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评价电影《叶问》
影片细致展现了咏春拳等拳法的制敌手段,使人能赏心悦目地领略搏击套路。
影片的前三分之一片段,以轻快诙谐的情节带出了一群抗战前夕中国民间武林的众生相。当时号称武术之乡的佛山,拜师学艺切磋技艺成风,其中当然也不乏门户之见、高下之争。在这不长的篇幅中,对武痴迷者有之,以武撑门面者有之,用武征服他人者亦有之。
(1)叶问电影推荐理由扩展阅读:
《叶问》剧情介绍:
一九三零年代,中国武术之都的佛山,武风顶盛,各门各派为广纳门徒,经常集体比斗以显实力。叶问习得一身武艺但为人低调,故未有设馆授徒,只待在家中与友人闭门切磋、钻研武术。以金山找为首的北方武师,为了在佛山扬名立万,遂狠狠挫下各派馆主。
金山找为搏得佛山市民的认同,决意挑战不问世事的叶问,且闯进叶宅逼叶问出手。叶问在妻子张永成的鼓励下出手,以熟练的咏春拳大胜金山找。经此一役,佛山掀起了炽盛的咏春热潮。
好景不常,中日战争爆发,佛山沦陷,叶家大宅被日军强占,叶问被迫带着妻儿移居废屋。叶问一家生活艰苦,但叶问仍积极面对,一改阔少的态度,到煤炭厂当苦力,自力更生。
众中国人默默耕耘之际,一批日军却前来生事,陪伴在日军主任佐腾旁边的翻译官,竟是昔日的佛山巡警李钊。日本将军三蒲是一名武痴,故以白米作奖赏,邀请中国人到打斗场与日军切磋,藉以观摩中国武术。叶问的好友武痴林于打斗场内侮辱三蒲,被生生打死。
叶问为寻找武痴林,到打斗场,即见廖师傅被佐腾无理射杀。叶问遂把心中悲愤于打斗场上发泄出来,以一敌十,痛击日本人。三蒲对叶问的身手大为欣赏,并表示期待与叶问一战。
叶问的挚友周清泉被沦为山贼的金山找勒索。周清泉为养活一众工人,未有弃厂撤离,令叶问明白到每人都有其使命,遂留在棉花厂教众工人以咏春自卫。金山找再次来袭,一众工友在叶问带领下齐起以咏春反抗,金山找被打致耳聋。
三蒲带兵至棉花厂捉拿叶问,要叶问向日军传授中国武术。叶问拒绝,只愿与三蒲作战。佐藤为保三蒲胜出竟暗设埋伏,叶问虽已知已身陷危机,但仍以咏春力战三蒲的空手道,二人在擂台上展开激烈决战。
最后叶问打败了三浦,却被佐藤从开枪,幸而李钊扑上去,只是打伤了叶问的肩膀。人群涌上去,叶问在好友周清泉的帮助下,逃离佛山,去了香港。
B. 如何评价叶问1叶问的性格艺术化的怎么样
《叶问1》绝对值得让你连续去电影院看两遍。第一遍,看眼花缭乱的功夫,因为电影票的价值全都化成了以秒计时的拳脚之间;第二遍,看功夫背后的芸芸武者,他们用短暂或跌宕的人生画出一个暴戾的问号:世事无常,武者何为?叶问是一个虽爱武却无争、既内向且谦和的一流高手,同时还是个爱家顾家、“尊重老婆”的富家子弟,性格艺术化得恰到好处。
教科书翻开民族的悲剧页面。传记电影往往用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来制造人物命运的转折,叶问以及他的同辈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陷入了无用的境地。在武器强于武功,铁骑践踏武技的年代里,武者们的焦虑、彷徨、痛苦和无奈,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意义追求道路。但也正是在故事发展的这个节点上,暴露出了香港电影一向力不从心的编剧水准。
金山找的角色定位是个败笔,这个早先鲁莽憨厚的北方汉子,后来成为山贼不说,还匪夷所思地向日军出卖叶问(这个情节据说被删了,但我们从李钊的舍命提醒中可以获知)——这种突兀的性格转变、不知所踪的人物去向,还表现在武痴林兄弟的经历上,此不赘述。如此糟糕的副线设计让一众武者的生态展现差点让本片又成了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