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市场调查报告主要的内容有哪些
调查研究是秘书人员的基本功,是秘书辅助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的关键环节。企业秘书尤其要学会进行市场调查,写出高质量的市场调查报告,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市场的本意解释是:商品交易的场所。这个解释过于狭窄,事实上市场往往泛指商品交换和流通的领域。如“金属市场”、“化工市场”等;有时也指对某种产品有需要和购买能力的人们,如说“××产品有市场”等。从本质上讲,市场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人们习用的“买方市场“、卖方市场”词语,就明显地包含了这种意蕴。由此可见,市场调查的对象是极其广泛、庞杂的,它不会局限于某个场坪或街弄,涉及到的是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全过程。怎样处理好材料,安排好结构,就成了写好市场调查报告艰巨而又关键的一步。市场调查报告的种类有很多,但常见的是一种以反映某个产品在(某个)市场上供求情况为主要内容的调查报告。这种报告的内容结构一般作如下安排:一、标题 写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可以点明观点,也可以不点明观点。点明观点的如《广州中高档茶叶旺销》、《洗衣机市场供求趋平衡、竞争中结构需调整》;只写调查范围,或指出调查对象的如《日本水产罐头市场》、《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电风扇市场的调查报告》。二、引言 长篇的市场调查报告都需有引言。引言可长可短,一般不外乎下列三个内容,或兼而有之,或单写一项。(一)简要介绍所调查的产品的情况,这又分作两类:1、介绍性能、用途。如一篇关于合成纤维的市场调查报告,开头就介绍了合成纤维具有涤纶、锦纶、腈纶、维纶等品种,并介绍了它们的物理、化学行性能及在纺织、装饰、建筑行业的用途。2、介绍该产品行业(在我国)的兴起、发展情况。如调查洗碗机市场就可先说说洗碗机制造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及世界地位等。(二)简要叙述一下所调查的国家或地域的经济情况。比如在一篇调查南非工艺品市场的文章中,就先写了这么一些话:“南非是一个发展中的发达国家,它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消费水平,对来自外部的商品的需求逐年增加……”(三)交代调查的目的、方法及组织等情况。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率先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抽样调查,并应用工业工程、系统工程和市场学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三、正文 (一)生产情况这是市场的“供”的情况。主要指厂家向社会提供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1、数量。最能说明生产情况的数据是当(上)年的年产量;在突出地写出这个数据后,为了表明这个数据的相对意义,又必须将近几年的年产量都尽可能列出,求出其年增长率;接着要写出的是一些能反映年产量的相关数据,如生产厂家或能力 增减数,如果是农付产品,列出种植面积等数字也是有意义的。例如在一篇关于胡椒市场的文章中,作者不仅讲了当年的总产量的下降率,而且还列出了当年的种植面积、收购量、产地的调出量等数字;另外,必要时还可进行横向比较以说明年产量的大小,或写出所调查的产品在同一大类产品中所占的份额、如玉米在粮食中的份额,或写出所调查产品与某个相关产品的比例数,如化纤织品与棉纱织品的比例。除总产量外,市场调查报告一般还要写出一些反映“面”上的数据,即一些分产量。分产量的标准有很多,视具体产品、调查目的而定。它们可按产品品种分,如电视机可分为彩色、黑白产量,电冰箱总产量又可分为单门、双门、三门三个分产量;也可按产地分,如棉花,可单列一些重点产棉省份如新疆、山东、湖北等的棉产量;一些由企业所作的市场调查,在报告中尤应详细列出同行业某些重点厂家的年产量甚至月产量,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如果某个(国)市场上的某个 产品,其来源不仅有本国生产的,也有外国进口的,那么,在总产量之后附写几个进口量数据,则显得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市场“供”的情况。例如前文提到的关于日本水产罐头市场的文章,作者在写了日本本国的生产情况后,又详细叙说了水产罐头的进口情况;往年进口量,近年增长率,主要供应国及其优势品类……。这样的情况介绍,对于我国水产部门组织货源出口、战胜竞争对手是很有帮助的。2、质量相对产品数量而言,产品的质量方面的调查较为困难,因为能反映质量的现成数据很少。然而,对于一些以企业产品为对象的市场调查报告,产品质量情况的叙述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调查人需要通过向用户征询、抽样验查等办法获得一些材料,诸如开箱合格率、用户满意率等;也可以调用专门仪器鉴定或组织专家审定,以了解某项产品的等级分布和质量达标情况。质量情况又可分类细说,如内在功能质量、外在装饰质量、安装运输质量、技术服务质量等。另外,材料的革新、工艺的改进、款式的翻新、功能的拓展、配方的优化、新设备的引进等,都可看作是高质量的种种表现,因为它们是提高质量的重要途径。市场调查报告中也应写进这些内容。(二)消费情况这部分写的是与“供”相对的“求”的情况。它包括二部分:1、消费量。产品的年消费量,并不等于年生产量,有时供大于求,有时求大于供,当然,供求大致平衡的情况也是有的。在写消费量时,首先要给出当(上)年的年消费量,然后再给出近几年的增长率,以便推算出下(当)年的消费量。对于有些产品,还需要给出有关的换算数据,如年均每人购买量、百户拥有量等。消费量的品种分布、厂家占有率可以写,也可以略写,略写是因为它与生产量的品种分布(各厂占有率)基本对应。但是有必要写一写消费量的区域分布,如电视机,就应分别写出城市、乡镇的销售量;也有必要写一写消费者的不同身份、年龄、职业的分布比例,如调查土著运动鞋可通过抽样估算一下青年、中年、老年人穿用各所占的比例。如果所调的产品是某种生产资料或能源产品,则应查证出不同行业或不同部门的使用量。另外,产品如有外销国外,则应单列出出口量。2、使用情况。许多产品虽然功能一样,但具体使用情况却不尽相同。如水产罐头,它可分为食品工业用和一般家庭用,而家庭用又有作日菜肴、烹调用料、赠送礼品等的区别。这种区别常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如气压式热水瓶,据调查,南亚及港澳人用以贮水饮茶,和我们一样,而中东地区人则由于气候炎热,用于冷藏饮料。在市场调查报告中反映产品使用的具体情形,对企业维持产品适销对路、开发新产品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三)市场情况这是指销售过程中的一些情况。1、价格。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在同等质量情况下,它决定着产品的销量及利润,价格对购买者来说,是判定一种产品是否具有吸引力的标志之一,对销售者来说,是争夺市场重要手段。一个企业任何时候都要关注市场价格。进行市场价格的调查,是作出正确价格决策的基础。价格调查可分纵向的和横向的。纵向的说明随着时间而变动的价格情况;横向的说明不同地域或市场的价格区别。市场调查报告要准确无误地列写出这两组数据,必要时,还要综合、概括,描述出市场上总的价格面貌。2、营销方式。这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销售渠道,企业是采取直接销售方式还是间接销售的网点分布,批量大小如何等等;二是促销办法,采取了什么样的刺激购买措施,广告宣传如何,公关活动怎样进行、为销售人员制定了什么样的奖惩条例等等;三是服务质量,如营业员是否热心周到,包修、包换、包退执行情况如何,职业道德是否恪守,商业信誉是否过硬等等。以上种种,虽然不属于产品范畴,但它们存在于产品的流通、交换环节中,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供求关系。企业要使产品在市场上畅销不衰,就不能不在市场调查报告中反映这些问题。四、建议和预测 市场调查报告主要是叙说以上所列的三方面情况,文章可以到此结束。但由于调查是建议和预测的基础,市场调查报告中往往又很自然地在篇末附写调查者对今后市场产品的观点和看法。这是调查的合理延伸,不必面面俱到,有针对性地强调几条则行。如《南非的工艺品市场》一文,文章最后写了我国工艺品打入南非市场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商品质量,南非人对商品质量很讲究;2、包装,陶瓷等商品要求彩印零售包装;3、批量,要求订货量不大而交货及时”。市场调查报告的大体内容和结构如上,写作时还要注意两点:其一,是对于所列数据要有文字描述和说明。描述如“呈下滑(上升)态势”、“进入低谷”、“升为波峰”、“低速增长”、“持续失控”、“跨上新台阶”……。说明主要是背景、原因说明,如“自1995年以来,日本国内水产罐头产量以10%的年递减率连续下降,到1998年为××吨。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日本经济滑坡,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骤降;二是产品基地向海外转移,取代了部分国内生产。”其二,由于市场的概念很宽泛,调查范围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既有全面和局部的区别,又有综合和专项的不同,因而据调查写出的报告就有很大差异。可长到上万字,像一份工作调查报告;也可短得仅有千言,像一份情况简报。实际写作时,可依循本文所介绍的大体格局写,也可视具体的调查目的和手头所掌握的材料增减一些内容和变动一下体式,没必要拘泥一种固定写法而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贰』 市场调查报告的报告范文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 专项资金申请表
1.2 专项资金申请单位及依托单位
1.3 项目申请必要性
1.4 项目市场分析
1.5 技术工艺
1.6 设备及能耗
1.7 技术经济分析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条件
2.1 项目概况
2.2 项目法人概况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4 主要建设条件
2.5 项目结论
第三章 产业化依托或工程依托落实方案
3.1 建设规模
3.2 产品方案
产品型号 产品产能 专题研究
产品一
产品二
产品三
第四章 市场分析
4.1 产品市场总量预测及国内生产力布局
4.2 市场竞争力分析及市场风险
4.3 产品目标市场定位
第五章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概况和趋势
5.1 产品技术来源及先进性
5.2 工艺技术来源及先进性
5.3 主要设备选型及购置方案
第六章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6.1 土建工程
6.2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6.3 原辅材料及动力供应方案
6.4 环境保护、节能措施
6.5 生产安全设施
6.6 消防设施
6.7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方案
6.8 建设期和进度安排
第七章 项目资金预算安排方案
7.1 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7.2 资金来源与落实情况
7.3 申请国家资金
第八章 技术经济分析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8.1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8.2 财务评价
8.3 不确定性分析
8.4 社会效益分析
第九章 项目进展
9.1 项目的核准或者备案情况
9.2 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9.3 项目的实施进度
第十章 结论
附录:
附件1 财务预测表
附件2 项目备案文件
附件3 环境影响报告表
附件4 用地证明
附件5 企业荣誉证书
『叁』 医药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05-2006年中国医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医药产业现状
第一章 中国医药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医药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中国医药各子行业经济对比
一、2002—2005年中国医药各子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国医药各子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国医药各子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国医药各子行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中国医药行业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中国医药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国医药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国医药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国医药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四节 中国医药各产权经济运行
一、2002—2005年中国医药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国医药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国医药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国医药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二章 医药投资特性与投融环境
第一节 医药行业投资特性研究
一、医药业行业特性
二、医药行业地位
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四、医药上下游产业链
五、医药行业壁垒
第二节 2004年医药行业投融资环境研究
一、产业政策
二、市场准入条件
三、行业与市场管理体制
四、相关政策环境
五、行业改革
第三节 医药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一、各子行业投资价值
二、中药类公司最具投资价值
三、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四、医药投资业的五处风险
第三章 我国医药行业热点回顾
第一节 GMP认证分析
一、GMP认证对市场的影响
二、关注中小制药企业GMP认证
三、GMP认证后我国医药行业产能整体过剩情况仍加剧
四、后GMP认证时代的营销走向
五、制药企业将如何巩固和扩大GMP认证成果
第二节 并购热潮分析
一、透视医药企业并购风云
二、医药行业重组的动因、特征和趋势
三、我国医药行业并购浪潮成因及特点分析
四、国际医药企业购并动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五、2004医药行业再掀并购、重组高潮
六、并购重组将成为中国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主旋律
七、对医药行业并购重组的预测分析
第三节 医疗改革分析
第四章 医药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第一节 总体投资情况
一、新建、在建项目数量
二、投资项目的子行业分布
三、资金使用方向
四、投资资金来源
五、投资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六、投资项目完成情况
七、投资效益及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重点投资项目分析
一、化学原料药企业项目
二、化学制剂企业项目
三、中药企业项目
四、医疗器械企业项目
五、生物制药企业项目
第二部分 全球医药市场分析
第五章 全球及其主要地区市场规模情况
第一节 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情况
一、2002—2005年医药全球市场规模发展情况
二、2002—2005年全球医药市场分地区销售情况
三、2002—2005全球主要治疗种类排名及其销售情况
四、2002—2005全球畅销处方药销售额及其增长情况分析
五、2001~2002年全球十三大药品市场销售情况(分国别)
六、2003年及其以后新药开发动向
第二节 世界非处方药转换市场分析
一、Rx向OTC转换的总体趋势
二、Rx向OTC转换的驱动力
三、Rx向OTC转换的安全机制
第三节 美国医药业现状分析
一、美国医药市场总体状况
二、美国医药市场现状分析
三、美国现代医药零售管理
第四节 日本
一、日本医药市场总体概况
二、日本汉方药材生产概况
三、日本医药市场的国际化变局
第五节 欧洲
一、欧洲医药市场概况
二、医疗管理制度美欧的差异性分析
三、欧洲医药市场分析
第六章 全球医药领先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医药领先企业总体情况分析
一、2003—2005年总体经营情况分析
二、研发投入情况分析
第二节 辉瑞制药2003—2005年经营情况
一、2003—2005年总体销售情况
二、主要产品2003—2005年销售情况
三、新产品研发及其上市情况分析
四、企业经营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三节 罗氏制药2003—2005年经营
第四节 百事美施贵宝2003—2005年经营
第五节 瑞士诺华制药2003—2005年经营
第六节 默克制药2003—2005年经营
第七节 葛兰素史克2003—2005年经营
第八节 印度南星制药2003—2005年经营
第九节 世界主要生物制药公司2003—2005年经营情况
第七章 全球医药研发状况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医药研发情况分析
一、世界医药开发研究现状分析
二、世界医药开发研究遇到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全球已经过期及即将过期的专利药物情况分析
一、专利已过期或将过期的专利药
二、1998—2007年全球过期专利畅销药物情况
三、全球抗病毒药物研发情况
第三部分 化学制药产业
第八章 化学原料药产业
第一节 化学原料药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化学原料药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化学原料药产量情况分析
一、2002—2005年产量增长情况
二、2004—2005年化学料药分月变动情况
三、化学原料药主要地区产量情况
第五节 化学原料药主要地区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河北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三、浙江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四、山东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五、黑龙江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六、江苏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七、天津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化学原料药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一、2003—2005年化学原料药前十家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二、2003—2005年化学原料药前100家企情况分析
第七节 中国化学原料药外贸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2002—2005年进口情况
三、2002—2005年出口情况
四、化学原料药出口问题
五、化学原料药外贸政策
第九章 化学制剂产业运行
第一节 化学制剂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化学制剂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制剂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制剂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制剂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化学制剂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化学制剂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制剂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制剂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制剂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化学制剂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化学制剂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制剂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制剂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制剂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化学制剂产量情况
一、2002—2005年产量增长情况
二、2004—2005年化学料药分月变动情况
三、化学制剂主要地区产量情况
第五节 化学制剂主要地区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江苏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三、广东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四、上海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五、浙江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六、陕西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七、北京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八、山东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九、河南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十、四川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化学制剂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一、2003—2005年化学制剂前十家企业运行情况
二、2003—2005年化学制剂前100家企情况分析
第七节 中国化学制剂外贸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2002—2005年进口情况
三、2002—2005年出口情况
四、化学制剂出口问题
五、化学制剂外贸政策
第四部分 中药产业
第十章 中药饮片产业分析
第一节 中药饮片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中药饮片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药饮片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药饮片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药饮片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中药饮片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中药饮片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药饮片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药饮片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药饮片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中药饮片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中药饮片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药饮片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药饮片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药饮片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中药饮片产量情况
一、2002—2005年产量增长情况
二、2004—2005年化学料药分月变动情况
三、中药饮片主要地区产量情况
第五节 中药饮片主要地区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广东地区
三、广西地区
四、四川地区
五、江苏地区
六、吉林地区
七、浙江地区
第六节 中药饮片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一、2003—2005年中药饮片前十家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二、2003—2005年中药饮片前100家企情况分析
第十一章 中成药产业分析
第一节 中成药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中成药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成药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成药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成药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中成药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中成药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成药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成药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成药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中成药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中成药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成药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成药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成药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中成药产量情况分析
一、2002—2005年产量增长情况
二、2004—2005年化学料药分月变动情况
三、中成药主要地区产量情况
第五节 中成药主要地区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广东地区
三、吉林地区
四、江西地区
五、贵州地区
六、山东地区
七、四川地区
八、浙江地区
九、天津地区
十、北京地区
第六节 中成药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一、2003—2005年中成药前十家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二、2003—2005年中成药前100家企情况分析
第十二章 中药外贸及优劣势分析
第一节 中药与中药材进出口情况
一、中药与中药材出口情况分析
二、中药与中药材进出口2003—2005年情况综述
第二节 中药产业优劣势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药产业行业政策分析
二、中医药行业技术分析
三、中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四、中药行业现存问题分析
五、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部分 生物制药产业
第十三章 世界生物制药产业
第一节 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
第二节 全球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公司情况
第三节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趋势
一、全球预测
二、国际市场现在和将来销售最好的生物药物
三、近期(2002年来)将投产和正在开发的畅销药
第四节 美国生物制药产业情况
一、美国生物技术业2003年重现上扬
二、备受资本追捧生物技术公司成了暴发户
第五节 日本生物医药业
一、日本生物制药业情况
二、日本生物技术产业远期规模
三、日本蛋白质结构方面的成就
第六节 德国生物制药产业情况
第七节 世界主要生物制药产品市场状况
一、总体情况分析
二、世界基因工程药物产业情况分析
三、2002-2010年全球治疗性蛋白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十四章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分析
第一节 生物制药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药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药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药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生物制药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药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药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药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药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生物制药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药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药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药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药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生物制药产业各地区发展情况
一、地区经济对比情况
二、湖北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浙江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山东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五、上海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六、广东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七、北京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八、天津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九、江苏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第十五章 中国生物制药细分市场
第一节 主要产品总体销售情况分析
一、主要生物药品销售情况
二、基因工程药物研制开发情况
第二节 国内干扰素市场产销状况
一、我们生产干扰素的主要种类
二、市场空间大
三、竞争日趋激烈
四、成长尚需时日
五、目前生产干扰素的上市公司
第三节 疫苗市场
一、我国疫苗市场蕴藏巨大商机
二、我国疫苗生产企业现状
三、流感疫苗市场情况
四、乙肝疫苗市场
第四节 其他细分市场情况
一、人血白蛋白
二、促红细胞生成素
三、白介素
四、集落刺激因子
五、人生长激素
六、胰岛素
第十六章 中国生物制药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生物制药领先企业排名情况
一、2004年生物制药销售收入排序前10家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情况
二、国家统计局2004年生物制药企业销售收入前200名企业
三、国家统计局的生物制药企业按利润前200名企业
四、国家经贸委监测生物制药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前100家企业
第二节 中国生物制药上市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十七章 生物制药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一节 生物制药2004年主要产品进口情况
第二节 生物制药2004年主要产品出口情况
一、出口总量情况 390
二、主要产品出口国家、数量、金额情况
第六部分 医药终端市场分析
第十八章 消费者分析
第一节 消费者基本状况
一、全国各地区城乡人口构成
二、全国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节 药品消费结构分析
一、城乡消费结构
二、中国农村药品市场
三、国产药与进口药、合资药品的市场占有率
第三节 消费者消费心理分析
一、消费者购药心理分析
二、消费者对中西药的选择
三、病患就医习惯
第四节 消费者常备药品
一、家庭常备三大药品
二、常备药品的购买渠道
第五节 疾病发病模式变化
一、21世纪全球发病模式的变化
二、中国人口疾病发病模式
第十九章 医药市场销售渠道状况
第一节 医药销售渠道现状
一、医药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
二、药品零售业的现状
三、实现医药零售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运作者
四、医药批发市场分析
五、中国药品零售应对挑战
第二节 我国医疗服务现状
一、产业组织分析
二、医疗服务现状
第三节 医药连锁经营现状
一、医药连锁经营概况
二、美国连锁零售药店经营模式
三、医药连锁配送社会化
四、医药连锁经营分析
第二十章 医院用药主要药品细分市场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医院用药
一、抗生素各主要种类总体情况概述
二、大环内酯类药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三、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表现突出
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 青霉素类药物全国医院销售分析
第三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医院用药分析
一、医药用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二、国内厂家——市场份额重新分配
三、市场份额——国药上升洋药下降
第四节 万古霉素医院用药情况分析
一、万古霉素总用药金额状况
二、万古霉素分城市用药情况
三、万古霉素生产厂商销售现状
四、国产与进口比重
第五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医院市场分析
第六节 头孢类药物用药情况分析
第七节 喹诺酮类药重点品种分析
一、左氧氟沙星
二、环丙沙星
三、氧氟沙星
四、氟罗沙星
五、诺氟沙星
六、加替沙星
第七节 全身用激素类药物医院用药情况分析
第八节 秘治疗药物医院用药情况
第九节 消化系统用药医院市场
第十节 呼吸系统用药市场
一、2002年我国医院市场呼吸系统用药走势
二、医院市场呼吸系统用药类别分析
三、主要品种市场情况
四、呼吸系统用药零售市场情况分析
五、哮喘病用药市场分析
第十一节 2003年中国皮肤科外用药市场分析
一、2003年总体情况
二、市场特点
三、具体品牌分析
四、2002年市场情况分析
第十二节 眼科用药市场分析
第十三节 我国主要城市植物生物碱类抗肿瘤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