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于哪一年开始出现电子商务模式
就中国来说,其实早在1995年现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的马云就创办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中国版黄页,可惜权最后以失败告终!后来中国出现了很多电子商务公司,像8688,易趣等!但属成功的是1999年阿里巴巴的诞生(并在2002年宣布盈利,2007年上市)以及2003年淘宝的诞生!
B. 马云是在哪一年开始做电子商务的不做电子商务5年后会后悔是他在哪年时候说的
马云是在哪一年开始做电子商务的:1999年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应该就是1999年了,不做电子商务5年后会后悔是他在哪年时候说的?是马云在2009年5月16-17日广州流花宾馆召开的国内首届网商交易会上的讲话。了解马云: http://ke..com/view/16360.htm
C. 最早的电子商务
亚马逊公司(Amazon,简称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位于华盛专顿州的西雅图。属亚马逊成立于1995年,是网络上最早开始经营电子商务的公司之一,一开始只经营网络的书籍销售业务,现在则扩及了范围相当广的其他产品,已成为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网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
D. 1999年互联网泡沫到底发生什么,为什么称呼这时候的互联网为泡沫
都说互联网应该有激情,这是前提。但是我觉得互联网一定要理性,一定要能够守得住,一定要能够使自己的心态保持一定的冷静,这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做踏踏实实做一件事情。为什么会出现泡沫经济?当然了一定要出现泡沫,只有出现泡沫才能显得很灿烂、活跃,我们从业人员不要被泡沫转晕,外面人看泡沫看热闹,但是我们自身的从业人员一定要清楚,什么是你的啤酒,泡沫是给别人看的,啤酒是你自家的,啤酒有多少是你自己真正的核心的价值。泡沫的出现一方面我们自身的从业人员我们的价值判断出现了问题,就是我们只看到了泡沫,没有真正地认知自己的价值,觉得互联网太牛了,你想想98年的时候,嘉里中心附近经常有提着钱的人,干什么呢?风险投资找投资。当时好象遍地是钱,那时候的状态人们把自身的价值,靠几paper就拿钱的岁月现在已经没有了。那时候把互联网捧到天上去了,又一下子砸到十八层地狱去了。当然那时候泡沫的兴起也有资本市场的推波助澜,也是另一个原因,第一任何产业都有泡沫,第二做产业的人一定要知道自身的啤酒有多少,核心价值有多少?
互联网泡沫是非
电子商务在全球都已成为各界关注和炒作的焦点。“偏执狂老板”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安迪·格罗夫发出了网络时代的警世名言:“赶快跳上电子商务的高速列车,否则你将死无葬身之地!”
电子商务涵盖业务很广,主要包括信息交换,售前售后服务(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详细说明、产品使用技术指南、回答顾客意见和要求)、销售、电子支付(使用电子资金转帐、电子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物流(包括商品的包装、发送管理和运输跟踪)、组建虚拟商店或虚拟企业(组建一个物理上不存在的企业,集中一批独立的中小公司的资源,提供比任何单独公司多得多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与贸易伙伴共享商业运作方法等。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成长迅速,据估计可从1999年800万美元成长至2000年的4000万美元,2003年更将高达数十亿美元,通过线上交易的商品种类总计多达15万种,电子商务正在快速编织人们的“淘金”梦想。
虽说互联网、电子商务概念目前热得发烫,但凡沾点“互联网仙气”的股票便牛气冲天,但还是有人冷静地提出了很多挑战的意见,其中不乏危言耸听的结论。
早在1998年夏,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就提出,“是美国的资产价格膨胀,而不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构成了对世界经济的更大威胁。美国股市场今年又有了15%的收益,与前两年相比竟然增长了65%,而这并不是泡沫出现的惟一迹象。”从那时开始,经常学家们就不断质疑美国经济繁荣还能维持多久,或者预言大泡沫即将破裂。然而,信息科技公司、互联网络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卓越表现却将以数学分析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学拖入尴尬境地,使得经济学家们大跌眼镜。同时,各种经济指标也表现出在刚刚过去的1999年,美国经济仍然保持了4%的增长势头,通货膨胀率仍然保持在 2.2%的低水平上,失业率也降到了近30年来的最低点。德克萨斯大学在1999年10月份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1999年互联网经济为美国增加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增加了230万个就业机会。但经济学界仍然坚持说,股票的价格应当建立在收入的基础之上。离开利润,股票就难以定价,价格收入比这个法则无论怎么说都不应该是错误的吧!但Amazon的股票到底有多少红利?事实上,直到现在,它依然在亏损。认为美国资本市场存在大量泡沫的不仅有经济学家,连一些知名的券商也加入到讨伐泡沫的行列。1999年12月底,摩根斯坦利首席全球投资顾问毕格斯语出惊人:在未来5年内纽约股市将回档盘整,跌幅在10%到12%,成为全球灾情最惨重的大型金融交易市场。他认为,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科技、网络和电子通信股票已经高出其合理价格的45%到50%,传统的消费产品以及工业生产公司,因为通货紧缩导致价格竞争优势萎缩,这些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部分传统产业的股价,甚至已经跌到经济衰退的价位。他预言,科技股的泡沫终有一天要爆破,投资人对科技股的信心过高,科技产业的获利表现实际上不可能达到这种高度的预期。
再来回头看中国的互联网市场,电子商务在中国还是热在表面,没有真正深入到其核心。1998年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外的兴起,国内IT界急速跟进,轰轰烈烈地搞起了电子商务,许多企业也快速进入,以为搞电子商务马上就可以赚钱。可以说,中国电子商务领域充满了浮躁的情绪,许多加入电子商务的人,也呈出浮躁的心态。
亚马逊的成功,YAHOO!、China.com的上市让国内同行激动加眼红,不就是建个网站吗?凑几个人,筹点资金,一个网站就起来了,想方设法拉上几个企业在网上销售商品,贴上电子商务的标签,就堂而皇之成为电子商务企业了。一时间,国内网站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但仔细看来,许多网站之间没有太明显的区别,无非就是搭个平台,仅此而已。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提高知名度,制造轰动效应,以求将来上市,不踏踏实实在商务上上功夫,而是利用各种媒介狂炒,自己迷失了,消费者困惑了,电子商务在中国也变了味。
从经济学家的分析来看,资本市场上确实有互联网经济泡沫,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泡沫何时破裂。那么互联网企业又是如何看待泡沫和亏损问题呢?
杰夫·贝索斯(Amazon书店CEO)没有时间考虑所谓的“泡沫问题”,他觉得也没有必要向市场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亏损,因为他还有更多的有价值的事情去做。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促使Amazon的网络继续不断地向外扩张。“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个念头是,互联网是以每年2300%的速度在增长。”全球60亿人口,有60亿双眼睛,对于Amazon来讲,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夺这些眼球的注意力,就成为第一重要的事,因为贝索斯的信条是“品牌的知名度在互联网世界比在物理世界中更关键。”但是,争夺一双眼球的注意力就要相应地产生一单位成本,互联网在以每年23倍的速度递增,贝索斯的Amazon也要以每年23倍的速度向外扩张,这样其成本也要以相应的速度增加。Anazon赢利的那一天,眼球资源被瓜分完毕,这时成本就会直线下降,到这一天,Amazon将会给予其投资者以黄金般的高额回报。
“目前网络正处于投入期,就像高速公路一样,要公路建好后才能通车使用、收取费用。所以,投入期没有利润很正常,但不是说亏损是它的特征,超额利润才是它的特征。关键是建立一个能带来超额利润的商业模式”(新浪总裁王志东语)。
“互联网经济绝不是泡沫经济。互联网经济和传统经济有明显区别,传统经济的房地产热、汽车热,都属于波动性,而Internet则是趋势性的,目前只是露出冰山一角,三年后Internet的总值将相当于中国GNP的总值。在这种情形下,一二百家网络公司远不算多,网络时代在中国仅仅是开始,根本谈不上什么泡沫经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犹如暴风雨,暴风雨来临时肯定会有一些灰尘要被掀起,肯定会有一些追风的公司用com概念包装一些杂芜的东西。但灰尘在暴风雨过后是要被涤荡掉的,追风的公司永远不会成为主流”(实华开总裁曾强语)。
很显然,这一关键到各种互联网公司命脉的问题却并没有在这些公司的脑海中留下什么痕迹,因为究竟有没有泡沫,如果有,这些泡沫何时会破裂,对它们这些公司来讲并不重要。速度,对它们来讲才是第一位的。在互联网世界中,变化的发生已经远远超出了Grove的10倍速的概念。考虑所谓“泡沫问题”所需要的一秒时间,就足以错过一次千载难逢的商业机会。事实证明,思考如何创建一个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要比思考资本市场有没有泡沫有价值得多
E. 简述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
1、起步期
1990-1993年,电子数据交换时代,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起步期。
2、雏形期
1993-1997年,政府领导组织开展“三金工程”阶段,为电子商务发展期打下坚实基础。
1993年成立了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主席的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相继组织了金关、金卡、金税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1996年1月成立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总理任组长,20多个部委参加,统一领导组织中国信息化建设。
1996年,金桥网与因特网正式开通。
1997年,信息办组织有关部门起草编制中国信息化规划。
1997年4月在深圳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各省市地区相继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省开始制订本省包含电子商务在内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1997年,广告主开始使用网络广告。
1997年4月以来,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开始运行。
3、发展期
1998-2000年,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阶段。
1998年3月,中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
1998年10月,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宣布启动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它是一项推广网络化应用、开发电子商务在经贸流通领域的大型应用试点工程.。
1999年3月8848等B2C网站正式开通,网上购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1999年兴起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电子政务(政府上网工程)、网上纳税、网上教育(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网上大学),远程诊断(北京、上海的大医院)等广义电子商务开始启动,并已有试点,并进入实际试用阶段。
4、稳定期
2000-2009年,电子商务逐渐以从传统产业B2B为主体,标志着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可持续性发展的稳定期。
5、成熟期
3G的蓬勃发展促使全网全程的电子商务V5时代成型,电子商务已经受到国家高层的重视,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一、简介
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参与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电子商务分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O2O等。
F. 电子商务哪一样开始的经历了多少年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两年我国电子商务获得了迅速发展,从以下数据即可看出:1996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为10万,1999年互联网用户为400万,增长了40倍,2000年达到2225万,增长了200多倍。
截止到2001年1月,我国电子商务网站数量已达1500余家,其中网上零售商600余家,拍卖类网站100家左右,远程教育网站180家,远程医疗网站 20家。网上中文站点1.5万个。ISP620家,ICP1000余家。B2C网站有667家,B2B网站370家。2000年互联网服务市场总体规模为 53亿元人民币,其中接入市场48.9亿元人民币,拨号接入市场为28.4亿元人民币,专线接入市场为9.8亿元人民币;虚拟主机市场3.2亿元人民币;主机托管市场为6.56亿元人民币;域名注册市场为0.97亿元人民币。拨号及专线接入占接入市场总规模的近80%,主机托管收入随着上网企业的增加,销售额在迅速提升。
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771.6亿元人民币,其中B2C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9亿元人民币,B2B电子商务交易额为767.7亿元人民币。
经权威机构调查,我国信息产业总规模已超过14000亿元人民币,电信业务年均增长率为33%,信息产品制造业年均增长率已大于30%。中国电子商务正由起步迈入繁荣阶段
G. 电子商务的发展史
起步期
1990-1993年,电子数据交换时代,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起步期。
雏形期
1993-1997年,政府领导组织开展“三金工程”阶段,为电子商务发展期打下坚实基础。
1993年成立了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主席的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相继组织了金关、金卡、金税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1996年1月成立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总理任组长,20多个部委参加,统一领导组织中国信息化建设。
1996年,金桥网与因特网正式开通。
1997年,信息办组织有关部门起草编制中国信息化规划。
1997年4月在深圳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各省市地区相继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省开始制订本省包含电子商务在内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1997年,广告主开始使用网络广告。
1997年4月以来,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开始运行。
发展期
1998-2000年,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阶段。
1998年3月,中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
1998年10月,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宣布启动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它是一项推广网络化应用、开发电子商务在经贸流通领域的大型应用试点工程.。
1999年3月8848等B2C网站正式开通,网上购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1999年兴起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电子政务(政府上网工程)、网上纳税、网上教育(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网上大学),远程诊断(北京、上海的大医院)等广义电子商务开始启动,并已有试点,并进入实际试用阶段。
稳定期
2000-2009年,电子商务逐渐以从传统产业B2B为主体,标志着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可持续性发展的稳定期。
成熟期
3G的蓬勃发展促使全网全程的电子商务V5时代成型,电子商务已经受到国家高层的重视,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电子邮件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是从70年代开始,平均的通讯量以每年几倍的速度增长。
第二阶段
信息发布阶段。从1995年起,以Web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发布系统,爆炸式地成长起来,成为Internet的主要应用。中小企业如何把握好从“粗放型”到“精准型”营销时代的电子商务。
第三阶段
EC (Electronic Commerce),即电子商务阶段。EC在 美国也才刚刚开始,之所以把 EC 列为一个划时代的东西,是因为 Internet 的最终主要商业用途,就是电子商务。同时反过来也可以说,若干年后的商业信息,主要是通过 Internet 传递。Internet 即将成为我们这个商业信息社会的神经系统。1997 年底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五次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APEC)上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敦促各国共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议案,其引起了全球首脑的关注,IBM、HP 和 Sun 等国际著名的信息技术厂商已经宣布 1998 年为电子商务年。
第四阶段
全程电子商务阶段。随着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服务模式的出现,软件纷纷登陆互联网,延长了电子商务链条,形成了当下最新的“全程电子商务”概念模式。
第五阶段
智慧阶段。2011年,互联网信息碎片化以及云计算技术愈发成熟,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出现,i-Commerce(indivial Commerce)顺势而出,电子商务摆脱传统销售模式生搬上互联网的现状,以主动、互动、用户关怀等多角度与用户进行深层次沟通。其中以 IZP 科技集团提出的 ICE 最具有代表性。
发展趋势
更广阔的环境:人们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传统购物的诸多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交易。
更广阔的市场:在网上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很小,一个商家可以面对全球的消费者,而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购物。
更快速的流通和低廉的价格:电子商务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
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时尚、讲究个性,注重购物的环境,网上购物,更能体现个性化的购物过程。
国内前景
“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电子商务信息、交易和技术等服务企业不断涌现。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再创新高,达到5.88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21万亿元。
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1.76万亿,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4.2%。2012年第二季度,我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1.88万亿,同比增长25.0%,环比增长7.3%。
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同比增长29.9%。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31.2%。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同比增长42.8%。排在前十的省份(含直辖市)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福建省、四川省、湖南省。
截止2013年12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35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680万人。
2013年电子商务市场细分行业结构中,B2B电子商务占比80.4%;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市场份额达到17.6%;网络团购占比0.6%;其他占1.4%。
H. 电子商务发展史
发展历史
起步期
1990-1993年,电子数据交换时代,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起步期。
雏形期
1993-1997年,政府领导组织开展“三金工程”阶段,为电子商务发展期打下坚实基础。
1993年成立了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主席的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相继组织了金关、金卡、金税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1996年1月成立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总理任组长,20多个部委参加,统一领导组织中国信息化建设。
1996年,金桥网与因特网正式开通。
1997年,信息办组织有关部门起草编制中国信息化规划。
1997年4月在深圳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各省市地区相继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省开始制订本省包含电子商务在内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1997年,广告主开始使用网络广告。
1997年4月以来,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开始运行。
发展期
1998-2000年,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阶段。
1998年3月,中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
1998年10月,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宣布启动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它是一项推广网络化应用、开发电子商务在经贸流通领域的大型应用试点工程.。
1999年3月8848等B2C网站正式开通,网上购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1999年兴起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电子政务(政府上网工程)、网上纳税、网上教育(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网上大学),远程诊断(北京、上海的大医院)等广义电子商务开始启动,并已有试点,并进入实际试用阶段。
稳定期
2000-2009年,电子商务逐渐以从传统产业B2B为主体,标志着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可持续性发展的稳定期。
成熟期
3G的蓬勃发展促使全网全程的电子商务V5时代成型,电子商务已经受到国家高层的重视,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电子邮件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是从70年代开始,平均的通讯量以每年几倍的速度增长。
第二阶段
信息发布阶段。从1995年起,以Web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发布系统,爆炸式地成长起来,成为Internet的主要应用。中小企业如何把握好从“粗放型”到“精准型”营销时代的电子商务。
第三阶段
EC (Electronic Commerce),即电子商务阶段。EC在 美国也才刚刚开始,之所以把 EC 列为一个划时代的东西,是因为 Internet 的最终主要商业用途,就是电子商务。同时反过来也可以说,若干年后的商业信息,主要是通过 Internet 传递。Internet 即将成为我们这个商业信息社会的神经系统。1997 年底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五次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APEC)上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敦促各国共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议案,其引起了全球首脑的关注,IBM、HP 和 Sun 等国际著名的信息技术厂商已经宣布 1998 年为电子商务年。
第四阶段
全程电子商务阶段。随着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服务模式的出现,软件纷纷登陆互联网,延长了电子商务链条,形成了当下最新的“全程电子商务”概念模式。
第五阶段
智慧阶段。2011年,互联网信息碎片化以及云计算技术愈发成熟,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出现,i-Commerce(indivial Commerce)顺势而出,电子商务摆脱传统销售模式生搬上互联网的现状,以主动、互动、用户关怀等多角度与用户进行深层次沟通。其中以 IZP 科技集团提出的 ICE 最具有代表性。
发展趋势
更广阔的环境:人们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传统购物的诸多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交易。
更广阔的市场:在网上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很小,一个商家可以面对全球的消费者,而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购物。
更快速的流通和低廉的价格:电子商务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
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时尚、讲究个性,注重购物的环境,网上购物,更能体现个性化的购物过程。
国内前景
“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电子商务信息、交易和技术等服务企业不断涌现。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再创新高,达到5.88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21万亿元。
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1.76万亿,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4.2%。2012年第二季度,我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1.88万亿,同比增长25.0%,环比增长7.3%。
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同比增长29.9%。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31.2%。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同比增长42.8%。排在前十的省份(含直辖市)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福建省、四川省、湖南省。
截止2013年12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35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680万人。
2013年电子商务市场细分行业结构中,B2B电子商务占比80.4%;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市场份额达到17.6%;网络团购占比0.6%;其他占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