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米商业模式开发与企业战略设计有什么关系
商业模式是企业生存盈利的方式,小米的商业模式是生态联系,性价比推广,加强顾客联系(很多公众号归纳的更精辟)。通过手机硬件作为平台去联系整个生态,依靠顾客对品牌的信赖和生态产品的可靠留住目标客户,获取长期客户价值。
企业战略设计是要依据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以及外部的机会威胁确定的,他有时效性跟商业模式一样,都有可能被时代淘汰。一般地,战略要包括STP,基本的竞争战略和市场竞争者战略。小米的企业战略我还没有总结,你可以专门找。
商业模式开发作为企业本身具有的一种优势或者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战略设计的范围,初创企业最先拿出来的会是商业模式或者盈利逻辑即场景,然后基于此确定适合自己的战略。当战略设计出来以后,两者都会做调整,战略相比是更为动态的,在一个时期内。当然如果企业的愿景变了,随之影响到了战略,加之环境变化,商业模式变化也是可能的,一般来说战略会服务商业模式还有公司使命目标。
❷ 战略指导下,小米营销策略有哪些
产品定位
小米科技公司对小米手机的市场定位非常明确,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手机都定位于普通消费者,那些手机的定位主要是针对初级手机用户(仅仅用于电话、短信、上网、聊天、看电影、小游戏的用户)。对于高端玩家(对手机配置要求极高,喜欢流畅操作体验、刷机、玩3D游戏、观看高清电影的用户),很多手机都未曾涉猎,所以单从手机配置上看。很显然,这样的配置是针对高端玩家。其实,小米科技的想法并非如此简单,普通用户往往会因为该机针对高端用户而对小米手机非常的感兴趣。认为一定是高品质,高性能。也会为之买单。而事实也证明小米手机的玩家并非都是高端用户。
定价策略
产品的价格是影响市场需求和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收益。产品的价格策略运用得当,会促进产品的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反之,则会制约产品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小米手机定价1999元的价格,这对于一款高端配置的手机来说具有很大杀伤力。同时线上销售也很大程度上已经挤干价格水分。而随着硬件的降价,小米手机在未来的日子里也有降价的空间。必然会加剧对市场的冲击,大大增加其市场占有率。小米科技公司将这套渗透定价法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促销策略
高调发布
小米手机选择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布会:小米科技公司CEO雷军凭借其自身的名声 号召力,并且宣称自己是乔布斯的超级粉丝,于2011年8月16日在北京开展了一场酷似苹果发布会的小米手机发布会。由于这场彻头彻尾模仿苹果的发布会备受争议,小米手机一时间被炒的沸沸扬扬,小米科技公司的高调宣传发布会取得了众媒体与手机用户的高度关注,而在网络上到处都充斥了小米手机的身影,在各大数码产品网站上随处可见。可见小米科技公司的高调发布非常成功。 2.3.2微博营销 除电视、报纸、杂志、广播这些传统的传播媒介之外,微博营销被美誉为第五大传播
媒介
小米团队发挥了微博营销的优势,小米手机发布之前,策划人员通过与微博用户的互动,就使很多人对小米手机表示很感兴趣。产品发布后,又策划了发微博送手机的活动,以及分享图文并茂的小米手机评测等。在小米手机发布之前,总裁雷军每天发微博的数量控制在两三条,但在小米手机发布前后,他不仅利用自己微博高密度宣传小米手机,还频繁参与新浪微访谈,出席腾讯微论坛、极客公园等活动。而雷军的朋友也纷纷出面在微博里为小米手机造势。那些作为IT界的名人朋友的名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着众多的粉丝,微博的营销被小米团队充分的运用。 2.3.3病毒式营销 小米手机的知名度在年轻人中已经非常的有名,不管对IT产品关注与否,或多或少会了解一些关于小米手机的信息,因为那部分被“病毒”感染的人不断的在为小米手机做宣传,经过介绍,也会了解到小米手机的种种优越性,通过人们之间各种途径的交流中,小米科技实现了品牌的输入与推广。 饥饿营销
在小米手机正式发售后不久,小米科技公司开始限制出售手机,市场供不应求,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利用消费者“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的心理因素,有意降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同时也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而这样的做法才会才会出现在发售当天短短3小时内10万台小米机便销售一空的结果。这一步步的产品控制,小米科技公司的促销策略的非常到位。
小米手机微视营销具体参考纪鑫智微视营销之小米手机微视营销分析
❸ 小米营销策略
小米营销策略:饥饿营销。
小米手机策略:
小米手机供货紧张,在一个月份只有一万两千人才能拿到真机。对于小米手机供货紧张的问题,雷军曾对外表示,大量高端定制器件在生产环节很复杂,一时难以满足用户们的需求。
而对于小米手机供货紧张,我们都知道这是雷军的饥饿营销,要知道小米手机上市之初,按照小米科技之前发出的公告,首批预定小米手机的用户将根据排位顺序支付,完成支付-发货-收货流程。
小米手机定价1999利润不多,这个定价也只是为了吸引别人的关注。等大家都关注小米手机的时候,小米手机再来个供货不足。当时,在小米论坛上很多网友在求预定号的相关贴子,这样看来,饥饿营销作用算是达到了,小米公司做好了前期的大肆宣传,等大家有兴趣想购买时,小米手机就宣布供货不足。
(3)小米公司市场营销战略设计扩展阅读:
营销原理:饥饿营销就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加价的目的。表面上,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利润。
最终目的:饥饿营销的最终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调高价格,更是为了对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
因素:“饥饿营销”与市场竞争度、消费者成熟度和产品的替代性三大因素有关。也就是说,在市场竞争不充分、消费者心态不够成熟、产品综合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较强的情况下,“饥饿营销”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❹ 小米官网的营销策略有哪些
产品定位
小米科技公司对小米手机的市场定位非常明确,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手机都定位于普通消费者,那些手机的定位主要是针对初级手机用户(仅仅用于电话、短信、上网、聊天、看电影、小游戏的用户)。对于高端玩家(对手机配置要求极高,喜欢流畅操作体验、刷机、玩3D游戏、观看高清电影的用户),很多手机都未曾涉猎,所以单从手机配置上看。很显然,这样的配置是针对高端玩家。其实,小米科技的想法并非如此简单,普通用户往往会因为该机针对高端用户而对小米手机非常的感兴趣。认为一定是高品质,高性能。也会为之买单。而事实也证明小米手机的玩家并非都是高端用户。
定价策略
产品的价格是影响市场需求和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收益。产品的价格策略运用得当,会促进产品的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反之,则会制约产品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小米手机定价1999元的价格,这对于一款高端配置的手机来说具有很大杀伤力。同时线上销售也很大程度上已经挤干价格水分。而随着硬件的降价,小米手机在未来的日子里也有降价的空间。必然会加剧对市场的冲击,大大增加其市场占有率。小米科技公司将这套渗透定价法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促销策略
高调发布
小米手机选择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布会:小米科技公司CEO雷军凭借其自身的名声 号召力,并且宣称自己是乔布斯的超级粉丝,于2011年8月16日在北京开展了一场酷似苹果发布会的小米手机发布会。由于这场彻头彻尾模仿苹果的发布会备受争议,小米手机一时间被炒的沸沸扬扬,小米科技公司的高调宣传发布会取得了众媒体与手机用户的高度关注,而在网络上到处都充斥了小米手机的身影,在各大数码产品网站上随处可见。可见小米科技公司的高调发布非常成功。 2.3.2微博营销 除电视、报纸、杂志、广播这些传统的传播媒介之外,微博营销被美誉为第五大传播
媒介
小米团队发挥了微博营销的优势,小米手机发布之前,策划人员通过与微博用户的互动,就使很多人对小米手机表示很感兴趣。产品发布后,又策划了发微博送手机的活动,以及分享图文并茂的小米手机评测等。在小米手机发布之前,总裁雷军每天发微博的数量控制在两三条,但在小米手机发布前后,他不仅利用自己微博高密度宣传小米手机,还频繁参与新浪微访谈,出席腾讯微论坛、极客公园等活动。而雷军的朋友也纷纷出面在微博里为小米手机造势。那些作为IT界的名人朋友的名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着众多的粉丝,微博的营销被小米团队充分的运用。 2.3.3病毒式营销 小米手机的知名度在年轻人中已经非常的有名,不管对IT产品关注与否,或多或少会了解一些关于小米手机的信息,因为那部分被“病毒”感染的人不断的在为小米手机做宣传,经过介绍,也会了解到小米手机的种种优越性,通过人们之间各种途径的交流中,小米科技实现了品牌的输入与推广。 饥饿营销
在小米手机正式发售后不久,小米科技公司开始限制出售手机,市场供不应求,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利用消费者“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的心理因素,有意降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同时也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而这样的做法才会才会出现在发售当天短短3小时内10万台小米机便销售一空的结果。这一步步的产品控制,小米科技公司的促销策略的非常到位。
❺ 小米公司应该采取的竞争战略
小米公司采取的竞争战略有以下。
薄利:作为一个私有公司,小米拒绝公开其具体成本和收益,只是声明了公司是盈利的。在2014年销售的6100万台手机带来了大概120亿美元的营销额。但是很多人质疑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利润。 一直被模仿:最后这一点迅速成为小米所面对的主要难题之一。华为、魅族、联想、中兴、乐视等一批厂家均打出了在线直销的销售模式以及更低价格的产品线。最近,甚至奇虎公司也一直努力着进入手机市场要分一杯羹。 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 如果将上面的五个问题放在华为身上看一看,小米的处境就更为严峻了。首先,经过多年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打拼,华为有着充足的许可和专利积累。它有着线上购买、实体店运营以及合约机绑定三方面的销售渠道。华为正在用行动证明:其荣耀产品线能够追上甚至赶超小米,华为也有能力利用在高端产品线亏损销售的策略来打压小米。 所有的这些竞争对手都有能力将价格拉得更低。然而如果用烧钱的方式来招揽更多的用户,这样的手机公司终将走向灭亡。 向其他设备领域扩张 小米也许将用众酬的方式来融资并且扩张产品线。小米已经有了手环、移动电源、摄像头、电视、耳机甚至是空气净化器等诸多产品,小米的营销手段和分为也许可以转变为一个长期发展的模式,而不仅仅取决于智能手机硬件的成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