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汪涛的学术简介
主要学术论文(2005年以来)汪涛,张琴,张辉,周玲,刘洪深.如何削弱产品来源国效应——产品信息呈现方式的影响研究.心理学报.已录用崔楠,崔庆安,汪涛.在线零售情境因素对顾客惠顾意愿的影响研究.管理科学学报.已录用.汪涛,周玲,周南,牟宇鹏,谢志鹏(2012).来源国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基于美、印消费者评价和合理性理论视角的扎根研究.管理世界.3:113-126汪涛,周玲,彭传新,朱晓梅(2011).讲故事 塑品牌:建构和传播故事的品牌叙事理论.管理世界.3:112-123汪涛,周玲,彭传新(2011).消费者不安全感与怀旧产品购买行为研究.经济管理.1:83-92汪涛,张琴(2011).为什么消费者会感觉到有面子?消费者面子及其感知机制研究.经济管理.7:78-88张辉.汪涛.刘洪深(2011).顾客参与了为何仍不满意——顾客参与过程中控制错觉与顾客满意的关系研究.南开管理评论.14(5):153-160张辉.汪涛.刘洪深(2011). 服务产品也有来源国效应吗?——服务特征的调节作用.财贸经济.12:127-133汪涛,刘继贤,崔楠(2011).以品牌并购建立国际品牌:基于后进国家企业视角.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57):9-16汪涛,张辉,刘洪深(2011).顾客组织社会化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33(2):33-40刘洪深,汪涛,张辉,李红亮 (2011).顾客参与对员工工作满意的影响研究——基于角色理论视角.商业经济与管理.5: 80-88刘洪深,汪涛,李红亮 (2011).服务中顾客参与对员工工作压力的实证检验.统计与决策.15: 99-102 汪涛,何昊,诸凡(2010).新产品开发中的消费者创意:产品创新任务和消费者知识对消费者产品创意的影响.管理世界.2:80-92汪涛,何昊,岳劲(2010).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合理性视角.营销科学学报.6(4):38-51(该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市场营销》2011年第5期(理论版)全文转载)汪涛,杨立华(2010).品牌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建设:基于Hotelling数量模型的推导.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8-143汪涛,王建平,杨立华(2010).转型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绩效问题的资源基础观解释:商业银行1990-2007年的经验.财政研究.8:61-64郭锐,汪涛,严良(2010).国外品牌在中国的转化研究:基于合理性理论.经济管理.9:180-186汪涛,郭锐(2010).顾客参与对新产品开发作用机理研究.科学学研究.28 (9): 1383-1387(该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市场营销》2010年第12期(理论版)全文转载)郭锐,汪涛,周南(2010).国外品牌在中国的转化研究:基于制度理论.财贸经济.10.114-119汪涛,邓劲(2010).国家营销、国家形象与国家软实力.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3(2):249-253汪涛,周玲,杨立华(2010).网络化营销:基于价值网络化的营销范式初探.外国经济与管理.32(1):34-40.汪涛,杨立华,刘刚,霍信昌(2010).市场网络化、外部性与传统关系营销的扩展.学术研究.10:49-54.(该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市场营销》2011年第2期(理论版)全文转载)刘泉宏,汪涛(2010).企业为何要即兴运作?:对中国企业战略决策风格的一个检验.商业经济与管理.4: 25-32张辉,汪涛,刘洪深(2010).新产品开发中的顾客参与研究综述.中国科技论坛.11:105-110汪涛,崔楠,芦琴(2009).顾客依赖及其对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影响.管理科学.22(3):65-74汪涛,崔楠,肖勇鹏(2009).顾客参与动机的研究: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营销科学学报.5(1):1-12汪涛, 崔楠, 杨奎(2009).顾客参与对顾客感知价值的影响: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商业经济与管理.11: 81-88汪涛,岳劲(2009).创新理论的新发展:顾客参与创新.新华文摘.5:134-136徐岚,汪涛,姚新国(2007).中国企业产品创新战略执行的路径:基于转轨经济的研究.管理世界.9:85-98彭军锋,汪涛(2007).服务失误时为什么顾客选择不同的抱怨行为?管理世界.3:102-115(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汪涛,望海军(2008).顾客参与一定会导致顾客满意吗?. 南开管理评论.3:4-11(该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市场营销》2008年第9期(理论版)全文转载)汪涛,望海军(2008).顾客参与对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研究. 财贸经济.6:123-127汪涛,郭锐(2008).基于环境不确定性和企业家导向的中国企业品牌战略决策研究.中国软科学.3:97-107汪涛,郭锐(2008).中国企业品牌战略决策影响因素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6:852-856汪涛,岳劲,郑瑾蕙(2008).品牌再造:一个探索性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4:524-527汪涛,李志雄,余娜(2008).消费失败后顾客情绪反应及其对投诉渠道选择的影响.商业经济与管理.10:56-62汪涛,曹子夏(2007).关系营销中的关系压力及其对顾客忠诚的影响.财贸经济.5:117-122 (该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企业管理研究》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汪涛,方国斌,游春(2007).交叉销售在我国保险集团化经营中的应用.保险研究.8:64-67望海军,汪涛(2007).顾客参与、感知控制与顾客满意度关系研究.管理科学.3:48-54官翠玲,汪涛(2007).我国药价虚高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物价.5:25-28汪涛,陈露蓉(2006).中国本土文化环境下的商务“关系”:一项探索性研究.营销科学学报.2(3):1-14汪涛(2006).中国企业自主品牌决策的因素分析.中国软科学.10:141-149(该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企业管理研究》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汪涛,曹子夏(2006).中国企业眼中的自主品牌.经济管理.17:16-18汪涛,秦红(2006).专用性投资对机会主义的影响.管理科学.2:22-32汪涛,郭锐(2006).商业友谊对关系品质和顾客忠诚的影响之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9:35-41(该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商贸经济》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汪涛,何昊(2006).试论转换成本分类、测量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外国经济与管理.8:19-25欧阳小珍,涂伟,汪涛(2006).网络零售业中交易成本与顾客价值创造模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98-102徐岚,汪涛(2005).顾客为什么创造:消费者创造性理论的发展与检验.营销科学学报.1(2):103-117汪涛,何昊(2005).关于转换成本的研究综述.营销科学学报.1(1):84-93汪涛(2005).以顾客资产为核心的企业战略规划.管理学报.1:66-70汪涛,徐建平(2005).模块化的产品创新:基于价值创造网络的思考.科研管理.5:11-18汪涛,崔楠(2005).金融业的交叉销售研究.管理科学.6:59-66汪涛,崔楠(2005).国外交叉销售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4:43-49汪涛(2005).以顾客资产为核心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管理评论.5:46-52(该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企业管理研究》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汪涛,袁巧玲(2005).在供应网络中管理客户—供应商关系:基于买方的视角,当代经济管理,6:50-53 (该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管理科学》2006年4期全文转载)
出版著作《组织市场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独著《广告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独著《广告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独著《竞争的演进——从对抗的竞争到合作的竞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专著《产品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翻译《顾客资产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翻译《市场营销框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翻译
2. 简述市场营销基本框架的主要内容
1、创新战略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知识经济时代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极好的外部环境。创新作为企业营销的基本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创新。知识经济对人类旧的传统观念是一种挑战,也对现代营销观念进行着挑战。为了适应新的经济时代,使创新战略卓有成效,必须树立新观念,即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带动其它各项创新齐头并进。
(2)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广泛的内容,它是营销创新战略的保证。这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十分艰巨,例如,组织形式上,许多企业还没有完成现代公司制的改造,旧的组织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创新的缰绊。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分工过细,都不利于创新。
(3)技术创新。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的寿命期趋于缩短,技术创新是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大中型企业要不断开发新技术,满足顾客的新需求,即使传统产品,也要增加其技术含量。
(4)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最后要落实到产品创新上,所以产品创新是关键。由于技术创新频率加快,所以新产品的市场寿命期也越来越短。
(5)市场创新。市场是复杂多变的。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营销者要善于捕捉市场机会,发现消费者新的需求,寻求最佳的目标市场。把全国各地都看成是自己的市场,因而在市场创新中缺乏针对性,导致营销效果和竞争力的降低。在市场创新中,要在科学的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从对消费者不同需求的差异中找出创新点,这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战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观念创新是先导,组织创新是保证,技术创新是核心,产品创新是关键,市场创新是归宿。
2、人才战略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和核心。但创新要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其实质是人与人、人的群体与个人高科技知识、智力、智能的竞争;是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管理能力与技巧的综合素质的竞争。
3、文化战略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经营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形象以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它不仅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它又以企业精神为核心,把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企业的确定的发展目标上来,它又通过对企业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以文字或社会心理方式对企业成员的思想、行为施加影响、控制。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许多企业的成功,是由于全体员工能够接受并执行组织的价值观。
4、形象战略
在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广告、销售信息等很难引起消费者注意和识别,更谈不到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在此情形下,企业间竞争必然集中到形象竞争上。形象竞争,企业已经在应用,但很多企业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广告宣传也随之进入"印象时代",企业用各种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不断提高企业声誉,创立名牌产品,使消费者根据企业的"名声"和"印象"选购产品。
5、产品战略
产品战略基于企业战略,将公司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分解到产品群、产品线和产品,最后到各区域。产品战略通过产品的客户划分确定平台战略、产品线战略,并在产品的指导下确定资源配置计划。
3. 市场营销学理论框架
1、理论概念制
核心概念
营销观念
2、策略理论
产品策略
定价策略
分销策略
促销策略
3、战略理论
需求分析
市场细分
目标市场
4、管理理论
营销组织
(3)市场营销框架汪涛扩展阅读:
市场营销相关因素:
1、需要,欲望和需求
2、产品
3、效用,费用和满足
4、交换、交易和关系
5、市场
6、市场营销环境:
存在于企业营销部门之外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
7、直接营销环境:
与企业紧密相连,直接影响企业对目标市场顾客服务能力和效率的各种参与者,包括企业内部营销部门以外的企业因素、供应商、营销渠道、目标顾客、竞争者和公众。
8、公众:
指对企业实现其市场营销目标的能力有着实际的或潜在影响力的群体。
9、间接环境(宏观环境):
包括人口、经济、自然、科技、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10、市场细分:
指企业根据消费者之间的需求差异化,把整体市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个类似消费者群体的过程。
11、市场定位:
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输给目标顾客,使该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占据强有力的位置。
4. 试论述市场营销的理论框架和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生产目的论和价值实现论是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基础。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的经营管理学科。
核心内容是交换。
5. 怎么写市场营销的框架
虽然营销方案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策划人而不完全一样,但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删除一些内容,总之达到目的就OK了。
营销方案写作通用框架
标题
前言
Ⅰ形势分析---我们的处境
A企业历史背景分析------“我”
1,企业性质
2,营销额与利润历史数据
3,企业经营理念与总体规划,目标
4,企业组织结构
5,企业优势与劣势
6,企业以往经营活动的回顾与分析
B消费者分析--------“你”
1,本企业的目标市场区域
2,存在哪些细分市场?本企业的目标群
3,在哪里有多少消费者
4,这些消费者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怎么生活,怎么使用该商品及相关产品。
5,他们买多少?
6,为什么购买,在产品中寻求何种特征
7,购买过程,购买时的影响因素
C行业市场与竞争分析-----“-他”
1,市场规模
2,市场特性
3,竞争者排队:上位,同位,下位(以市场占有率或销售额)
4,竞争格局辨认------是否形成了市场的领导者,挑战者,追随者,补缺者。
5,重要竞争者的市场表现,营销方案,竞争策略,竞争优势
6,本企业的营销机会
D营销宏观条件-------“天下”
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上述环境的现状以及趋势所提供的机会与威胁。
6. 如何建立市场营销体系
市场营销体系其实很简单
一个中心:以顾客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市场调研(专出发点属)、竞争对手(参照点)
三个步骤: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也就是说的STP
四个重点,也就是4p啦,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这就是整个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啦,至于怎么去添枝加叶那是你自己去丰富了
如果想要有出路勒,多写写论文发表发表,多坐坐项目,多实践实践。。。
理论联系实践才是王道
7. 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一、市场营销学与经济学
市场营销学与经济学的联系很紧密,它借鉴了许多的经济学概念与理论,经济学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而且由于早期市场营销方面的学者基本上都是经济学家,因而其长期被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来看待。
二、市场营销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以及个体如何作为一个整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关系,其研究对象就是人。而人正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主体,也是市场营销学研究的对象。由于两者研究对象的相同,也就逐步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营销心理活动的新学科———市场营销心理学。
三、市场营销学与社会学
社会学不像经济学和心理学那样与市场营销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论著研究市场营销与社会学的关系。但作为研究交换这一基本的社会活动的市场营销学,应用社会学的一些概念、原理和方法,去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能更好地揭示出其中蕴含的内在规律。
(7)市场营销框架汪涛扩展阅读:
在新产品的扩散中,市场营销学应用了社会学的创新传播理论。创新在社会系统中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
研究表明,创新采用者的数量随时间呈# 型曲线的变化,且不同的创新在整个采用过程的时间范围上可能完全不一样;那些较早采用创新的“创新者”和“先行采纳者”在特质核对信息利用等方面与较晚采用者有明显的不同。
较晚的采用者希望得到早期采用者的帮助;大众传媒信息借助人际交往得以在社会上传播。
8. 简述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理论框架
1、创新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创新。知识经济对人类旧的传统观念是一种挑战,也对现代营销观念进行着挑战。为了适应新的经济时代,使创新战略卓有成效,必须树立新观念,即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带动其它各项创新齐头并进。
(2)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广泛的内容,它是营销创新战略的保证。这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十分艰巨,例如,组织形式上,许多企业还没有完成现代公司制的改造,旧的组织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创新的缰绊。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分工过细,都不利于创新。
(3)技术创新。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的寿命期趋于缩短,技术创新是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大中型企业要不断开发新技术,满足顾客的新需求,即使传统产品,也要增加其技术含量。
(4)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最后要落实到产品创新上,所以产品创新是关键。由于技术创新频率加快,所以新产品的市场寿命期也越来越短。
(5)市场创新
2、人才战略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和核心。但创新要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其实质是人与人、人的群体与个人高科技知识、智力、智能的竞争;是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管理能力与技巧的综合素质的竞争。
3、文化战略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经营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形象以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它不仅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它又以企业精神为核心,把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企业的确定的发展目标上来,它又通过对企业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以文字或社会心理方式对企业成员的思想、行为施加影响、控制。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许多企业的成功,是由于全体员工能够接受并执行组织的价值观。
4、形象战略
在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广告、销售信息等很难引起消费者注意和识别,更谈不到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在此情形下,企业间竞争必然集中到形象竞争上。形象竞争,企业已经在应用,但很多企业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广告宣传也随之进入"印象时代",企业用各种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不断提高企业声誉,创立名牌产品,使消费者根据企业的"名声"和"印象"选购产品。
5、产品战略
产品战略基于企业战略,将公司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分解到产品群、产品线和产品,最后到各区域。产品战略通过产品的客户划分确定平台战略、产品线战略,并在产品的指导下确定资源配置计划。
9. 怎么写市场营销计划的框架
营销目标
外部环境(宏观微观、竞争)
内部资源(资金、设备、回人员、核心竞争力答)
内部外部结合(swot分析)看能否实现营销目标
分析市场: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市场、自己的定位
根据前面分析
写营销策略:产品、定价、分销、促销
计划的组织和人力资源落实
预期效果
预算
如何控制计划完成
10. (谁知道)市场营销方案的框架
虽然营销方案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策划人而不完全一样,但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删除一些内容,总之达到目的就OK了。
营销方案写作通用框架
标题
前言
Ⅰ形势分析---我们的处境
A企业历史背景分析------“我”
1,企业性质
2,营销额与利润历史数据
3,企业经营理念与总体规划,目标
4,企业组织结构
5,企业优势与劣势
6,企业以往经营活动的回顾与分析
B消费者分析--------“你”
1,本企业的目标市场区域
2,存在哪些细分市场?本企业的目标群
3,在哪里有多少消费者
4,这些消费者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怎么生活,怎么使用该商品及相关产品。
5,他们买多少?
6,为什么购买,在产品中寻求何种特征
7,购买过程,购买时的影响因素
C行业市场与竞争分析-----“-他”
1,市场规模
2,市场特性
3,竞争者排队:上位,同位,下位(以市场占有率或销售额)
4,竞争格局辨认------是否形成了市场的领导者,挑战者,追随者,补缺者。
5,重要竞争者的市场表现,营销方案,竞争策略,竞争优势
6,本企业的营销机会
D营销宏观条件-------“天下”
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上述环境的现状以及趋势所提供的机会与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