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具变量的定义
有
比如linux的sed
awk等,也可以自己定制。没清楚你的意思,可以给你编写一个
Ⅱ 计量经济学:什么是工具变量法,被选为工具变量的变量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某一个变量与模型中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但却不与随机误差项相关,那么就回可以用此变量与模型中答相应回归系数得到一个一致估计量,这个变量就称为工具变量,这种估计方法就叫工具变量法。
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被作为工具使用,以替代模型中与误差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的变量,称为工具变量。
作为工具变量,必须满足下述四个条件:
(1)与所替的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
(2)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
(3)与模型中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
(4)同一模型中需要引入多个工具变量时,这些工具变量之间不相关。
(2)网络营销的工具变量扩展阅读:
缺点
工具变量法的关键是选择一个有效的工具变量,由于工具变量选择中的困难,工具变量法本身存在两方面不足:
一是由于工具变量不是惟一的,因而工具变量估计量有一定的任意性;
二是由于误差项实际上是不可观测的,因而要寻找严格意义上与误差项无关而与所替代的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的变量事实上是困难的。
Ⅲ GMM做DPD,工具变量的个数为多少比较合适
一般而言,工具变量的个数要大于解释变量(包括滞后被解释变量)的个数。否回则无法识别,会提示:答Regessors outnumber instruments.但如果工具变量的个数太多,不光是过度识别的问题,我发现这种情况下sargan一般很难通过,提示为:Number of instruments may be large relative to number of observations.
你也不知道是过度识别,还是其他假设不通过。
Ⅳ 有哪些有趣的工具变量
第一个是1991年QJE上 Angrist&Krueger 的 Does Compulsory School Attendance Affect Schooling and Earnings? 。这篇论文研究的是一个老问题:教育对收入的影响。我们知道,由于有遗漏变量的问题,直接做OLS回归会有内生性问题。这篇论文考虑到,由于美国的义务教育规定是按年龄限制的,不到一定的年龄就不能离开学校,所以一月出生的人在一月份就可以走了,但六月出生的人必须要在学校待到六月,这样出生月份不一样的人结束教育的时间也不一样,但是他们开始教育的时间都是学校开学的时候。结果出生月份就会影响受教育时间的长短。于是这篇论文就用是否出生在第一季度作为教育时间的工具变量,发现用工具变量的结果和用OLS的结果没有显著区别。这个工具变量后来也受到了一些质疑,因为这是一个弱工具变量,出生月份对受教育时间的影响尽管存在但很小,这样即使出生月份和遗漏变量只有很微弱的相关性,估计结果也会有比较大的偏差。
第二个是1990年AER上Angrist的 Lifetime Earnings and the Vietnam Era Draft Lottery: Evidence from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Records 。这也是他的博士论文工作。这篇论文研究的是参加越战经历对之后收入的影响,这显然也是一个有内生性的问题。作者注意到,国防部征兵的时候是给适龄的男性抽一个号码(Draft Lottery),然后定一个上限,号码小于这个上限的人在征兵范围之内。于是他定义征兵号是否小于这个上限为draft eligibility,显然draft eligibility为1的人更可能参加越战,而这个数字是随机抽的,所以draft eligibility是一个合适的工具变量。这是一个巧妙利用自然实验的例子。
最近又知道一个很有意思的。1998年AER的 Angrist&Evans 的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Labor Supply: Evidence from Exogenous Variation in Family Size 。这篇论文研究的是子女数目增加对父母劳动市场参与的影响。这里的问题就是找一个影响子女数目的外生冲击。这方面的研究有的用的是双胞胎,有的用的是流产失败。双胞胎的产生当然一般是随机的,而不是预料到设计出来的,所以这是直接增加子女个数的外生冲击。这篇论文考虑了一个间接增加子女个数的因素,就是头两个孩子的性别构成。这为什么会影响子女数量呢?他们的理论是这样的:父母一般希望子女的性别构成多样化,所以如果头两胎都是男孩或女孩,那么他们就希望再生一个性别不一样的,但如果前两胎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那性别多样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就不会再生了,所以前两个孩子性别一样的家庭会有更多的子女。我觉得这个思路确实很神奇。总之,找工具变量就是要开动脑筋,大胆联想。
Ⅳ 工具变量法的缺点
工具变量法的关键是选择一个有效的工具变量,由于工具变量选择中的困难,工具变量法本身存在两方面不足:
一是由于工具变量不是惟一的,因而工具变量估计量有一定的任意性;
二是由于误差项实际上是不可观测的,因而要寻找严格意义上与误差项无关而与所替代的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的变量事实上是困难的。
Ⅵ 工具变量是什么,以及如何用Eviews跑有工具变量的回归
工具变量指的是你回归方程中有的变量存在内生性,需要给这样的变量找工具变量,用于解决内生性问题,具体来看,eviews操作中需要输入具体变量,而在stata中可以用IVRGE操作更为简单。
满意望采纳
Ⅶ 工具变量法的工具变量法与内生解释变量
内生解释变量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一致性inconsistent和有偏biased,因为不满足误差以解释变量为条件的期望值为0。产生解释变量内生一般有三个原因:
一、遗漏变量
二、测量误差
三、联立性
第三种情况是无法解决的,前两种可以采用工具变量(IV)法。IV带来的唯一坏处是估计方差的增大,也就是说同时采用OLS和IV估计,则前者的方差小于后者。但IV的应用是有前提条件的:1.IV与内生解释变量相关,2.IV与u不相关。在小样本情况下,一般用内生解释变量对IV进行回归,如果R-sq值很小的话,一般t值也很小,所以对IV质量的评价没有大的问题,但是当采用大样本时,情况则相反,往往是t值很大,而R-sq很小,这时如果采用t值进行评价则可能出现问题。这时IV与内生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不是太大,但是如果与u之间有轻微的相关的话,则:1、导致很大的不一致性;2、有偏性,并且这种有偏性随着R-sq趋于0而趋于OLS的有偏性。
所以现在在采用IV时最好采用R-sq或F-sta作为评价标准,另外为了观测IV与u的关系,可以将IV作为解释变量放入方程进行回归,如果其他的系数没有大的变化,则说明IV满足第二个条件。
Ⅷ 工具变量强弱相关性的问题,求助大神
工具变量强弱相关性的问题
初始化一个新应用
首先,我们要创建一内个标准的Zend Framework应用,它包含容本文所显示的代码上下文。使用Zend Framework工具脚本(Windows?上则是zf.bat,UNIX是zf.sh)创建一个新项目,如下所示:
以下是引用片段:
shell> zf.bat create project example
您现在可以在您的Apache配置中为这个应用定义一个新的虚拟主机,如,然后将虚拟主机的文档根目录指向应用的 public/ 目录。然后,如果您访问这个主机,您应该能看到默认的Zend Framework欢迎页面,如 图 1 所示。
Ⅸ 什么是工具变量,选择作为工具变量的变量
解释变量内生性检验 首先检验解释变量内生性(解释变量内生性的Hausman 检验:使用工具变量法的前提是存在内生解释变量。
Ⅹ 请教代理变量与工具变量的区别
你好。
好像作用不同吧,工具变量是解决内生性问题的,而代理变量却不是
偶也专在看伍德理奇,遇到同样的问属题,大体感觉是,
代理变量是对无法量化变量的代替,
而工具变量是在存在遗漏变量时为了得到有效估计的一个方法。
如果我的回答没能帮助您,请继续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