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社区禁毒知识培训方案

社区禁毒知识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1-01-24 05:39:14

① 社区禁毒康复法的内容有哪些

2007年我国《禁毒法》引入了社区戒毒制度,其具体内容见如下条款:
第三十三条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
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第三十四条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关基层组织,根据戒毒人员本人和家庭情况,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落实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措施。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卫生行政、民政等部门应当对社区戒毒工作提供指导和协助。
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应当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第三十五条接受社区戒毒的戒毒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社区戒毒协议,并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
对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戒毒人员,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另外,如果不接受社区戒毒的,可能会受到政府部门的强制戒毒的强制措施。
望采纳!

② 从事社区禁毒工作又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方法

首先要以身作则

③ 禁毒知识

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内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三、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2、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2条);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0、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1、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355条)。

四、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1、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强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五、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哪些迹象?

1、在家中或单位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钱;

2、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

3、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祟:

4、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

5、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的场合佩戴太阳镜;

6、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7、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夏季穿着长袖衬衣;

8、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睡眠差;

9、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六、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导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

1、好奇心驱使,逐渐发展成瘾;

2、思想空虚,寻找刺激;

3、不相信吸毒上瘾后戒不了,结果不能自拔;

4、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

5、亲友间的相互影响;

6、精神苦闷,情绪低落,以吸毒麻醉自己,解脱苦恼;

7、因治疗疾病,长期服用某种产生依赖性的药物而成瘾。

七、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

吸毒者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义是受害者。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具有双重身份。要正确地对待吸毒者,既不要把吸毒者当作犯罪分子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一般病人,严格管理,依法科学戒毒。

八、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好奇心重,判别是非能力不强,抵制毒品侵袭的心理防线薄弱,加之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容易受到毒品的侵袭。我省的吸毒者中,80%以上是青少年。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是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九、“无毒社区”的定位是什么?

以城乡社区(城市一般是街道内的社区,农村一般是乡镇)为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社区党政组织统一领导,把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各方面的工作分解量化,分阶段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建立覆盖整个辖区的禁毒管理机制和工作责任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努力实现“四无”目标,最终达到“无毒社区”。

警示语:

1、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2、吸毒害人害己害社会:

3、一日吸毒、一生戒毒、终生想毒;

4、敲开了毒品的门,挖好了自己的坟;

5、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十、我国有关禁毒的刑事法律有哪些?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新《刑法》,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的有关禁毒的刑事立法部分作了较为详细的规范,成为我国目前现行的惩治毒品犯罪最完善的刑事立法。除《刑法》第3章第4节第191条,专门规定了有关反洗钱的内容外,第6章第7节共11条27款专门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罪名和处罚。?

十一、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禁毒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制、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

十二、毒品犯罪有哪些特征?

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④ 社区如何禁毒

一、社区按照年初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全面开展工作,工作有人管,具体有人抓,信息内反馈及时。

二、广泛容宣传发动,禁毒工作家喻户晓。

1、召开了各责任单位、小区专干、党员、组长会议,布置工作要求。

2、在主要部位张贴了禁毒挂图,以示警告广大居民远离毒品。

3、组织党员、组长、单位专干在社区观看“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警示片。6月26日组织小区专干、居民共150余人观看县禁毒委和疾病控制中心等相关单位组织举办的禁毒宣传、防艾滋病宣传一条街活动。

4、建造了一块长期有效的“崇尚科学、反对*、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固定标语。

三、经常排查摸底,掌握吸毒、贩毒新的滋生情况。

1、社区每月在本辖区内进行排查摸底,特别是对外来人员情况进行了跟踪排查。

2、摸清本地外出打工人员底子,了解他们是否有吸毒、贩毒行为。

3、辖区单位的排查摸底与社区同步进行,利用摸排、走访了解了真实情况。

4、经排查摸底,今年以来,社区范围内没有新的吸毒人员出现,有效地控制了继续吸食的现象。

⑤ 社区禁毒工作总结

一、明确思路,全面落实禁毒责任制。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结合本乡实际状况,我乡专门制订了《碧塘乡创建无毒社区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目标。各村各单位的负责人为禁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担任各村各单位禁毒机构的组长,将禁毒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部门和单位及各村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内容;逐级、逐部门、逐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实行“一票否决”;对部门禁毒责任实行科学定位和任务分配,使部门责任的考核、追究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实行“两级捆绑”。一级是驻村干部包村捆绑,负责对各村的禁毒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督促、确保整治到位;二级是由村干部包组负责,做好创建工作。落实捆绑责任,包保到人,确保纵包到底,横包到边。通过实行两级捆绑,责任联带,既增强了捆绑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又便于捆绑人员及时发现基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予以解决。三是严格考核奖惩。按照全乡禁毒工作总体目标和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要求,制定了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操作性强、奖罚分明的奖惩细则。工作开展正常的进行表扬,并在年终进行物质奖励。工作不到位,宣传教育不力,包保监控措施不落实,导致本村出现涉毒情况失控,坚持给以严重的处理。由于实行责、权、利三挂钩,全乡禁毒工作责任落实,措施到位,效果较好。
更多克艘“总结王-zongjiewang”二、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全民拒毒的社会环境

加强禁毒宣传,营建禁毒氛围,是禁毒严打整治斗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是注重层层宣传发动。自全县禁毒工作会议后,乡党委、政府连续召开了三次班子会议,研究部署全乡禁毒工作,召开了严打创建无毒社区动员大会,各村随即召开了全体村组干部及党员大会。乡里统一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全乡共张贴禁毒的宣传挂图30份,宣传通告130份,临时标语300条,书写永久宣传标语口号60条,出宣传栏14期,形成了禁毒严打整治斗争的高压态势。二是强化重点教育。青少年、机关干部、涉毒人员是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年来,乡创创建无毒社区办开展禁毒法制培训班28期。各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了禁毒法制讲座和禁毒知识课,组织学生开展禁毒征文、演讲和制作手抄报比赛活动。全乡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加深了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形成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浓厚氛围。乡创建无毒社区办还组织全乡个体私营企业业主参加的法制培训班,广大私营业主普遍提高了禁毒意识,有效防止了全乡易制毒化学品在生产、运输、使用、销售环节上流入非法渠道问题。强大的宣传声势,提高了全社会对毒品问题的认识,拒毒、防毒、反毒意识空前高涨。

三、强化管理,积极实施跟踪帮教。
为了确保禁毒工作落到实处,全乡实行了重点管理、跟踪帮教。一是对涉毒人员实行建档管理。乡、各村委会对辖区内涉毒人员建立帮教档案,每人一袋,包括涉毒人员的帮教成员名单、帮教措施、帮教活动记录和帮教责任状。二是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的帮控。按照家庭、村、乡、派出所“四位一体”抓帮控的原则,对每个未被关押的吸毒人员都采取了帮控措施,落实包保人员。对帮教对象做到“五知”即知基本情况、知主要社会交往范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围、知家庭经济状况、知现实理想状况、知异常的活动时间和方向,通过采取一月一家访、半年一尿检等有效措施,帮助吸毒人员从心理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问题,净化周围环境,杜绝新生吸毒人员和减少复吸现象发生。三是实施跟踪监管,落实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理。吸毒人员流动性大,而且大部分吸毒人员是无工作、无住所、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FS:PAGE]员,增加了帮教管理的难度。乡里采取每月1—xxxx情报交流、每旬一次毒情排查等有效措施,实施对吸毒人员的跟踪监管,基本上杜绝了失控的吸毒人员。狠抓创建活动,巩固整治成果。通过落实杜绝吸毒,接荐帮教、禁贩禁种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了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

四、立足防范,建立禁毒长效机制。

目前我乡的吸毒人员多是在外无业人员,涉毒犯罪情况还较轻微。所以现在禁毒工作的立足点主要放在防范工作上。在两年来的工作中,我们按照国有、省、市、县禁毒委的要求,坚持以整治促创建,以创建强化整治效果,将创建无毒社区工作纳入了全乡双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按照家长—组长---村长---乡长四长责任制的要求,认真开展创建无毒家庭、无毒单位、无毒校园活动,初步建立起了禁毒的长效机制。

⑥ 如果你是一名禁毒志愿者面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不愿意去尿检你如何对其进行思想宣传教育

应不耐其烦的进行说服,禁毒志愿者必须要有两个心,耐心和爱心。

⑦ 社区禁毒法宣传月实施方案

第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开展公益性的禁毒宣传活动。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第十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四条 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第十五条 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以及旅店、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负责本场所的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本场所内发生。
第十六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
第十七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
第十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⑧ 社区禁毒康复法的内容有哪些

社区禁毒康复法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制度及工作责任追究制

负责对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督查,建立和发展社区戒毒(康复)专业队伍,制定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规划,组织社区戒毒(康复)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委员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1)未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不落实社区戒毒(康复)措施,导致戒毒(康复)人员继续吸食、注射毒品的。

(2)对戒毒(康复)人员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不履行报告和教育义务,或者发现戒毒(康复)人员在社区戒毒(康复)期间又吸毒而不向公安机关报告,导致严重后果的。

二、适用对象

吸毒成瘾人员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的,公安机关在执行行政处罚后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

1、因吸毒被公安机关初次查获,有固定住所和稳定的生活来源,具备家庭监护条件的;

2、因其他违法行为被查获且不符合强制隔离戒毒条件的;

3、不满十六周岁、七十周岁以上、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因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适宜强制隔离戒毒的。

4、判处缓刑、管制的吸毒成瘾人员,被解除刑事强制措施的吸毒成瘾人员,或其他不符合强制隔离戒毒条件的,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

三、工作流程

社区戒毒-文书送达-人员接收-戒毒(康复)措施

四、台帐要求

街道、乡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部门要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起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档案。

档案一般应集中存放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小组,由社区戒毒工作小组指定其中一人具体负责管理。

(8)社区禁毒知识培训方案扩展阅读: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吸毒成瘾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脑疾病,戒毒难,难就难在毒瘾难戒。对戒毒人员光靠处罚和管控是难以让他们戒断毒瘾的;仅靠他们自身努力也是难以成功的。

我们应该根据吸毒成瘾和戒毒康复的机制原理,关注他们的特殊情况和生存需求,建立以社区为单位,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以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帮助他们戒毒康复。

戒毒帮教服务中应注重以下四个环节,可以提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成效:

1、社会接纳帮扶是首要环节

据分析,戒毒人员从戒毒所出所半年至一年内,复吸率最高。主要原因是,他们走出戒毒所以后,没有相应的组织和人员来关心帮助他们,甚至受到冷落、歧视,难以适应社会,故又回到毒友圈子中去而导致复吸。

所以社区组织及社会公众要转变理念,消除偏见和歧视,伸出援助之手,接纳、关心、帮扶和救助他们。

2、树立戒毒信心是必要环节

由于受“毒戒不了”错误认知的影响和戒断症状发作时的难以忍受,大多数戒毒人员对戒毒丧失信心。如果不首先帮助戒毒人员增强戒毒康复的信心是难以戒断毒瘾的,因为“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因此,激发戒毒人员的戒毒康复意愿和动机,增强他们戒除毒瘾的信心,是提升社区戒毒康复成效的必要环节。

3、解决后顾之忧是关键环节

强制隔离戒毒所回归社会后,有相当一部分的戒毒人员面临生活困难、无业可就等困境。

无业使他们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加上无经济收入、生活困难、情绪低落,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负性情绪,重新走上复吸之路。

4、发挥亲情作用是重要环节

家庭的后续照管是防复吸的重要环节,只有取得家属的积极支持、监管,随时注意戒毒人员的起居、交往、行为举止、思想情绪等动态情况,才能巩固戒毒康复成效,防止复吸。

⑨ 社区禁毒工作具体怎样实施

一、社区首先成立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禁毒帮教小组、妇女禁赌协会、青少年禁毒协会,还成立禁宣传员、禁毒志愿者队伍,使创建“无毒社区”工作形成网络化管理。

二、社区采取了一把手负责制,治保委员负责日常工作,同时,社区和东站街道办事处签订“无毒社区”责任状,社区和居民楼签订“无毒社区”责任状,社区和家庭制定争做“无毒家庭”保证书。让大家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三、将禁毒工作分解到各位社区干部、单元组长,做到分片负责,责任到人。

四、利用社区板报、文体等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宣传,特别是在社区召开党员大会、居民大会、组织中小学学生活动时,也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做到每季度搞一次活动,让禁毒工作宣传到每家每户,让广大居民更多地了解毒品的危害性,为了家庭、为了个人、为了社会、为了国家,要远离毒品,关爱自已的生命。

五、建立和完善吸毒人员监控帮教小组,形成社区户籍警、单位、家庭的监控网络,做好强制戒毒出所人员和解除劳教戒毒人员的接续帮教和安置工作。

六、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在社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绝不留死角,发现问题主动与派出所取得联系,掌握在社区帮教对象的特点,对涉毒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做到不漏一人。

七、建立完善的进度情报信息网络,制定防范措施,以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及时打击,争取做到在我社区无吸毒、贩毒、种毒制毒的现象,把我社区建成为无毒、和谐相处的新型社区。

阅读全文

与社区禁毒知识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6春电子商务作业1 浏览:777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模式 浏览:906
促销活动道具 浏览:494
华为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浏览:967
企业校园宣讲会方案策划书 浏览:347
团队聚会游戏策划方案 浏览:507
运营市场营销的区别与联系 浏览:359
市场营销就业前景怎么样 浏览:24
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浏览:179
中小学音乐培训机构管理方案 浏览:698
教育咨询策划方案 浏览:570
幼儿英语dm推广方案 浏览:304
画画培训机构圣诞节策划方案 浏览:877
梦芭莎的网络营销策略 浏览:975
市商务局业务知识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198
汽车市场营销观念 浏览:258
培训学校课外活动课策划方案 浏览:142
聚美优品促销活动 浏览:658
村电子商务发展方案 浏览:747
浙大市场营销毕业自我鉴定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