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世纪70、80年代反映农村的老电影有哪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反映农村生活的老影片许多。像《青松岭》《喜盈门》《春苗》《金光大道》《月亮湾的笑声》《许茂和他的女儿》等。
这此当今农村故事的喜剧片大多数反映七八十年代农业学大寨精神实质,反映新时期农户为早日改进社会主义社会乡村新风貌,勇于同一天斗、同地斗、同阶级敌人斗的红色精神。
70时代乡村老电影大全有《侦察兵》,《闪闪的红星》,《黑三角》,《渡江侦察记》,《小花》,《火红的年代》,《创业》等。
80时代农村老电影有《人生》,《大桥下面》,《城南旧事》,《人到中年》,《红高梁》,《芙蓉镇刁,《牧马人》,《骆驼祥子》,《知音》,《喜临门》,《月亮湾的笑声》,《天云山传奇》,《庐山恋》,《第二次握手》,《戴手铐的旅客》,《城南旧事》等。
2. 农村题材最好的十部电影
农村题材最好的十部电影如下:
《男妇女主任》、《美丽的大脚》、《秋菊打官司》、《留守孩子》、《咱们的牛百岁》、《人生》、《两个人的嘉宾》、《一个都不能少》、《喜盈门》、《月亮湾的笑声》。
开放30年来,中国电影人创作了438部农村题材影片,这些电影反映农村实际、反映农民生活,精彩纷呈。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和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金在本届长春电影节暨期间揭牌设立。
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审美特征:
从不协调状态下触发的笑,在笑声中传达主流意识形态加上张扬的歌颂与贬抑的讽刺,温情、乐观、昂扬的喜剧风格以及大众化的审美取向等方面,可看出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审美特征。
在对喜剧的可笑性的研宄中,最局有说服力的和影响力的当属“不协调”概念,不协调是期待和落空之间的不协调,在我们的心理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两个阶段,期待和期待的落空。人作为审美主体,当审美客体呈现出某种不协调状态的时候,就会引起人类发笑。
农村题材喜剧电影在这里作为审美客体,触发笑的不和谐状态可能是目的与效果、动机与手段、人物性格、语言的不协调。事物本身和人们之间所期待的背驰程度越大,荒诞可笑性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