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视台的节目策划案
一、栏目名称: 《拍客e族》:互联网时代下,利用各类相机、手机或DV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摄的图像或视频,通过计算机编辑处理后,上传网络并分享、传播影像的人群叫“拍客”。他们能拍摄热点原创的视频和广泛传播、分享、推广视频,他们是一群富有社会责任感、爱心和公信力的主流网络群体,他们眼界宽广,善于思考, 习惯用视频影像表达记录心情,表达他们对世界和人文的真实感受。 二、栏目类别: 综艺访谈栏目 三、栏目宗旨:
聚焦拍客故事,讲述他们的拍摄创作思路,目的以及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式等。或者是以他们拍客的视角讲述他们追逐的关注的人群。通过这些方式,展现拍客们的所思所想。 四、栏目定位:
立足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拍客团体,给他们打造一个讲故事的平台,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关注拍客背后的故事,分享他们用镜头去捕捉到东西,了解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对这一特定人群的生活、思想的反应,让大众对他们有更深层的了解和认识,给大众最真实最震撼的力量。暂定位为“大众文化”。 五、栏目风格:
此栏目是反映草根拍客自己记录或编导的视频或者图片。所请的嘉宾是一些聚焦社会的草根拍客,所以应该以轻松明快的风格为主,以通俗风趣的语言曾强亲和 力,以真挚淳朴的情感切近观众。 六、栏目导演阐述:
这是互联网催生出来的新团体,并非具有很高的技术操作难度,也并非为某一个核心团体所独享。拍客是一种眼界,是一种积极、主流、社会公德的态度,这样一种态度比技术更难能可贵。通过客观的镜头,他们可以看清许多平时被忽略的重要的东西。作为拍客带给他们生活的最大改变就是发现他们可以自由地去表达,并且找到了许多拥有共鸣的朋友,他们并不认识,但他们心心相通,他们有 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爱恨,他们发现这个世界一点儿都不孤独,而且还充满着理解和快乐。这样一个独特的有爱的,拥有特立独行的图片视频语言的团体应当是被大众所了解和熟悉的。 七、嘉宾的选择:
可以以特别节目形式邀请一些曾获得某些奖项的或者关注社会问题比较多且视点独到的拍客,可以是一些在网络上比较出名的,也可以是一些小草根拍客们。在每期节目制作出来以前,要选定嘉宾,确定选题,收集资料,要安排时间由编 导与嘉宾见面并采访。每期节目的嘉宾选择最好符合当前时下的社会热点。 八、现场观众的选择:
了解、半了解和不了解的观众都要包括在内。但尽量邀请到对“拍客”比较感兴 趣的观众,这个可以前期网上报名,或者设置现场招募点,一般以潮流青年为主。 九、栏目受众指向:
作为青年拍客的栏目,我们所面对的受众大多会是一些有自己独特思想,有活力的青年人,但以“大众文化”定位的栏目,我们还应该会得到部分中老年人的关注。在当今社会中,中年人仍旧是中流砥柱,压力不会比刚出入社会的青年人小,他们在工作闲暇时间,收看这种时尚又兼具热点的节目不失为一种放松身心的最
佳选择,而老年人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下越来越年轻态,所以也会经常看这些潮流 时代气息的节目。我们的节目受众收看层面是比较广泛的。 十、栏目流程:
片头+主持人导语+本期节目人物概述利用VCR简单的视频回放引出见天的主人公和话题(根据需要提前做好相关的短片)+主持人与嘉宾对谈(中间必要的时候播放VCR或者情景再现)+片尾。通过主持人与嘉宾对谈,与观众分享他的拍客历程,主持人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和把握节奏、分配话题,要有很强的倾向性和引导作用,使嘉宾与现场观众形成互动,注意避免问题设计的封闭性,要尽量提出一些开放度比较大的问题,扩大观众的参与范围,切忌为观众设计好问题。 语言简洁,直接切入正题,观点鲜明。
1、前期要成立策划组,由策划组成员共同商议选择话题,报请领导审定。一般话题应提前一个星期确定并做好各种准备(包括必需的文案、背景资料、画面资料等等),需要拍摄的画面由记者编导负责完成并于节目录制前两天将编辑带交 编辑。
2、录制节目前,嘉宾、主持人、记者、编导应进行专门的沟通和讨论。 主持人、嘉宾应在节目录制开始前20分钟之前进入演播室进行最后的合成准备,商讨细节,酝酿情绪,调整心态。节目录制开始前40分钟所有人员及设备如摄像机、灯光、音响、编辑设备等全部到位。演播室至少需要三台摄像机,一台切换机。 3、栏目后期,可制作一个专门用于本栏目播出前的片头特效,后面便是正式的节目,节目有访谈现场和短片两部分组成,访谈现场应有头有尾,中间硬是谈话 最精华的部分,短片时长要有一定控制,可以选择性截取。
4、栏目播出前可在其他栏目中进行预告,或者网络等其他传媒展示平台,告知观众本期嘉宾及片目。 十一、栏目录制方式:
演播室谈话类。针对制作成本来说,这是节约成本的一个很好选择。当然《拍客e族》主要选择谈话方式,还是因为希望给这些社会拍客们相对固定及舒适的环 境,通过主持人的引导,敞开心扉谈论他们的故事。 十二、现场设计:
精心设计演播厅,以综合使用背景布、地贴、KT版等元素呈现出时尚、潮流又不失温馨的大体氛围,符合本期节目的整体风格,然后根据不同的节目嘉宾,局 部调整一些设计环节。室内灯光及室内摆设应
突出温馨气氛,便于嘉宾和主持人贴近内心距离。 十三、栏目播出方式:
采取周播方式,一周一期,每期50分钟,每周二晚9点播出。
❷ 电视专题片策划怎么写
电视节目分析的写法!
考试时一般会给出一段或者一期电视节目,比如一期《艺术人生》,《新闻调查》,或者一段电视散文,记录片等等。写评论文章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思路写:
第一部分:先写对给定的电视栏目的总的认识看法。比如分析某期《新闻调查》,就要先谈一下对这档栏目的整体看法和认识,包括栏目的层次定位、受众定位,栏目的整体特点等等。大约写200字左右。
第二部分:写针对给定的这一期节目的看法。比如这期《新闻调查》的话题是关于全国的文明城市评选活动的相关报道,可以谈一下对这个话题的选择、定位、深度、特点等的总的看法,可以评价本期节目是否能够做的符合栏目的要求,又是否有价值。
第三部分:从以下四个分析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突出的并且能够有话说的方向,明确的给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节目的具体内容细节,展开分析论证。这类似于电影评论的要求。(具体的方向选择,可以参考专帖《电视栏目分析》!)
1·节目内容。
2·节目的编导策划的结构。
3·节目的主持人的表现。
4·节目的制作,就是技术特点。
从中选择一个方向为主,切忌贪多,要集中有限的笔墨深入展开分析一个方向。
第四部分:再次结合栏目的整体定位进行总结。
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题目:观看专题片《千年沧桑》第二集,并对此片作出分析,1000字左右。
跨越十一世纪
——浅评电视专题片《千年沧桑》 作者:山东有线电视台 钱景芝
电视专题片《千年沧桑》的第二集把十一世纪时世界的样子缓缓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部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专题片以深邃的主题、精美的镜头,一下子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远古的时代是古雅的,又是沉重的。而人类的先进文明,也就在这样的历史传承中慢慢堆积呈现了。所以在这期节目里,我们看到听到的历史面貌,既是厚重的,又是灿烂多姿的。本片的编导作者自然贴切的调动多种电视表现手段,让这个主题的表达更加充分和出色。
一、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本片所有的素材都是为了表现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主题,为了使观众理解的更加清晰明白,全片重点采用了解说词加画面的表现手法。全片要表现的是十一世纪一个世纪的文明,时间跨度大,于是又细分为分为:文明、宗教、科学、经济四个方面来分别阐述,每一个素材的指向性都很强,如经济方面的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基督教的兴起等。
同时为了增加叙事的真实性,本片采用了多种手法:1、人物扮演:找一个人来扮演孔子,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为了更好的表现对外战争的残酷性也是采用了扮演的手法,增强视觉的震撼力。2、图配乐: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单纯的介绍一副作品容易使观众产生疲劳感,为此给它配上舒缓的乐曲,琴声悠悠把观众带入那个国泰民安的世界。3、权威人士说明:为了更好介绍北宋的文化,请了王渝生研究院等来介绍这方面的文化,增强了认同感、权威性。4、脸谱化:选取有标志性的道具去表现,如为了表现北宋的繁华选用开凿大运河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来表现。5、动画制作:为了使画面更形象生动,在介绍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这些相对比较抽象的文化的时候还采用了动画制作来表现。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人类文明进步这一主题,以上这些叙事手法使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文化历史类专题片也变得丰富好看,富于变化,这不得不说是《千年沧桑》这个专题片最为成功的部分。
二、 镜头语言生动丰富。
本片在表现手法的成功之外,还充分发挥调动了多种镜头语言,视觉听觉效果丰富。全片以全、远景居多,使内涵更丰富,同时注意光效的变化,选取了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的光影效果来表现不用的内容。拍摄角度也非常丰富,如拍摄大运河时的空中拍摄,让人们更直观的看到了大运河的全貌,理解起来更容易。色彩上根据地域来变化,如北宋的黄、伊斯兰的篮。声音上以模拟为主,解说词在其中起着推动全片发展的作用,担纲全片。
通过编导的以上努力使这个文化历史类专题片变得生动好看,不枯燥,似流水般涓涓而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跨越十一世纪,领略到古老文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