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培训机构如何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创造生源
几乎所有的培训机构都在抱怨招生难,然后花大量力气在广告、宣传上,然而在最核心的一些地方却忽略了。例如课程优化设置,定价及优惠策略等等,今天浪腾君跟大家分享,如何通过课程设置的优化,在不同时期、不同班型设置优惠,创造源源不断学生流量。
过去,大部分校长,会在全年的课程规划分为四个学期——寒假短线班、春季长线班、暑假短线班、秋季长线班。然而,98%的校长和老师觉得长线班和短线的区别就是时间长短。
这种普遍却错误的想法,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以产品为中心的思维,在招生营销上直接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无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型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去设计不同优惠策略,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报5科赠1科或报满3科打8折等等。
同时,这种思维导致在课程教学上会出现以下问题:教学主管为求更省事,把长线班的讲义删删减减,就变成了短线班..无法满足各类不同问题的学生···同样的模式和课程截止,使得各家培训机构同质化,得不到学生和家长口碑,无法产生更多的转介绍。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大家都很努力,学生不买账,胡乱打折,招生没起色,利润也败光了。
那应该如何改进优化呢?
首先我们得从思维上进行转变,以产品(课程)转型以及以用户(学生)为中心,来进行课程规划和优惠策略。具体怎么做?浪腾君以“如何为长线班和短线班设计不同的优惠策略”为例进行分析。
先来说说长线班,过去,我们会想出N种优惠的方法给长线班做促销,效果参差不齐。如果在罗列,可以写一篇“机构促销108招”的文章出来,但意义不大!在开始做策略前,我们试着回答一个问题,学生报长线班的目的是什么?
现实点来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有报长线班的学生要解决“提分”的问题。没有学生想玩才报的长线班,如果是迫于家长压力报的,也往往坚持不下来(因为周期太长)。即使他并不靠谱,即使他天天玩,他还是幻想能提分的。既然要提分,学生选择教育机构的最重要因素就不是钱,而是能让学生提分的人——老师。
另外,对于机构来说,长线班第一目的是盈利。所以,做大力度的优惠完全是耍流氓。通过上面的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结论:和短线班比,学生和家长对于长线班的价格是相对不敏感的。这个结论同样符合机构利益。
做优惠难道对招生不会产生任何效果?不能说100%没用,理性思考下,一门长线班的课程平均好几千元,你说谁会为了几十或几百块钱而做决定学还是不学?
所以,我们得到第一个结论,在长线班,任何小优惠基本都是没啥用的,那大优惠呢?很明显,教育行业卖不是标准化产品,更多的是学校和老师的用心。长线班可以说是培训机构最重要的盈利点。没有了长线班利润的支撑,相信学校也很难做好服务,所以验证,长线班做大优惠折扣,基本是刷流氓行为,真的有,估计学生和家长也会提防着··
那问题来了,如果说对于长线班,过去的打折、满减等等小促销和大优惠都没用的话,难道只能靠着常规的招生来坐等学生自动上门?
别急,上帝关起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所有的优惠,不仅仅只能是在价格上做文章,我们经常会提到,培训机构不应该只是一个卖课的地方,它更重要的是承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完成梦想的一个奋斗营。长线班可以理解成用硬知识点解决提分问题的课程。
往深处思考,需要提分的这类学生,除了硬知识点还会需要什么(依然是以用户为中心)?
考试方法?学习技巧?快速阅读?高效记忆等等,这类的学习,对这类学生而言,是否也是非常有价值,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去完成学习的目标?
如果,在进行长线班的营销上,假如以上内容(课程)的关联进行优惠的方式给到学生,是不是比打个折更为能够触动到学生?问题来了,很多校长会说,我们这里并没有这些课程,如果送给学生或者说低价给到他们呢?
自己的培训机构没有这方面的课程没有关系,要有资源整合的合作思维。你需要找到拥有这些课程的机构,考察课程、老师和资质等各方面都过关的,然后进行价值整合相互合作。
例如,报名长线班的学员,可以获得特定课程的免费试听VIP学员资格,试听满意进行报名还可以获得XX的折扣!(前提是对方的折扣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对于合作的机构,你一来为他们进行背书,二来为他们输送学生!对于我们而言,如果课程的价值够大,等于是我们多了一份零成本的超级赠品!而且是具备差异化的!
上面,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如果是以学生的需求进行深入思考,你会发现有更多有价值的“优惠方法”去撬动市场,例如,寻找有价值的资料、电子文档和教学方式,然后集中低成本进行采购。然后赠送给学生等等··
浪腾君总结,长线班优惠策略,抛弃掉价格导向,转为价值导向,当你的所有想法都是围绕用户(学生)进行时,你会发现一切都会随你而来。
『贰』 教育培训机构运营管理方案
2020年,根据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目前国内共有近45万家教培相关企业。
今年一整年,吊销注册10万余家,相当于平均每天有254家关门。
虽然疫情的影响终会过去,但是随着行业的全面整顿。
经营门槛的提高,政策的改良监管,行业会越来越难,越来越专业化。
机构拥有健康的运营模式,才是稳步发展的关键。
01 市场竞争的差异化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差异化定位是最正确的答案。
通过对周围一定范围内机构进行整体划分,明确我们自己的独特卖点。有人是走低价路线,我们就走高价优课战略;有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们就专研一个不断提升。
在市场宣传和咨询销售的过程中,不断向家长输出和强调我们的独特卖点,通过不断的重复重复,让大家形成特有的印象。类似于“学舞蹈,就去xx机构,虽然课程比其他家贵一点,但是效果挺好的,孩子也喜欢。”
校区想找到自己的卖点,应该是基于家长的需求、产品课程定位和学校老师能力实际情况。独特卖点一定是家长需要的,竞品没有的,我们自己能做的很好的。
通过塑造出机构的独特卖点,与竞品形成差异化,避免同质化竞争。
02 招生宣传的创意性
生源是教培机构的生命线,每年的春招、暑招、秋招、寒招都是一场众多机构的“战役”但是家长们对各个机构每年反复促销的宣传活动已经审美疲劳,对套路已经免疫了。
如何打造机构特有的招生宣传体系,在时机下迅速吸引家长的关注,是机构解决生源问题的难点。
以即将到来的寒假为例,其实提前就应该规划了,而不能等到孩子都放假了才刚刚开始,那就晚了。要通过从12月到1月延续性的创意招生策略,长效的活动来带动流量,打造特色的寒托班体系,从而完成机构招生的引流-运营-转化过程。
03 机构经营的数据化
据我们所了解,目前教培机构的管理者大都是教师或者销售出身,真正懂运营管理的人少之又少。
如何运用数据为教师做考核,如何看数据运营学校?日常开销为什么那么大?我的学校到底赚了多少钱?如何实现利润提升?
教育培训也是一家企业,运营企业就是要看数据,数据是不会骗人的,从数据中看其中运用的效果。
校长作为机构的管理者和决策人,必须要学会以客观的数据对机构的运营现状进行分析。
例如效益类指标(营收、毛利率、净利率、营收增长率、净利增长率等)、成本类指标(获客成本、销售成本率、研发成本占比等)、人才类指标(试用期转正率、员工年度离职率、管理干部离职率等),还有运营类指标、效率类指标等,通过指标分析校区的运营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构的持续化经营。
经历过2020年初的疫情,教培行业已经在半年内完成了自净。
据分析,未来五年行业将在全国范围内更加集中和规范。
2021年成为关键性的一年,机构校长迅速壮大校区的时间节点。
通过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创意性的招生宣传,数据化的机构经营,机构健康常态化运营稳步发展。
『叁』 办一个辅导班,该怎么安排课程,有没有技巧
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我是小岛语文。
即使是网上学习,很多中小学也给同学们安排了课程表。相比传统课堂学习的课程表,线上课程表似乎少了很多学时。家长们担心,这样的学习安排是否有利于小学生们的学习?不管是什么方式学习,课程表是一个学习进度和计划,让学生们对每天的学习有清晰的认识。家长们觉得线上课程表学时少,就担心孩子学习时间变少了,其实是对线上学习的错误认知。不管是线上学习还是线下学习,家长都需要督促小学生学习,在家学习一样不能松懈。如果家长做不到,就不要怪网络课程没有用。
线下课程表,就是对即将开学的这段时间一个衔接。线上课程表,是我们一整个学期整体的学习规划,两者相辅相成,希望家长们能配合好学校的学习计划,家校共同把学生的学习抓好,在家的学习也不能松懈。关于哪个课程表更有利孩子的学习,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肆』 培训机构的课时设置依据是什么
那得看你是大班学习还是一对一学习了,要是大班的话,他们会设置比如基础班、提高班、尖子班的课程,那得看上课的时间而定。但如果是一对一辅导的话,具体的上课时间根据孩子的时间安排,是很便利的。之前我家孩子在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学习,老师根据孩子的目前学习情况制定的一个长远计划。每个阶段的方案都是连贯的,兴趣和习惯的改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做辅导方案的时候是有计划的,长期的辅导方案和短期的辅导方案在辅导目标方面是不一样的,而且前一阶段的效果需要后期阶段进行维护和巩固。如果只是短期的辅导,辅导重点是不一样的。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效果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