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优化卫生计生工作机制和资源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效能
一、规范考核制度,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质和量
1、抓调研,寻求破解公共卫生工作瓶颈的办法。
2、抓考核,调动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积极性。
3、抓培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整体素质。
二、规范管理体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1、理顺公共卫生管理体制。
2、创新公共卫生管理模式。
3、完善公共卫生督查制度。
三、规范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作用
1、调整乡村公共卫生管理队伍。乡村公共卫生管理队伍是公共卫生工作的网底,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工作的质量的好坏。为此,根据年度和平时的考核情况,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与乡(镇)政府联系,及时调整了工作不负责任和不到位的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和村公共卫生联络员,逐步消除了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在岗不在位、在职不干事的怪现象,做到每村有人干事、能干好事。
2、建立多种模式的社区责任医生工作机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村卫生室医生担任社区责任医生,并完善社区责任医生工作机制。工作机制既有团队服务形式,也有以社区责任医生为主导的服务形式,做到社区卫生与公共卫生的有机结合,实行网格式管理。
3、健全社区责任医生工作制度。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社区责任医生工作制度,明确了社区责任医生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社区责任医生工作的主动性。由于工作任务具体、细化,奖惩措施明显,社区责任医生积极主动上门服务,深入开展慢病筛查,不断提高发现率和规范管理率。
B. 卫生培训制度
职责如下来: 一、认真自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做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师生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二、认真制定好学期和学年的健康教育计划,学年末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和总结,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每学期四次,确保授课质量,开课率达100%。三、建设好健康教育各种宣传阵地,充分运用校报、广播、健康小报、文化长廊等进行健康教育,使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90%以上。四、在上级防疫部门协助下,每学年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切实做好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五、按时完成各种预防接种、计划生育工作。六、有计划地搞好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以在岗学习培训为主,每学年组织一次外出参观学习。七、检查、督促、指导、搞好环境卫生,坚持做到每天检查、公布结果,协助伙房搞好膳食和饮水卫生,检查饮食卫生的执行情况,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八、做好面向学生的简易治疗、急救及转治工作,保证不发生事故。九、严守作息、轮值制度,完成临时突击性任务和领导交办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