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简述电子商务的安全隐患与解决措施
1、数据传输安全隐患。
电子商务是在开放的互联网上进行的贸易,大量的商务信息在计算机和网络上上存放、传输,从而形成信息传输风险。因此措施可以通过采用数据加密(包括秘密密钥加密和公开密钥加密)来实现的,数字信封技术是结合密钥加密和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实现的。
2、数据完整性的安全隐患。
数据的完整性安全隐患是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因此确保数据不被篡改的措施可以通过采用安全的散列函数和数字签名技术来实现的。双重数字签名可以用于保证多方通信时数据的完整性。
3、身份验证的安全隐患。
网上通信双方互不见面,在交易或交换敏感信息时确认对方等真实身份以及确认对方的账户信息的真实与否,为身份验证的安全隐患。解决措施可以通过采用口令技术、公开密钥技术或数字签名技术和数字证书技术来实现的。
4、交易抵赖的安全隐患。
网上交易的各方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当发生交易后交易双方不认可为本人真实意愿的表达而产生的抵赖安全隐患。措施为交易时必须有自身特有的、无法被别人复制的信息,以保证交易发生纠纷时有所对证,可以通过数字签名技术和数字证书技术来实现的。
(1)跨境电子商务隐患扩展阅读:
电子商务分类:
1、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2B);
2、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B2C);
3、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B2G);
4、消费者对政府的电子商务(C2G);
5、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C2C);
6、企业、消费者、代理商三者相互转化的电子商务(ABC);
7、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新商业模式(C2B2S);
8、以供需方为目标的新型电子商务(P2D)。
⑵ 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着哪些问题,并如何解决试举一例。
跨境电商初期会出现客户需要产品的工艺、参数等相关信息,但是由于第一次做外贸没有准备英文版本,无法提供给客户的情况。
解决方案是在做跨境电商之前,要准备好英文的通用文件。以便与客户及时沟通。
⑶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消费行为的差异化
1、使用电子商务的主要顾虑,购买前不能验货,在3个国家版都排在第一位。另外,权派送时商品有损坏的可能性和配送延迟也是中国消费者的主要担忧。而对美国和日本消费者来说,购买时需要填写个人信用卡卡号、住址等个人信息是第二位理由。
1.电子商务的使用理由“比实体店便宜”是中国消费者使用电子商务购物的首要理由,占比达到70.4%。“不用考虑去店铺购买的路程时间、店铺营业时间就能购物”,是日本和美国消费者的首要理由,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受到好评,而第二位的理由才是“比实体店便宜”。
2、使用电子商务的主要顾虑,购买前不能验货,在3个国家都排在第一位。另外,派送时商品有损坏的可能性和配送延迟也是中国消费者的主要担忧。而对美国和日本消费者来说,购买时需要填写个人信用卡卡号、住址等个人信息是第二位理由。
3、使用时的纠纷,在中国和美国,商品配送、服务提供的延迟(几天到一周)占第一位。在日本,则是不良商品、伪劣商品、服务不周到占第一位。
⑷ 应对跨境电商各类潜在风险必须怎么做
应对跨境电商各类潜在风险, 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缉私打假,是世界各国和地区面临的共同课题。仅就跨境电商领域而言,随着业务量持续增加,如何保障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唯有各方携手前行。
“全球挑战需要全球性解决方案。”欧盟税务与海关同盟总司国际和综合事务主任萨宾·亨茨勒说,我们要应对跨境电商各类潜在风险,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⑸ 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跨境电商遇多重制约因素
“跨境电子商务在迅速发展后,开始面临着诸如包括新业态形成带来法律法规的滞后,贸易和通关便利化受阻、邮递个人物品的总量限制、商业数据的保密等问题的制约。”中国网库王海波先生认为。
不少电商企业负责人提出,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相关政策不明朗、法律缺失、信用体系不健全、支付结售汇较难、仿冒货等知识产权纠纷难于管理和处理等问题。
另有电商企业代表提出,跨境电商发展的阻力还体现在,对邮递物品的定性直接影响税费征收,如何定性、减少灰色地带成为难点;物流碎片化,使得以前一张报关单承载一定数量集装箱,变为现在的一个小包裹,件数急剧增多,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一些生产商和贸易商的转型不同步,也制约了跨境电商的发展。一些参会者反映,找不到好的品类和供应商,是跨境电商的苦恼。网上外贸打破了传统外贸靠跑量盈利的路子,但面对每张只有500件、1000件的订单,很难找工厂生产,“新的贸易方式和传统的生产理念没接轨。”
“对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来说,汇率风险、关税预支风险、诚信风险及支付风险成为他们的四大挑战。”亿赞普科技公司董事长罗峰说。
针对性改革挖掘更大潜力
专家认为,针对以上制约因素,跨境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需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以挖掘其巨大的外贸潜力。
一些电商平台负责人认为,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将是拉动全球跨境零售增长的重要原因。国外对于中国制造的需求并未减少,但新的国际贸易形势下,需要通过数据和信息技术对原有的外贸链条进行重建。
王海波认为,挖掘跨境电商的这些潜力,就必须营造其健康发展的政策法制环境;支持帮助电商和服务企业以多种方式走出去及引进来。
相关政策出台和试点落地已经在展开。在杭州、宁波、上海等地被列为跨境贸易电商试点城市之后,2013年8月,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今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予以明确。
破除阻力还需要升级清关流程和清关的IT系统,通过新技术了解企业出货情况,把企业诚信评级接口提供到银行,商业银行基于这些接口可以给企业提供贷款;针对关税预支的问题,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比如在东盟、中亚、拉美,部署保税仓,规避关税预支的风险。
“在外贸大省广东,我们看到跨境电商的发展已经催生出专门做验厂服务的服务商,诞生了新的电商服务业,”网库CEO王海波说,跨境电商的环节比传统网购多出两到三倍,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在拉动国际贸易、就业等方面都将带来更多空间。
⑹ 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1.电子商务面临的网络系统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系统是依赖网络实现的商务系统,需要利用Internet基础设施和标准,所以构成电子商务安全框架的底层是网络服务层,它提供信息传送的载体和用户接入的手段,是各种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基础,为电子商务系统提供了基本、灵活的网络服务。
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部件的不安全因素。
(2)软件不安全因素。
(3)工作人员的不安全因素。
(4)自然环境因素。
2.电子商务面临的电子支付系统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基于Internet平台的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由于涉及到客户、商家、银行及认证部门等多方机构,以及它们之间可能的资金划拨,所以客户和商家在进行网上交易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系统的安全。
目前网上支付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支付账号和密码等隐私支付信息在网络传送过程中被窃取或盗用。
(2)支付金额被更改。
(3)不能有效验证收款人的身份。
3.电子商务面临的认证系统安全问题
1.信息泄漏
在电子商务中表现为商业机密的泄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
三方窃取;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如信用卡的账号和用户名被人获悉,就可能被盗用。
2.篡改
在电子商务中表现为商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问题。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过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删除或重改,这样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完整性。假如两公司签订了一份由一公司向另一公司供应原料的合同,若赶上原料价格上涨,供货方公司篡改价格将使自己大幅受益,而采购公司将蒙受损失。
3.身份识别
在网络交易中如果不进行身份识别,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以破坏交易、破坏被假冒一方的信誉或盗取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等,进行身份识别后,交易双方就可防止相互猜疑的情况。
4.蓄意否认事实
由于商情的千变万化,商务合同一旦签订就不能被否认,否则必然会损害一方的利益。因此,电子商务就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要求。
(1)电子商务中面临的法律安全问题。随着国际信息化、网络化进化的不断发展,在电子商务领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的案件与日俱增,其犯罪的花样和手段不断翻新。
(2)电子合同中的法律问题。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是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系统之间完成的。许多国家的法律要求必须有书面形式的交易单证作为证明交易有效和作为交易的证据;否则,这种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关于电子合同能否视为书面合同,并取得与书面文件同等的效力,是各国法律尚未解决的问题,与传统书面文件相比,电子文件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一些来自外界的对计算机网络的干扰,都可能造成信息的丢失、损坏、更改。
(3)银行电子化服务的法律问题。银行是电子支付和结算的最终执行者,起着联结买卖双方的纽带作用,但对一些从事电子货币业务的银行来说,犯罪分子伪造电子货币,给银行带来了直接经济损失。
(4)电子资金转账的法律问题。电子资金转账的法律是个特殊问题,但是我国现行的《票据法》并不承认经过数字签名认证的非纸质的电子票据支付和结算方式。并且支付不可撤消,付款人或第三人不能要求撤消已经完成的电子资金转账。
(5)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电子商务活动中交易的客体及交易的行为经常涉及传统的知识产权领域。
(6)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电子商务等新的交易方式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各种新的维权问题。随着科技进步,新产品的大量出现,消费知识滞后的矛盾也更加突出。
⑺ 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隐患有哪些
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商务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它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Internet进行商务活动,而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电子商务的载体是互联网,但互联网的共享性、开放性和匿名性却给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使得电子商务受到威胁、攻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电子商务安全内涵
电子商务的安全主要是指用户方和提供产品服务方的安全,即双方信息都要保密,用户账号不能被第三方获知,提供产品或服务方的订货和付款信息等商业秘密也不能为竞争对手所知,并且商务活动一旦达成,相关信息未经双方协定,不可更改、不能否认。
2.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
电子商务主要依托运作的环境是当前的国际互联网和未来的国际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是从事电子商务机构安身立命的工作环境,其安全需求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站的安全维护。
(2)电子商务中安全支付。
(3)商业秘密的安全保护。
(4)电子商务中知识产权 的保护。
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电子商务面临的网络系统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系统是依赖网络实现的商务系统,需要利用Internet基础设施和标准,所以构成电子商务安全框架的底层是网络服务层,它提供信息传送的载体和用户接入的手段,是各种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基础,为电子商务系统提供了基本、灵活的网络服务。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部件的不安全因素。(2)软件不安全因素。(3)工作人员的不安全因素。(4)自然环境因素。
2.电子商务面临的电子支付系统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基于Internet平台的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由于涉及到客户、商家、银行 及认证部门等多方机构,以及它们之间可能的资金划拨,所以客户和商家在进行网上交易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系统的安全。目前网上支付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支付账号和密码等隐私支付信息在网络传送过程中被窃取或盗用。
(2)支付金额被更改。
(3)不能有效验证收款人的身份
此外还存在信息泄漏隐患
在电子商务中表现为商业机密的泄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三方窃取;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如信用卡的账号和用户名被人获悉,就可能被盗用。
⑻ 在跨境电商中,存在哪些风险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零售都面临着地方准入不规范、个人代购参差不齐等问题。据正统网报道,跨境电商还存在着商品品控差、物流配送慢、退换货时间周期长等问题。跨境电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恰恰给其发展指明了方向。换句话说,谁能解决这些痛点,谁才能真正留住用户,而不被市场淘汰。
⑼ 电子商务安全中普遍存在着哪些安全隐患
目前电子商务中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合法用户回的身份冒充。攻击者通过答非法手段盗用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仿冒合法用户的身份与他人进行交易,从而获得非法利益。
(2)对信息的窃取。攻击者在网络的传输信道上,通过物理或逻辑的手段,对数据进行非法的截获与监听,从而得到通信中敏感的信息。
(3)对信息的篡改。攻击者有可能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截获后篡改其内容,如修改消息次序、时间,注入伪造消息等,从而使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完整性。
(4)拒绝服务。攻击者使合法接入的信息、业务或其他资源受阻,例如使一个业务口被滥用而使其他用户不能正常工作。
(5)对发出的信息予以否认。某些用户可能对自己发出的信息进行恶意的否认,以推卸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6)非法入侵和病毒攻击。计算机网络会经常遭受非法的入侵攻击以及计算机病毒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