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现代农艺技术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农作物生产、蔬菜生产、果树生产、花卉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解决本地种植业生产实际问题以及种植技术推广。
培养目标: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2、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1)现代农艺专业培训实施方案扩展阅读:
主干课程
全部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拓展模块。
1、公共基础模块作为文化知识基础,为培养科学素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专业通修模块作为专业知识基础,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种植业生产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必备的专项技术和技能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4—5种综合生产技术,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4、专业拓展模块是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的拓展、补充和完善,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网络-现代农艺技术专业
B. 2015级现代农艺专业2000字职业生涯规划书
楼主看下,这素材咋样
我 的 梦 想
——建立工厂化农业
一个年轻人,如果三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想法,他这一生就基本这个样子,没有多大改变了。人生如大海行舟,方向最为重要,一个人确定了人生目标,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驱力。
一、知己——自我认识
我的优点:诚实、朴实、踏实、务实、有奉献精神,做事认真负责,有很强的原则性,善于思考、动手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及指挥能力。
我的弱势:优柔寡断、倔强、缺乏持久力,性格有些内向、交际能力较差,在公共场合不敢展现自己,有些害羞往往错失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发展与提高:克服懒惰心理、克服散慢,学会留意身边的事情,多听、多了解、多思考,学会约束自己,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积极参加各种场合、各种有益的活动,使自己多一份自信、激扬,少一份沉默、怯场。
二、知彼——环境评估
我的家庭环境:我家在农村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为了生计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在家中打理日常事物,从小我就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所以我立志将来要让父母过上舒服、轻松的日子,不再日夜操劳。父母对我的要求并不高,在各方面也不会过分的给予压力,通常情况都不会干涉自己的选择,只会在身边提供意见和帮助。
我的学校环境:我就读于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的是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学习氛围、人文思想浓厚,学风优良、严谨。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开设有现代农业技术、电子电器运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学前教育等十余个专业。建有电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电子电器实训室等12个实训室和一个大型农学实习基地。
我的创业环境: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从农产品对人的重要性来看,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看,农业是工业等其他国民经济部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必然条件,而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的崭新产业。
三、我的创业梦想
染色馒头、瘦肉精、硫磺姜、苏丹红、毒大米、回炉面包……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着人们,人们开始怀疑市场上还有什么食品是安全的,人们开始追求“干净”、“营养”的食品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轻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所以我准备在恩施州城郊建立一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干净的工厂化农业。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的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智能型农业工厂”不仅包括蔬菜、园艺花卉,还有畜禽、特种水产品及微生物生产。“都市型农业”主要指健康农业和外食农业,健康农业是指为市民提供安全、干净、放心、健康、营养、新鲜的高质量食品和为市民提供休
息、体育活动、农业体验等产业;外食农业是指盒饭、熟食、配菜以及餐饮、饭店、点心等专门为居民家庭自己不开伙,在外和餐而设立的产业。“都市型农业”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新的活动空间,释放假日城市人口压力,降低市区及旅游热点的拥护成度,还能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格局,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益,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要求,获得农业、旅游的又重效益。
创业往往风险与机遇并存,一个人要想创业一定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必须善于发现新生事物并敢于尝试,即使没有十足的把握,也要敢于挑战,成功者就是胆识加魄力,曾经在火车上听人谈起过温州人的成功,说了这么三个字“胆子大”,这其实就是胆识,而拿得起放得下就是魄力,而且我认为高中水平跟博士后没啥区别,只要能干就行,我相信我一定会成为未来科技农业中的新锐。
四、农业生产人员必备条件
高智能钢构温室育秧工厂
工厂化农业
标准化钢构 机车库
在市中心设立餐饮业 饭店
农产品销售农业、体验、观光
成立外贸食品加工公司
五、规划发展阶段
列宁说过:“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的目标开始”。远期的目标不可能一挥而就,需要努力攀登一个个的阶梯,才能到达理想的顶峰。
成长阶段:2012年—2014年(在学校努力学,做一名合格中职生)
作为一名学生,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校期间掌握农作物、果树、花卉、信用菌和蔬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了解新农村建设、农业机械化和产品贮藏、加工、营销的基础知识,知道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农村创业的心理与务实。考取计算机二级证书,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并获得
掌握农作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精通作物生产技术,蔬菜、果树、花卉生产技术所需要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掌握作物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理论和技能
具有数据的一般计算和统计能力。 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获取和分析加工能力。
农产品生产计划、措施落实、效果评价等工作能力
良好的沟通力
如果能与不同人进行
有效的沟通,
肯定人提高办事效率进而提高成功的。 吃苦耐劳
这是作为一名农业生
产人员的必要条件。
和谐的团队精神
这也是一个人在社会
上与人处理好关第和
跟身边的人和谐相处的首要条件
职业素养
专业要求 能力结构
高中文凭。
探索阶段:2014年—2017年(进入食品公司,做一名优秀员工)
刚毕业的学生即使能力现强,因为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创业也很难成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毕业后我选择“先就业,后创业“,踏踏实实从公司低层做起,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社会阅历,学习企业的管理流程。并且定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避免知识的老和落后,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发展阶段:2017年—2020年(回到家乡,自己创业) 当资金、经验积累到一定成度后,利用贷款和合伙人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在恩施州郊外租下土地,引进现代化高科技智能系统建立智能型农业工厂。发展精细农业、信息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并为周边乡亲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大家一起致富,优化城郊产业结构。
稳定阶段:2022年以后
逐步稳定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各种制度,同时进军餐饮业并成立注册外贸食品深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建立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的机会,以及观光、休闲与游玩的场所,增强农业的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最终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六、结束语
现实是未知多变的,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的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我们确立了期望的职业目标,就需要在学习、见习、实习、创业的过程中,建好楼房的“第一层、第二层”。确定了职业目标,再长的路,也要一步步地走完,再短的路,也要迈开双脚,不然无法到达。目标就是力量,奋斗才会成功,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C. 初中毕业的人去学现代农艺技术好吗
可以
国家重视农民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cation)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
D. 什么是现代农艺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2.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能够承担本地区农作物生产、蔬菜生产、果树生产、花卉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具备解决本地种植业生产实际问题和种植技术推广的能力。
课程设置
全部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拓展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作为文化知识基础,为培养科学素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专业通修模块作为专业知识基础,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种植业生产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必备的专项技术和技能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4—5种综合生产技术,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专业拓展模块是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的拓展、补充和完善,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1.公共基础模块:主要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经济与政治、语文、数学、应用文写作、法律基础知识与农村政策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农业基础化学、体育、美术
2.专业通修模块:主要课程为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3.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农作物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作物生产技术、3门专项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果树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储藏保鲜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蔬菜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 为花卉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实用装饰园艺。
E. 现代农艺技术可以出国留学吗
1.学历条件
正如国内大学本科、硕士、博士一样,留学生申请外国的大学本科课程者,他的学历至少是高中毕业。申请硕士学位攻读者,他的学位则必须有学士学位。博士亦然。除了学历达到要求之外,在申请学校和专业的时候,还要考虑个人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及兴趣等是否符合对方的要求。留学申请时,跨专业申请往往失败率较高,这不仅是因为跨专业本身有其学习困难,还因为语言等文化差异会让跨专业学习更加困难。因此,在留学申请时,一般不要跨专业选择。
2.语言基础
各个留学国家对语言都有要求,英国留学等英联邦国家主要是看雅思的成绩,一般需要申请者雅思达到6.0以上。而北美地区的话,是以托福为标准的,一般申请者的托福成绩要达到90分以上。
一些不以英语为考核的国家会有不同的语言要求,比如法国大学分为英语授课大学和法语授课大学。对于准备去法国留学的学生来说,至少要达到国内500课时的法语培训,或TCF/TEF为 B2水平才可以的哦。在法国,有些学校要求为C1,但绝大部分的学生的法语水平应在B1-B2之间。语言的门槛,各个大学、各个国家标准制定有所差异,这需要大家多关注各大院校当年的招生简章。
F. 什么是现代农艺技术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2.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
。
3.能够承担本地区农作物生产、蔬菜生产、果树生产、花卉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具备解决本地种植业生产实际问题和种植技术推广的能力。
全部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
培训)和专业拓展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作为文化知识基础,为培养科学素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
和
奠定基础;专业通修模块作为专业知识基础,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种植业生产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
培训)作为必备的专项技术和技能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4—5种综合生产技术,培养学生岗位
;专业拓展模块是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的拓展、补充和完善,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1.公共基础模块:主要课程为
、职业道德、经济与政治、语文、数学、
、法律基础知识与农村政策法规,
、农业基础化学、体育、美术
2.专业通修模块:主要课程为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3.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农作物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作物生产技术、3门专项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果树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储藏保鲜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蔬菜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 为花卉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实用装饰园艺。
请采纳。
G. 迁安职教中心的基本情况
学校于2012年迁入政府投资3.98亿元建设的新校区,校园占地552亩,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各类实训实习设备齐全,可容纳全日制在校生7500人,短期培训学员10000人。学校现有在校学生6062人,教职工426人,年短期培训人数12000余人,软硬件建设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建校30余年来,学校对接区域经济,秉承开放式、社会化、灵活化、多功能的办学理念,将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乡合作、校校合作落到实处,建立起“办学对接市场,专业对接产业,人才培养对接岗位需求”的一体化办学模式,实现了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建成机电、机械等十大迁安市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建立了天津轧一等83家校外实训基地,8个“厂中校”,与思文科德等共建16个订单班;燕山钢铁等39家企业在校内建立了职工培训中心;校企共建4个产学研中心。形成与合作方资源共享、合作共建、互为主体、互惠共赢的良好态势。现开设机电技术应用、钢铁冶炼、机械加工技术、工业仪表自动化及应用、现代农艺等13个专业,形成优势特色专业群,与行业部门建立了创业培训、特种作业安全生产、会计证、农村党员塑形等19个培训基地,在办学实力、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为社会培养了4.61万名全日制毕业生,毕业生稳定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8%,迁安76万人口有13万余人到迁安职教中心参加过短期职业培训,为迁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学校致力于发挥十大服务社会基地的功能,真正成为成为立足迁安、辐射周边,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社会服务等功能强大的国家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及师资建设(1)构建了“教产融合、学岗对接、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接迁安“3+5+6”产业格局,成立了由学校、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育人过程。构建了“教产融合、学岗对接、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且各专业灵活实施、各具特色。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校村合作、送教入村、送课进田,产学一体、一村一品、一点一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一体、校企共育,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研发中心、订单班;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能力递进,加速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钢铁冶炼专业虚实结合、工学交替,创新了“四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校企共育、理实一体、能力递进,推行了校企双班主任班级管理机制。
与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办“2+3”中高职衔接班;与人社部门合作,开办2+2中高级技工班,实现了中高职和中高级技工的直通培养,拓宽了学生人人成才的路径。 (2)深化了“工学结合,理实一体”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接企业生产过程和岗位职业标准,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开发了70本校本教材,15门精品课程,编写了18套教学工作页,省市课题立项54个,其中“钢铁冶炼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的研究”被评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了十大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
按照理实一体教学要求,装备了116个专业实训(实验)室,建成了机电、机械等十大实训中心,为实施“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打下坚实基础,项目教学、仿真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在各专业教学中广泛应用。各中心在满足校内教学的同时,面向全市开放,开展了多样化的技术技能培训和职业鉴定服务,成为服务全市的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其中,机械专业与北京数码大方合作共建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数字化工厂。
ƒ人人参与,建立了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建设了“一网、三系统、四平台”,开通了校园门户网站,建设了多媒体、广播电视、安全监控三个覆盖全校的数字化硬件系统,开发了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教学资源、互动教学与考核评价、教学课件制作与应用四个平台,在此基础上,全校教师全员参与,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了134门课程的3301个电子教案、103门课程的试题库,制作了1782个CAI电子课件、128个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达到4.36TB,实现了在线制作课件、在线教学、在线测试等功能。
④实施“火种计划”,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实施了“火种计划”,将SYB创业培训惠及全体在校生,两年间,培训教师开办创业大讲堂12次,将创业因子植入学生内心,为学生走出校园创新创业撒播“火种”。
⑤开放办学,形成了质量“两化评价”机制
建立了“主体多元化、标准社会化”的评价机制,邀请家长、企业、行业对学校办学进行第三方评价。对每位学生从思想品德、文化素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等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考核。学生双证率达到98.6%,企业满意率达到91.7%。
⑥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为学生打造出彩平台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确立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八大主题”、“十大措施”,创设了“愉悦学习、健康成长、人人成才、尽展其才”的德育氛围,组建了31个学生社团,通过义工校园建设、德育基地、职业能力提升基地、技能节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打造出彩平台。涌现出河北省见义勇为英雄、迁安市道德模范等69名优秀典型,以及被省市多家媒体报道的“微尘”志愿者、传递爱心服务队等优秀志愿团体。
(二)校企跨界、专兼共建,“四六五”工程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遵循“校企跨界、专兼共建、名师引领、一专多能”的原则,加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设立教学督导室对日常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修订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实施方案》等制度,实行企业专家和校内名师为专业带头人的“双带头人”负责制度,落实教师培养“四进工程”及“六个一行动”,实现了“五个提升”。
建设期内教师年均入企实践3145人天,参加市以上业务培训324人次,聘请专家到校讲座25场次,举办校本培训51项次,举办了第六届、第七届技能节。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证书的由129人增至185人,技师人数由2人增至10人,硕士研究生由38人增至50人,兼职教师由原来的48人增加到102人;重点建设专业“双师型”比例由93.84%增至100%。培养了全国职教先进、河北省、市级名师、优秀教师等38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校级专业带头人19名、骨干教师54名,7人在企业任职,13人被聘为行业评审专家,增设了6个技师工作室。1人被教育部聘为全国中职试评估专家、6人在省级以上学会或研究会任职,1人被聘为河北省中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H.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要学哪些课程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内容是植物生产与环境。
全部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拓展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作为文化知识基础,为培养科学素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专业通修模块作为专业知识基础,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种植业生产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必备的专项技术和技能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4—5种综合生产技术,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专业拓展模块是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的拓展、补充和完善,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1.公共基础模块:主要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经济与政治、语文、数学、应用文写作、法律基础知识与农村政策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农业基础化学、体育、美术。
2.专业通修模块:主要课程为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3.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农作物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作物生产技术、3门专项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果树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储藏保鲜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蔬菜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 为花卉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实用装饰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