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求论文,《中国联通重组前后营销策略对比研究》大哥大姐快来看一下~··
浅谈整合营销策略
——中国电信产业重组后新联通的营销策略分析
引子
2008年5有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公布电信改革方案: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产业改革重组正式启动。
2008年10月15日中国联通、中国网通正式合并,形成了电信运营业的新航母。这标志着我国电信重组改革在资本市场层面的工作全部结束,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资产交易项目和企业并购项目顺利完成,我国电信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联通将在通过整合之后,形成全业务运营,发挥出移动、固定的协同发展优势。
这次电信改革后,三大电信运营商将同时具备全业务运营能力,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将更为充分和激烈。原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改革之前分别为中国移动通讯和固定电话领域实力较为强大的品牌,改革之后如何对两大品牌进行整合,以应对行业内全业务运营的竞争是新联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新中国联通的整合营销势在必出,迫在眉睫。
一.整合营销的内涵及特点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企业所有部门为服务于顾客利益而共同工作时,其结果就是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在营销组合的基础上更要求各种营销要素的作用力统一方向,以形成合力,共同为企业的营销目标服务。
吴健安 《市场营销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4月 495页
二.电信重组前后中国联通的概况
(一) 简述中国联通的发展历史
(二) 电信重组前中国联通概况
(三) 新联通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三.面对新的竞争环境,新联通已采取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品牌策略
新浪科技讯 10月15日上午10时消息,新一轮电信业重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刻终于到来,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于今日正式合并,同时,新的中国联通今日公布了新公司的标识和名称,并阐述新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
新浪科技时代(http://tech.sina.com.cn/t/2008-10-15/10012510585.shtml)2008年10月15日消息《联通网通今日正式合并 网通品牌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联通发布新的标识,这实际上意味着,经过六年风雨之后,中国网通品牌将退出历史舞台。同时,新成立的中国联通继续保留旗下原有的世界风、新势力、如意通等子品牌。
此举可以看出,与网通合并后的新联通在品牌运营上采取的是统一品牌策略与复合品牌策略并举的方式。
(二)产品策略
2008年12月17日,中国电信正式推出新的移动业务产品“天翼”,全面开始全业务运营。据悉,为应对行业内全业务运营竞争,新联通也将于09年初推出新的全业务运营产品。联通将采取新产品开发策略。
(三)业务整合及定价策略
据《重庆晚报》2008年10月17日报道:将网通成功整合至旗下后,将双方优势资源有效融合,成为新联通目前工作的重点。记者昨日从重庆联通获悉,新联通已推出了“1+联通”整合营销产品,通过整合双方优势业务,形成“宽带+固话+手机”的全业务竞争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完善、更细致的一站式通信服务。对新联通而言,也是在双方优势业务整合营销基础上,建立跨专业操作流程,搭建跨企业信息平台,锻炼磨合双方营销队伍,为3G时代通信服务奠定基础。
《重庆晚报》2008 年 10 月 17 日 星期五 第049版《联通开打整合营销牌》
为适应全业务运营竞争,联通现已开始对其移动通信业务和数据固定互联网业务进行整合,同时适当调整资费,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 小结
2008年12月30日下午,中国联通召开2009年全国电视电话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2009年中国联通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业务经营为主线,以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为重点,发挥融合优势,加快网络建设,加大发展力度,提高发展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全面增强中国联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国际领先的宽带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奠定坚实基础。
资料来自中国联通官方网站http://www.10010.com/profile/xwdt/ltxw/file422.html《中国联通2009年工作会提出:发挥融合优势 推进科学发展》
从以上所述联通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可以看出,新成立的中国联通已开始从各个方面加紧整合,全力朝自己的既定目标前进。
四.新联通下一步将会怎样
简要分析,预测新联通在市场营销方面下一步将会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来自其他两大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同时提出一些自己合理的观点和建议。
五.总结
主要参考书目
1.吴健安主编 《市场营销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2.[美]菲利普•科特勒等 《营销管理》 梅清豪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美]菲利普•科特勒 《科特勒营销新论》 高登第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4.[美]小查尔斯•兰姆等 《市场营销学》 时启亮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美]菲利普•科特勒等 《市场营销原理(亚洲版)》 何志毅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6.张文贤主编 《市场营销创新》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7.吴青松主编 《现代营销原理》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8.吕一林主编 《现代市场营销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㈡ 校园超市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什么
校园超市的市场营销策略如下:
一、把顾客问卷调查改变成另一种方式进行。
改为意见簿和海报的方式,一本意见簿加上一张海报。意见簿,封面上写“您的诚恳意见,我们将认真对待!”海报,标题为“您的诚恳意见,我们将认真对待!”。副标题为“关于促进宜家乐超市更好的为师生服务的意见征求通知”。内文为“略(大意是,写出为什么征求意见,征求时间期限)”;“您的意见,我们一经采纳,本宜家乐超市为您提供精美的礼品一份。”
发放精美礼品,小盒木糖醉换掉外包装,找一定设计公司设计并打印好粘在小盒木糖醉的瓶身,做100瓶的带有“宜家乐超市”外包装精美礼品。发礼品之时,在宜家乐超市门口举办个不型仪式。
二、收集上来的意见,分类进行分析。
意见就是顾客的要求,有什么比顾客的要求更直接的吗,没有的。从商品类别上选择顾客之需要的。价格要与超市一样或微高即可,如需要可设有偿服务项目。会员制会让更多的师生来此消费,三四年的校园生活,这就是他们的家。而且,积分可换固定的礼品。
三、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宏观环境,顾客分析,竞争分析,企业内部分析)
企业内部一定是服务精神面貌有问题,宏观环境,顾客分析,竞争分析,这三个方面还要做出分析,浪费人的精力!校内唯一的超市,还要分析竞争。
四、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产品或服务定位)
在校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这么的明确,还要细分,然后选择。产品定位,让学生告诉我们就是了。服务定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学生是消费的主体。
㈢ 校园超市的市场营销策略
按照你的六条之要求,会让宜家乐超市更快的关门的。
第一步,不是《顾客问卷调查》,而是要改变成另一种方式进行。
方式,一本意见簿加上一张海报。
意见簿,封面上写“您的诚恳意见,我们将认真对待!”
海报,标题为“您的诚恳意见,我们将认真对待!”。副标题为“关于促进宜家乐超市更好的为师生服务的意见征求通知”。内文为“略(大意是,写出为什么征求意见,征求时间期限)”;“您的意见,我们一经采纳,本宜家乐超市为您提供精美的礼品一份。”
精美礼品:小盒木糖醉换掉外包装,找一定设计公司(小门市即可)设计并打印好粘在小盒木糖醉的瓶身,做100瓶的带有“宜家乐超市”外包装精美礼品,
发礼品之时,在宜家乐超市门口举办个不型仪式。
第二步,收集上来的意见,分类进行分析。
这些意见就是顾客的要求,有什么比顾客的要求更直接的吗,没有的。
从商品类别上选择顾客之需要的。
价格要与超市一样或微高即可。
如需要可设有偿服务项目。
会员制会让更多的师生来此消费,三四年的校园生活,这就是他们的家。我们宜家乐超市就是师生们的好邻居。
积分可换固定的礼品。
1.宜家乐超市简介
校园内的超市再大也无需要什么简介,而是需要理理念。
包括服务的理念,管理的理念。这两个方面就足够了。
2.宜家乐超市顾客满意度调查(设计顾客问卷调查)
只分为,“你对商品种类的意见?”;“你对服务项目的意见?”;“你对价格的意见?”
用不着细分更多。
3.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宏观环境,顾客分析,竞争分析,企业内部分析)
企业内部一定是服务精神面貌有问题。态度上的吧!哈哈!
宏观环境,顾客分析,竞争分析,这三个方面还要做出分析,浪费人的精力!校内唯一的超市,还要分析竞争。
4.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产品或服务定位)
在校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这么的明确,还要细分,然后选择。多余!
产品定位,让学生告诉我们就是了。
服务定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最好只考虑学生就好了)
5.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方式一:会员制,积分可换购礼品。但这需要上机器。要花些钱。
方式二:会员制,会员卡消费九折优惠。没有积分。
6.确定最终营销方案
执行
㈣ 有参加过联通校园招聘的朋友么请问市场营销类岗位通俗一点说主要从事哪方面工作,需要到外面跑业务么
以通信来行业为例,市场营销自类岗位工作:前期肯定是需要外面跑的,比如组织参与活动现场,业务联系及各类产品的销售、推销等。中期如果能力突出,工作会逐渐转入管理阶段,即营销策划、市场调研、经营分析、业务管理、渠道管理、电子商务等。后期就以管理性工作为主的主管层次了。
当然要具体工作内容,客服、电子商务等,更多为店面性工作。总体来说通信行业,工作较正规,工作环境比较舒适,发展空间因人而异,入职新人多下点苦没什么,贵在坚持!简单回答,希望对你有多帮助,望采纳!
㈤ 求毕业论文 中国联通3G业务运营现状分析
中国联通3G业务运营现状分析随着三大运营商去年12月运营数据的出炉,2011年国内3G发展的情况也逐渐明朗。2011年全年,国内3G用户新增8046.9万户,总数突破1.28亿户。其中,WCDMA用户全年累计增长2595.9万户,EVDO用户全年增长2400万户,TD用户全年增长3051万户。3G用户的高速增长,离不开三大运营商不遗余力的市场普及策略和智能终端市场的拉动。2012年3G市场的争夺还有赖于用户的细分,运营商必须在原有策略上,加强市场细分和消费者行为研究,制定出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3G发展迅猛,渗透率或破20%2011年是我国的3G大发展年,早在去年年初就有专家预测我国3G用户渗透率会突破10%,相关数据证明从2011年年中的7%到年底的12%,3G发展在2011年下半年明显提速。从全年数据来看,3G已经是我国运营市场毫无争议的主角。其中,中国电信(微博)CDMA用户在2011年12月增长308万户,CDMA用户总数达到1.26亿户。其中,3G(EVDO)用户在12月增长294万户,3G用户总数增至3629万户。2011年全年,中国电信CDMA用户累计增长3595万户,其中3G用户累计增长2400万户。中国联通(微博)2G用户在2011年12月增长20.2万户,2G用户总数接近1.6亿户;3G(WCDMA)用户在12月增长348.5万户(其中包括22.1万无线上网卡用户),3G用户总数达到4001.9万户。2011年全年,中国联通3G用户累计增长2595.9万户。中国移动(微博)用户在2011年12月新增524.9万户,总数接近6.5亿户。其中,3G(TD-SCDMA)用户在12月新增320.5万户,总数达到5121.2万户。2011年全年,中国移动用户累计增长6555.1万户,其中3G用户全年增长3051万户。对此,有专家预计,经过2011年年底冲刺后,我国3G普及率能达到约14%左右,2012年或能达到20%以上,进入3G快速增长期。据摩根斯坦利移动互联网报告(2009),3G用户渗透率达15%是发展的拐点,从国外经验看,拐点后一年的渗透率将达到19-31%。这样推算下来,2012年用户潜力市场完全能够支撑各大运营商3G用户目标实现。运营商比拼3G销量,新年竞争火热事实上,就在中国联通集合国产手机厂商为2012年3G大战布局之际,中国电信也毫不示弱。据悉,中国电信已出台“龙计划”,旨在通过“统一套餐政策”加“高额补贴政策”进一步拓展3G市场。就连“沉默”多时的中国移动也在加速开发手机应用,并且不断与终端厂商合作推出新品TD智能手机。三家运营商在2011年底一连串的举措都在为新年的市场竞争做铺垫,而这些都将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中国联通提升了千元智能机标准,降低0元购机的门槛,将最低一档从96元下调至66元。据相关负责人透露,中国联通的终端补贴力度全国并不一致,但部分机型话费补贴力度已基本接近联通终端公司的集采机型价格。并且新年里联通还重点补贴并推广1000-2000元价位的3G智能手机。对于市场关注的iPhone 4S的合约计划,中国联通实行16GB款预存5880元,两年每月消费386元零元购机,三年每月消费286元零元购机;32GB款预存6999元,两年每月消费586元零元购机,三年、每月消费286元零元购机。同样,中国电信“龙计划”也加大了终端补贴的力度。据报道,西安电信相关人士透露,“此次终端推广计划的套餐和补贴在全国统一执行,主要针对新增用户且补贴比例达42%,力度超过以往的任何一次,超出以往最高补贴率12个百分点。”并且在第一批“龙计划”的6款智能手机中,多数都是最新上市的产品,还有不少为双卡双网双待的智能手机。据赛诺咨询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前9个月,三家运营商补贴规模达到440亿,全年预计将不少于600亿。2012年,在三大运营商的大力补贴下,更多的消费者将能选到心仪的3G智能手机,享受3G给生活、工作带来的便利。细分市场提高用户满意度据了解,今年三大运营商终端补贴近600亿。2012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补贴总额还会提高,但幅度不会太大。无疑,终端尤其是智能终端成为我国3G发展重点,国内智能机的未来销售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33%以上,预计2012年将超过1亿部,目前各大运营商都加大提升中端智能机在核心渠道的销量,带动3G用户的快速增长。明星终端是拓市利器,但面对用户多元化的业务需求,运营商必须在市场细分和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同时,终端补贴、内容服务、资费捆绑优惠等营销方式,都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合理设计。目前,运营商都在积极打造自己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而中国联通10月份净增3G用户292万户,较9月份环比增长23.6%,在三大运营商中净增用户数上拔得头筹。业内人士表示:“这与联通全业务品牌细分市场策略,面向不同用户提供的差异化服务密切相关。”据悉,中国联通全业务品牌“沃”涵盖了联通的所有产品、业务及服务。另外,申银万国分析师王晶认为,低端智能机也将成国内3G渗透率加速上升的重要推手。随着3G普及进程的加快,3G手机终端产品日益丰富和价格不断走低,推动2G用户向3G阵营规模迁移,对3G用户的爆发式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且千元智能终端短期可以帮助运营商占领市场,增加用户黏度。因此,发展千元3G智能手机将是三大运营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最主要也是最迫切的任务,这是完成3G在今年发展两亿用户的必经之路,也将是开启3G时代最好的催化剂。
㈥ 手机营销策略
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其它任何电器产品,一家人几个手机,一个人几台手机,更新换代之快更是任何电器都无法比的。通过以下几个营销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销量: 1、在网上开商店:电脑的普及,网上销售已经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支付宝与财富通等第三方的介入,让买卖双方的风险降到了最低,网络带来的销量已经是相当可观了。 2、设点铺货代销:现有的手机店可以考虑,乡镇的交费充值开户的代办点也是个好的合作对象,每个点铺货4-8台,每月一结,销量好的半月一结,结清已完成了的销售,再及时补货以确保正常的铺货量。 3、业务员跑直销:招聘一批可靠的业务员,以零底薪、高提成的方式,让业务员带着样机走门串户,可以让用户试用亲身感受,直接体验对销售有极大的帮助的。 4、在学校招代理:学生佩带手机是很平常的事了,中低端的手机在校园非常受人青睐,让学生代表去实施推销,勤工俭学,一举多得。希望你的手机卖的很好!!!
㈦ 求一篇联通3G业务营销的论文,1500字左右!!!
[摘要]本文基于目前3G市场的总体发展形势,综观各类移动通信品牌商在3G领域的发展与进步的现状,具体分析联通3G业务的营销现状,综合各品牌商在3G业务上的营销手段与优劣势,对联通3G业务当前的劣势与威胁进行具体分析,力图剖析联通3G业务市场在发展中面临的威胁与劣势,为营销商提供参考。
[关键词]联通;3G;劣势;威胁
2009年4月28日,中国联通在北京发布了全新业务品牌——“沃”。其口号“精彩在沃”引领着中国联通3G时代的到来。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相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国联通3G商用网络使用W-CDMA标准,W-CDMA即WidebandCDMA,意为宽带码分多址。目前W-CDMA在全球3G商用网络中使用率占69.5%。W-CDMA是当前全球漫游能力最强、技术最为成熟、网络最为稳定的网络标准。
当前,联通3G致力于网络基站建设,其设备的集成度高、工程安装快捷并且节能环保。联通公司的固定和移动网络资源均衡,适于开展“全业务经营”,并且,联通正与国内终端销量居前三名的厂家开展合作,大力扩展国内外市场。此外,中国联通已加入开放手机联盟,这对于中国联通3G业务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目前,联通在业务准入、收入结算等方面还提供了优惠的政策,并与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支持手机接收方式的“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牌照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1联通3G业务营销的劣势分析
(1)品牌形象推广不充分。在3G时代以前,联通的业务推广、品牌推广方面就存在一些弱点和不足。例如,在打造联通的特有品牌时,各地随意推出子套餐,品牌杂乱,导致整个品牌在消费者中认可度不高。进入3G时代以后,由于联通在营销方面依然存在问题,首先就导致了品牌很难被早期潜在客户认可。
美国墨西哥大学传播与新闻学教授EverettM.Rogers在他的名为《传播的革新》的一书中提出,创新的技术传播过程呈现了“S”形曲线(如图)。书中描述,人们对新事物新技术的理解是陌生的,其采纳速率很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被充分理解并被推广,那么技术的采纳速率加快,直至市场饱和。如同曲线所表示的,“积累扩张程度”最后达到平缓,U值趋于恒定。
在EverettM.Rogers教授的分析中,可以拟合出3G业务在推广的初期过程中的扩散程度,而联通公司在推广初期,即图中A点以前的这段时期,品牌推广不充分,直接导致了早期采用者人数太少,影响了以后对早期大多数用户的推广。
创新技术的传播过程
而联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移动公司,在2G时代就推出了完整连贯的“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这三个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系列品牌,优势十分明显。在国内市场上,联通只占市场份额的18%,而移动占70%。
(2)联通未能抢占市场先机。政府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3G牌照)以后,各大运营商即开始展开品牌争夺战。中国电信推出了“天翼”品牌,他们把市场定位在喜欢追求新奇乐的青年消费者群体当中,提出“手机互联网”观念。这首先就在青年消费者中树立了形象,青年消费者作为现代新技术的最先接纳者,必然会在无形中影响和推广此产品业务。故而电信“天翼”的形象优势十分明显。当联通完成一期工程——在285个城市中建立W-CDMA网络工程的任务完成时,电信的网络已经覆盖超过500个城市,而移动的网络当时已经覆盖到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和计划单中所列举的城市。
另外,政策倾斜。中国移动推出的TD-CDMA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国内政府对之具有政策倾斜。随着移动的TD-CDMA被列为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和原国家经贸委技术创新项目、发改委“十五”产业化项目、信息产业部重大科技公关项目,移动在国内的政策门槛降低,联通的市场越发不见市场先机。
在产品推广上的延迟和在政府政策上的不受眷顾,直接导致了联通3G在市场先机上的占领不足,构成其业务上的短板。对于以后的品牌推广和业务延伸都有不利之处。这是联通3G在营销上的一大劣势。
(3)CDMA网络出售,联通客户基数减少,影响品牌推广。联通在2G时代致力CDMA网络的探索和开发,但后来,W-CDMA被出售给电信,中国联通因此丧失了一大批客户,尤其是政企客户的流失,直接影响了3G的推广。据2009年数据得知,电信在重组后移动通信领域的市场上,新移动,新联通,新电信分别占69%,23%,8%的市场份额。同时,在固话和互联网方面,中国电信占据60%的市场份额,联通占30%,其他运营商共占10%。每年移动市场上新增客户达到7000万人,预计在2010年,用户总数会升至8.4亿户,渗透率达到60%,移动业务收入将达到5900亿元。通过鼓励现有的5800万个小灵通用户使用CDMA网络,电信短期业绩有可能超过预期30%。由此观之,中国电信其实有实力迅速切入这个市场,以此获得丰厚利润。反过来,这对于联通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损失。
(4)WCDMA是中国首次建网,成本高,覆盖率低。在我国,WCDMA是首次建网,原先联通使用的是GSM网,GSM网与WCDMA网络本来就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现在要实现从GSM到WCDMA的平滑演进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首先,成本高。联通现有的GSM资源不能被全面利用,所以为了推广WCDMA网络技术,联通首先就需要在各地建立起新的基站,巨额的资金带来高昂的投入。据工信部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三个季度以来,三家电信运营商在3G上的投入已累计完成961亿元,其中中国联通投资近600亿元。如此高昂的成本投入必将导致成本的回收十分艰难。并且,在技术方面的过多投入会导致在其他方面投资的减少。这样资源的分布不均会为以后的发展埋下许多隐患。这种发育并不是最完全的。
其次,当前WCDMA的网络覆盖率并不是很高,据数据调查显示,国内目前只有大中型城市开始覆盖联通3G网络。据2009年年末的数据,最多的省有21个城市覆盖了WCDMA,有16个省在10个以上。相对于移动来说,这是个很大的劣势。
2联通3G业务营销的威胁分析
(1)专业人才的缺乏与流失带来的威胁。联通当前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威胁就是缺乏人才导致的内部建设不稳定。联通由于近年来发展部署被打乱,上下岗位的调动十分频繁也并不科学合理,导致岗位流动过大,企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无法实施。组织内部的建设不力,直接影响到了联通新业务开发过程中的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由于联通没有完成中长期战略,聘请的技术人员得不到真的实战演练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联通近期出现的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就是因为内部机构的建设并不是很合理、有效造成的。人才的大量流失是联通组织建设、技术建设的一大损失,极有可能因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2)虚拟运营商带来的威胁。当前,有许多虚拟的运营商可能为联通3G的业务发展带来风险和隐患。例如,盛大网络等虚拟的游戏运营商对于电信产业的影响十分巨大,其中就包括了联通。对于刚推出3G这个新业务不久的联通公司来说,虚拟运营商附加在电信业务上,把电信作为一种渠道来发展自己的业务。这就是对联通3G新业务的一个威胁。中国联通如果不能把持好,就必然作为虚拟运营商们的一个吸金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领先的通信手段。
(3)不利的“口碑效应”带来的威胁。目前由于2G时代,联通在GSM900频段的工作带宽有6MHz,而移动是19MHz,二者的悬殊直接导致了联通的信号比移动要差很多。就算联通再不断减小自己在GSM网的技术硬伤,“联通信号差”这一印象直接是联通3G市场开拓中的一大隐患。在消费者长期的印象里,联通就是属于技术不够好的一个企业。这种“口碑效应”直接给联通3G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壁垒,联通3G从进入市场,其面临的舆论压力就要比移动的G3以及电信的“天翼”要大很多,在这种印象下,联通3G的营业额很可能长久不能冲向高峰。
3结束语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联通3G业务在现阶段所处的劣势以及将来有可能面临的威胁分析,现对联通提出以下建议:
(1)积极从事广告营销,极力打开产品市场。良好的广告效应能为联通带来新的顾客源泉,联通在市场开发的初期就应该做好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虽然联通当前在初期市场上占有率不高,但随后的广告营销也相当重要,只有打开市场占领市场,中国联通3G业务的前景才会更加光明和广阔。
(2)合理分配资源,促成资源效益最大化。联通在资源分配上存在的轻微不协调问题还亟待解决。正确的投资决策有助于联通3G业务的良性发展,究竟是边缘化还是主流化,部分就取决于其资源的分配利用。合理规划投资,能让联通更全面地发展,也会相应促成3G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3)控制人才流失,广泛招纳贤才。人才的流失对于联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优秀的管理营销人才直接决定着3G乃至整个联通公司的未来。只有拥有了年轻并活力四射的血液,联通这个庞然大物才会在商场的暴风雨中奋力奔跑,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