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旅游市场营销的营销方法
旅游营销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旅游品牌营销、旅游体验营销、旅游网络营销、旅游整合营销、旅游互动营销等等。
② 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及意义
给你一来个提纲吧,我觉得可源以这样
1、什么是旅游市场营销,对于旅游市场来说,做营销有什么作用(最大的作用就是为旅游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你还可以扩展一下)
2、目前国内旅游市场出现的问题,游人对于旅游市场的一些抱怨
3、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分析市场出现的问题,政策环境,内外部环境,运用市场营销的知识去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炼出新的旅游热点和旅游资源,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了解游人的抱怨,从而改善游客和旅游地的关系,进行关系营销,让游客进行口头传播等等
4、通过旅游市场营销除了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以外,还可以 (例如,建立更为完善的旅游资源和游客资源渠道,扩大旅游市场的知名度等等)
不知道对你是否有帮助。
③ 旅游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区别
市场营销所有行业、产品、机构的营销
旅游市场营销指的是旅游这一个行业的内市场营容销
旅游市场不是市场的细分,而是市场的一员。
旅游市场倒是按年龄、人群、方式等等可以细分为中老年旅游、亲子游、自驾游等等。
其实不太明白问这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能够更详细一点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回答。
④ 浅谈旅游市场营销现状分析以及都存在什么问题
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3.1 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够
目前,国内大多数旅游产品老化、单一,缺乏较强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现代旅游产品包括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特种旅游三大产品结构。国内旅游业迄今为止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可是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只靠一条腿是站不住的。二是旅游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旅游产品质量可分为普品、精品、特品和绝品四大类,国内的旅游产品可以说是普品比较多,特品、绝品有一些,而精品更少一些。三是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慢。总的来说,国内旅游产品,创新不够,多年一贯制没有新鲜感。四是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不强,给游客带来的体验比较少。五是旅游产品开发无序,喜欢盲目从众跟风,一哄而上,投入产出水平低下。[来3.2 旅游信息传递渠道不健全
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消费收入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还有绝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消费者难以得到具体的旅游综合资讯服务和市场预测性信息,特别是与目的地旅游相关的交通、饮食住宿、旅游客流等信息的传递速度滞后,使旅游客流的区域不平衡性加大,加剧了旅游特别是节假日旅游无序性的产生,并间接影响到热点线路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3.3 信息传递科技含量低,营销手段落后
网络技术具有高效、 快捷、 信息量大的特点,欧美许多大旅游企业在八、 九十年代就广泛将网络技术用于市场营销。但到目前,我国大多数旅行社还是利用电话、 传真进行日常工作。手段上的落后影响了高质量的旅游营销策略,会制约旅游业的规范化、 智能化、 信息化和全球一体化 http://www.bfblw.com/lw.asp?ID=14的发展趋势。这与日益发展的各国旅游业相距甚远,加大了我国旅游市场营销与世界各国旅游市场营销的差距。
传统旅游中旅游业的投入是以资源、资金、设备为主,是“物”起决定性作用。而现代旅游业则以营销、管理、知识、智力为主,根据市场状况和旅游消费需求进行策划、组织、创新、反馈、控制,以提供高效的产品和服务。旅游市场营销需要不断拓展业务空间和业务范围,推广高效运营,使游客满意,心情愉悦,使企业获利,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旅游市场营销非常注重管理与协调,特别是旅游文化服务理念的管理与协调,旅游资源的管理与协调,游客与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与协调。
⑤ 旅游市场营销有什么特点
(一)旅游市场营销组合因素的可控性
旅游市场营销组合中的诸因素都是旅游企业能够自我控制的。列如,旅游企业可以根据旅游市场细分和旅游目标市场的定位,选择自己的旅游产品结构;可以根据旅游市场的竞争状况,自行决定旅游产品价格;可以根据便利和效益的原则,自行选择旅游产品销售渠道;也可以根据旅游产品的特点,自行选择旅游促销手段等。但这种可控性并非绝对,因为旅游企业置身于外部环境'本身还会受到外部诸多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可控制因素产生制约作用。所以,旅游企业在进行旅游市场营销组合时,既要善于有效地利用可控制因素,又要善于灵活地、适时地匹配外部不可控制因素的变化。
(二)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的动态性
旅游市场营销组合是变化多端的动态组合,而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态组合。旅游企业可控制的产品、定价、销售渠道、促销、人员管理等因素中,每一个因素又包含了许多因素。只要其中任一种因素发生变动,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组合、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为了保持旅游市场营销组合各因素的最佳组合,旅游企业应根据可控制因素和外部不可控制因素的变化,对原有旅游市场营销组合作相应的调整。
(三)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的多层次性
旅游市场营销组合是“5P”组合。而每一个“P”,又包括若干因素,形成每个“P”的次组合。如旅游促销是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的一个可控制因素,但旅游促销因素本身又可形成组合力量。旅游促销组合包含了旅游广告、旅游销售促进、旅游营销公关、人员推销等次组合因素,而且这种次组合因素还可以再细分组合。可见,多层次性是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的一个显著特点。
(四)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的整体性
若把旅游市场营销组合作为一个系统,则旅游企业内部的各种可控的营销因素都是这个系统的子系统。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的作用,不是其中每一个构成因素所发生作用简单相加的结果,而是各个因素互相配合、互相协调所产生的整体效能,超过了每一个因素各自单独产生的效果的总和,这就是系统的整体作用。为了能充分发挥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系统)的整体作用,旅游企业必须对各种可控因素(子系统)进行有效的综合运用。
⑥ 《乐山旅游市场发展潜力》
创新乐山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我市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本文旨在通过剖析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接待设施发展、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四大问题及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提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措施。重点从八个方面研究如何解决长期困扰我市旅游发展的问题和症结,使旅游业的发展真正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从而获得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乐山旅游历经20多年的发展历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是旅游业的管理、营销以及旅游经济社会效益,从纵深角度看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但从横向发展看,从自身资源的品位角度观察,乐山旅游的发展还未达到理想境界,与国内外相当情形的地区和城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全球经济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旅游已成为全球居民选择的主要休闲生活方式之一,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增长时期。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旅游城市之一,乐山又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这一阶段已不像上世纪八十年代,不管是谁,只要有胆量就都能赚到钱。这一阶段是竞争性发展阶段,僧多粥少,需要我们比别人强,才能占领发展的一席之地。因此,在未来新一轮发展时期,我市应该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旅游业的发展,加快旅游科技创新,创新旅游发展的理念和手段,使旅游业的发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一、乐山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乐山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现状 乐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首屈一指,在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马边大风顶、国家森林公园峨边黑竹沟和国家地质公园金口大渡河大峡谷等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旅游资源20多处。同时,在我市11个区市县的范围内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通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和发展,目前全市已对外开放的国家、省级旅游景区(点)达13处,如:以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为代表的国家级旅游景区9处,以夹江天福茶园为代表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以乌木苑为代表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点1处;全市已对外接待游客的市级乡村旅游点共28个。 (二)乐山旅游接待设施发展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全市旅游接待设施规模已达到相当规模,截止目前全市有旅游饭店300多家,其中星级饭店34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10家,二星级19家);温泉度假地3处;旅行社38家(其中国际社2家,国内社36家),导游近1400名;旅游购物、餐饮及娱乐等旅游企业130多家(其中,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旅游汽车运输公司2个;旅游船舶公司1个。 (三)乐山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乐山旅游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长。2005年,全市接待游客12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42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3.05万人次,创汇228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7.89%和26.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0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30.88%,相当于全市GDP的19.9%;实现旅游增加值31.1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0.16%;旅游业带动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93.4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0.48%。全市旅游经济总量仅次于成都市,排全省第二位,旅游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不断完善,旅游环境不断改善,旅游市场不断规范,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较高。自2000年“十一”黄金周以来,已连续十九个黄金周实现无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乐山旅游业实现了由接待事业型向经济产业型的历史性转型跨越,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全市经济增长、财政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就业和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在无形之中,还对乐山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旅游产品开发进展缓慢,重量级产品少 我市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品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一直较低,尤其是在海外客源市场的份额低。截止2005年底,全市接待入境游客13.05万人次,占全市游客接待总量的1.08%,占全省入境游客量的11.30%,低于省内的阿坝州(32.65万人次)、安徽省的黄山市(43.29万人次)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100万人次)等地。主要问题体现在产品类型单一、产品市场吸引力不强。乐山作为旅游城市,有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这两个世界遗产型景区共同构成国际旅游区,但旅游产品主要以游览观光为主,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产品,特别是缺乏能留住游客的产品。据统计,乐山的外地游客在旅游区的人均滞留时间为1.5天,而桂林是2.5天,西双版纳是3天,来乐游客通常是直入景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尽管近年来我市根据《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开始调整产品开发战略,将单一观光型产品的开发建设逐渐转向观光加度假休闲型产品的开发建设,但开发建设速度仍然缓慢,始终未开发出新一批的重量级旅游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增幅不明显。 2、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定位仍然比较粗放,客源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 近年来各级政府、景区及旅游企业加大了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并进一步强化了宣传促销的手段,旅游客源总量有较大增长,但是由于真正统一的整体宣传营销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宣传营销人才缺乏和客源市场定位工作比较粗放,我市旅游客源结构与前几年相比仍然没有很明显的改变,海外客人接待量占总接待量的1.08%,与“九五”期间相比基本持平,入境过夜游客在乐山旅游的平均逗留天数为1.15天,同比减少0.06天;国内客源市场仍然以四川省内及周边省市为主,消费能力较强的远距离游客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游客量增幅不大。 3、旅游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通过“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的建设,全市旅游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到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两大景区的旅游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还仍然很不平衡,与省内外主要旅游城市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离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一是乐山连接省内外其他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大交通条件还未获得彻底改善,如:我市至今还没有旅游机场,因而导致不能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共享国内外旅游客源。成都到乐山的水上旅游航线、乐山到宜宾的水陆旅游交通还未得到解决;二是市内其他主要旅游区县的旅游交通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三是乐山中心城区、峨眉山市两个主要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公共厕所等标志标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还有很大差距。 4、旅游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配套建设还有较大差距,难以留客的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解决 “十五”期间,全市旅游“六要素”建设较“九五”期间有了长足发展,但横向比较和与建设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及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旅游“六要素”的“食、住、娱”三个主要要素建设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食”没有向特色化、“住”没有向温馨化、人性化发展,精细化发展,“娱”没有向参与化、地方化发展,离建设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差距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