、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能把大量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成为可供人类食用的优质蛋白与健康食品,并可安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兴产业,已在许多地方的生态高效农业建设实践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⑦ 市场调查的意义
无论你从事什么商业活动,你都必须要去做市场调查!
打个比方,你版有一个新产品向市场投入,权你根本不知道消费者是否能接受,也不知道你产品的缺陷,所以在投放之前,你可以去调查一下,看看消费者对这方面的看法,要是消费者很满意,没有意见。那么说明你的产品在市场上具备投入的条件。要是有意见,你可以收集意见,从而进行改善。或者你要加入一个新行业,你可以市场调查,看看大伙对这行业的看法,要是好,那么就加入,要是都觉得不好,那说明这个行业并不被多数人认可,不过不代表没有潜力。毕竟黑马是有的。
综上述所说,市场调查,是一个商业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市场的手段,如果一个企业不对市场进行调查就进入市场,或者投放新产品,那么根本就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去卖东西
⑧ 如何获得更多的食用菌加工企业或销售企业
一、建设网站前的市场分析
1、相关行业的市场是怎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特点,是否能够在互联网上开展公司业务。
2、市场主要竞争者分析,竞争对手上网情况及其网站规划、功能作用。
3、公司自身条件分析、公司概况、市场优势,可以利用网站提升哪些竞争力,建设网站的能力(费用、技术、人力等)。
二、建设网站目的及功能定位
1、为什么要建立网站,是为了宣传产品,进行电子商务,还是建立行业性网站?是企业的需要还是市场开拓的延伸?
2、整合公司资源,确定网站功能。根据公司的需要和计划,确定网站的功能:产品宣传型、网上营销型、客户服务型、电子商务型等。
3、根据网站功能,确定网站应达到的目的作用。
4、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建设情况和网站的可扩展性。
三、网站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网站的功能确定网站技术解决方案。
1、采用自建服务器,还是租用虚拟主机。
2、选择操作系统,用unix,Linux还是Window2000/NT。分析投入成本、功能、开发、稳定性和安全性等。
3、采用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如IBM,HP)等公司提供的企业上网方案、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还是自己开发。
4、网站安全性措施,防黑、防病毒方案。
5、相关程序开发。如网页程序ASP、JSP、CGI、数据库程序等。
四、网站内容规划
1、根据网站的目的和功能规划网站内容,一般企业网站应包括:公司简介、产品介绍、服务内容、价格信息、联系方式、网上定单等基本内容。
2、电子商务类网站要提供会员注册、详细的商品服务信息、信息搜索查询、定单确认、付款、个人信息保密措施、相关帮助等。
3、如果网站栏目比较多,则考虑采用网站编程专人负责相关内容。 注意:网站内容是网站吸引浏览者最重要的因素,无内容或不实用的信息不会吸引匆匆浏览的访客。可事先对人们希望阅读的信息进行调查,并在网站发布后调查人们对网站内容的满意度,以及时调整网站内容。
五、网页设计
1、网页设计美术设计要求,网页美术设计一般要与企业整体形象一致,要符合CI规范。要注意网页色彩、图片的应用及版面规划,保持网页的整体一致性。
2、在新技术的采用上要考虑主要目标访问群体的分布地域、年龄阶层、网络速度、阅读习惯等。
3、制定网页改版计划,如半年到一年时间进行较大规模改版等。
六、网站维护
1、服务器及相关软硬件的维护,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制定响应时间。
2、数据库维护,有效地利用数据是网站维护的重要内容,因此数据库的维护要受到重视。
3、内容的更新、调整等。
4、制定相关网站维护的规定,将网站维护制度化、规范化。
七、网站测试
网站发布前要进行细致周密的测试,以保证正常浏览和使用。主要测试内容:
1、服务器稳定性、安全性。
2、程序及数据库测试。
3、网页兼容性测试,如浏览器、显示器。
4、根据需要的其他测试。
八、网站发布与推广
1、网站测试后进行发布的公关,广告活动。
2、搜索引掣登记等。
九、网站建设日程表
各项规划任务的开始完成时间,负责人等。
十、费用明细
各项事宜所需费用清单。
以上为网站规划书中应该体现的主要内容,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建站目的,内容也会在增加或减少。在建设网站之初一定要进行细致的规划,才能达到预期建站目的。
2 珍稀食用菌亿元产业项目计划书
一、前 言
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是全世界,尤其是欧盟区、美国和日本极为推崇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疗兼用的绿色食品。在我国,香菇、黑木耳、磨菇、金针菇等被人们用作上等菜肴;猴头菇、灵芝、银耳等,具有极好的食疗价值,素有“山珍”之美称。食用菌除鲜食外,还可进行精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秀珍菇、姬菇等珍稀品种,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我县有多年食用菌栽培历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等生态条件特别适合食用菌发展,但都受分散经营,品种单一,销路不畅、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的影响,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2002年10月18日,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宁乡县蘑菇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引进了作为龙头企业的科盟菇业公司,取得了一定在成效。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今天,应全方位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多个龙头公司来带动千千万万个家庭,增加农民收入。
在县科协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对食用菌市场进行了广泛调查和深入论证,制订了“珍稀食用菌亿元产业项目”计划,并组建“三通食用菌公司”,负责本项目计划的实施。
二、目的与意义
1.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发展服务。
根据安仁等地的调查情况,一个家庭利用农闲时间栽培珍稀品种姬菇、秀珍菇1万袋,一个生产周期(约6个月)可获利1万元以上。这样,既不误农时,又可消耗农闲时间,把农民从麻将桌上或其他无益活动中拉回到菇棚内,可减少诸多社会问题。
2.为农业产业化探索新的途径或模式。
我县农业领域的牲猪、烟叶、养鸡、养鱼、苗木都有了很好的基础,食用菌栽培历史虽然较长,但尚未形成气候。我们希望能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为其他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和经验。
3.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体现农村职业高中的特点。
我县职校很多,但基本上都是非农专业。三通创办食用菌公司,学校也同时开办食用菌专业和培训班,从事食用菌教学、科研和产业化建设,弥补了我县职业高中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为校办产业闯出一条新路。
三、产业化的可行性分析
1.市场前景广阔。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姜春云说:食用菌产业在我国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朝阳产业。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大国,2000年产量即达663万吨,占世全界产量的65%,出口创汇6亿多美元,占全球食用菌贸易额的80%,但国内外市场仍然巨大。据有关资料表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五公斤,而我国仅1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量将会不断增长。姜春云副委员长指出:(食用菌)已成为菜蓝子工程的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我们应该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可见,食用菌受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前景看好。
2.生态环保产业,符合社会文明进步要求。
食用菌栽培主要以棉籽壳和稻草为原料,不用木材,其栽培场地可在室内、可在房前屋后空坪或山坡疏林地搭设简易阴棚即可生产。稻草家家都有,既节省成本,又废物利用,农村空屋多,空地多,不需占用耕地。产品是绿色食品,其栽培料又是蔬菜、花木、农作物有优质有机肥料,可谓一举多得。
3.县情适应发展食用菌产业。
我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比较温和,除5月至9月这五个月因气温较高不能出菇外,一年有7个月时间可以出菇。西部山区夏季气温较低,有可能栽培反季菇,实现周年化生产。
我县是农业人口多,山区贫困户多。本产业技术并不复杂,男女老少均可操作,为产业化提供了大量的劳力资源。
我县有一定的栽培基础。80年代即栽培过平菇等,目前有众多的散户仍在栽培,还有一批技术骨干。只要有龙头公司来组织,在我县是完全可以实现其产业化的。
4.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从县人民政府的相关文件和对科盟菇业公司的支持力度来看,充分表明了县委、政府对食用菌产业化的高度重视,并作为我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这使我县实施食用菌产业化工程具有了坚强、有力的后盾。
5.有成熟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特别是近十年来,新技术、新品种的在食用菌生产中被广泛利用,大大提高民产量和质量。从农户小规模栽培到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的成套技术均相当成熟。此外,受聘但任三通茹业技术顾问的省食用菌协会喻初权教授,从事食用菌研究生产、基地建设、经营管理20余年,有从育种、栽培、收购、销售、加工等一整套的经验和模式。所以,本项目技术成熟,且有专家技术支撑和保障。
6.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经过考察安仁、咨询专家和翻阅资料,食用菌产业的效益是传统农业的10倍左右。农户每袋栽培成本1.0元,平均产量1公斤。按每公斤最低保护价1.2计算,可获利1.4元。有2个劳力的家庭可栽培400平方米,10000袋,即可获利12000元。
此外,其出菇后的栽培料是优质有机肥料,还具有一定的价值。
四、企业设计与产业组织
本项目规模大,时间长,作为龙头公司,必须对企业形象进行合理设计,对产业组织进行科学规划。公司相关人员专程到湖南安仁、河南安阳等地考察学习,并参加了“全国首届菌种、菌需物及投入品推介交流会,参阅和借鉴同行的产业组织、栽培技术、生产设备等资料和经验,特做如下企业设计和产业组织:
(一)企业基本构架
1.公司名称和性质:企业全称为“长沙市三通食用菌公司”。简称为“三通菇业”(以下为叙述方便,统称公司)。公司性质为民营企业。
2.公司住所:宁乡县玉潭镇鲁家桥。
3.项目投资:800万元。其中启动资金300万元。
4.经营范围: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食用菌生产与经营、塑料大棚骨架及配件生产、食用菌研究。
5.机构设置:总经理办、财务室、技术部、基地办(本部基地、乡村基地)、加工部。适时增设市场部和研究所。
6.企业宗旨:订单菇业,服务三农。
7.企业精神:诚信、专业、稳健。
8.组织模式:公司为龙头,基地为纽带,农户为基础。由公司统一供应原料、菌种,负责技术指导,保护价回收产品。
(二)企业发展思路
1.品牌化。公司将注册“三通”商标(寓意绿色、营养、保健),其鲜菇或深加工品统一品牌,并利用各种方式和机会,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其成为消费者信赖的绿色保健食品。
2.标准化。从菌种培育到生产、从分级到包装等各个环节都制订严格的操作程序,实行规范化经营。
3.机械化。食用菌生产环节中的装袋、接种、消毒等工作量大、繁琐,污染机率高,是制约食用菌产业化的一大因素。公司将逐步采用最新技术,机械化直接生产栽培袋。
4.网络化。公司将开辟国际互联网站。进行产品推介和销售。在各大城市建立销售网络或渠道,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三)企业发展目标
1.五年内达到20个产业基地,加盟农户2000户,每个基地平均下料100万袋以上,达到2000万袋生产规模。总产量为2500万公斤,总产值1亿元以上。其中菇民纯收2500-3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
2.五年力争做到国内知名,湖南第一的食用菌企业。
(四)产业化生产组织形式
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具体描述为:以公司为龙头,基地为纽带,兼职技术员为骨干,农户为基础的产业模式。实行“四统一”即:公司统一供种,统一提供原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产品。
这种模式有如下优点:
第一,公司工厂化生产菌种,统一供应加盟农户,可保证菌种纯正,有利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第二,兼职技术员在地乡村选聘,既是生产者,又承担发展菇民并负责技术指导的职责,联产计酬,有利于迅速扩大规模,形成产业。
第三,农户可利用空闲房屋,可自建简易用菇棚,不占用耕地;可自给部分原料,妇幼老儒均可参与生产,不影响主业。同时公司也不需投巨资建设菇棚。这样,对公司和农户均可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小投资风险的作用。
这种模式也有二个明显的缺点或问题,一是难以实标准化生产,可能影响鲜菇的等级和质量,二是难以保证能全部回收鲜菇产品。
为解决和防范这些问题,公司考虑采用机械生化直接生产栽培袋,加盟户的工作由栽培变成了养护。这样,加盟农户几乎没有风险,可大大提高农民加盟的积极性,加快公司的发展和壮大。
(五)菌种选择
公司经过考察、咨询和论证,决定首先选用姬菇、秀珍菇为主导品种。适时引进鲍鱼菇、鸡腿菇等珍稀品种。姬菇、秀珍菇是食用菌中的后起之秀,属珍稀菌种,口感好,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人体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增强肌体免疫力和美容健美之功效,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鲜菇市场占用率不断攀升。这两个品种在栽培上还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栽培料主要是棉籽壳和稻草,棉籽壳易购、价廉,稻草自给,不需使用木材,有利保护生态环境。二是使用袋栽方式,可立体栽培,提高菇房利用率,也便于操作。三是出菇时间较长,产量较高,在摄低5度至34度,均可发育,出菇时间7个月,同时又避开了农忙季节。四是对栽培条件要求不高,技术简单,易于推广。
对于专业户或劳力充足不受农忙季节影响的,将采用高、中、低温品种搭配栽培,实现周年生产。
(六)示范基地建设
尽管采用“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但公司需要建设一个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
1.宣传示范阵地,
2.培训实习场所,
3.科学研究平台,
4.工厂化育种基地。
公司拟计划建设20亩示范基地,投资100万元,主要包括办公及工人住房15间,冷藏库1间,教室一间,仓库500平方米,大型菇棚30个,消毒灶一座,粉碎机一台,装运车一台,技术推广车一台,以及基地内道路、水源、电源等设备设施。
示范基地的加盟户为城区下岗工人、居民和周边乡村民。
(七)乡村产业基地建设
基地选择是能否顺利推进产业化进程的关键。选择条件首先是乡镇领导重视,村、支两委有强烈愿望和要求,二是要交通相对方便,民风淳朴,三是要基地乡能为菇农提供小额贷款。
基地建设经稳步推进、务必成功为原则。2005年上半年,公司将争取关部门支持,落实第一个产业化基地,培养第一个基地的技术骨干和兼职技术员。基地起点栽培量为30万袋,以后每年发展2-3个乡村产业基地。公司需在基地乡建设冷藏库一个,仓库一个。配备三个固定工作人员和一定数量的兼职技术员。
乡村产业基地可与乡(镇)政府合作,也可与村民委员会直接合作。要力争得到扶贫整建单位的大力支持。
乡村产业基地建设涉及面方,任务大,另行制订实施方案。
(八)生产场所建设
现阶段国内各地农业产业化栽培以塑料大棚为主,但支架多采用竹、木结构或钢木结构制作,在特定的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极易受腐蚀,严重影响了使用寿命,通常2-3年需要重新更换一次,严重增加了塑料大棚的建造成本,费工费时。且中间需加多根支柱支撑,影响了大棚内操作环境,使其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塑料大棚的应用与推广。本项目需一种价格低廉、抗腐蚀、耐潮湿、抗老化的新型大棚骨架来代替传统的竹、木钢材料。所以,公司引进《无支柱塑料大棚骨架机》,自行生产大棚骨架。以满足示范基地、生产大户的生产需要。
加盟农户也可利用空闲房屋或自建简易大棚作为栽培场所。
(九)技术培训规划
示范基地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技术骨干。拟采用生产实际与理论培训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培训。由乡村基地选派具有一定素质、能作为科技致富带头人和技术指导者的村民来承包生产一个周期。示范基地每年可培训两个乡村基地所需的兼职技术人员20人。这些人在基地学习全套技术,回乡每人发展10户农户加盟,本人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公司兼职技术员,享受联产计酬相关待遇。
加盟户技术培训主要安排在基地进行,由基地工作人员和兼职技术员组织,公司派员主讲,兼职技术员作实习指导。
五、政府配套支持
相对传统农业产业而言,食用菌产业还是新型产业,多数农民不熟悉“公司+农户”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必须依靠政府强力支持和政策保障,以确保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一,纳入全县农业产业化总体规划之中,与作为重要的扶贫项目之一给予支持。
第二,基地乡或村成立领导小组,专门解决推广中的相关问题。
第三,公司与基地乡或村签订合同,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四,基地乡村要为培训兼职技术员和加盟农户提供小额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