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对酒店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怎么分析
1、酒来店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酒店企业源营销活动有潜在关系的各种酒店外部和内部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
2、通常情况下,酒店市场营销环境是由两方面构成的,即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指与企业紧密相连,直接影响企业为目标市场顾客服务的能力和效率的各种参与者,包括企业内部营销部门以外的企业因素、供应商、营销渠道企业、目标顾客、竞争者和大众。
3、宏观环境是指人口、自然、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等食业不可控的宏观因素。这两种环境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容和从属关系。
4、微观环境受制于宏观环境,但它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受到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共同构成企业营销环境系统,二者共同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影响。
⑵ 影响酒店进行营销组合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酒店营销是酒店经营的龙头,其工作直接关系到酒店的生存。中国的入世及申奥成功的实现,为酒店旅游业带来给来机遇的同时亦带来是严峻的挑战。另外,网络化、全球化,以及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的变化等等各种因素给酒店营销环境带来变化,从而对酒店营销战略和策略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酒店现行的公关营销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或多或少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其一、有相当一部分酒店营销管理依然停留在走团队、签合约或简单的推销、低级的削价等传统营销手段上。缺乏对自身酒店进行市场分析及市场定位,或分析不够深入,定位不准,使酒店经营策略模糊。
其二、当前,酒店经营销售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对手,如何跟同行进行拼规模、拼价钱、拼服务、拼文化,只是在努力发掘自己的"潜力",逐渐形成了"闭关自守"、"闭门造车",使自己酒店的客源市场人为变小。
第三、企业发展倡行“80/20法则”,即大部分企业80%的营业额是来自于其中20%的忠实顾客群的重复购买或消费,而其他20%的营业额才来自于那些80%的游离顾客。不少酒店就缺乏对20%忠实顾客需求的研究,没有考虑到如何才能吸引他们入住,如何才能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饮食、娱乐、社交等活动和消费的激励促销,更没有考虑到如何进行"个性化"的经营销售。
市场是酒店生存的源泉,而市场的主要矛盾就是供求矛盾,因此,酒店的经营思维应该一切以市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把企业推向市场,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发展,从而确立在本地行业领域的主导地位。酒店无论怎样变化,万变不离 “服务”之其宗,服务是酒店行业的本质,它是我们的产品,它决不是单靠花本钱,靠硬件,可以代替的。
所以,酒店的“个性营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 提供个性化服务。
人们的消费观念及消费需求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消费者已从原有的数量消费、质量消费转向个性化消费。
酒店提供的是生活服务,客人的一般心理总是求新、求异、求变的,比如对于异地的各种文化,人们往往表现得乐意接受。如果在服务中一味去迎合客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势必导向客户的“移情别恋”,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当然,创新服务不能强加于人,要给客人提供多种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客人的选择,做好个性化服务。
酒店创新就要遵照顾客的要求去进行,特别是“顾客资料库”中的那20%忠实客户群体。他们大多是某一行业的成功人士,重复购买力强,对于酒店的评价和选择,往往影响着周围许多人,且他们的消费品位变化极快。
所以在营销战略上,应把忠诚顾客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通过向会员提供超值和可供选择的服务与之建立长期的紧密性关系。使老顾客不断感受到新的服务和新的变化,提升他们对产品的忠诚度。
第二、强化人性化营销。
特色服务的推出,其实在每一个酒店来言,都会随着不同时令段而不断推陈出新。作为酒店人最明白,主要的并非单单是环境设施的花样设计,也不在于价格上的优劣势等,而是最重要的一环:如何落实到推而广之?如何使服务做到深入人心?这才是酒店运营者所关注的最大课题,即成功服务的推出是必要落实到具体实施及宣传推广之上。
个性化的服务就要采用个性化的营销。真正抓住顾客心的,似乎正是人文的气息。如果你乘坐过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班机,相信你会对她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许多乘客甚至认为那是生命中非常值得留恋的美妙时光。新航不是大公司,恐怕也永远成不了世界性的大公司,但她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航空公司之一,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新航员工所一贯秉持的理念:待顾客如亲人。这种理念深入骨髓、溢于言表,体现于员工的举手投足。
从本质上来说,人性化营销并非一种策略,而是一种基本的态度,是信念。
第三、注重销售多元化。
过去的计划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市场经济,依靠单体独立作战方式已不再能够维系酒店的生存与发展,这就需要观念的转变、营销策略的根本改变。酒店当前迫在眉睫的,在于实现标准化与国际化接轨。酒店必须以创新和变革去对应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的发展,以新的理念、新的服务和新的文化,更针对性的充分满足酒店目标客源市场的一切需求。
先进的管理理念注入酒店,完全可以突破酒店营销领域所固有的本土化的局限性市场思维,代之以开阔的全局的市场定位,从而拥有了作为酒店最重要的新生力量,以求实现质的飞跃。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赢战略联盟在当前尤为重要。随之而来的不仅是企业间的相互竞争,而且还有共同利益上的“互动”和“联盟”。
“酒店VIP俱乐部”计划,作为行业人士或许不太陌生。俱乐部营销是一种网络会员制营销方式。这种方式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已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最早启用该计划的是香格里拉酒店管理集团和希尔顿酒店集团。1993年,北京希尔顿饭店实施运作并大获成功,从而为国内酒店营销掀开了新的乐章,众多酒店纷纷效仿。
它是以建立会员制为发展导向的形式;在运作策略上,完全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充分利用好信息资源入手,从而准确的界定酒店的市场定位,营造酒店的经营特色;以强化酒店品牌效应,并完善激励机制的促销战略;进而通过控制有力、行之高效的电话营销系统,帮助酒店挖掘一批具备高消费能力的忠实客户群体,这些也正是为酒店创造80%利润额的那20%的忠诚客户。具有效数字统计,运作此计划的酒店中,其10%-15%的入住率往往就是此类会员所带来的,并且在餐饮和娱乐方面的收益尤为明显。
通过会员在酒店的频繁消费来提高和稳定酒店的整体收入。在当地商界提高影响及其知名度,既保证客源的巩固与扩充,又能直接体现到酒店总体销售收入的增加,使酒店在当地市场领域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由此,将为酒店打造出符合酒店特色的服务品牌,实实在在做到酒店服务的深入人心,从而大大增强了酒店在当地区的主导地位。充分弥补了酒店现有营销策略的单一和不足。
“酒店VIP俱乐部”酒店营销实施计划正是从:在观念认识上,利用80/20法则,将顾客占有率和忠实程度放在首位;目标是从酒店特色出发,充分挖掘酒店的最大市场潜力。
俱乐部成员之间以及与俱乐部组织者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结构性关系。他们之间不仅有交易关系,更有伙伴关系、心理关系、情感关系作为关系的坚实基础,因而这种营销体制不是竞争对手可以轻易染指的结构性关系。
酒店VIP俱乐部项目的运作,具备了一整套专业标准化。它对电话营销方式的环境布置,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奖励制度,主题词的设计,都有其专业性的操作要求。一个小小的俱乐部具备了作为一个公司的机构编制,从项目总监到销售经理以及财务、秘书、信息管理部、信使、销售人员完全做到了分工明细化,使酒店营销工作有条不紊突破性的发挥出高质高效水平。
⑶ 对酒店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该分析
1、酒店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酒店企业营销活动有潜在关系的各种酒店外部和内内部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
2、通容常情况下,酒店市场营销环境是由两方面构成的,即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指与企业紧密相连,直接影响企业为目标市场顾客服务的能力和效率的各种参与者,包括企业内部营销部门以外的企业因素、供应商、营销渠道企业、目标顾客、竞争者和大众。
3、宏观环境是指人口、自然、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等食业不可控的宏观因素。这两种环境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容和从属关系。
4、微观环境受制于宏观环境,但它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受到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共同构成企业营销环境系统,二者共同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影响。
⑷ 杭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营销策略有什么不足之处
酒店营销 现在大多都是 处于一局限思想,
没有把业务延伸到其他的地方,
都是版“今天客满权今天喜”的思想,整天的营销都是围绕酒店里面在转
没想过酒店外延伸,客户走的那刻,有没想过 即使他不来这住
你也要赚他的钱呢?或者一个散客,你有把握下次来到你那个地方
让他一定住你那吗?
本人专业做网络化会员制酒店营销---实现酒店业务无限扩展。
简单的说就是让你的客户出了你的酒店门 去住别的酒店 去吃饭去 洗车 去休闲
等等消费都跟你有利益关系。
如何实现真正的锁定客户消费 重复消费 提高酒店服务营销能力
不不多说了 看我空间吧 资料啥都有
⑸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营销观念是什么
营销观念应该是“市场营销”,简单来说就是一切以顾客为中心,顾客需要我就才提供,而不是我可以提供什么,我就提供什么,而“关系营销”是属于香格里拉“顾客维系”方面的,不是营销观念
⑹ 对酒店市场营销的启示
1、酒店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酒店企业营销活动有潜在关系的各种酒店外部和内部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
2、通常情况下,酒店市场营销环境是由两方面构成的,即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指与企业紧密相连,直接影响企业为目标市场顾客服务的能力和效率的各种参与者,包括企业内部营销部门以外的企业因素、供应商、营销渠道企业、目标顾客、竞争者和大众。
3、宏观环境是指人口、自然、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等食业不可控的宏观因素。这两种环境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容和从属关系。
4、微观环境受制于宏观环境,但它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受到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共同构成企业营销环境系统,二者共同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影响。
⑺ 香格里拉大酒店的资料(要推销这家酒店的资料。。。市场营销课要用~~~)
总部设在香港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是亚洲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隶属于马来西亚著名华商郭鹤年的郭氏集团旗下,被视为世界最佳酒店管理公司之一。10月25日在有旅游业“奥斯卡”之称的“第18届TTG旅游奖”典礼上,经常光顾该奖的香格里拉又获得了今年首次设立的“最佳豪华酒店品牌”奖。
品牌世家:http://www.ppsj.com.cn
香格里拉的名字源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发表的传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1971年,郭鹤年以这个神秘仙境命名,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合资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华大酒店。1983年,香格里拉国际饭店管理公司正式成立,开始独立投资、经营和管理香格里拉酒店。凭着对一个潜在巨大市场敏锐的嗅觉,第二年郭鹤年就接管了当年毛泽东曾经下榻过的杭州饭店,这就是1984年11月开业的中国大陆第一家外资酒店——杭州香格里拉饭店。尤其令人敬佩是,香格里拉从这第一家香格里拉饭店开始就实行带资管理。这种“领先一步”的胆识得到的回报就是,香格里拉所到之处都成为当地标志性酒店,在内地成功打响了香格里拉品牌。
1985年,郭鹤年又与国家经贸委合作,斥资3.8亿美元兴建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国贸中心是包括酒店、写字楼、商场、高档国际公寓在内的综合建筑群,至今仍是北京CBD的代表性建筑。
也正是此时,香格里拉集团确立了“香格里拉”和“商贸饭店”两个品牌。“香格里拉”品牌主要为五星级酒店,“商贸饭店”为四星级品牌,价格定位适中,1989年开业的北京国贸饭店是第一家。按照朱福明的介绍,香格里拉的设计一向以清新的园林、富有浓厚亚洲文化气息的大堂闻名于世,但他更坚信,“卓越的酒店源自卓越员工提供的卓越服务,而非绚丽的水晶吊灯或昂贵的地毯”。
香格里拉在中国的真正起飞,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几乎附翼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翅膀”。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香格里拉迅速将自己亚太地区的战略重心转向内地。1996—1999年的短短四年内,在北海、沈阳、长春、青岛、大连、武汉、上海浦东和哈尔滨等地开业了9家香格里拉饭店,而此期间中国大陆之外的地区仅开业了两家。
对中国大陆市场的深耕,使香格里拉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中国区公关总监王宏玲告诉记者,作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中国吸引了国际上最富进取精神的商务人士频繁出入,“当这些对酒店服务最挑剔的人群在中国下榻香格里拉酒店,感受那种尽显东方特色的‘殷勤好客香格里拉情’后,‘Shangri-La’的热情、如家的高品质口碑也开始深入欧美市场”。王宏玲称之为“一石二鸟”。
“借助亚太尤其是中国大陆的成功,香格里拉集团已经做好了进军欧美市场准备。”朱福明说,2009年将首次进入欧洲,在时尚之都开业巴黎香格里拉大酒店,同时在美国中心城市芝加哥开业芝加哥香格里拉大酒店,在亚洲酒店业竞争最激烈的日本东京开业东京香格里拉大酒店;2010年的重头戏是在全球酒店业的顶尖市场美国迈阿密、拉斯维加斯和纽约开业三家; 2012年,香格里拉将走进詹姆斯·希尔顿的故乡伦敦。
展望未来几年,香格里拉集团预计将有45个新酒店将开业,员工将由现在的3万名增加到5万名。为将香格里拉的快速增长和稳扎稳打战略实现精巧平衡,2004年12月,香格里拉集团在北京附近的廊坊东方大学城成立了内地首家由酒店集团兴办的酒店管理培训中心,将香格里拉的文化基因植入每一位员工的一举一止,让香格里拉迅速的成长不至于影响其服务品质的传承。
事实上,把培训中心设立在中国,一定程度还缘于“决战奥运”的需要。到2008年,香格里拉集团计划将中国大陆的酒店数量从目前的24家增加到至少40家,这意味着其在内地至少要增加9000名员工,其中20%为管理职务。香格里拉集团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安梓华说:“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迅速,以及拥有最重要经济地位的国家之一。无论是国内游,还是日渐增长的入境商务和休闲旅游,人口逾13亿的中国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香格里拉将继续致力于在中国的成功发展。”
在变化中坚守根本
——专访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中国区销售副总裁朱福明
《商务周刊》:2007年香格里拉实现了快速成长,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找到原因?
朱福明:香格里拉自1984年首次进入中国之日起,就已经定下了在中国大展宏图的策略。时至今日,先后在中国大陆的19个城市开设了24家饭店,客房量近15000间。2007年可谓香格里拉快速成长的一年,我们在广州、成都、西安、包头和呼和浩特开设了5家新酒店,我们在北京的香格里拉饭店的扩建工程也在今年开门迎客。
究其原因,香格里拉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要归功于中国经济稳定而持续的高速增长。另外,经过20多年独特的管理经营,香格里拉从众多国际知名酒店品牌中脱颖而出,深入人心,尤其备受国内外商务旅行者的喜爱。这为香格里拉打下了坚实的品牌基础,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在中国发展的信心。
《商务周刊》:香格里拉如何在快速成长和保持持久的高品质服务之间找到平衡点?
朱福明:经过在国内20多年的发展,我们所积累的经营管理经验,能够确保香格里拉品牌酒店数量增加的同时,其最优的高品质服务能在新酒店百分百的复制。更具体而言,我们集团有专属的部门可以做到“大兵未到,粮草先行”,精确、专业的市场分析和财务分析,可以最大限度确保一个项目在没有“bug”之后才投入实施。同时,每一家成型的酒店都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体,本着“在自己的城市里领先一步”的原则,单个酒店的良性运转并不受快速增长的影响。
《商务周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档酒店业领域,香格里拉赋予“领先一步”战略哪些新的内容?并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朱福明:要知道,在几十年的竞争过程中,香格里拉并未曾落后,或者说始终处于领跑的位置。我们认为领先一步不只是一味的创新求变,虽然创新是当代企业必不可少的武器。其实保持自己的优势同样重要,有的企业在变化中丢失了自己曾经赖以生存的根本,这就是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擅长的、受消费者喜欢的东西,比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著——从大堂的装修、客房的装饰,到对“殷勤待客之道”服务理念的推崇等等。环境变化了,但环境并不是完全改变,消费者也不是摒弃了自己原有的需求而改为新的需求。事实上,他们更多情况下是增加了新的需求。这样,一个在众多城市拥有酒店的品牌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最新的需求共享,也可以分享每一家酒店在不同区域的创新成果。
《商务周刊》: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崛起,香格里拉如何理解目前和未来的中国市场?
朱福明:正如中国的其他经济领域一样,酒店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好,未来几年的主要增长点仍将是商务旅游、奖励旅游及会展。
目前香格里拉在中国大陆经营24家酒店,另外还有近20个在建项目,这些酒店都会在未来三年内开业。2008年,我们将有数家新酒店在深圳、宁波、温州和满洲里等城市开业。
持续增长的出境游市场为香格里拉全球拓展提供了强大的优势。近年来香格里拉已开始进入欧美市场,在纽约、芝加哥、迈阿密、拉斯维加斯、巴黎、伦敦的酒店将从2009年起逐步开业,这将为中国人出境的商务、奖励及高端休闲游市场提供一个更加方便的选择。
中国无论是出境游还是入境游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2008年奥运会在即,更使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频繁的商务活动,众多外企的进入,以及更多国人走出国门。这种多方位与国际的接轨无疑会为酒店业带来非常可观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