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评价老师上课的优缺点和建议
优点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2、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3、课的结构清晰。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整理部分的衔接科学、过渡自然。
4、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
5、教学内容丰富,联系体育知识,拓展恰当。
6、用音乐融入课堂教学,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7、教学设计可以说比较理想。
8、本节课能够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9、充分利用学生自制器材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提高器材的使用率。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10、关注学生心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
11、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
12、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13、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得到发挥。
14、课的整体队形整体性特强,基本没有队伍的调动,但队伍的变化很多。
15、本节课条理清晰,节奏明快,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比较扎实。
16、整节课中学生兴趣浓烈,积极主动性较高。
17、教学内容有所创新,是一堂有趣而又有实效的好课。
18、本节课内容的选择上非常新颖,组织严密,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9、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0、重点、难点把握到位,教学经验丰富,教师调控能力强,选择的几个活动内容有针对性。
21、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在课中合作、探究性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2、学生讨论激烈,情绪活跃。
23、器材上是一个创新。学生自制器材,器材使用率高。
24、教材改造是一个创新。把通过改造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
25、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26、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7、这节课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28、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
29、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30、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
缺点
1、课堂上细节讲解不够。
2、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
3、整个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兴奋度还不高,上课有点放不开。
4、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没有设置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导致这个教学过程不连贯。
5、教师示范少,学生没机会展示。
6、教师没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7、在这节课的内容安排上,课中的内容最好减少一个活动内容,否则教学时间有点紧。
② 《市场营销学》很枯燥,听不进去,老师怎样教此门课程,才能让课堂活跃起来
我是学生,专业就抄是市场营销,我们老师刚开始的时候讲的也很枯燥,但后来他出差回来就变了,上课布置的作业,就比如说分两组:一组买车,另一组买车,然后模拟实战,要求我们下去准备资料,然后同学的积极性很高,准备了很多,上网查资料,更有甚者直接跑到买车的地方参观过程。然后老师也出乎意料,再讲那些知识点就得心应手了,很多没有上过的内容同学们也提前复习了,在模拟中都讲的头头是道,一点不亚于专业人员。
据老师说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才这样的,我这门课考了93,也觉得掌握了很多东西,很感谢老师~~
③ 老师上课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建议
1、有的教师教育观念滞后
有的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极深,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缺乏足够了解,平时忽视学习,未能及时更新观念。比如有的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懂尊重老师,甚至向学校要求选好的学生和班级授课他们往往把教学质量问题归咎于他人,要么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不善或招生政策失误;没能像以前那样招来’‘听话”的基础素质较高的学牛,认为当今的学生很’“另类”,唯我独尊,个性太强,自由散漫,素质不齐,只好在哀叹声或埋怨声中被动地进行教学活动,把向学生授课当成一种巨大的心理负担,用一张刻板的面孔或干巴巴的语言“例行公事,”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师生关系紧张,影响教学效果
2、有的教师教学责任心不强
有的教师没有真正把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苦心经营,而是把教学工作当作临时谋生的手段。这些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精力投人很少,教学态度不端正,还时而钻学校管理的漏洞,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对学生学习情况不关心,人在课堂,心想别处.没有尽到责任,教学质量差,引起学生的不满。
3、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既对传统教学方法不掌握,更谈不上对现代职业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没有根据职校生的素质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需求等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活动,在上课时照本宜科,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加上自身职业技能不过硬,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忽略对职校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使职校生既学不好基本理论知识,也学不到职业技能感到上课没劲,学习积极性低落。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低下,从而引起学生的不满
4、有的教师教学能力不强
有的教师教学实施能力薄弱,虽然阴差阳错地拿到了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但并没有真正具备相当的教学能力。比如课程相关知识匾乏、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和教学组织能力太弱等,无法有效承担课程教学任务。这些教师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教学效果差,也激发学生的不满情绪
5、有的教师教学经验不多
有的教师教学经验缺乏,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管理不规范.师生关系不融洽,教学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尽管如此,他们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并兼任班主任工作。因此,他们往往陷人“什么都抓,什么都抓不到”的困境,天天忙于应付教学质量低下,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或接受,同样引发学生的不满
④ 如何上好市场营销课我是一名中专学校老师
作为市场营销课程的老师,首先,在整个教学计划的规划中,能够有回一个明确的计划课程答提纲,能够对于每天的营销课程,详细解答内容的知识点,或者做好课程知识点的备注和纪要,或者对于课外课题作出补充说明,以每天的课程知识点按质按量的完成营销课题的小节,以学会对于营销课题的学习总结以及心得体会,以不断让学生们学习与实践课题进行研讨案例,以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们剖析问题的难题疑点,以老师解答问题的中心思想,以带动学生们解答难题和处理相关的问题,对于老师以不断针对营销知识的课题能够融汇贯通、学以致用,对于学生们以不断的努力扎扎实实学好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老师以不断抽查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情况和巩固学习的知识点
⑤ 你对市场营销授课有何意见
理论结合实践。在教授关于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后,可让学生进行实践。我们的市场内营销学老师要求容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marketing project(卖某些产品或提供某些服务),最后进行总结,向其他同学分享各自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学生应用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能获取到一定的利润。在项目进行的时候需要应对很多实际的困难,才能真正知道实践不像理论说的那么容易,也能让学生知道赚钱的艰辛,同时还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做些案例分析,用自己所学去分析某家企业的市场营销情况。
⑥ 我是一所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老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希望经验较多的老师能给我提供些建议
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让课堂效果反映好,必须要讲到能吸引住他们的内容。你可以多跟其他老师谈谈,参加些教学交流研讨会之类的,那或许能让你收获到些好的教学建议。最近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老师的会有:
全国高职院校第三批示范建设单位——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9月25日~9月29日举办“全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类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⑦ 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1、老师授课的方式非常适合我们,他根据本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例题使知识更条理化。但授课速度有点快,来不及记录。
2、课堂内容充实,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
3、老师对待教学认真负责,语言生动,条理清晰,举例充分恰当,对待学生严格要求,能够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使课堂气氛比较积极热烈。
4、老师治学严谨,要求严格,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循循善诱,平易近人;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上课例题丰富,不厌其烦,细心讲解,使学生有所收获。
5、公共场所要传递正能量,不要让自己一时的负面情绪影响他人心情,尤其是班级孩子的状态。
6、每个孩子都是一种珍贵存在,不言弃、内不抛弃每一个学生,润泽中等生、关爱潜能生、心育优等。
⑧ 市场营销计划 市场营销课老师要求做一个新公司的营销计划,希望大家给我提一些建议 我们是一个培训育儿
一)饮食 1. 能够进行母乳喂养指导 2. 能够正确冲调奶粉 3. 能够正确准备用具和喂哺婴儿 4. 能够制作泥糊状食品并正确喂食 5. 能够正确选择、搭配、制作固体食物 6.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 7. 奶具使用和消毒的知识 8. 喂哺的方法 9. 制作泥糊状食物和固体食物的知识 10. 营养素的基本知识 (二)饮水 1.能够运用正确方法给不同年龄的婴儿喂水 2.不同年龄婴幼儿的喂水方法 (三)睡眠、二便、三浴 1. 能够营造温度、光线、声音、通风、睡具等适宜的睡眠条件 2. 能够正确包裹婴儿 3. 能够给(训练)婴儿穿脱衣服 4. 能进行婴儿二便后的清洁处理 5. 不同年龄婴儿的睡眠时间 6. 正常二便的规律、特性 7. 尿布的选择、使用、换洗方法 (四)卫生(居室、个人、四具) 1. 能够保持居室卫生 2. 能够定期对婴儿卧具、餐具、玩具、家具进行消毒。 3. 能够对婴儿进行眼、外耳道、口腔、腋窝、外阴的清洁 4. 能够给婴儿洗头、洗 5. 婴儿居室的环境要求 6. 卧具、餐具、玩具、家具清洁和消毒的方法 7. 婴儿个人卫生的知识 (五)早期教育 1. 针对不同月龄的宝宝制定不同的早教计划 2. 在游戏中开发宝宝的智力,寓教于乐 3. 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礼貌用语,善于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