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新闻调查策划方案

新闻调查策划方案

发布时间:2021-12-03 03:31:13

❶ 以《关注食品安全》、《大学生消费调查》为题,写一个新闻调查的策划文案

同学还自己先研究研究吧 我怕你周一之前没有答案啊!

❷ 观看:新闻调查—看病难

是社会民生。

准备调查:为保证节目的真实深入,立项的选题在摄制组进行前期拍摄之前,往往都要进行先行调查,称作前前期调查。一是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确定哪些人可以在镜头前接受采访,选择调查方式和路径等。



运作机制:

为了追求节目的高品质和职业化,《新闻调查》设置了最专业化的细致分工,有制片人、记者、编导、摄像、录音、策划、秘书、制片、统筹、后期制作等工种。一个节目的完成,需要这些工种分工合作。制片人负责栏目的整体运作和日常管理,栏目实行制片人负责制。

❸ 新闻调查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对此专家用三个走向进行了概括:走向娱乐、走向财经和走向调查。而“走向调查”的标志则是以1996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创办为标志的。
如果说1993年5月,《东方时空》的问世是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的第一步,那么1994年4月1日推出《焦点访谈》,则是中央电视台进行新闻改革的第二步。而《新闻调查》的创办则是第三步。逐步走向深入的新闻节目改革,标志着中央电视台正向国际大台迈进。 正是由于这个节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所以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就特别高。
1996年年初,当时的评论部主任孙玉胜找到了时任《焦点访谈》一组制片人的张步兵和《东方时空·音乐电视》的制片人王坚平来担纲重任。很快,中国电视界最优秀的一批电视人逐渐汇聚在《新闻调查》的大旗之下。
张洁,从《东方时空·东方之子》加盟《新闻调查》,编导的节目《生命》获第36届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联盟特别奖,2003年起任《新闻调查》第四任制片人。
夏骏,1996年加盟《新闻调查》,《改革开放20年》总导演,1998年任《新闻调查》第二任制片人,曾任民营银汉电视公司总经理。
赛纳,1996年加盟《新闻调查》,2000年任第三任制片人,2003年创办《面对面》并任首任制片人,现负责新闻评论部的节目研发。
王利芬,1996年加盟做出镜记者和编导,代表作《透视运城渗灌工程》、《跨世纪的握手》,后创办《对话》、《经济信息联播》,曾任中央电视台广经信息中心资讯节目工作室主任。
刘春,1996加盟《新闻调查》,曾任执行制片人,编导了《山顶上的希望》、《成克杰腐败案》等,现为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
钱钢,著名报告文学作家,1996年9月加盟,任记者、策划,后任《南方周末》主编,现任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
王志,1996年加盟,任出镜记者,代表作《与神话较量的人》。现任《面对面》出镜记者和第二任制片人。 《新闻调查》到底要做成什么样?刚刚汇聚到一起的这个团队并不是特别清晰。
后来,时任新闻评论部主任孙玉胜和副主任袁正明明确提出:“我们要做中国的《60分钟》。”让大伙明白了要干什么,并由此自然而然地构想出未来节目的形态。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王牌节目,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收视率最高的10个节目之一,曾经连续22年高居全美收视排行榜前10名。在分析研究《60分钟》节目的过程中,确立了把《新闻调查》做成调查类节目的共识,并提出用调查的方式来做这种深度新闻节目的设想,对理想中的节目形态做出了初步界定。比如采用纪录式的双机拍摄方式,使用专任出镜记者,节目既是拍摄采访对象,也是拍摄记者的活动,这在当时的中国电视界是开创性的。
第一期开拍的节目《西古县村纪事》:1996年4月,中央电视台对晚间9点段实行竞标,共有近10几个栏目参加招标。为了迎接这次竞标,制片人张步兵确定了两个选题作为样片开拍,一个是西古县村纪事,一个是宏志班。《宏志班》由夏骏负责,《西古县村纪事》由张洁负责。
在张洁带领摄制组出发前,制片人张步兵交待了三句话:《焦点访谈》的题材、《东方之子》式的采访、《生活空间》的拍摄方式。
但是诞生于1996年的《西古县村纪事》,她的命运注定是多舛的。
由于节目涉及到上访,涉及到三农,涉及到基层民主这些尖锐的矛盾,并且当时还出现过类似节目播出后成百上千的人上访的现象,所以《西古县村纪事》在当年未能播出也就不奇怪了,更重要的是它使《新闻调查》不得不转换路数。
首播节目《宏志班》:《新闻调查》开拍的第二个样片是《宏志班》。
节目讲的是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为救助北京地区成绩优秀而经济困难的学生,将这些学生编在一个班里,学校免全部学费,并在高中三年每年给予1500元的生活补助。几个月以后,《宏志班》节目面世,制片人张步兵和王坚平意外地发现,节目比他们想象的要好。
《宏志班》这样一个小的题材,做出了特殊的味道,让人感到很丰富饱满入情入理,不乏情感和故事,更闪现出理性的光辉。这给《新闻调查》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小选题也可以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多层次透视。而这种多层次的深刻理性,又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和故事来表达和展开。
紧接着,《宏志班》作为《新闻调查》的样片参加中央电视台晚间九点时段节目竞标,以排名第一的实绩脱颖而出,夺得周五黄金时段。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首播节目《宏志班》。开播时节目打出的口号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由于《宏志班》强烈的形式感,从形式到内容上呈现出的独特形貌,所以这个节目一面世就奠定了《新闻调查》的基准节目样态: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这种节目形态一直沿用至今。 2003年当《新闻调查》旗帜鲜明地打出调查性报道的口号,但是当时国内关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研究还不是特别深入,大多是在舆论监督的语境下进行的理论探讨。因此,在进行调查性报道实践的同时,《新闻调查》对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理念。
《新闻调查》认为,一个选题能否算得上调查性报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调查的内容是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第二,这种行为被掩盖;第三,调查是记者独立展开的。只要符合这三个要素,就是调查性报道。
而电视调查性报道是调查性报道中的一类,从实现的过程来看,电视调查性报道有四个特点:
独立的电视媒体调查。是电视媒体自身进行的调查,并非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借助司法或者是纪委的力量所做的大案要案属于调查节目,不是调查性报道,因为它不是独立调查。
个性化的调查记者。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来说,出镜记者的表现尤为重要,既是调查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是节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
深入的独家发现。强调的是调查记者必须有新的独家发现,这种发现对揭示事实真相具有推动的作用,能够深化节目的主题。
完整的调查过程。就是记者作为调查行为的主体,他的行为贯穿节目的始终。记者在调查当中,提出问题,求证问题,得出结论或者判断。得出结论完整地揭示真相是调查性报道的最高境界。 为了追求节目的高品质和职业化,《新闻调查》设置了最专业化的细致分工,有制片人、记者、编导、摄像、录音、策划、秘书、制片、统筹、后期制作等工种。一个节目的完成,需要这些工种分工合作。制片人负责栏目的整体运作和日常管理,栏目实行制片人负责制。记者,专司采访,编导整体把握结构故事,摄像实现内容的影像化,录音负责声音的纪录和表达,等等,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专业特点都发挥到极致,以确保这个栏目的高品质。
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为保证节目生产运作的效率,从2003年开始《新闻调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人力资源专家的帮助下,在中国电视界首次引入资源管理的概念,建立了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绩效评估体系;调查性报道的风险机制;记者中心制;积极借助外脑等等。 《新闻调查》的节目制作,从立项到完成整个传播过程,一般有七个过程:选题遴选—选题申报—前期调查与拍摄—后期制作—样片送审—节目播出—总结评价。
选题申报:每周一、周四栏目定期召开选题会,节目组成员将自认为符合选题标准的信息提交选题会筛选讨论,经制片人认可后,按照节目规定的统一格式撰写选题报告,交制片人审阅,然后呈送分管台领导审批。批复后的选题报告是制片人安排拍摄任务、编导选择题材的依据。《新闻调查》选题遴选的标准有三个:第一是调查性,第二是故事性,第三是命运感。调查性一方面是指事件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观众十分关注,另外,调查性还特指选题具有调查的空间,必须要有等待揭示的真相。
准备调查:为保证节目的真实深入,立项的选题在摄制组进行前期拍摄之前,往往都要进行先行调查,称作前前期调查。一是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确定哪些人可以在镜头前接受采访,选择调查方式和路径等。
前期:摄制组赴新闻事件发生地进行拍摄、采访。开机拍摄前,摄制组应该召开会议,就策划案的内容进行充分沟通,就调查重点、影像化方案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预案。
后期剪辑:后期剪辑是调查成片的关键环节。编导需要组织起画面、声音和语言等元素,重建事件的逻辑、展现调查的过程、突出调查重点。 为了扩大节目的影响力,提高节目传播效果,从2003年开始,《新闻调查》逐渐形成了一套节目营销的理念和体系。确立了单期节目的营销、品牌的营销和重大活动营销等多种方式。就单期节目的营销来说,包括节目播出前的预告、节目播出后的二次传播、与观众的互动交流等。节目预告主要渠道是通过央视新闻频道《约会新七天》和每日滚动的导视以及综合频道的导视等窗口进行。另外,《新闻调查》和多家平面媒体和网络有合作,优秀的节目会被一些平面媒体和网络再次传播,形成舆论热点。如果时机适合,还会组织节目的主创人员和网友交流。再者,每年《新闻调查》还会把优秀节目结集出版,形成文本方便读者长久阅读。
为了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新闻调查》还开展了多次校园行活动,和在校大学生交流新闻理念和职业理想,并就节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专家学者共同研讨。2003年12月12日,在北京广播学院举行了第一次校园行活动——“电视调查性报道暨《新闻调查》节目发展高级论坛”。2004年6月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第二次校园行活动——“调查性报道”暨《新闻调查》节目研讨会。2004年11月又在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华东地区的高校举行了第三次校园行活动。

❹ 新闻调查的策划

新闻调查的策划: http://bbs.cctv.com/bbs/board.jsp?bid=5163 我只能找到这些了,请原谅~

❺ 新闻调查看病难属于哪种调查

社会民生。

准备调查:为保证节目的真实深入,立项的选题在摄制组进行前期拍摄之前,往往都要进行先行调查,称作前前期调查。一是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确定哪些人可以在镜头前接受采访,选择调查方式和路径等。

前期:摄制组赴新闻事件发生地进行拍摄、采访。开机拍摄前,摄制组应该召开会议,就策划案的内容进行充分沟通,就调查重点、影像化方案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预案。

(5)新闻调查策划方案扩展阅读:

运作机制:

为了追求节目的高品质和职业化,《新闻调查》设置了最专业化的细致分工,有制片人、记者、编导、摄像、录音、策划、秘书、制片、统筹、后期制作等工种。一个节目的完成,需要这些工种分工合作。制片人负责栏目的整体运作和日常管理,栏目实行制片人负责制。

记者,专司采访,编导整体把握结构故事,摄像实现内容的影像化,录音负责声音的纪录和表达,等等,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专业特点都发挥到极致,以确保这个栏目的高品质。

❻ 关于《新闻调查》优势中的不足

急需着方面的资料!
我看的多是《新闻调查》的优势,但希望得到其中不足的分析!
谢谢!!
问题补充:一楼的答案我已经在网上找过,能不能告诉一些新一些的。
重在分析《新闻调查》的不足!!!谢谢!

❼ 关于新闻调查(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或者新闻故事化,新闻的叙事艺术之类的英文文献

深度报道是有别于一般资讯传递的特殊报道方式。所谓“特殊”,是指它处于不同的新闻参照系,有其特定的价值目标。正因为此,围绕自身的本体建构,它也相应形成了一整套特殊的选题策划理念、方式和语言,并呈现在采访、写作、编辑乃至媒介运作机制的各个层面。

一、选题策划的价值定位

从策划学角度看,所谓策划,是指以既定目标为起点,根据有关信息的分析,制定策略以及具体实施细节,以求目标之实现;它还包括对实施结果之评估,以备今后策划作参考等意义。策划一般由策划者、策划依据、策划手段、策划对象、策划效果评估等因素构成。

深度报道的特性,决定了它首先是一种深层次的新闻挖掘。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记录或叙述,还必须探究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甚至未来的趋向。这是深度报道必须进行选题策划的基本前提。除此以外,选题策划还以最佳效果为出发点,寻求符合自身价值定位的特质。在我看来,深度报道除了通常所说的新闻五要素之外,其“价值”特质还包括:

1、事实的独特性。新闻对于受众来说,存在一种“新奇律”,越是个性独特、超出人们的经验范围,其吸引“眼球”的兴趣就越是浓厚。尽管这可以在逻辑上被归类,但它不是过去事件在平面上的重复,必有其量的积累的显著性,特别是超越常规的突进性。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或问题可能改变某些地域、人群的处境,留下事物发展的新记录;

2、关注者范围广。即深度报道所关注的对象,通常对社会具有广泛的震撼力,或者容易提醒人们关注人类的共同利益,或者容易唤醒人们的良知,或者容易激起人们的共同兴趣。它的受众不以地区衡量,而以国家乃至全球的尺度来衡量;

3、对未来的影响力。深度报道中的事件除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影响,还对现存体制、规范、秩序构成冲击,引起社会对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反思;

4、重复性宣示。所谓重复性宣示,“是指最新报道中的重要内容或部分内容是对过去报道的重复。这种重复不是疏忽所致,而是故意所为,意在明确宣示一种意图,其新闻眼不在事实的最初发生,而在已经发生的事实被延续这一时间点上,因为这个时间点的社会背景是新的。”[1]

深度报道在本质上是一种“视点新闻”,而从选题策划角度看,它的实现又有赖于“视点”的发现和“视点”的定位。前者主要表现为题材的甄别和发掘问题,后者主要是对题材的处理和思维方式问题
Depth reports are different from gener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ans the special report. The so-called "special", refers to it in a different frame of reference information, the value of its specific goals. That is why, on their own body building, it also formed a corresponding set of special topics planning ideas, methods and language, and showed in the interview, writing, editing and even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media at all levels.

First, the value of planning topics targeted

Learn from the planning point of view, the so-called planning, refers to the established goals as a starting poin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develop strategies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detail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It also includ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assessment, planning to prepare for the future , And other reference significance. Planning by the general plan, based on planning, planning tools, planning targets, planning evaluation, and other factors pose.

Depth repor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first decision is a deep-level mining news. In other words, it is not merely an event or phenomenon on the record or described, we must als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is incident, the results or even the future trend. This is the depth of coverage must be the basic premise of planning topics. In addition, the choice is also planning to best effect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position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value. In my view, in-depth reports said the news in addition to the usual five elements, the "valu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1, the uniqueness of the facts. News For audiences, there is a "novelty law," the more unique personality, beyond the scope of people's experiences, their capacity to attract "eyeball" the more interest is strong. While this can be classified in terms of logic, but it is not the last incident in the plane of plication, but the amount of its accumulated significant, especially beyond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 progressive. In real life, these incidents or issues may change some regions, the situation of the crowd, leaving thing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cords;

2, to cover a wide range of concerns. Depth reports that the concerns of the object, usually the community has a broad power, or to remind people of concern to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mankind, or to awaken people's conscience, or easily arouse people's common interests. The audience is not measured by region, country and even in the world scale to measure;

3, the future influence. In-depth reports of the incident in addition 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but also in the existing system, regulate, order a shock, the community of ideas, concepts, moral, ethical and other aspects of reflection;

4, repetitive declaration. The so-called repetitive declaration "refers to the latest report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r part of the contents of the report to repeat the past. This is not to repeat caused by the negligence, but by deliberate, intended to declare a clear intent, the facts are not news focus The first occurred, and in fact has been the continuation of this point in time, because this point in time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new. "[1]

Depth reports, in essence, is a kind of "Viewpoint News" and topics from the planning point of view, it also depends on the realization of "Viewpoint" and the discovery of "Viewpoint" positioning. The former mainly for screening and to explore the theme of the issue, which is the main theme of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and ways of thinking.

具体你参考别人的文献吧,像最近的新闻方面的期刊啊,有好多的,论文肯定要自己动动手了,呵呵给你推荐个人的论文,张志安的

❽ 电视新闻策划、采访、制作的一般规律是什么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新闻,电视新闻策划是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的思想源头,进行电视新闻策划应当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事实不能随策划人的意志而改变。策划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的思维活动空间和实践活动空间,但是绝对不能扭曲事实和虚构新闻。事实在前,报道在后,这是新闻最一般的常识。新闻策划是关于采访报道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策划,而不是策划新闻事实,即无视新闻的客观规律去策划新闻、编造新闻。当然,有一种新闻现象应该区别开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视新闻业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媒体不再满足于“守株待兔”式的报道,而是主动出击。比如,1996年中央电视台记者精心策划,组织了一次以《同是114》为名的新闻调查。在接连三天的时间里,记者拨打了北京、上海、西安等10个大城市的“114”查询台,形成了极有意义的调查结果。从表面上看,这条电视新闻好像是策划出来的。然而,从本质上仔细分析一下就会知道,各地“114台”服务水平,是一种不以记者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记者的策划只是对报道方式的谋划与选择,是通过这种报道方式和方法将客观事实凸现出来。又如2000年湖北电视台组织的《神龙西部行》,1996年浙江台组织的战役性报道《走南闯北看浙货》,同样是策划人对报道活动形式的一种选择,不能看作是策划新闻。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所谓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造就一个有利于改革、开放、稳定的电视舆论态势。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键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策划人应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当拿不准的时候,必须“吃透两头”:既要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又要吃透实际工作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只有深刻理解了时代发展大背景和事物的本质意义,才能形成鲜明的报道思想,给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策划人还应关注一些非政治性导向问题,如思想导向、经济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等。这些虽然是非政治问题,但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有的还可能演变为影响社会安定的政治性问题。

3.坚持观众需求第一的原则

从本质上讲,电视新闻策划就是针对观众的需求而策划,为使观众满意而设计。在报道选题、报道内容、报道手法上多出创造性意见,把新闻做得真实、生动、精彩,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如湖北电视台新闻中心在做《创品牌、兴湖北》战役性宣传策划方案之前,走访了大量的武汉市民。一提到品牌,武汉市民就自然而然地回想起当年武汉市的一些打得响的知名品牌,如莺歌牌电视机,荷花牌洗衣机。但是,时至今日,它们为何一个个悄无声息地离去?这是市民们迫切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在做选题策划时,策划人拟订了一系列类似这方面的题目,如《莺歌为何不鸣唱》、《悲哉!永远凋谢的荷花》、《红桃K为何红遍大中国?》等。创精品名牌不易,保精品名牌更难,这是《创品牌、兴湖北》亟待探索而又不可回避的深层次的问题。

沸腾的社会生活是新闻策划的选题源泉,广大观众的收视需求是新闻策划的第一推动力。因此,新闻策划人必须对实际社会生活和社会大众怀有休戚相关的感情和求“新”若渴的工作态度。

通常讲,做电视新闻策划,有三个基本步骤,而每一步骤都有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

第一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电视新闻策划的重要基础,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简单一点地说,就是为策划而调查研究,为报道选题而调查研究。这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深入了解掌握现时期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社会实际工作情况和观众的需求愿望以及其他新闻媒体的新闻宣传态势,发现、判断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这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是一个知己知彼、力图开拓创新的过程。

第二步:策划创意。

这一步是策划的主体,它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报道选题、报道内容、报道手法、报道时机和报道人选以及资源配置的全面设计和谋划。它是以事实为基础、以价值为前提、以创意为核心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活动。大体要求:选题要有新意、角度要新颖、内容要新鲜、时机要得当、手法要生动活泼。这个策划创意,实质上就是电视采访报道思路、观点、方法的创新。

第三步:效果评估。

这里讲的效果评估,指的是在一个策划方案拟定之后,对方案可行性和价值目标、效果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通常要通过集体讨论,吸收各个方面好的意见,对原策划方案的某些局部进行补正、修改,甚至是论证、修改,再论证、再修改,以求策划方案尽可能地完善。

做电视新闻策划,除了掌握上述三个基本步骤之外,还必须明确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重点就是报道选题、报道内容、报道手法的谋划。同时,它也是电视新闻策划的难点。其所以说是难点,就是你想到了一定要创新,但具体运作起来,又不容易找到相关的方法和途径去实现创新。策划人总是为此而感到困扰。如对突发性事件报道,要关注社会各界热切需要了解事件详细情况的心理,要抢时效,力争先声夺人;战役性宣传报道,重在把握事关全局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人们极度关注的视野中选题,在深度上做文章;社会活动报道,关键是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和报道思想,重在活动本身的创意;新闻评论,重在选题和评论技巧。选题必须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导向价值是它的主要目标;日常报道,要关注那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新生事物,在新鲜、新意、新颖上做文章;批评报道,重在揭露的技巧,即用事实说话。这些,都是策划创意的基本技巧。

❾ 如何确定深度新闻调查节目的选题

选题策划标准
选题往往是节目的灵魂,作为央视的品牌栏目,选题标准的明确化和清晰化,往往是决定栏目长久风格的重要因素。因此选题策划是一个节目在运行之初,首先要做的工作。而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前期策划。

阅读全文

与新闻调查策划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行客户经营及营销方案 浏览:430
中国电信营销活动的方案在哪儿查 浏览:490
网络营销不适合什么产品 浏览:572
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素质分解对比表 浏览:449
杭州旅游网络营销 浏览:890
市场营销管理理念 浏览:481
电子商务与网络交易 浏览:545
幼儿园十周年节目策划方案 浏览:673
新职工消防安全培训方案 浏览:431
客房淡季营销方案 浏览:253
网络营销策划成功案例 浏览:636
汽车销售公司培训方案计划ppt模板 浏览:292
化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937
网络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浏览:108
可口可乐的媒体推广方案 浏览:190
学校结对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601
会计人才培训方案 浏览:927
湖北自考市场营销真题 浏览:13
公众号线推广方案 浏览:715
互联网产品市场推广方案 浏览: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