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民船研发中心)成立于2004年1月16日,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为实现"三步走、翻四番,创建中国最强最大、国际一流船舶集团"的战略目标而组建的民船技术创新平台。它是由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控股,包括中船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九家国际知名企事业单位共同参股组建的股份制企业,注册资金6800万元人民币。
民船研发中心作为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民船科技创新的平台,充分利用中船重工集团公司船舶研发、设计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并以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所属造船企事业单位为依托,先后在大连、天津等地建立分公司。同时,广泛利用国内外技术资源,在上海成立了由民船研发中心控股,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利策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参股的上海中船重工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在大连与美国弗莱德·高德曼海洋工程公司合资成立了中船重工高曼海洋工程技术(大连)有限公司。随着船舶设计中心跨越式发展,还将在青岛、葫芦岛、武汉等地建立研发、设计分部。
民船研发中心具有集团级(企业集团)顶层研发设计优势,拥有世界先进的船舶总体、性能、结构开发、设计软件,生产设计系统软件,技术力量雄厚,具备大型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化学品船、多用途船等多种船型以及海洋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等研究、开发、设计能力。主要从事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开发与设计(报价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
民船研发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开发设计了76,000吨成品/化学品船、12,000吨多用途船、30,000吨大湖型散货船、93,000吨散货船、180,000吨新型好望角型散货船等多型船舶,同时还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其中"大型油船系列优化研究"项目,分别获得2007年度中船重工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度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76000吨巴拿马型成品/原油船获2007年度***新产品称号;180,000吨新型好望角型散货船入选国家第十二批"中国企业新纪录"。
民船研发中心将通过十年的努力,实现要把中心建设发展成为具有集团级顶层研发设计能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公司的发展目标。
民船研发中心按照is9001:2000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英国劳氏船级社、挪威船级社认证。获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民船研发中心以一流的人才,科学的精神,追求卓越的态度,致力并专注于为广大船东、造船企业提供最优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服务。
“兴船报国,创新超越”。因业务发展,特招聘专业人才。
简历请发至:[email protected]
说明: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职位,工作地点(例:船舶总体设计师,北京)
法定代表人:赵占军
成立日期:2003-12-12
注册资本:68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757718401R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公司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英文名:China Zhonggong Ship Design & Research Center Co., Ltd.
人员规模:100-499人
企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甲18号院1-4号楼10层C座办公02号
经营范围: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出租办公用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销售机械设备;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⑵ 北京中船信息714所是国企还是央企
国企。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主要从事海洋装备产业、动力与机电装备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研发生产;
2018年已连续7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245位,位居全球船舶企业首位。拥有上市平台公司5家,境外机构18家,二级成员单位95家,其中二级企业66家,科研院所29家,总资产5002亿元,员工17万人。
(2)中船重工电子商务平台扩展阅读
业务范围
中国船舶信息中心的业务主要包括:舰船装备技术研究、船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船舶市场经济研究、船舶数字化研究、船舶标准研究、船舶信息资源建设、编辑出版、船舶科技报告的收集与整理、船舶行业网站的管理与控制、图片制作、模型制作、科技声像制作、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等。
中国船舶信息中心能够为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舰船科研、生产、教学、使用等部门提供包括舰船装备技术、船舶经济、行业发展战略、船舶数字化和船舶标准等在内的综合性信息咨询服务;能够承担大型翻译,国际国内展览和技术交流会议的组织,声像、图片和船模的制作、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系统集成等任务。
⑶ 中船重工第七二五所合格供应商系统平台
(1)重工立交桥东康利公司门前可坐266路到重工南街南十西路;
(2)如果靠近肇工街,可以考虑坐铁西新区一线,在肇工派出所上车,南十西路下车即是,五爱高峰时该车比266路容易坐。
⑷ 中船重工海为(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船重工海为(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在新疆成立的新能源投资公司。公司于2009年进入新疆,开始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的开发建设。目前,已设立乌鲁木齐市达坂城海为支油风电有限公司、吉木乃县海为支油风电有限公司、巴州海为新能源有限公司、若羌海为新能源有限公司、哈密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尉犁海为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六家子公司。
在风电领域,海为达坂城风电一场已于2012年10月并网发电。除达坂城风区外,公司同时在三塘湖风区、额尔齐斯河河谷风区、塔城老风口风区、罗布泊风区等区域开展了风资源评估、项目预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十二五”期间,公司规划拥有的风力资源将达到千万兆瓦。光伏发电领域,公司在巴州、哈密等地拥有资源已达百万兆瓦。目前,已由两个2万千瓦光伏发电厂在建。
“十二五”期间,公司将秉承“海阔天空、大有作为”的企业精神,争创区域内一流的新能源企业,为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努力,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所有人员一经录用将提供丰厚的薪资及完备的福利待遇,社保、住房公积金齐全,提供专业培训机会为员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一年十三薪另加奖金,福利假期完善,正常班安排双休。欢迎各界精英积极应聘,共创伟业。
应聘需知:
应聘人员请先投递简历,待招聘单位电话通知后参加初试,未通知者勿扰。应聘人员接到电话通知后请携带简历、近照以及身份证、学历证明、职称
证明、任职证明等于通知日期参加面试。
1、通过北极星风电招聘网公告下载《应聘人员登记表》按要求填写后发送到指定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件主题必须注明“应聘岗位+姓名”。
2、公司网址:http://www.csichwxj.com
3、特别说明:
1)请在简历中注明应聘相关职位
2)所有应聘简历均进入公司人才储备库,恕不退还,谢谢合作!
法定代表人:庞国华
成立日期:2010-04-23
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50000552446182Q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人员规模:100-500人
企业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钱塘江路27号24栋1至4层
经营范围:风力、光伏发电相关设备销售;风电场、光伏电场的开发、建设、运营及相关业务的技术服务。
⑸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塑造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企业不行,没有人性化管理,对员工太坑。
⑹ 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简介
作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技术责任单位和总体技术设计单位,集团公司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撑单位和建设单位,集团公司权威业务网站“中国造船网”的建设和运营单位、集团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网站建设和运营技术责任单位、集中采购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单位,公司肩负着以信息化、数字化推动造船行业快速、高效发展的历史使命,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船舶行业中的开发、系统集成和应用。
公司主要业务部门有网络系统部、应用系统部、电子商务部和上海分部,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创新团队,汇聚了来自清华、北航、中科院等国内重点高等院校的多名具有大系统技术牵头能力的信息化系统设计师、信息安全工程师。
自成立以来,公司先后承担了中船集团公司信息化规划,集团信息化示范工程等多个集团级重大项目,承建了中船集团视频会议系统、集团主干网络、网络安全系统、集中财务系统、船舶物资物流管理系统等集团级大型系统,同时还承接了多个面向集团下属企业的网络安全设计及建设项目和信息化系统集成项目。此外,公司还承担了集团级总体信息化架构、总体安全体系等多类科研课题。公司已经逐步发展成为船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开拓者和推动者。
公司获得了国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军工单项资质和软件开发资质,工信部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公司拥有ICP资质,经营的 “中国造船网”已经成为中国造船行业的知名品牌,并将逐步建设成为整个船舶行业权威电子商务平台。
公司秉承“顾客至上、管理科学、集成创新、服务专业、持续改进”的发展宗旨,努力创造和谐、双赢的企业氛围,为实现船舶行业的高效快速发展而努力奋斗。
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研究所那个好
702所科
研单位待遇很好啊,不过要看你在里面的哪个部门啊,里面的科技部最好,不过任务也是最艰巨的哦,科研攻关不是谁都可以胜任的。 机械专业里面也用的到,里面主要是电气和液压专业。
第七二五研究所
七二五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我国国防工业系统唯一从事舰船材料研制及应用工艺研究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
七二五所下设10个研究室;拥有7个控股的科技产业公司、3个国家级海洋自然环境试验站;拥有海洋腐蚀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大型构件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技术依托单位)、中国船舶工业船舶材料技术中心、中国船级社船舶材料验证试验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检测与校准中心、海军装备舰船材料检测中心、河南省减振降噪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七二五所现有员工1200多人,全所总资产超过26亿元。
重点科研领域是:船体结构材料研究、有色金属研究、非金属材料研究、腐蚀与防护研究、特种材料研究、焊接工艺研究、自然环境试验研究。
主要科技产业有:特钢产业,主要产品为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特种材料压力容器、金属爆炸复合材料等;钛及钛合金材料产业,主要产品为钛合金铸件及结构件产品、钛制设备、海绵钛、特种材料管件等;医疗器械产业,主要产品为心血管介入疗法用系列器械;其他产业,主要产品为纳米二氧化锡、氧化铟粉末等。
近几年来,七二五所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第三次创业战略,精诚团结,求实创新,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经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形成了科研和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研院所发展产业的路子,全所的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市场竞争力快速提升,呈现出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所 “双瑞”品牌荣获了国家商务部颁发的“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的称号、所进入河南省企业70强,2007年,所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省百户重点企业、全年实现总收入超过20亿元。此外,近几年所先后被国家科技部授予“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予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科研院所发展科技产业先进单位”、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被河南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授予“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被河南省商务厅、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南分局等部门联合授予“河南省出口重点企业”的称号。
近几年来,七二五所在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的同时,软实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所在团队建设、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全所凝聚力大大增强,形成了和谐的发展环境,为所持续健康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所领导班子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全国国有企业“四好班子”光荣称号,今年,所又获得了国务院国资委授予的“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关荣称号。此外,最近两年,所还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被共青团中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的称号。
七二五所“十一五”发展的总体目标:
建立多层次、全过程的科研体系,构建国际领先的科研平台和知名的科研机构;形成更为合理的产业布局,构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产业集团;形成科研和科技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打造高素质、高效率的研发、管理、技能团队,形成“精诚团结、求实创新、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
经过五年的发展,使七二五所成为在舰船材料及特种材料技术和市场多个领域国内领先、世界知名、集科研和多个科技产业公司为一体、总收入50亿元的高科技产业集团,成为员工“成就事业、享受生活”的平台
七○四研究所
(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成立与1956年11月。所部位于衡山路10号。还拥有试制工厂、产业化基地、试验基地等多个地块。现有员工近800人,其中科技人员500余人,含正高级职称50余人、副高级职称150余人、中级职称200余人,170余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1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省部级专家多人。本所主要从事船舶特辅机电设备与系统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总成。现以形成特种装置、船舶综合供电系统、船舶特辅机电设备、特种测试及环境条件与可靠性实验研究五大船舶专业板块,涉及到特种机械、甲板机械、输送机械、特种推进、减摇装置、舱室机械、电机与电站、环保设备、海水淡化、特种阀门、热工空调、液压、减震降噪等30多个专业门类。随着海路结合,科学技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本所大力开拓陆用产品市场,已逐步开发了纺织机械、工业生产流水线、特种非标生产设备、液压工程系统集成、制冷空调工程、环保工程等民用成套系统设备,广泛应用于纺织、家电、水电、冶金、造纸等行业...
第七○一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是国有科研事业单位,本部位于湖北武汉市的繁华市区,在上海有分部。主要从事舰船及海洋工程研究、国防课题预研、型号工程产品研究设计,在舰船研究设计领域硕果累累。在电子信息系统设计集成、专用电子设备研发、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也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先后获得百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连续多年获湖北省文明单位、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第七○一所
第七○一所有8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由多种专业、多种学科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组成主体队伍,其中包括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专家、学者和科技精英。研究所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舰船电磁兼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制冷低温工程(或空调工程) 制冷低温工程(或空调工程)
电气工程自动化(或自动控制) 电气工程自动化(或自动控制)
电机与电器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水声工程
电子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水声工程 火炮、自动武器
计算机应用技术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火炮、自动武器
材料腐蚀与防护
七一八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占地约38万平方米,是集科研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高能化学、制氢及氢能源的开发、特种气体、精细化工、石油测井、环境工程、变频节能、自动控制、核电消氢、分析检测、空气净化、医用制氧等方面的专业研究设计。全所现有员工1200人,其中科技人员650多人,享受国家政府特贴30人,研究员60人,高级工程师28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科技人员120名。建所以来,陆续建立了“中国船舶工业化学物质检测中心(获国家计量认可证书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中国船舶工业化学计量测试检定站(获国防计量认可证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拥有高能化学工程、电解水制(氢)氧、气体净化、分析检测等现代化实验室,并装备了色/质谱联用仪、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测定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大型科研试验设备300多台(套);取得了环境影响评价证书;核承压设备设计资格许可证;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一、二级)和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BR1级);拥有自营进出口权;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CCC认证等。经过40年的发展,已为用户提供了100多种先进可靠的产品,取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200多项,国家专利50多项。制氢设备、特种气体、精细化工、测井仪器、环境工程、测控工程等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广泛应用电力、电子、能源、冶金、化工、环保、气象等行业,产品销售已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所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优良技术和产品为宗旨,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市场开发为龙头,以质量和信誉为生命,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最终目的。
第七六零研究所
测控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从事船舶噪声振动检验测试、海洋工程测试研究、海洋应用物理研究、海洋环境研究及海上试验技术服务的科研事业单位。下设研究室、软件开发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检测中心、海上试验船队及所属民品集团公司。建所以来,圆满完成多项科研和试验任务,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上百项,部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近几年,先后与俄、美、德、法、意、韩、日等多个国家进行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并承担着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及国家重点科研任务,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