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宣传和推广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多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等来进行分类的。
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
减少土地侵蚀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减少污染
中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
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危害。
变废为宝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总结
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B. 帮忙写一个方案,垃圾分类运营方案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活动,实现居民垃圾分类识别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2020年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每个街道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每个社区基本建成家家分类分类驿站(通过打造线上线下分类及处理行业生态圈,将小区家庭、物业保洁、商业超市、废品回收商、再生资源产业、垃圾处理等有机整合,形成一套全链条的垃圾分类及处理生态链,最终实现垃圾精细分类、生态处理、规模减量。);
基本建立可回收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并不断完善。
C. 关于物业公司垃圾分类的方案有哪些好推荐
关于物业公司垃圾分类的方案,我觉得应该鼓励业主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这样对环境对于小区的环境都会有更多的好处。
D. 小区如何推广垃圾分类
没有物管、没有固定垃圾点,小区居住人群老年化、住宅楼四周相对开放……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本月开始向主城区的老小区推进,受客观条件影响,工作遇到了不少难题。鼓楼区湖南路街道先行试点的湖北路42号小区和云岭居两个老小区的热心志愿者们编口诀、画漫画、教唱歌,指导居民分类丢放垃圾。
今年65岁的金兆惠阿姨是湖北路42号小区的热心居民代表,她和老姐妹们为了分类垃圾桶放置合理问题,和街道城管部门协商了好几次。昨天,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湖北路42号小区发现,小区西出口和小区中心地带分别配备一套分类垃圾桶,每套包含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4个垃圾桶。
垃圾桶放好了,如何分类,又成为新问题。“垃圾分类是个新事物,如何分类,很多居民还都摸不着头脑,加上小区里有很多老年人,让他们记住具体分类可不容易。”湖南路街道傅厚岗社区党委书记郑茂德说,为了让居民清楚每个垃圾桶的内容,社区志愿者们在垃圾桶上分别粘贴了海报,上面有漫画、提醒事项。
9月初,鼓楼区湖南路街道还请来了社区116名老党员、楼道长、退休职工等,参加了垃圾分类指导员培训,请他们各自回社区进行宣传。不少参加培训的指导员还各自发挥特长,编写了垃圾分类的口诀、歌曲,用多种形式去社区普及分类理念。“瓜皮果壳茶叶渣,剩饭剩菜是厨余;玻璃泡沫塑料桶,易拉罐来可回收;纸巾烟头塑料袋,扫地灰尘是其他;电池灯泡旧药品,千万要扔有害里。”“把这些口诀写成小条贴在家里,可管用了,记不住时一对照就明白了。”傅厚岗社区的张大爷说。
家住马台街社区天福园的张荃、邓明月夫妇还专门编写了一首《垃圾分类好处多》的歌曲,在社区传唱开来,特别受到老年人欢迎。张荃阿姨还主动报名,担任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早晚六七点,来到小区垃圾分类桶旁,指导居民分类丢放垃圾。“如果丢放不对,我们就帮忙再分拣一下,现在放错的已经越来越少了。”
据悉,今年11月到明年上半年,湖南路街道一半老旧小区都将推行垃圾分类,这两天,已有不少社区前来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学唱歌、看漫画、对照小纸条,轻松实行垃圾分类。”湖南路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员王长贵说。
E. 小区举办一次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怎样做才能得到物业的支持与配合
摘要 一般来说物业都是会支持并且配合的。
F. 制定垃圾分类宣传的工作方案计划
例如:为全面提高我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逐步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目前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正式展开。现将2012年1—2月垃圾分类进展情况及目标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汇报如下:
一、目前工作进展
(一)按市局部署要求,确定2012年开展计划。
1、成立垃圾分类办公室。为切实做好全区垃圾分类工作,2012年2月13日,成立垃圾分类办公室,由鼓楼区城管局副局长兼环卫所所长赵中柱负责垃圾分类全盘工作,鼓楼区环卫所副所长李红玲分管垃圾分类工作,另抽调环卫所七名骨干做为垃圾分类中坚力量,主要负责同各街道、社区、物管小区相关负责人的联系协调,借调环卫所吴良平同事为垃圾分类办公室主任。各垃圾分类试点街道、社区也相应的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进行了任务分工,明确了相关工作人员职责。
2、明确任务,确定2012年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区垃圾分类办公室加强同各街道社区的联系,制定出各项岗位职责,明确垃圾分类办公室、街道、社区、物管的职责所在。2012年2月中旬,由各街道城管科上报32个社区共计60个试点小区,将于2012年年底前全面展开垃圾分类工作。
(二)加强宣传,做好垃圾分类前期筹备工作。
1、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培训。为使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开展了多次垃圾分类督导员业务培训会,对260人次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分拣员和居民垃圾分类进行了培训,提高了督导员、分拣员的业务水平。
2、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力图垃圾分类工作走进千家万户。为营造试点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氛围,目前我区共制作宣传横幅28幅、宣传展板56块、宣传画三百余张,分派了2400余封 “给市民的一封信”和3000余本市民手册,多次举办垃圾分类知识有奖竞赛和文艺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其中绝大部分市民表示,愿意全力配合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深入入户宣传及业务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民众知晓率,通过不断的宣传、引导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从源头上做到垃圾减量化。
2、加强同街道、社区、物管的协调,积极联系动员社会各界和居民骨干、学生踊跃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将每个市民、每个家庭都调动起来,实施垃圾分类,养成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良好习惯。
3、落实责任,加强领导,按市区两级政府部署要求,力争2012年在全区7个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达到50%。
三、具体实施步骤
1-3月:计划于2月29日下午召开七个街道城管科长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主要对今年的工作做出部署,拟从3月起,在江东街道8个社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并按2012年全区垃圾分类工作50%覆盖面的要求,分别选定四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前期筹备工作:一是按每300户配备一名督导员,每200户配备一名分拣员的标准,确定各试点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及分拣员名单,并对其进行培训;二是建立各街道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今年工作计划。
4-6月:一是全面推进江东8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垃圾分类收运车收集线路,合理安排8个社区垃圾收集点;二是完成华侨、宁海、湖南路、中央门、挹江门、凤凰6个街道选定社区基础数据的统计,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社区环卫设施投放数据的测算。
7-9月:华侨、宁海、湖南路、中央门、挹江门、凤凰6个街道选定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开展,小区展板的制作及宣传资料的发放,确定各街道垃圾督导员及分拣员名单的筛选及培训课程的开展。
9-12月:制定华侨、宁海、湖南路、中央门、挹江门、凤凰6个街道垃圾分类收运车收集线路,合理安排各街道垃圾收集点;全面开展32个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四、目前存在的困难
1、经费未落实到位,各类配套设施未全部到位,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2、2012年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及具体实施细则未颁布,使我区垃圾分类工作具体细化要求无法明确。
G. 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推广
垃圾分类工作相信你我都并不陌生,记得从小就有个概念,不同种类的垃圾需要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里进行分类处理。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之前执行的却并不好。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大家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视不够,同时还存在日常的宣传教育不够、设施设置不完善、后期处理操作不规范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