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市场营销学中,产品的长度、宽度、深度分别是什么含义
所谓产品组合的长度是指一个企业的产品组合中所包含的产品项目的总数回,所谓产品组合的宽度,答是指一个企业有多少产品大类,所谓产品组合的深度,是指产品大类中每种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规格。
举个例子:宝洁公司的产品线
宽度:产品囊括洗发露、牙膏各种个人清洁卫生的产品类。
长度:洗发露包括:飘柔、海飞丝。
深度:飘柔包括:家庭装、焗油、去屑、修复等。
(1)市场营销学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营销特点:
1、市场营销的第一目的是创造顾客,获取和维持顾客;
2、要从长远的观点来考虑如何有效地战胜竞争对手,立于不败之地;
3、注重市场调研,收集并分析大量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有很大不确实性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4、在变化中进行决策,要求其决策者要有很强的能力,要有像企业家一样的洞察力、识别力和决断力。
⑵ 大一市场营销学计算题,紧急!!!(需要步骤)
1、已知某生产企业一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20万元,每个产品的可变成本是12元,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公司将价格定为每个17元。计算:为保证公司10万元的利润,公司的销售量要达到多少
解题:10万利润=X*(17-12)
100000/(17-12)=X
X=10w/5
X=2w
2、企业生产B产品的生产能力达300000件,但目前市场需求为200000件,且已趋于饱和,生产B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件,企业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元,计算B产品的盈亏平衡价格,如果企业要保证60000元的利润,则定价多少?如果有厂商向企业订50000件产品,但出价1.5元/件,是否接受
盈亏平衡价格: X=(1.2*20W+10W)/20W Y=(1.2*30w+10W)/30W
X=34w/20w Y=46w/30W
X=1.7 Y=1.53
x为产量为20W件的盈亏平衡价格;Y为产量为30W件的盈亏平衡价格。
设利润为:Z
Z=50000件*1.5-(50000*1.2+100000)
Z=7.5W-16W
Z=-8.5W(亏损)
不予接受.
3、某企业生产某日用商品,投入固定成本50万元,生产能力5万件,单位变动成本25元,单位商品利润9元,某客户预订该商品4万件,其中3万件按原价执行,另1万件在原件的基础上打折6成,试问该企业是否愿意接受此订单
此问题貌似缺少条件:另1万件在原件的基础上打折:原件的基础是指售价的基础还是利润的基础?
如果是利润基础6折则百分百接受此订单,如果是售价基础6折因不知道售价,所以无法判断。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 应该接受订单。理由:不接受订单则意味着固定成本的投入闲置浪费,况且还有27W的利润摆在面前(3W按原价执行)。
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祝你好运! 记得给分!
⑶ 指数平滑法中的平滑系数怎么求啊。市场营销学
指数平滑法是生产预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所有预测方法中,简单的全期平均法是对时间数列的过去数据一个不漏地全部加以同等利用;移动平均法则不考虑较远期的数据,并在加权移动平均法中给予近期资料更大的权重;而指数平滑法则兼容了全期平均和移动平均所长,不舍弃过去的数据,但是仅给予逐渐减弱的影响程度,即随着数据的远离,赋予逐渐收敛为零的权数。下面将详细介绍指数平滑法这种方法。
指数平滑法的基本公式是:
St=ayt+(1-a)St-1
式中,St--时间t的平滑值;
yt--时间t的实际值;
St-1--时间t-1的实际值;
a--平滑常数,其取值范围为[0,1];
由该公式可知:
1.St是yt和
St-1的加权算数平均数,随着a取值的大小变化,决定yt和
St-1对St的影响程度,当a取1时,St=
yt;当a取0时,St=
St-1。
2.St具有逐期追溯性质,可探源至St-t+1为止,包括全部数据。其过程中,平滑常数以指数形式递减,故称之为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常数取值至关重要。平滑常数决定了平滑水平以及对预测值与实际结果之间差异的响应速度。平滑常数a越接近于1,远期实际值对本期平滑值的下降越迅速;平滑常数a越接近于0,远期实际值对本期平滑值影响程度的下降越缓慢。由此,当时间数列相对平稳时,可取较大的a;当时间数列波动较大时,应取较小的a,以不忽略远期实际值的影响。生产预测中,平滑常数的值取决于产品本身和管理者对良好响应率内涵的理解。
3.尽管St包含有全期数据的影响,但实际计算时,仅需要两个数值,即yt和
St-1,再加上一个常数a,这就使指数滑动平均具逐期递推性质,从而给预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4.根据公式S1=ay1+(1-a)S0,当欲用指数平滑法时才开始收集数据,则不存在y0。无从产生S0,自然无法据指数平滑公式求出S1,指数平滑法定义S1为初始值。初始值的确定也是指数平滑过程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果能够找到y1以前的历史资料,那么,初始值S1的确定是不成问题的。数据较少时可用全期平均、移动平均法;数据较多时,可用最小二乘法。但不能使用指数平滑法本身确定初始值,因为数据必会枯竭。
如果仅有从y1开始的数据,那么确定初始值的方法有:1)取S1等于y1;2)待积累若干数据后,取S1等于前面若干数据的简单算术平均数,如:S1=(y1+
y2+y3)/3等等。
⑷ 营销学方面的:成本加成定价法 是怎样的例子
首先确定单位变动成本再加上平均分摊的固定成本组成单位完全成本,在此基内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容利润,作为单位产品价格。在计算时,应先统计出总的产销量,然后在每个单位成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应纳税金和预期利润率。售价与成本的差额占成本的比例即为加成,公式 :①P=C(1+t)(1+r);②P=C(1+t)/(1+r)。。。p是单位产品价格,C是单位产品成本,t是税率,r表示加成率。 ①是顺加法,②是倒扣法。谢谢采纳。
⑸ 几个市场营销的计算题,成本加成定价
一:单位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产品总量=(20000+30000)/1000=50(元)。
价格=单位成本十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单位成本(l + 成本利润率)=50*(1+20%)=60(元)。
按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其单位销售价格为60元。
二:零售价=产品进价*(1+产品加成率)=2000*(1+16%)=2320(元)。
按零售价加成这批彩电零售价格是2320元。
三:总成本=总变动成本+总固定成本=1.2*200000+100000=340000(元)。
单位成本=总成本/产品数量=340000/200000=1.7元/件。
单位售价=(总成本+利润)/产品数量=(340000+60000)/200000=2(元)。
如果企业要保证60 000元的利润,则定价为2元/件。
1.5元/件<2元/件, 且其单位成本为1.7元/件, 如果1.5元/件亏损卖出了。
如果有厂商向企业订购50000件产品,但出价1.5元/件,不接受。
(5)市场营销学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营销中最大的开支是广告,广告最大的开支是媒体费用。特别对于快消品而言,如日化、饮料等品牌而言,媒体费用占据其营销预算80-90%,有些企业甚至高达95%。
因此,企业需要将整个营销流程进行“梳理、简化”,当我们将企业营销的起点与营销费用拉成一个直线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流程、各个环节所潜藏的机会与风险。
首先,在产品调研、市场研判以及营销诊断方面,企业首先得有个严密而科学的判断。
其次,在前期调研诊断的基础上,决定营销导向(产品导向、销售导向、品牌导向、竞争导向),营销的目的越有针对性,执行就越具操作性和效果具备可评估性。
第三、确定企业的营销目标后,可以规划区域市场、消费群体、传播内容、以及效果评估指标。值得一提的是,评估指标一般从销售量、招商额以及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等等。从这个角度上说,传播的战略目标后两项是紧密相连的。
第四、在确定企业目标、传播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消费群体规划企业的媒体类别以及选择指标。不同媒体评估指标差异较大,传统的CPM成本并不具备横向可比性。因此,企业选择媒体的指标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受众价值(规模、比重、消费行为等)二、媒体价格(折扣、政策等)。判断此两个因素的指标,尽可能量化。
第五、在对媒体有个定量与定性的判断后,媒体的管理职能就凸现出来。就可以展开对品牌的传播展开有效的媒体资源开发了。一般由具备媒体与广告方面2年以上经验的经理人料理。
媒体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考量企业家战略、策略、战术的活儿,需要广泛的专业积累、人脉与经验。在开发企业有效媒体资源方面,需要在企业的两大战略(企业战略与品牌战略)下,有原则而有技巧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媒体投放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
⑹ “边际成本定价法”详细解释,请附实例,谢谢
一、边际成本定价
边际成本定价法是企业以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属于成本导向定价。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成本定价法是达到市场均衡的定价方法,此时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短期利润为零。
由于边际成本是商品在不考虑沉没成本的情况下可以销售的最低价格,因此企业在短时期内能继续维持下去。
边际成本定价是指这样一种定价规则,厂商或国有企业使得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定价法也叫边际贡献定价法,该方法以变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只要定价高于变动成本,企业就可以获得边际收益(边际贡献),用以抵补固定成本,剩余即为盈利。
二、事例
在电力市场中,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对电力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所有环节进行协调与控制。电价的形成机制与电价的结构体系决定了电力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高效运行。电价在电力市场实现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电力市场的理论问题集中在电价上,具体表现为将电力从生产到消费的一切行为都用价格(费用)表示出来。
例如峰谷电价计算、水电电价的确定、无功电费的计算、检修费用的计算、备用费用的计算、输电费用的计算、接网费用的计算、事故损失计算、可靠性费用计算等等。
利用电价在市场环境中的经济信号作用,指导、调节、控制电力生产与消费,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组织生产,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6)市场营销学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边际成本定价法的应用:
电价是影响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力部门通过出售其唯一的产品(电能)来回收已投入的资金和筹集相当一部分扩展资金。电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部门的利润,从而影响到电力工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及吸引外部投资的能力。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电价主要基于财务核算而确定。一般是在历史成本(或平均成本)上增加一定的附加量,附加量的大小通常取决于政府,这种定价方法称为综合成本定价法。
边际成本的概念是着眼于未来,其定义为在系统优化规划及优化运行的基础上,增加单位电能供应,而使系统增加的成本。
从定义可见,以边际成本为基础的电价,其本质就是解决发展问题,为系统扩建筹集资金。
同时电价给用户一个选择,用户根据增加电能消费得到的收益与增加的电费支出,决定是否增加电能消费,从而实现了负荷管理的功能。
⑺ 市场营销学中,产品组合的深度是如何计算的
了解产品组合深度的概念。
指产品组合中产品项目中每一个品牌所含的不同花色、规格、质量产品数目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