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学好环境监测的措施和步骤
一、环境监测实验员是环境保护事业中从事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提供环境保护基础监测数据的科研单位的人员。环境监测实验员需要掌握环境监测、化学、分析化学专业、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 能够独立按照环境处理规定化验项目和监测检验计划进行环境监测检测工作,并且通过国家相应机关的相关考试,获取相应的技术任职资格。
二、学好环境监测的措施和步骤
1、不畏艰苦环境坚守岗位环境测技术人员分监测大环境与监测小环境两种。监测大环境的技术人员是负责对大气、水、锅炉等外界的大气环境进行采样监测;监测小环境的技术人员是负责对室内环境的质量进行监测。不管哪一种环境,环境监测技术人员都非常辛苦,需要按时按点地工作,无论环境多么艰苦都要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环保工作的岗位常常在野外,工作条件差,越是污染的地方,越有环保人员,比如,对废水、废气进行监测时,环境监测人员就要忍受着臭气熏天的环境进行工作,直到采样完毕才能离开。当发生无情的灾难时,环境监测人员还得冒着危险深入重灾区采样,每天不分昼夜地坚守在岗位上。
2、理论和实践知识紧密结合即便是科班出身,化学等理论知识精深,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环境检测员,要面对并且熟练操作专业、精密的仪器,就需要有强劲的动手实践能力,如拿水样检测来说,其具体流程,对汞、镉、铬、铝等一些危险重金属化合物和水样COD的检测,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一个都不能少。除了进行检验和分析,还要适时了解当地居民对环境状况有什么意见、周边的环境情况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有无大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3、任重道远心中有准绳环境监察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环境监测人员要有赤诚而强烈的责任心,对民众负责,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更要根植下环保情怀,对每一片土地,每一个人负责。身在环保执法部门工作的一员,还要和"地方环保主义"斗智斗勇。
⑵ 环保仪器设备运行期间核查记录表填写
这里有份你可以 参考一下,谢谢!
内审检查表(硬件)
受审核部门: 审核员: 审核时间:
审核要素 审核子条款 审核方法 审核材料或活动 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5.1人员 5.1.1 审查材料 1、 查人员一览表,关键岗位人员是否有任命文件,聘用人员是否劳动合同,
2、 关键岗位如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的资格
5.1.2 审查材料 1、所有抽样、检测、授权签字人的能力证明及技能确认的记录如上岗培训、考核记录、上岗证书
5.1.3 审查材料 1、 人员培训程序
2、 人员年度培训计划
3、 人员培训记录包括检测技术、法规、体系培训
5.1.4 审查材料 1、培训中人员的监督规定及其记录
5.1.5 审查材料 1、 人员技术档案是否进行了管理,如保持更新
2、 人员技术档案是否包括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材料
5.1.6 审查材料 1、授权签字人是否具体工程师以上职称,有本专业领域工作证明、培训证明、工作经历
5.1.7 审查材料和询问 1、 授权签字人的任职条件规定是否满足要求
2、 是否熟悉业务
5.2设施和环境条件 5.2.1 现场查看 1、对照标准规范设施和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5.2.2 审查材料 1、 相关程序文件及标准
2、 核查配备的监控设施和监控记录
5.2. 3 审查材料现场查看 1、 安全作业程序的完整性
2、 是否有安全控制措施,是否配备相关安全设备、检查记录
3、 是否有应急措施、配备应急设施、检查记录
5.2.4 审查材料现场查看 1、 环境保护程序的完整性
2、 是否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
3、 对三废是否有处理记录
4、 是否有应急措施、配备应急设施、检查记录
5.2. 5 审查材料 1、区域间是否有不利影响,是否有效隔离
5.2.6 审查材料现场查看 1、 检查是否有限制进入的标识
2、 是否有对进入环境受控的规定
3、 是否有相关的内务管理文件规定
4、 检查记录
5.3检测方法 5.3.1 审查材料 1、 检验方选择法的控制程序
2、 检查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发放记录
3、 抽查报告标准是否使用的适宜
4、 对于标准不规范的是否有作业指导书补充
5.3.2 审查材料 1、 检验标准是否现行有效
2、 标准变更是否报发证部门确认
3、 对新的标准方法是否进行了确认
4、 方法变化是否有重新确认
5、 有无作废标准在使用
6、 是否有新项目的程序规定
5.3.3 审查材料 1、 现场检查标准方法的有效性
2、 是否方便人员取阅
5.3.4 审查材料 1、查资质认定证书是否采用了国际标准,是否翻译为中文
5.3.5 审查材料 1、 是否制定了非标准的方法
2、 非标准方法是否进行了确认和验证
5.3.6 审查材料 1、 是否有允许偏离的程序
2、 是否有客户委托检测合同
5.3.7 审查材料 1、 是否有数据转换的程序及其有效性
2、 抽查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是否按规定进行了计算及数据转换
3、 是否有专人进行网络维护和数据保护
4、 计算机应用文件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5.4设备和标准物质 5.4.1 审查材料 1、《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2、设备一览表及设备能力分析
3、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修、保养、报废、标识等相关记录。
4、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和记录
5.4.2 审查材料 1、《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2、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修、保养、报废、标识等相关记录。
5.4.3 审查材料 1、 是否有租用、借用和使用外部设备?
2、 租用、借用和使用外部设备的相关记录。
5.4.4 审查材料 1、 仪器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作业指导书
2、 操作人员培训记录及上岗证书
3、 重要设备授权人员操作的文件
4、 相关文件的发放记录。
5.4.5 审查材料 抽查30%的设备档案,检查其材料内容是否有以下材料:
a) 设备及其软件的识别?
b) 制造商名称、型号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c) 对设备是否符合规范的核查?
d)当前的处所(如果适用)?
e)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或其存放地点?
f)所有检定或校准报告和证书及其有效期。
g)设备维护计划,以及已进行的维护?
h)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维修?
5.4.6 现场查看 1、检查有无超检定周期使用的仪器设备。
2、设备是否有三标识及其规范性
5.4.7 审查材料 1、检查是否有脱离实验室的设备,返回后是否有检查记录
5.4.8 审查材料 1、是否有期间核查的指导书、核查计划、记录和评价
5.4.9 审查材料 1、抽查校准证书是否有校正因子,是否在记录中得到使用,对数据的修正
5.4.10 审查材料 1、是否有未经定型的设备,是否有相关的证明文件
5.5量值溯源 5.5.1 审查材料
现场查看 1、实验室是否制定了设备检定或校准、确认的总体要求?
5.5.2 审查材料 1、是否有不以能溯源到国家基准的设备。是否有比对、能力验证的确认计划和记录评价
5.5.3 审查材料 1、 计量器具检定计划
2、 抽查30%的设备,是否在有效期内。对于校准证书是否有确认记录
3、 暂停使用的仪器是否进行了封存或标识。
5.5.4 审查材料 1、 是否有参考标准及其档案?
2、 参考标准的检定计划?
3、 参考标准的检定或校准证书
4、 参考标准的使用记录
5.5.5 现场查看 1、 是否使用标准物质,有无证书
2、 有无标准物质一览表
5.5.6 审查材料 1、 程序文件对标准期间核查的规定
2、 标准物质核查的计划、记录和评价
5.5.7 现场查看 1、 标准物质的管理是否保证标准物质的持续有效性
2、 有无误用标准物质的情况及补救处理措施
5.6抽样及样品管理 5.6.1 审查材料 1、抽样及样品管理程序是否完整,是否覆盖了抽样、保护、存储、保留和清理
5.6.2 审查材料 1、 是否有抽样及抽样计划、抽样记录
2、 样品的制备记录
3、 样品的流转、处理记录是否符合程序的规定
5.6.3
5.6.4 审查材料 1、抽查抽样记录10份,检查记录信息的完整性,填写的规范性,如有偏离是否有详细说明
5.6.5 审查材料 1、 检查委托检验协议10份,样品的接收记录填写是否符合要求,异常情况是否有说明
2、 询问接样人发现样品不适合时如何处理
3、 收样记录是否详细
4、 样品的存放区域是否符合样品的标识
5.6.6 审查材料 1、 样品标识的填写完整性,唯一性标识与流转单是否一致
2、 样品状态是否与检验状态一致
5.6.7 审查材料
现场检查 1、 样品保管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2、 样品登记内容是否齐全
3、 抽查10份样品的标识及保管条件的符合性
4、 样品流转是否有相关人员的签名
5.7质量控制 5.7.1 审查材料 1、 质量结果控制程序的完整性
2、 在标准更新、人员交替、设备变化等情况下的监控记录
3、 年度质量控制计划及实施和评价情况
5.7.2 审查材料 1、是否有质量控制结果的分析
5.8结果报告 5.8.1
5.8.2
5.8.3
5.8.4
5.8.5 审查材料 1、 检验报告的管理程序是否完整
2、 抽查30份检验报告,覆盖所有类别和参数,检查报告的规范性、结论的准确性
3、 报告内容是否满足准则的要求
4、 是否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5、 报告对检验方法的偏离是否有说明
6、 报告结论是否准确
7、 需要时是否有不确定度的信息
8、 需要时是否有分包的信息
9、 报告的管理完整,包括任务单、流转单、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图表、报告发放登记
10、 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有无重号
5.8.6 审查材料 1、 需要时数据的传送是否安全、保密、完整、有效
2、 有无电子传送的记录
5.8.7 审查材料 1、 手册有无对报告更改的规定,是否符合准则的要求
2、 更换报告的记录
⑶ 如何做好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如何做好员工培训
1、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的
作为员工,最渴望就是要了解公司的现状,公司未来的发展,自己在公司有哪些机会,需要付出什么,又将得到什么?因此作为员工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使他们能了解企业,尽快融入企业,胜任工作,产生绩效,即加速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可以树立正确的培训目标,从而有利于采用合适的培训方法。
2、拟定详细的员工培训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指挥棒,要想使员工培训有序进行,在培训前必须拟定好详细的培训计划。在员工培训计划拟定中重点要落实好以下事情:一是培训师资的问题,培训师资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取得好的培训效果,培训教师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必须还要懂得相应的培训方法和培训技巧,会做的人不一定就能说出来,因此培训师的甄选非常重要;二是要做好培训场地的安排,不是所有的培训都一定在室内进行的,需根据培训的内容和方法选择相应的培训场所;三是做好后勤保障安排。员工来到公司,就像家里新增了一个成员,只有给他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才能让他很快感受到家的温暖。
3、合理设置培训内容
通过员工培训,主要是让员工更快熟悉企业的运作,了解自己将要干什么?怎么干才符合组织的要求。所以在员工培训内容上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首先安排企业发展史的介绍,这次培训主要是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过去,展望公司的未来,以及企业文化和倡导的理念等知识,这个内容一般安排公司领导层的人讲比较合适;然后由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同志给新员工介绍单位的规章制度,组织构架,岗位任职要求,要新员工明白自己在企业可以如何发展,要发展需准备什么?怎样做才是组织期待的行为,有利于帮助新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其次,要向员工进行价值理念,角色转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培训,这类课程可以请外部的培训师进行培训,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通过内部培训师资和外部培训师资的合作可以提升培训的档次,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随后就是岗位要求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这方面的培训一般由用人部门的负责人主讲,主要是让员工明确接下来自己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把这个工作做好需要准备什么?合理的培训内容设计可以让员工在短时间内了解企业,了解岗位的要求,少一些迷茫,多一些从容。
4、培训评估要贯穿培训的全过程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为了保障培训效果,提高培训管理水平,企业应密切关注培训的质量,特别是从培训目标出发去跟踪其成效,应该对员工培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评估,通过培训前评估,可以保证培训需求确认的科学性,确保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的合理衔接;帮助实现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培训效果测定的科学性;通过培训中评估,可以保证培训活动按照计划进行;培训执行情况的反馈和培训计划的调整;过程检测和评估有助于科学解释培训的实际效果。通过培训效果评估,可以及时检验培训的效果,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同时对学员的学习也起到促进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培训的知识及时吸收和消化。通过培训评估,可以清楚地了解培训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员工培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用爱心、耐心去浇灌。我们要将新员工当作内部客户,把内部客户的培训工作做好了,他们就会时时散发出企业的芳香气息,并且将这种气息传递到外部客户和企业更新鲜的血液中去。
⑷ 社区环保志愿者培训方案
社区环保主要从低碳家庭理念开始 宣导在生活中就可以做环保 比如把垃圾做好分类 最基本的是干湿分 然后再分细点 纸类 塑料 罐罐 尽量多回收 少使用包装商品 可参考慈济环保的做法
省水方法就是在家里备一个桶 收集洗菜水 洗衣水等 再利用冲厕所 浇花等
省水 省电 多蔬食 步行骑车 少开车
一天五善 幸福美满 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干净的地球!
{从家里开始,大家一起来做资源分类吧。清静在源头!}
分类十指口诀:『瓶(饮料瓶) 瓶(玻璃瓶) 罐(铝罐) 罐(铁罐) 纸电 1(衣)3(3C电子产品)5(五金)7(其他)』
环保5R:
Refuse(不用)不合环保的产品要拒绝
Rece(少用)垃圾减量最重要
Reuse(再利用)重复使用花费少
Repair(维修)常常维修样样宝
Reycle(回收)资源回收乐陶陶
环保5R要做好哦
{垃圾变黄金 黄金变爱心 爱心化清流 清流绕全球}
今天你素食了吗?
你知道吗?
畜牧业的甲烷排放已经是地球升温的最大因素了哦
而且畜牧业要消耗更多的水资源和运输使用的能源哦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