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该怎样设计新进员工的培训方案
华恒智信根据多年的咨询服务实践,认为新员工培训方案必须 “以人为本”,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和新员工需求特征制定科学完善的新员工培训计划。通过总结归纳,华恒智信认为企业在进行培训方案设计时,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分析培训需求。培训需求可从三方面进行:根据企业的远景和使命,确定对员工的要求,以保证培训方案的设计理念符合企业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要求;新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差距分析,指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未来工作岗位对其技能、态度的要求进行比照,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确定需要哪方面的培训来提高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
(2)明确培训目标,分层设置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培训总目标是整个培训方案的设计依据,具有宏观、不可操作性的特点。培训的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具备可操作性。它一般包括了解企业的文化和经营理念、熟悉企业的各种通用的政策、规章制度;了解企业的业务状况和产品基础知识、知道岗位的基本要求;能熟练应用各种基本的工作技能等。
(3)遵循培训原则。培训原则是对该方案在设计理念上的界定,常见的如以岗位时间锻炼为主,脱岗培训为辅,在实践中快速成长;针对不同类别的新员工针对性培养;培养过程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4)明确培训方案的适用对象,如本方案适用于某公司或某部门的新员工培养。
(5)设定合理的培训时间。一般公司的职前培训在7——30天不等,少数大型公司的部分职位如销售则要2-3个月;到岗后的培训周期较长,会持续6个月——1年左右。
(6)选定合适的培训责任部门。职前培训由企业总部统一安排,责任部门为人力资源部或专门的培训中心;在岗锻炼期间,由员工所在业务部门负责;若跨部门锻炼,则有多个业务部门共同负责。
(7)设计培训内容。一般来说,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应包括知识、技能和其他素质方面的培训,他们需要与需求分析的结果相符合,并与工作的要求相关。
(8)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培训方式通常包括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他们各具特色,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要依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选择采用。根据成人学习的规律,新员工入职培训应该尽量多采用学员参与度高的方式以提升培训效果。
(9)准备好相关的培训支持资源。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决定如何选择培训支持资源。一般应包括教室、会议室、工场、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投影仪、电视、录像等,这些安排能让员工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企业的关怀,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尽量考虑员工的感受。
(10)评估培训效果。企业在实施培训后,应采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训的效果用定性或定量的方式表示出来。华恒智信建议企业使用在国内外应用最广的培训效果四级评价模型,这个模型将培训的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反应层,在培训结束时,通过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培训后总体的反应和感受;学习层,通过考试确定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行为层,即行为改变,确定受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行为的变化;结果层,即产生的绩效,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衡量,如生产率、员工流动率、质量以及企业对客户的服务等。
⑵ 人力资源管理
新员工培训有哪些重要意义?
新员工培训对企业的意义:如果说招聘是对新员工管理的开始,那么新员工培训是企业对新员工管理的继续。这种管理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将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战略、经营特点及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介绍给新员工时,对员工进入工作岗位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新员工明确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后,员工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节约管理成本。
新员工培训对个人的意义:新员工培训对于个人来说是对企业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的过程,通过对企业的进一步熟悉和了解,一方面可以缓解新员工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新员工对企业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正确看待企业的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和待遇,顺利通过磨合期,在企业长期工作下去。
新员工培训是新员工职业生涯的新起点,适应新组织的行为目标和工作方式。
王鹏应该如何制定新员工的培训方案?
培训需求分析
1、进行企业分析。
2、进行工作分析。
3、进行个人分析。
需要采用哪些方法?
这个不是很清楚
王鹏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评估新员工培训的成效?
1- 培训评估表: 培训评估表的设计目前大多建立在对课堂感受的评估上. (如对老师的评价, 培训的感受, 场地, 甚至食物的评价)
2- 知识型考试与网络答题: 很多企业使用电子测评, 以类似考试的模式测验学员对培训的理解程度. (如项目管理, 问题解决与分析等课程,产品知识更是如此, 都可以如此进行.)
3- 模拟练习与测评中心: 对于以技能为核心的培训,多采用模拟方式进行. 如沟通技巧,销售技巧, 谈判, 简报技巧等, 辅导技巧...光听不练的培训不行, 练而不打的培训也不行. 角色扮演的程度与测评中心相比其实战效果大打折扣. (测评中心: 为系列的以行为转变目标达成而设计的一组实战模拟,包含案例, 演练, 分析, 等系列活动构成. 由于现场布置多以个人为单位,以隐蔽录像监控, 实际压力远高于角色扮演,因此可以实际了解学员技能的掌握. 通常进行两次以上,中间间隔3到6个月以对比观察技能提升)
4-实际应用/工作流程/工具/效果固化: 要求学员结合工作实际,将培训内容转化成工作步骤,流程与方法. 在合理时间间隔后,组织评估. 常见于时间管理, 管理技巧, 等课程中.
5-项目操作量化培训效果对业务/工作的影响: 为学员设订项目及项目小组,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项目多建议是公司真实的工作挑战.学员运用培训所学开展项目. 这种方法理论上完美,在实际操作中容易流于形式. 需要培训人员在组织中有很好的组织能力.
6-组织能力测评: 这是OD理论中常涉及的部分. 即采用评估工具如:胜任力能力模型评估等, 对比评估的前与后的差来得出培训效果. (评价: 理念科学,实践不科学. 学院派的经典爱好)
7-ROI评估模式: 将培训结果与实际回报结合. 这方面内容比较复杂. (人为的复杂.实际理念很简单,来自财务式思维). 评价: 理论意义大于实践.
培训评估从实质上是培训应用与转化. 评估一词容易让培训人员钻进理论式的抽象思考而进入死胡同. 建议把重点放在用与转化而不是评与估上.
⑶ 如何为新员工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
对新员工入职培训是很多企业需要做的事情,新员工培训方案的制定方法是否有效,一方面关系到能否让员工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一个存在感;另一方面,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否顺利进行下面引入中国培训网的内容,说一说,如何制定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一、新员工培训方案的需求分析
新员工培训方案的需求分析是设计新员工培训计划方案的第一步。它由员工培训管理人员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组织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鉴别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员工培训以及员工培训的内容。它是确定员工培训目标、设计员工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员工培训评估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分析员工培训需求,才能设计合理的新员工入职员工培训方案。员工培训需求可从企业、工作(含业务流程)、个人三方面进行分析:
1、进行企业分析。
一般来说,企业对员工培训都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当中需要处理什么工作内容展开的,企业培训员工是希望教会员工在今后工作当中,需要如何高效做事,帮助企业创造生产和经营价值。因此,企业在制作新员工培训方案的时候,肯定是需要先进行企业分析,明确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发展目标,岗位要求,责任要求等,这样对员工培训才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进行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指新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3、进行个人分析。
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未来工作岗位对员工技能、态度的要求进行比照,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研究需要进行哪方面的新员工培训方案来提高能力,达到员工的职务与技能的一致。但是,员工培训不是万能的,只有当新员工存在的问题是通过员工培训能够解决的时,则进行员工培训。
二、新员工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新员工培训计划方案是员工培训目标、员工培训内容、员工培训资源,员工培训对象、员工培训日期与时间、员工培训方法、员工培训场所与设备、员工培训纪律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
1、新员工培训总目标。
新员工培训目标应设置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员工培训总目标是宏观上的、较抽象的,它需要不断分层次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新员工培训就是要把因新员工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差距所产生的机会成本的浪费控制在最小阶段,这就是企业新员工入职员工培训的总目标。
2、新员工培训的具体目标是:
a 让新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欢迎,体会到归属感,以鼓舞士气;b
让新员工消除初进企业时的紧张焦虑情绪,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以便减少错误、节省时间;c 展现清晰的职位分析及、企业对个人的期望。d
告诉他,他的职位是干什么的,你希望他做到什么;e
员工培训新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寻求帮助的方法,提供讨论的平台,帮助他更快地胜任本职工作;帮助新员工建立与同事和团队的和谐关系,减少员工的抱怨;f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历史、现状,让他融入企业文化。g不管他什么背景、历史、来自什么样的公司,用强化的方式让他很快适应公司的组织文化,大家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三、新员工培训的内容
1、常识性培训,是指对员工进行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发展规模、前景规划、产品服务与市场状况、业务流程、相关制度和政策及职业道德教育展开介绍、讲解和培训,使其可以全面了解、认识企业,加深认识并激发员工的使命感。
2、专业性培训主要包括:介绍部门结构、部门职责、管理规范、培训基本专业知识技能、讲授工作程序与方法、介绍关键绩效指标等。在这过程中部门负责人要向新员工说明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做出行为的示范,并指明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