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植物和生物的调查报告
为了培养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几年来,我们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平时休息和节假日时间,认真开展长白县经济植物考察活动,采集制作标本1000余份,基本摸清了我们家乡各种经济植物的种类,为本地区经济腾飞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
采集制作植物标本是一项非常艰苦而有乐趣的活动.根据具体情况,我们时而化整为零,分散工作,时而集中一起,共同采集.
在考察时,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长白县的植被分布有着明显的规律性.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升高,阔叶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针叶植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多;再往上走,针叶林减少,出现了树干低矮而扭曲生长的岳桦林;到了海拔2000米以上,高大的乔木完全绝迹、只生长少量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呈现出明显的植物分带现象.
这里气候特点非常突出、同一地区温度之差十分明显,当低山带进人温暖的初夏季节时,中山带则溪流淙淙,有的植物刚刚吐出新绿,有的才形成花苞,呈现出一派初春的景色,而高山带植物的上面仍旧覆盖着一层白雪,真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由于这样的气候条件,给我们的调查工作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一方面我们能在同一个季节里观赏到春夏秋冬不同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及时地补充在低海拔地段没能采到的植物.
我们这里森林繁茂,遮天蔽日,据林业部门提供的资料,木材总蓄积量为3072万立方米,经济树木可达100余种、有深受建筑部门欢迎的红松,长白落叶,松,臭冷杉、鱼鳞松,有木质坚实,细腻,光滑的三大军用材: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还有用于雕刻的翅卫矛等.我们县以森林为经济支柱,形成以森林采伐为龙头的各种木材加工产业,每年将十几万立方米的圆木,方木及成品、半成品销往全国及世界各地.
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我们这里可入药的植物种类也非常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800余种、主要有人参,天麻,贝母、东北细辛、芍药,半夏,黄精,桔梗,远志,升麻,木通,百合,苦参,灵芝、五味子,柴胡,黄花,苍术,重楼等.这些中药的植物贮量大,疗效显著,有的滋补身体,有的消炎利尿,有的治疗心脑疾病、有的可治疗肢体麻木.长白山几次喷发的火山灰,增加了土壤中一些特殊微量元素的含量,因此用我县植物制作的中药有着无可比拟的疗效,有的还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长白县珍稀植物种类较多,奇花异草到处都有.除了国家一类保护植物野山参外,还有吉林省一类保护植物,国家二类保护植物对开蕨,国家红皮书提出的优良矮化砧木树种山楂海棠,还有被称方超人参的抗衰老、抗疲劳的红景天,以及草丛蓉\长白瑞香,东北刺人参等.在吉林省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13种植物中、这里就有204种(一类保护植物127种、二类保护植物42种、三类保护植物31种)、占整个吉林省总数的95.3.
我们在撩荒地,九盘道,北岗调查时,采到了非常罕见的短果杜鹃.这种植物的叶子特别大(宽3~4厘米,长12~15厘米);该叶夏天伸长,冬天卷曲,花瓣硕大,芳香无比、为北方极其罕见的常绿阔叶植物.
另外,家乡可食植物较多,初步调查统计有270多种.有被称为山珍之一的猴头,有风味小菜轮叶党参,有畅销国内外的蕨菜和薇菜,有香甜可口的野生东方草莓,另外还有木耳,亚侧耳(冻蘑,元蘑),金顶侧耳(榆黄磨),密环菌(榛蘑),榛子,刺李,山荷叶,山核桃、黄花菜等、特别是山荷叶,在家乡皇群落分布、其叶柄多汁、酸甜,可口,颇受当地人民的欢迎.
长白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每年春天冰雪刚刚消融、各种植物便绽开花蕾,争奇斗艳.雪白的筒李,深蓝的溪逊,粉红的杜鹃花,金黄的驴蹄草、各种颜色交相辉映,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另外还有金老梅大花杓兰,斑花杓兰,毛百合,轮叶百合,手掌参,卵叶芍药等.牛皮杜鹃、侧金盏在温度很低时也能怒放,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苔原带无霜期短、植物生殖生长集中于七、八两月,由于受高山紫外线的照射,花朵大而美丽,组成了长白县著名的自然景观高山花园.据初步统计,这里可供观赏的植物大约有250种左右.
家乡的香料植物较多,每年春天,当百花盛开时,微风吹来,空气中散发出浓郁的芳香:细叶杜香含有的芳香油可达2,是理想的天然香料植物,此外还有白鲜,藿香,东北薄荷,长白侧柏,山玫瑰,梅花草、香薰,黑水缬草等.据初步统计,香料植物已达80种左右.
野生密源植物种类就更多了,大约有250种左右,著名的有:柳兰,珍珠梅、胡枝子,水苏,紫椴,紫穗槐,雨久花,白车轴草、香蒲等.特别是椴树蜜被国家定为一级蜜.
长白县工业原料植物有350种.如:大叶章,小叶章,越橘,笃斯越橘,狭叶荨麻,山葡萄,蓝靛果,忍冬等、广泛用于酿酒,造纸、印染,纺织等工业.长白县酒厂用笃斯越橘为原料酿酒,酒味芳香,纯正,甜美,醇厚,畅销全国各地.
㈡ 有关植物的多样性的调查报告
白芨的形态及生活方式调查
1科属习性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别名呼良姜、高良姜,当地暂时没有名称。花程式:♂♀↑K3 C3 A2 G(3:3:∞)白芨喜荫亦耐荫,较耐寒也较耐旱,以不积水的苔藓层或石壁腐殖质土最佳。
2形态特征
白芨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具V字形块状假鳞茎,株高30-50厘米。叶革质、全缘、淡绿色、宽带形急尖,长30-40厘米、宽3-7厘米,一株仅具3-4片叶,具有较长的叶鞘,平行脉互生。总状花序于叶丛中抽出,常着花3-13朵,小花淡紫色,花瓣带状,径约3厘米雌雄蕊合生。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蒴果长圆形,有棱。种子黄白色,粉末状极微小,靠风传播。
3生活方式
在当地,休眠鳞茎于2月开始出芽,并在芽的基部开始长新根。芽被叶鞘所包裹,内有幼叶和花序。3月,叶子和花序一起长大,4月份开始开花,花后假鳞茎开始膨大,逐渐生长为V字形。在秋季,V形鳞茎的2个尖端开始花和叶的分化并生长为可见的芽。在冬季经几次轻霜后地上部分枯死,假鳞茎休眠接受春化作用。
白芨在自然状态下靠一分为二式分株繁殖,虽然能产生大量的种子(每个果荚10-30万粒),但是不易发芽。种子是自然状态下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种子发芽后要经过4-6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花后如果生长良好则年年开花。
4野生环境及多样性
(1)白芨的野生环境特点
白芨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在石壁上,常常有泉水渗出,所以它也一样可以得到充足的水分。白芨也常生长于有山泉的地方,那里阴暗潮湿,空气湿度也较高,比较适宜白芨的生长。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才能牢牢地吸在上面。
(2)白芨的生物多样性
白芨具有V字形的块状假鳞茎,可以为春天萌发提供大量能量及营养物质,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抗旱、抗寒能力。
白芨可以地生也可以附生,跟可以吸在石头上生长,根常常埋于苔藓层的下方。白芨的种子极细小,似粉末,状没有胚乳,只有几个细胞构成的发育不完全的胚。发芽则要在湿润的苔藓上发芽,而且长时间不干燥。白芨的初生假鳞茎是圆球形的,当生长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V字形。
白芨的花粉呈块状不易散开,所以在授粉上也不是很有利。
5应用及开发前景
(1)应用
白芨的假鳞茎可供药用,有补肺生肌、消肿止血的功效。
(2)开发前景
白芨的花淡紫色,并且在早春开放,十分美丽,因此可以栽植于假山林缘来点缀园林景观,也可以植于庭院中观赏。
㈢ 有关于植物的调查报告
3月12日
今天,我拿了一块大蒜,把外表的一层白皮轻轻地剥去;然后找了一个空矿泉水瓶,把上边那一大块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进去。知道我在干什么吗?对了!我在种大蒜。
3月13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大蒜要发芽了!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的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3月15日
今天,我来看我的大蒜,啊,大蒜发的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的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我怕水中的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3月17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的比较快,总共长1.3厘米。我换水时,经过测量发现蒜根长了4毫米,共长了5毫米。
3月19日
今天,我给大蒜换了水。发现大蒜的底部经过水的浸泡,薄薄的一层白皮已和大蒜紧紧地贴在一起,是肉色的,而大蒜的上部没有水的浸泡,还是那样的白。但是我发现白色的皮突出了一点,我猜想可能是又要发芽了吧。
3月22日
今天,我发现白皮突出的那一点点中,冒出了一根长约3毫米的小绿芽,我高兴极了,连忙换了水,生怕水中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蒜的生长。我又发现那两根小绿芽又长长了1厘米,长得最高的有2.5厘米,长得有点矮的有2厘米长。蒜根也成了盘旋状。
3月23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了3毫米,最高的有2.9厘米,中间的有2.3厘米,最矮的6毫米长。蒜根我无法用尺量,因为根是旋起来的,我估计有6毫米长。
3月24日
今天,我发现这3根绿芽中又钻出了一根还不到1毫米的小绿芽,我又急忙换了水。我拿尺一量,最长的已有3厘米长,我想:这蒜芽怎么突然长得这么快?一天一看也长长了,到底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
3月25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芽中最高的又长了5毫米,那根刚刚冒出头的小绿芽长长了2毫米,中间两根长了3毫米。最后我又换了一次水。
㈣ 绿植调查报告怎么做
这样的调查报告想要做得更好,首先必须要对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调查分析,然后再加以总结,才能达到更理想效果。
㈤ 植物 调查报告咋写
给你篇范文吧
西溪湿地位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回量充沛,植物资源答丰富。有诗赞曰:“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便是描绘了西溪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奇妙美景。
据了解,湿地内分布有维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浮游植物7门,6个植被型组。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9种;裸子植物4科5属5 种;被子植物73科168属207种。水生植物有芦、菱、萍、莲等,两岸栽植的植物有柿、柳、樟、竹、桑、李、桃、榆、鹅掌楸、莲香树、枫杨、木槿等。其中桑、竹、柳、樟、莲等乡土树种在湿地区域内的种植历史较长,尤以芦苇、荻、柿、梅最具种植规模和景观特色。现保存下来的老柿树在一期工程范围内就有2802株。
㈥ 植物花结构 调查报告
白菜花的结构
十字花科,花两性,整齐;萼片4,分离,排成内2轮;花瓣4,分离,有白、黄容、粉红、淡紫、紫各色,排列呈十字形,上部开展,下部呈爪,稀缺乏;雄蕊通常6,4长2短,称四强雄蕊,少数更多或更少,在花丝基部常具蜜腺;雌蕊1,子房上位,由2心皮组成,常有假隔膜分成2室,少数无假隔膜,则为1室,每室有胚珠1至多数,生于侧膜胚座上,排列成1或2行。
㈦ 关于植物的研究报告
关于含羞草为什么害羞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家养了一盆含羞草。我早就听说,含羞草是因害羞而得名的。但是,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我为此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从书籍中查找有关资料
2.在英特网中查阅有关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什么是含羞草?
含羞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又名知羞草、呼喝草、怕丑草。成簇生长,高可达1米,耐寒性较差,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含羞草花期7月至10月,花色粉红,形如绒球。果实扁圆形。一株高40厘米至60厘米,枝上有刺毛。总叶柄上有羽片2个至4个,呈掌状排列,小叶有14片至4 8片之多。含羞草的花、叶和荚果均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成为阳台、室内的盆栽花卉,在庭院等处也能种植。
2.分布地区:
含羞草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但又能耐半阴。现多做家庭内观赏植物养植。无明显地理分布区分。
3.其他特异功能:
在强烈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前,对外界触觉敏感的含羞草叶会突然萎缩,然后枯萎。在地震多发的日本,正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白天张开,夜晚合闭。如果含羞草叶片出现白天合闭,夜晚张开的反常现象,便是发生地震的先兆。
另外,害羞草还可预测灾害性的天气变化,对突发性的反季节性温差、地磁、地电等变化会产生有违常规的生长活动。
4.害羞的原因:
植物的运动现象,通常是由于细胞内膨压改变所造成的,大部份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一个很大的液泡,当液泡内充满水份时,就压迫周围的细胞质,使它紧紧贴向细胞壁,而给予细胞壁一种压力,这就是膨压。膨压使得细胞壁处于绷紧状态。液泡内所含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它们的浓度高低,决定渗透压的高低,而渗透压的高低可以决定水分扩散的方向。当液泡浓度增高时,渗透压增加,水份由胞外向胞内扩散而进入液泡,增加细胞的膨压,使细胞鼓胀;反之,细胞则萎缩。
这种过程只能造成缓慢的运动,例如气孔的开合等,但是当胞膜的半透性发生霎时变化时,却也可以引起相当迅速的动作。将氯离子向细胞内,钠、钾等阳离子向细胞外运送,使得胞膜和邻近地区保持一定电位差。当外界刺激超过某一定限度时,这种差异通透性会突然改变,钙离子大量涌进细胞,钾离子却向反方向进行,使膜内电位增高,甚至成为正电位,这种情况叫做去极化。这种情况会传递,当细胞产生去极化现象时,胞膜的差异通透性消失,原来蓄存于液泡内之水份遂在瞬间排出,使细胞失去膨压,变得瘫软。叶柄的数条维管束,在叶枕合成一大管道,便于容纳叶枕排出的水份。
当我们碰到含羞草的叶子时,叶枕变得瘫软,小羽片失去叶枕的支持,依次地合拢起来。叶枕的下半部,有一些感受细胞,它们特别容易接受刺激,只要遭到轻微的触动,就会立刻放出水份,使叶柄下垂,造成含羞草的羞态。其它和含羞草同科的合欢,羽片到夜晚也会闭合起来,像是睡觉一样,这都是叶枕内细胞膨压改变的关系。
四、结论
在含羞草叶枕的中心有一个大的维管束,维管束四周充满着具有许多细胞间隙的薄壁组织。当震动传到叶枕时,叶枕的上半部薄壁细胞里的细胞液,被排出到细胞间隙中,使叶枕上半部细胞的膨压降低,而下半部薄壁细胞间隙仍然保持原来的膨压,结果引起小叶片的直立而两个小叶片闭合起来,甚至整个叶子垂下来。含羞草在受到刺激后的0.08秒钟内,叶子就会闭合。受刺激后,传导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最高速度每秒钟达10厘米。刺激之后,稍过一段时间,一切又慢慢恢复正常,小叶又展开了,叶柄也竖立起来了。恢复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但是,如果我们继续逗弄,接连不断地刺激它的叶子,它就产生“厌烦”之感,不再发生任何反应。这是因为连续的刺激使得叶枕细胞内的细胞液流失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的缘故。
㈧ 植物调查报告作文三百字
丝瓜是一种小植物,它也是我最喜欢的植物。它长得很茂盛,一次又一次的开花,一次又一次结果,生长的时间较长,直到深秋,还是果实累累,使人喜欢。
丝瓜的生命力极强。它无论在什么坏环境下都能生长。你在石缝隙里,在墙角下,或是贫瘠的土地上随便撒上几粒种子,浇上点水,没过几天。它就会破土而出,长出嫩绿的芽来。长大的叶子上,会被小虫子咬坏。这时你只要趁早晨有露水的叶子上面撒点木灰,就可以防虫子咬。丝瓜耐高温,耐干旱,耐潮湿,也耐腐,耐贫。只要你在它身上扎上几根绳子或木棍,它就会攀岩而上。茁壮成长起来,如一个棚架,瓜藤可以延伸,那长得更旺盛。
丝瓜朴实谦虚。它在晚上开花,那小黄花瓣淡淡的,不鲜艳,也不夺目,也不争吐芬芳。它不像桃花长得可美,淡红淡红的花瓣有时还发出淡淡清香,丝瓜是多么极其平常的花。丝瓜的果是绿的,始终保持和绿叶同一种颜色。它不像辣椒·西红柿那样,一旦成熟了,就变的通红通红的脸蛋儿就向人们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丝瓜浑身都是宝,它不仅可以吃,还可以药用。嫩丝瓜用来炒,做汤,那味倒是特别的鲜美。使人百吃不厌。老了的丝瓜还可以止咳祛痰的作用。丝瓜的叶子可以止痛,瓜瓢可以清热解毒……如果谁长了痱子,用丝瓜一擦,那就清凉多了,你看丝瓜做出的贡献多大呀。
我特别喜欢丝瓜,更喜欢丝瓜的品质。
㈨ 有关于植物的调查报告
白芨的形态及生活方式调查
1科属习性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别名呼良姜、高良姜,当地暂时没有名称。花程式:♂♀↑K3 C3 A2 G(3:3:∞)白芨喜荫亦耐荫,较耐寒也较耐旱,以不积水的苔藓层或石壁腐殖质土最佳。
2形态特征
白芨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具V字形块状假鳞茎,株高30-50厘米。叶革质、全缘、淡绿色、宽带形急尖,长30-40厘米、宽3-7厘米,一株仅具3-4片叶,具有较长的叶鞘,平行脉互生。总状花序于叶丛中抽出,常着花3-13朵,小花淡紫色,花瓣带状,径约3厘米雌雄蕊合生。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蒴果长圆形,有棱。种子黄白色,粉末状极微小,靠风传播。
3生活方式
在当地,休眠鳞茎于2月开始出芽,并在芽的基部开始长新根。芽被叶鞘所包裹,内有幼叶和花序。3月,叶子和花序一起长大,4月份开始开花,花后假鳞茎开始膨大,逐渐生长为V字形。在秋季,V形鳞茎的2个尖端开始花和叶的分化并生长为可见的芽。在冬季经几次轻霜后地上部分枯死,假鳞茎休眠接受春化作用。
白芨在自然状态下靠一分为二式分株繁殖,虽然能产生大量的种子(每个果荚10-30万粒),但是不易发芽。种子是自然状态下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种子发芽后要经过4-6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花后如果生长良好则年年开花。
4野生环境及多样性
(1)白芨的野生环境特点
白芨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在石壁上,常常有泉水渗出,所以它也一样可以得到充足的水分。白芨也常生长于有山泉的地方,那里阴暗潮湿,空气湿度也较高,比较适宜白芨的生长。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才能牢牢地吸在上面。
(2)白芨的生物多样性
白芨具有V字形的块状假鳞茎,可以为春天萌发提供大量能量及营养物质,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抗旱、抗寒能力。
白芨可以地生也可以附生,跟可以吸在石头上生长,根常常埋于苔藓层的下方。白芨的种子极细小,似粉末,状没有胚乳,只有几个细胞构成的发育不完全的胚。发芽则要在湿润的苔藓上发芽,而且长时间不干燥。白芨的初生假鳞茎是圆球形的,当生长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V字形。
白芨的花粉呈块状不易散开,所以在授粉上也不是很有利。
5应用及开发前景
(1)应用
白芨的假鳞茎可供药用,有补肺生肌、消肿止血的功效。
(2)开发前景
白芨的花淡紫色,并且在早春开放,十分美丽,因此可以栽植于假山林缘来点缀园林景观,也可以植于庭院中观赏。
㈩ 关于植物的研究报告
植物是一种有生命的生物,它们必须要生存。有些动物靠伪装来让自己生存,那植物也会伪装来让自己生存吗?
那么,植物到底会不会伪装呢?经过了查找资料和平时自己的了解,我终于得出了答案。植物是会伪装的。
有一种叫做龟甲草的植物,它的特点就是它的茎上有和龟甲差不多的花纹,而从外观上来看,就很像一个龟甲,就可以避免一些食草动物的攻击。还有一种叫石块植物的植物,生长在非洲南部及西南部干旱的荒漠上。石块植物把自己变得矮小,肥胖。没开花的时候,像一块一块的花岗岩的碎块和雨花石。不去摸一摸,也很难发现它是植物。石块植物在荒漠里面是那种肥厚多肉的植物,也往往是动物们难得的食物。那些饥肠漉漉的动物在寻找食物的时候,都不会在意这些石块植物的。
有一些花是要靠昆虫传花粉来生存的。金蝶兰就是这种花。金蝶兰是一种野生生物,生存全靠昆虫传送花粉。而金蝶兰既没有香味,又没有香甜的蜜汁,昆虫都不愿意靠近金蝶兰。金蝶兰就偏偏长在螫蜂的领地里。雄螫蜂是允许别的昆虫侵入它的领地,一旦发现,就会进攻。而且金蝶兰很像昆虫,螫蜂看见了,就对它又咬有蛰,结果反而替金蝶兰传了花粉。
心得
这些植物的办法还真好啊!但是,保护了植物,一些动物又要饿肚子了。没办法,自然界就是这样的!
投我一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