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基础农技推广人员年度工作方案

基础农技推广人员年度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1-03-19 01:21:48

A. 怎么设计一个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农业部关于发展2004年粮食生产的总体部署与目标任务,制订以下“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一、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全国特别是粮食主产省区农技推广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较多、专业覆盖面较广和推广体系较健全等优势,积极配合农业部有关司局,围绕“一个目标”(确保粮食总产不低于9100亿斤),狠抓“三项工作”(推广主导品种,配套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服务“五大行动”(夏粮增产行动,春夏播面积恢复行动,大秋作物增产行动,科技提升行动,标准农田建设行动),举全系统之力,为实现2004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目标任务
在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10个优势产业带的15个主产省区,建立良种良法示范点26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13个)(附件1),示范推广新品种50个、关键技术15项。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为四大粮食作物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培训技术骨干、乡村农技员、示范户、种粮大户500万人次。通过示范与培训活动,辐射和带动15个省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
(三)技术路线
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为对象,以优势产业带为单元,以品种为主线,组装综合配套技术。在每个优势产业带设立若干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确定1-2个主导品种,推广1-2项关键技术,辐射和带动良种良法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统一部署、分头实施和广泛发动、多方参与的工作原则,组织相关省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力量,积极投身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科技行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信息发布、技术示范、逐级培训、服务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措施,切实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
二、主要内容
(一)水稻
在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等3个优质水稻产业带,设立示范点9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6个),示范主导品种18个、主推技术4项。
1.华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博优235、博优998、丰华占、矮秀占。
(2)主推技术(1项)
水稻抛秧和免耕抛秧技术。技术要点:选用塑料钵体软盘育秧;旱育秧培育适龄壮秧;抛秧的大田施足有机肥,免耕抛秧的大田采用秸秆还田;亩抛基本苗6-7万株;适时施用分蘖肥和化学除草;中期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适时施用穗粒肥,间歇灌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2.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12个):丰川三号、D优13、金优463、先农16号、两优培九、绵Ⅱ优838、丰两优1号、中优448、T优207、金优117、丰优香占、扬两优6号。
(2)主推技术(2项)
抗药性稻螟虫综合治理技术。技术要点:调整播期,避过一代螟虫产卵高峰期,降低害虫在水稻上的落卵量,减少虫口基数;做好田间清理工作,有条件地区实行深水封灌减少害虫越冬场所,降低虫源数;集中秧田防治,重治一代,压低二代基数;停用高抗性的药剂,换用抗性较低的药剂,实施混合、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
稻瘟病综合治理技术。技术要点:应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和种子消毒处理;栽插前使用药液浸秧;通过调节播期、田间密度、田间湿度和施肥量,增强抗逆性;系统监测病情,适时采用喷药防治。
3.东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辽粳9号、辽粳294。
(2)主推技术(1项)
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旱育秧培育壮秧;施足有机肥,精细整地;稀植或超稀植;中期露田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
(二)小麦
在黄淮海强筋冬麦、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和大兴安岭沿麓春麦等3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3个),示范主导品种10个、主推技术4项。
1.黄淮海强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6个):郑麦9023、豫麦34、8901、9409、济麦19、洛麦20。
(2)主推技术(2项)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对中筋、强筋小麦,选用肥水条件较好的高肥地块和单株生产力高、抗逆性强的品种;将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3改为5:5,追肥时期由原来的起身期推迟到拔节期,地力较好的地块可推迟到拔节与挑旗之间。
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足墒播种;选用早熟、耐旱、容穗量大的品种;增加磷肥施用量并全部底施;春季控制用水,实现亩产350-400公斤目标,只需在拔节期浇1水,实现亩产400-450公斤目标,最佳浇水时期为拔节期和开花期。
2.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扬辐麦2号、扬麦13号。
(2)主推技术(1项)
稻茬麦少免耕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用越冬期抗寒抗冻害力强的矮秆、半矮秆紧凑型品种;适期播种,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不宜超过20天;精确套播,基本苗一般比常规耕播高产栽培法增加10%-30%,确保全苗齐苗。
3.大兴安岭沿麓强筋春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龙麦26、垦大6号。
(2)主推技术(1项)
保优与节本标准化生产技术。技术要点:在轮作的基础上,选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适时播种,边播种边镇压;在3叶期采用顺垄法压青苗2次;合理肥水运筹。
(三)玉米
在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和黄淮海专用玉米2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示范主导品种9个、主推技术3项。
1.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龙丰二号、益丰10、四密25、平安18。
(2)主推技术(2项)
大垄双行覆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生育期稍长的品种;适时化除覆膜;选用长效碳氨或涂层尿素作底肥;及时放苗补苗。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技术要点:适期放蜂,防治一代玉米螟在产卵初期为第一次放蜂适期,产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防治二代玉米螟,于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两次;保证亩放蜂量为1-1.5万头,总数2次,每亩设放蜂点2-4个;根据当时当地的主风向和风速安排放蜂和各点蜂量,将蜂卡撕成小块,在放蜂点附近选择一株玉米,将蜂卡用秫秸皮或针线别在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基部的三分之一处,如遇大雨,须延期放蜂,并将蜂卡放在阴凉黑暗处暂时保存;配合使用菌剂消灭幼虫。
2.黄淮海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郑单958、浚单20、登海3707、鲁单984、蠡玉16。
(2)主推技术(1项)
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根据玉米用途选用优质专用玉米品种;麦收时麦秸直接粉碎还田;确定底施化肥量,调整施肥深度,将全部磷、钾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施肥深度在8-10厘米为宜;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及害虫防治;在定苗后及早追肥,促幼苗早发。
(四)大豆
在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2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7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示范主导品种13个、主推技术4项。
1.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8个): 铁丰31号、辽豆11号、吉育45、吉育43、黑农41、东农434、吉林35、吉林47。
(2)主推技术(3项)
“垄三”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对土壤进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分层深施肥,化肥做种肥时,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5~6厘米处,化肥做底肥时,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10~15厘米处;采用机械在垄上进行双行等距精量播种,播量每公顷保苗20~35万株。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用矮秆、半矮秆抗倒伏品种,并选用合适的播种机械进行精量播种,按平窄密、大垄密和小垄密三种方式确定行距;增加肥料投入,重点是增施有机肥,搭配施用化肥,施用量要较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还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搞好播前或播后苗前的化学除草,根据当地杂草群落,选择效果好、污染小的除草剂,实现一次性的彻底除草,以防草荒。
重迎茬控制技术。技术要点:合理轮作,尽量避免重茬、减少迎茬;选用抗孢囊线虫或抗逆性强的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并适当增加播种密度;采用松、翻、耙、旋相结合的深松耕法;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加强田间管理。
2.黄淮海高蛋白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冀豆12、徐豆9号、豫豆25、鲁豆10、豫豆22。
(2)主推技术(1项)
高蛋白大豆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墒免耕播种,采用条播或点播,争取五苗(早、全、齐、壮、匀);中耕灭茬,及早间、定苗;科学施肥,采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花期追施氮肥,后期根外喷施;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对旺长的大豆施用多效唑进行控制;出苗20天后要灌水防旱,同时中耕松土保墒;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草害,中期防治好蛴螬,后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虫。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制订《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每个主要粮食作物成立1个技术推广督查指导组,中心领导任组长,相关省区农技推广站(总站、中心)及中心有关处室人员为组员,具体组织实施每个作物的技术推广方案(附件2)。
(二)发布技术信息
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四大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实用技术手册,按作物、产业带介绍主导品种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技术,免费印发各示范点。在四大粮食作物生长关键季节,利用《农民日报·中国农技推广周刊》、《中国农技推广》和《中国植保导刊》及“中国农技推广网”发布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粮食政策、市场供求等信息。组织相关省、地、县农技推广部门在广播、电视、期刊、报纸等传媒开辟专栏或专题节目,按照农时及时发布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信息。通过在农民活动集中场所举办宣传栏、墙报,利用送科技下乡、热线电话咨询和发放明白纸、信息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传播粮食生产实用技术。
(三)组织技术示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有关省区、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13个标志性良种良法示范点(一个业务处室负责一个示范点)(见附件),其余13个示范点由相关省区农技推广部门会同有关地、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各粮食主产省区要组织县农技推广部门在重点县、乡村设立集中连片的示范点,做到1县1个示范区(面积万亩以上)、1乡1个示范片(面积千亩以上),形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网络。在生产关键季节逐级组织现场观摩或实地培训,利用示范点带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开展逐级培训
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培训粮食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农技骨干(1000人次),相关省、地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县级和重点乡镇农技人员(20万人次),相关县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乡镇农技推广员、示范户和种粮大户(480万人次)。
(五)狠抓服务指导
加强与农业科研、教学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在生产关键季节,组织科研、教学、推广系统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现场咨询指导。组织各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苗情、墒情、虫情、病情系统调查和监测,研究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技术对策,并进行现场指导。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配套服务,推进农资产品连锁经营与配送服务,因地制宜提供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收获等社会化服务。协助有关部门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
(六)强化督促检查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责任到人”的方法切实将本方案落到实处。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每个粮食作物生产的前、中、后期要向上一级农技推广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每个作物的关键生产季节要派员实地督查指导。各地工作进展及督查情况将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简报》和“中国农技推广网”予以通报。

全国农技中心办公室 2004年3月22日印发

B. 如何有效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能力

(一)面对学历高、经验少的这部分人。
一是要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具体参加到每个项目的实施中去,从项目制定到实施自始至终参与,并包村、包户、包项目;
二是让他们与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老资历的农艺师结合在一起工作,从而间接的取得实践经验;
三是要让他们与种田能手、科技致富带头人多联系,掌握各种作物具体的实践经验。
这部分人在工作中要做到三多:一是多动嘴,即“多问”。
虚心向老同志和同行学习,老同志实践经验丰富,他们成功的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可以直接为所用。
多动嘴还包括“多讲”,农技推广要求推广人员既要做给农民看,更要讲给农民听,变深厚的理论知识为浅显的科学道理,让农民一听就懂;
二是多动眼。
多动眼就要到田间看,只有多到示范户田间实地看、看苗情、看病害、看操作,才能发现问题,多动眼包括多看书,多看书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三是多跑腿。
多跑腿就是要多下乡到示范户田间调查,只有多跑腿多调查,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掌握和了解当前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发展动态,才能对症下药,指导生产。

C. 如何搞好农技推广工作

摘要:农技推广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增强农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柱。 关键词:农技推广; 农业竞争; 重要措施 刘丽茹(1978-),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 中图分类号 F 323.3 文献标志码 B 1农技推广工作的创新性 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搞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 1.1农业技术推广的特点是社会效益很好,但自身效益不佳因此,要适当增加农技推广的财政预算,加强农技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地位与待遇。对公益性、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各级财政要确保试验、示范和推广所需工作经费。搞好农业技术推广,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做到“实际、实用、实效”,要突破关键环节,抓出亮点,抓出特色。切忌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政府在搞好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要加大农技推广的投入。确保推动农技推广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农技人员的业务知识要不断更新和补充1)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农技人员参加农业院校的自学,全面提高农技队伍综合素质。2)业务主管部门要经常组织开展学术论坛、学术讲座等专题研讨会,通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与学术专家共同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让基层人员学到最新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把农民的需要反馈给专家。3)创新管理机制,尽快扭转农技推广人员社会地位低、待遇差的现状,以此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农技推广的主力军作用。 2农技推广的方式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选择、采纳和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主动渗透转化。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要把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组织科技示范户现身说法,拓宽对农业新技术的宣传推广渠道,积极扶持广大农民组建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引导农民自觉学习和交流农业新技术。要按照技术服务农民服务产业的总体要求,树立为产业发展全面推广与全程服务的新观念,建立多元化服务主体。 2.2强化农技推广机构与龙头企业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产业化农技推广机构要围绕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运行规律,为龙头企业开展全程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建基地,农民积极来参与,农技人员搞服务。形成农民、企业和农技人员三赢的有偿服务形式。 2.3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他们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不断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转化能力。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广技术,最大限度地挖掘组织内部的推广潜力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要鼓励高素质农民进入村级基层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中,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要采取优惠措施充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力量,各类农业科研、教育及农技推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队伍培训力度。 3农技推广的实施策略 3.1科学设立岗位农业综合服务站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无创收来源,期待界定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职能。根据公益性职能的要求,增强充实区县级农技推广中心,科学设岗。确保农技队伍稳定发展,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对在编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更新,增强农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提高服务效率现有农技推广机构、设施和条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新的推广服务体系。1)科学定编,定岗定员,财政足额预算资金,确保公益性职能人员的工资和经费。2)养老统筹,合理补偿,放活经营性农服务。

D. 怎样当好一名农技推广人员

怎样当好一名农技推广员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作为推广工作的载体,
是改变农民生产行为的
促进者,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者。实践证明:农业技术推广越搞得好,
取得的效益就越明显,
农业科技对农业、农村、农民和农村经济社会
的发展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因此、
农业技术推广员对于促进当地农业
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当地农村经济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

何当好一名合格的农业技术员呢?根据本人长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农技推广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
政治素质、
政策水平以及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一、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

作为一名农技推广工作者,
首先应该是党的农业政策的践行者和
传播者,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农技推广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农民、
造福百姓。
要当好一名农技推
广员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政治和政策水平,
不仅要当好技术员更要当
好农村政策宣传员,
要让农民知道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惠农政策,
引导
农民向政策靠拢,指导农民向国家鼓励的产业方向发展。

二、专业技术能力过硬

首先,
要自觉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要有扎实的理
论基础功底,
遇到问题能很快找出原因并加以解释剖析,
要经常学习
充电,丰富和更新知识,做到不落伍、
不掉队,对待不明白的事情一
定要自己先弄明白,
并把掌握的科技知识传授到周围的农民手里;


次,要多实践。农业技术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要多参加生产实践,
往往实践中学到的东西更直观、更扎实、更贴近生产实际,更能有效
地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只有自己比农民掌握的知识多,
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强才能树立威望,
让农民信服,
才能充分发挥一个农
业技术员的作用。

三、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个好的农技推广员,
首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要公平、
公正、
勇于奉献、不记个人得失,这样才能架起农技服务与农民的连心桥,
农民才能信服你。
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患得患失,
不能有应付差事的思
想,
想农民之所想,
急农民之所急,
不能仅仅局限于领导安排的工作。
在指导技术的同时尽量帮助农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和农民的心真
正想到一起。
比如,
在指导技术的同时不妨帮农民去农资摊位前问一
问,由于现在经营农资的部门很多,
进货渠道广泛,加上虚假广告的
宣传,
使得农民朋友无法准确地对一些农资的质量进行鉴别。
农村原
有的一些“土秀才”

“土专家”
纷纷外出打工,而留守老人和妇女鉴
别真假伪劣农资的能力较差,
因此一些农民在选购农资时往往容易上
当受骗,
这样无形间就会拉近与农民的距离,让农民信任你,这对于
你推广一些新技术十分有利。

四、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人人都知道农技推广是个辛苦差事,
要做好一名农技推广员就要
不怕吃苦农。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培训指导,传授技术,
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
有时甚至要手把手教,
时间上还要做

到随叫随到,

当场可以解决的要马上解决,
当场解决有疑难问题还要
请教专家,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
(
如备耕、
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
)
,不仅要开展技术指导,还要善
于总结,
善于记录,善于分析;要经常下到田间地头去观察和发现新
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得出最佳方
案;要与农民多交朋友,多交流经验,要多吸取他们长期以来积累的
宝贵经验加以总结提升,逐步完善。
做到上述方法,基本可以胜任一
名基层农技推广技术指导员

E. 如何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管理平台、农情采集与监测平台三大功能模块、新疆吐鲁番等地进行了示范推版广,为农业生产经权营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手段,并已逐步向全国推开,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相关社会力量参与的基层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河南漯河、定向采集,两条腿”变为“一专多能”和“自我学习”的信息化推广专家、江苏兴化、专家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荣获“推广应用一等奖”等奖项基于3G的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平台旨在利用3G无线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平台在2010年首届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及2011年的中国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亮相,为保障粮食安全,并实现农情信息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受到了各级领导,由“一张嘴、山东寿光,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与管理手段。平台主要包括工作平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平台已在北京大兴,全面提升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为核心;管理者可以利用GPS定位等实现对基层农技推广活动的动态管理与科学考评,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可以使农技推广人员方便快捷地随时随地开展农技推广活动

F. 浅析如何做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

基层农来技人员一般是由有专业知识的技自术人员担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懂,所以:如果你是学畜牧兽医的,就需要具备畜牧兽医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治猪病。如果你是学大田作物的,你就需要具备教授农民怎样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等的实际能力。如果你是学果树的,你就需要教农民怎样修剪果树,怎样施肥,怎样提高产量等等。总之,如果你是基层农技人员,你可以根据你的专业,侧重加强这方面的技能提升。 …… 希望对象有用,祝健康愉快!

G. 基础农技人员是干什么的

基层农技人员是2013年创刊,月刊,国内公开发行。立足农村基层,是一本面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电子期刊,设有专题论坛、试验报告、示范推广,经验交流、改革动态、推广之星、实用技术、漫谈随笔八大栏目。

为了落实党和国家对“三农”发展提出的方针和政策,及时宣传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新成果、新事迹、新人物、新风貌,展现农技推广人员的实践成果,加强农技推广经验的共享与交流。由农业部指导,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联合创办了中国《基层农技推广》网刊。

(7)基础农技推广人员年度工作方案扩展阅读:

办刊宗旨

1、立足农村基层,依托全国农技推广人员,宣传最新、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为全国各地的农业发展提供因地制宜的技术指导,推进农业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的转化;

2、传递农业先进技术,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供发表和交流经验的平台,促进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联络广大农民,为农民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及时的专业性回答,搭建农民与农技推广人员及农业专家之间沟通的桥梁。

阅读全文

与基础农技推广人员年度工作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教育培训立项报告方案 浏览:136
简述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浏览:223
永恒印记市场营销策划 浏览:688
2014北京电子商务大会 浏览:418
信息工作培训方案 浏览:648
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哪个专业好 浏览:592
银行企业客户沙龙策划方案 浏览:532
工厂开业庆典策划方案 浏览:539
电子商务产业优惠政策 浏览:138
幼儿园新学期家长策划方案 浏览:218
业务交流培训会方案 浏览:586
教师普通话培训达标实施方案 浏览:50
美丽说网络营销策划 浏览:669
奔驰最新促销活动 浏览:418
证券公司电子商务 浏览:641
市场营销的实践报告 浏览:278
网络营销站点的规划 浏览:451
市场营销论文关系营销 浏览:508
武功山旅游市场营销策划书 浏览:956
招商引资局培训方案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