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本地化电商发展前景如何
刚刚上线的空间网CEO庄帅介绍,作为家居产品类o2o模式的空间网采用的是“线上销售+线下实体店体验”的模式。这个模式的背后是与曲美等既有品牌又有实体店的企业合作来保证整条供给链的畅通。空间网与曲美合作,采用扣点分成或是给出底价由空间网自由定价的方式分配盈利,曲美线下实体店为空间网提供体验、配送和售后服务。这种合作模式下的o2o运营,空间网既为服务商家提高了销售额,也为购买家具产品等需要体验的用户提供了线上支付、线下体验的购物便捷,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利润。除此之外,o2o将为移动支付、二维码提供商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二维码服务提供商灵动快拍有限公司CEO王鹏飞正在为o2o的火热感到无比兴奋,因为线上支付、线下消费为二维码作为准确便捷的消费凭证将会大有用武之地。采访时,王鹏飞现场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他从线上获取的温泉优惠券二维码,拿着手机向商家出示只需五秒的扫描便可完成线下消费的验证环节。“实际上手机中的二维码,成为了o2o模式线上与线下连结的助推工具。
Ⅱ 超市所售糙米怎么做成糙米粉
原料糙米300克做法1把糙米轻轻淘洗后晾干,2用锅炒至色淡黄,有香味,2然后冷却后磨成粉即可糙米中含有丰富的抗活性氧植酸、阿魏酸等,可以抑制黑色素的产生,使皮肤保持白净,并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动脉硬化、内脏功能障碍和癌症等。有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量、抑制自律神经失调和老年性痴呆症等功效。此外,发芽糙米还保留着更多的镁、钾、钙、锌和铁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Ⅲ 网上说庄帅什么意思
是石家庄第一帅的简称,该人主演是攻击广东人,以模仿广东人说话,系不系呀?系呀系呀就系呀的自问自答的口头禅来诋毁广东人,目前主要活动在3G网,受到大部分网友追捧,也有一部分人对其进行人身攻击
Ⅳ 什么是商虎O2O
O2O即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很快达到规模。该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推广效果可查,每笔交易可跟踪。
随着互联网上本地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和实物之间、线上和线下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加紧密,o2o被看好会成为电子商务网站的下一个掘金点。实际上,o2o是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同时起到推广和成交的作用,那么,o2o与其他电子商务模式比较,优势与短板在哪里,会带给中小创业者哪些新机会?
“权威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零售总额是6000亿[1] ,但这只相当于中国居民消费的5%,绝大部分的居民日常消费依然选择传统的购物渠道”,潘求辉说:“中国电子商务的未来,在于充分挖掘95%的潜在市场。”潘求辉预计,以O2O模式为核心、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商3.0时代已经来临。到2013年,街库网可实现30~50个城市的全国覆盖,拥有10万~20万的联盟商家,实现年消费额400亿元。对此,业内观察人士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街库为代表的O2O商务社区化综合平台,将继社交热,电商热之后成为风投竞逐的新阵地!
据权威有关人士对此评价,“在本地化、互动化方面,o2o是大趋势”。无论你知不知道o2o,这个市场正在被迅速激活。
从团购网站的发展来看,o2o模式这种在线支付购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再到线下享受服务的模式也被证实可以很快被消费者接受。因此,团购用低价推销的模式,完成了o2o行业的用户教育工作后,o2o模式的魅力开始显现。
业内人士表示,o2o模式打开的将是一个万亿元级别的市场。数据显示,美国线上消费只占8%,线下消费的比例依旧高达92%;而中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3%和97%。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调查显示网购消费只占消费者支出的一小部分,餐馆、理发店、干洗店、服装定制、KTV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消费才是占据最大比重的,而这些服务必须要消费者到实体店去享受。由此可见将线上客源和实体店消费对接蕴含着巨大商机,生活服务类的网销市场或将比货物网销潜力更大。
一个蕴藏如此巨大前景的o2o模式究竟有着哪些骄人之处能被业界看好?王周平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整体来看o2o模式运行的好,将会达成“三赢”的效果,对本地商家来说,o2o模式要求消费者网站支付,支付信息会成为商家了解消费者购物信息的渠道,方便商家对消费者购买数据的搜集,进而达成精准营销的目的,更好地维护并拓展客户。通过线上资源增加的顾客并不会给商家带来太多的成本,反而带来更多利润。此外,o2o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家对店铺地理位置的依赖,减少了租金方面的支出。对消费者而言,o2o提供丰富、全面、及时的商家折扣信息,能够快捷筛选并订购适宜的商品或服务,且价格实惠。对服务提供商来说,o2o模式可带来大规模高黏度的消费者,进而能争取到更多的商家资源。掌握庞大的消费者数据资源,且本地化程度较高的垂直网站借助o2o模式,还能为商家提供其他增值服务。
这种三赢从通过一个例子便可以看出。刚刚上线的空间网CEO庄帅介绍,作为家居产品类o2o模式的空间网采用的是“线上销售+线下实体店体验”的模式。这个模式的背后是与曲美等既有品牌又有实体店的企业合作来保证整条供给链的畅通。空间网与曲美合作,采用扣点分成或是给出底价由空间网自由定价的方式分配盈利,曲美线下实体店为空间网提供体验、配送和售后服务。这种合作模式下的o2o运营,空间网既为服务商家提高了销售额,也为购买家具产品等需要体验的用户提供了线上支付、线下体验的购物便捷,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利润。
除此之外,o2o将为移动支付、二维码提供商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二维码服务提供商灵动快拍有限公司CEO王鹏飞正在为o2o的火热感到无比兴奋,因为线上支付、线下消费为二维码作为准确便捷的消费凭证将会大有用武之地。“实际上手机中的二维码,成为了o2o模式线上与线下连结的助推工具。”
显然,这些仅仅是o2o模式的开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用户的消费半径中,还会爆发出很多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潜在市场。
o2o模式作为线下商务与互联网结合的新模式,解决了传统行业的电子商务化问题。但是,o2o模式并非简单的互联网模式,此模式的实施对企业的线下能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可以说,线下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模式能否成功。而线下能力的高低又是因为线上的用户黏度决定的,拥有大量优势用户资源、本地化程度较高的垂直网站将借助o2o模式,成为角逐未来电子商务市场的主力军。
o2o模式的关键点就在于,平台通过在线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但真正消费的服务或者产品必须由消费者去线下体验,这就对线下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些线上迅速崛起的创业型公司能否掌控稳定的服务体系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美国发展迅速的短期租房网站Airbnb就因为线下的问题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曾有一名房客“洗劫”了房东的房间。Airbnb团队对线下风险把控的不足的同时也显示了这种模式的短板。大多数O2O模式的企业并不能掌握线下服务的质量,只相当于一个第三方中介,在中间起到协调作用。
此外,在线支付、线下体验,很容易造成“付款前是上帝,付款后什么都不是”的窘境。比如定制类实体商品与消费者预定不符,一旦质量低于预期,甚至极为低劣,消费者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而体验式服务没有好的口碑和信誉也很难获得规模化的发展。对于O2O模式而言,线下的主体多半是服务类型的企业,而国内服务存在各种不规范的运营,虽然团购已经进行了先期教育,但是距离稳定完善的服务仍相去甚远,因此如何保障线上信息与线下商家服务对称,将会成为挑战O2O模式能否真正发展起来的一个关键节点。
o2o模式若以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商家如何权衡线上价格和线下价格的差异,同时保证两方消费者的利益,或更重视哪方的消费者,才能吸引到最大客流量也是个难题。
Ⅳ o2o模式定义
我不知道
随着互联网上本地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和实物之间、线上和线下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加紧密,o2o被看好会成为电子商务网站的下一个掘金点。实际上,o2o是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同时起到推广和成交的作用。那么,o2o与其他电子商务模式比较,优势与短板在哪里,会带给中小创业者哪些新机会? 街库网是一个全新的O2O商务社区化综合平台。主要以会员线上订单支付,线下实体店体验消费,并依托二维码识别技术应用于所有地面联盟商家,锁定消费终端,打通消费通路。最大化地实现信息和实物之间、线上和线下之间、实体店与实体店之间的无缝衔接,创建一个全新的、共赢的商业模式。 “权威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零售总额是6000亿,但这只相当于中国居民消费的5%,绝大部分的居民日常消费依然选择传统的购物渠道”,潘求辉说:“中国电子商务的未来,在于充分挖掘95%的潜在市场。”潘求辉预计,以O2O模式为核心、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商3.0时代已经来临。到2013年,街库网可实现30~50个城市的全国覆盖,拥有10万~20万的联盟商家,实现年消费额400亿元。街库网让传统的商业流变成可以数字化的信息流、现金流,将线上和线下的障碍彻底打通,激活了一个巨大的蓝海。 对此,业内观察人士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街库为代表的O2O商务社区化综合平台,将继社交热,电商热之后成为风投竞逐的新阵地,编辑本段o2o模式商机 据权威有关人士对此评价,“在本地化、互动化方面,o2o是大趋势”。无论你知不知道o2o,这个市场正在被迅速激活。 从团购网站的发展来看,o2o模式这种在线支付购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再到线下享受服务的模式也被证实可以很快被消费者接受。因此,团购用低价推销的模式,完成了o2o行业的用户教育工作后,o2o模式的魅力开始显现。 业内人士表示,o2o模式打开的将是一个万亿元级别的市场。数据显示,美国线上消费只占8%,线下消费的比例依旧高达92%;而中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3%和97%。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王周平表示,网购消费只占消费者支出的一小部分,餐馆、理发店、干洗店、服装定制、KTV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消费才是占据最大比重的,而这些服务必须要消费者到实体店去享受。由此可见将线上客源和实体店消费对接蕴含着巨大商机,生活服务类的网销市场或将比货物网销潜力更大。编辑本段o2o模式个性化需求 一个蕴藏如此巨大前景的o2o模式究竟有着哪些骄人之处能被业界看好?王周平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整体来看o2o模式运行的好,将会达成“三赢”的效果,对本地商家来说,o2o模式要求消费者网站支付,支付信息会成为商家了解消费者购物信息的渠道,方便商家对消费者购买数据的搜集,进而达成精准营销的目的,更好地维护并拓展客户。通过线上资源增加的顾客并不会给商家带来太多的成本,反而带来更多利润。此外,o2o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家对店铺地理位置的依赖,减少了租金方面的支出。对消费者而言,o2o提供丰富、全面、及时的商家折扣信息,能够快捷筛选并订购适宜的商品或服务,且价格实惠。对服务提供商来说,o2o模式可带来大规模高黏度的消费者,进而能争取到更多的商家资源。掌握庞大的消费者数据资源,且本地化程度较高的垂直网站借助o2o模式,还能为商家提供其他增值服务。 这种三赢从通过一个例子便可以看出。刚刚上线的空间网CEO庄帅介绍,作为家居产品类o2o模式的空间网采用的是“线上销售+线下实体店体验”的模式。这个模式的背后是与曲美等既有品牌又有实体店的企业合作来保证整条供给链的畅通。空间网与曲美合作,采用扣点分成或是给出底价由空间网自由定价的方式分配盈利,曲美线下实体店为空间网提供体验、配送和售后服务。这种合作模式下的o2o运营,空间网既为服务商家提高了销售额,也为购买家具产品等需要体验的用户提供了线上支付、线下体验的购物便捷,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利润。 除此之外,o2o将为移动支付、二维码提供商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二维码服务提供商灵动快拍有限公司CEO王鹏飞正在为o2o的火热感到无比兴奋,因为线上支付、线下消费为二维码作为准确便捷的消费凭证将会大有用武之地。采访时,王鹏飞现场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他从线上获取的温泉优惠券二维码,拿着手机向商家出示只需五秒的扫描便可完成线下消费的验证环节。“实际上手机中的二维码,成为了o2o模式线上与线下连结的助推工具。”。
Ⅵ 电子商务未来10年的发展状况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十年之前,B2C还是一个不被人关注的概念,十年之后,B2C的从业者们已创建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他们已成为世界的主角。 2009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526亿元,B2C市场增速高于C2C。与此同时,B2C网购平台不断增加,并获得大量风险投资。据此前公开的信息显示,京东商城过去三年融资1.8亿美元,麦考林2008年获红杉8000万美金入股,VANCL三年前获得3000万美元融资。有人这样感叹:创办一家成功的B2C网站犹如桌边玩德州扑克的赌徒,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十足的耐心。B2C的好时光不会超过三年电子商务,尤其是B2C,绝对是一个超大投入才能换来市场的领域,没有十年的积累做不出来。几年来,整个B2C行业追求规模化的趋势很明显,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核心竞争力。但我认为,规模大不等于运营能力、服务能力高,如今B2C行业增长迅速,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仍处于上升期。今年,国内会再增加1万家电子商务公司,一段时间内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花开终有谢,三年之后,B2C的淘汰赛也将开始。所以,B2C的好时光不会超过三年,京东现在如果不加快行动,2012年“可能会死得非常惨”。(刘强东京东商城CEO)B2C网站服务和产品才最关键风险投资者都在疯狂向B2C网站砸钱,不怕自己砸错,就怕自己没机会砸。但B2C网站拼的不仅仅只是资金实力,服务和产品才是最关键的。(顾倍春麦考林CEO)未来的公司都将是电子商务公司为什么经过十多年努力,没有一家B2C公司能上市?这个行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到底在哪里?大家对未来都很看好,那么,今天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电子商务行业缺少完整的产业链,要成功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单价高,第二是毛利高,第三是购买度高。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电子商务才有可能做起来。我认为,“电子商务”这个词只是一个过渡性名词,我相信未来三五年里会起来一大拨非常成功的电子商务公司。(雷军天使投资人)21世纪只有一种商人十年之前,网商还只是一个概念,十年之后,网商已变成一个职业。历史上曾经有过广商、浙商、晋商??十年之前,我们就提出了‘网商’的概念,那时候,我们相信,21世纪只有一种商人,就是“网商”。(马云阿里巴巴集团主席)B2C现在上市并不太合适B2C整体行业的投入非常大,通过上市等手段进行融资确实是条比较好的途径。但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也许现在上市并不太合适,多数公司依然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此时去上市,市场价值并不会太高。现在这个时间点去上市,其实是把一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卖给别人,可能议价会比较低。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从现在格局来看,做大的B2C公司,还没有一家在其所在的领域里能拥有较强的议价权。(徐晨戈壁投资合伙人)目前国内B2C电子商务的发展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从2008年起,B2C的热度已超过B2B、C2C,但B2C的发展从整体上看,国内尚处于“战国”时代,有规模但并未出现垄断巨头。当前国内B2C网站的发展现状,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有能力的立即上马,没能力的找机会也在上。几乎每个行业都已有B2C网站,但很多行业与商业模式并不可行,2010年将是B2C网站的洗牌之年。同时,2010年也会出现许多“行业大佬”进军B2C领域,如阿里、中粮等各路人马都会杀进来,竞争会进一步加剧。国内B2C网站的发展目前基本全定位于内贸体系,间接带动外贸,我预计在五年之内,中国的B2C网站将会成为全球销售的平台,这一点我们与国外的B2C网站相比,还是有差距的。(马晓辉走秀网副总裁)未来我们更看好B2C领域的发展中国电子商务业态会更趋于多元化。未来我们更看好B2C领域的发展,我们同乐天的合作也说明了这点。未来我们也会考虑同其他的垂直B2C进行深层次合作,甚至战略投资。网络不适合做垄断和封闭的平台,开放是网络电子商务的基石。(蔡虎网络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诚信十年成绩不能掩盖问题,中国的线上线下贸易比例和欧美、日韩等国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诚信、服务、供应链和物流这四大瓶颈依旧存在。从十年前我们就在谈诚信,现在还在谈,人无信不立。成熟完善的商品供应链是解决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基础。对于消费者来说,网下体验,网上购买是其理想中的购物模式,实体店的优势在这就体现了出来,服务质量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翁冠男大唐高鸿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整个行业还非常具有成长性京东商城1.5亿美元巨额融资恰恰说明2010、2011年将是中国B2C领域的爆发年,各种垂直及自有品牌类的B2C网站将遍地开花。预计到2010年至2011年会有两三家B2C企业上市。不过,目前整个行业还处于圈地阶段,整个行业还非常具有成长性。(许晓辉VANCL助理总裁)十年,家电B2C四大瓶颈仍待突破十年过去了,虽然我国家电B2C网购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仍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在采购管理、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盈利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持续、稳健的发展,没有一家成规模、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出现,对行业的推动作用有限。采购、物流、售后以及盈利模式等四大软肋,将是企业亟待突破的瓶颈。B2C网站需要依托全国跨区域物流体系,支撑全国范围高效的商品供应和零售配送,在我国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还未健全、服务质量差的情况下,目前家电B2C容易产生送货不准时、作业成本高、产品质量有损等问题,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赵新宇GFK中国董事总经理)B2C的要素B2C网站的生存之本就是给网民提供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和服务。不管是服装、鞋包、音像、虚拟卡、IT、数码、保健品等哪一类别的B2C,都是全程围绕着对网民、商品、服务,这三个要素下功夫,才能保证网站的良性发展,在电子商务市场占领一块高地。而市场推广则是对网民的注册、转化、活跃、忠诚产生影响的第一环节,如果市场推广方向出了问题,整个网站将延迟发展进度,如果一错再错将使网站走向灭亡。(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十年实现了四大变化中国电子商务经过十年的发展,经过多方的探索,走出了网络“寒冬”的阴影和模式定型等种种思想羁绊,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十年发展,其最主要的有四大变化:在模式上,实现了由定性模式向创新模式的转变;在应用上,实现了由低端应用向深度应用的转变;在信息资源和利用上,实现了由一般化利用信息资源向深层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价值开发的转变;在资源整合上,已经实现了由单网应用向多网整合应用的增值价值开发转变。(王汝林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移动商务专家)B2C行业发展势头更猛金融危机实际上促进了中国B2C行业的发展。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人减少外出,并寻求低价,相对于传统的购物方式,网络更加低价、快捷,这使得很多消费者的习惯开始从线下转到线上,加上国家扩大内需等政策扶持,随之而来的是VANCL、京东商城等B2C网站的崛起和快速发展。随着整个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中国网购人群的持续扩大,国内很多知名B2C企业已经度过了培育用户与试错期,开始走向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经过金融危机的考验,很多人发现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B2C行业投入产出更高,发展势头更猛。(冯立忠网络营销专家)中小企业进入B2C可能会陷入两难在强势的电子商务公司连连获得风投、行业寡头格局趋势明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想进入B2C行业可能会陷入两难,如果不做特色的运营,恐怕会成为行业的“炮灰”。随着传统零售企业的加入,行业巨头的形成势必造成网络购物覆盖面向三四级城市和农村市场渗透。网购虽然不受时间和区域的限制,但在现实中,一二线城市和新兴的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的出发点和服务要求方面是有差别的。(庄帅中国移动研究院专家)十年,梦想变成了现实十年前,我们对于电子商务的想法基本处于“梦想”阶段,从基础设施到网民数量都不足以实现这些梦想。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很多想法已成为现实。这十年,是梦想变为现实的路程。(吕伯望互联网分析师)传统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将会成为一种趋势B2C当前正处于市场井喷、模式变革和范式创新的拐点,未来成败如何,还将取决于各家今后能否在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平台黏性、加强基础设施和研发投入、强化战略前瞻性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今后几年,传统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将会成为一种趋势,一改前几年把网上商城当摆设的尴尬局面。零售业逐步由线下拓展至线上,线上与线下相互渗透。随着网上购物平台的发展壮大,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网上销售额规模会持续快速地增长,网上零售将成为传统零售市场日趋重要的组成部分。(张艳平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电子商务将迎来真正的成长期十年前,8848代表中国电子商务起航,这个不成功的起点无法阻挡实践者前赴后继。十年后,高调为电子商务过十岁生日的人是阿里巴巴,这家两年前上市的中国企业一度是中国电子商务成就的代名词。十年之后的另一个时代,更成熟的环境,更多样化的游戏者,电子商务将迎来真正的成长期。(第一财经日报)十年轮回经济危机的十年轮回激发了中国电子商务从起步到发展壮大的第一个周期。1999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的第二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开始悄然“萌芽”。2009年,当金融危机再度来袭的第二年,在世界经济遭遇重创的同时,中国的电子商务却实现了“嬗变”,进入2.0时代。(北京青年报)市场逐步成熟中国电子商务在过去的十年中先后经历了开天辟地的创业潮、备受风投青睐的投资热、泡沫破灭的低迷期、摸爬滚打的发展期;从非典刺激下的B2C应势兴起,再到时下经济寒流中呈现反周期增长态势。回顾中国电子商务的这十年,似乎总在重复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命运。盈利问题、趋同问题、诚信体系的建立、支付的安全性、物流环节的无缝衔接、成本结构优化、社区电子商务的结合趋势、移动电子商务的商机等等。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时期,电子商务经过十年的漫长洗礼,市场逐步成熟,行业竞争也将进入白热化阶段。(计世网)电子商务立法十年难出台十年前,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电子商务立法刻不容缓”。然而十年之后,相关法律的出台依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十年时间,国内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让该领域内的法律缺失问题已不容回避。(文汇报)十年真理历经十年,B2C网站经营者们逐渐意识到一个朴素的真理:商业发展的逻辑一定是先有好产品、好应用和好的用户体验,再有大流量和多用户,再有好的商业模式和营收。没有好的用户体验,就不会有好的品牌影响力,也就不会有海量用户,消费者就不会买单。用户体验做得好的公司,爆发点可能会靠后,但爆发期会更长,爆发力会更大。(来源:中国新时代)
Ⅶ 兰亭集势一路看涨,外贸电商为什么这么挣钱
问题不是难题,外贸电商挣钱才是王道
对于兰亭集市的上市,业内人有话说。有人说这是投资人逼兰亭集势上市,急于退出套现;也有人说兰亭集势要做行业老大,在外贸B2C领域树立标杆;更有人说它是迫于无奈,不得不上市。总之众说纷纭。
图:从兰亭集势看外贸电商的“三伪”
其实,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做外贸真的很挣钱。“金融危机一过,外币汇率稳定,外贸这行业自然起来了。你说卖东西是卖一个国家挣钱,还是卖给全世界的人挣钱,当然是后者了。”一位穿梭东南亚以及中国的外贸工作者对我说。
首先分析下外国客户需求。从兰亭集势上面所销售的物品,可以看出,
3C、家纺、鞋包、玩具、家装材料等行业,这些是大热门商品。
比如婚纱(中国婚纱礼服,很有中国特色,花色多样,加上刺绣等等),很显然外贸用户群体一方面是那些追求国外品牌的发烧友,他们喜欢中国风。这和中国的国际化有莫大关系,很多外国人更想了解中国,于是也就喜欢上了中国风产品商品。
而这种购买力更是遍布全世界各个国家,这比整个中国的用户需求要多的多。同时外贸电商有着其特有的差异化、品质化等特殊要素,完全区别于国内的电子商务经营和竞争环境,这些都使得外贸电商能做起来的根本原因。
用户需求有了,外贸电商们碰到的难题,那就是货源,物流,支付,关税,汇率等问题。
据ebay《亚洲电子出口贸易报告》指出,65%的大陆出口商最担心的问题是汇率,其次是物流成本(63%)、国际零售商与卖家的竞争(59%)以及采购成本和大型零售商向网上迁移的趋势(58%);为了在未来12个月实现业务增长,74%的大陆卖家有多产品类别。
由于国际贸易进出口环节中往往涉及国际货款结算、进出口通关、国际运输、保险等,再加上必要的安全性及风险控制方面的要求,外贸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更多局限于信息沟通、营销宣传,而进出口业务的后续环节仍要在线下进行,这也是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与内贸企业的最大不同。
纵然这些问题存在,也是外贸电商们顾虑的焦点,但还是有办法解决,让自己盈利。
外贸电商另一面,没那么纯粹伪B2C看国内各大外贸电商,大家会知道有像兰亭集势这样的外贸B2C ,像敦煌网这样的外贸B2B ,像国内凡客、梦芭莎、京东扩展的海外业务B2C ,以及民间低调民营小企业外贸和国有企业经营的外贸。作为普通用户所理解的兰亭集势就是把国内的东西卖到国外,而敦煌网就是把国内商家的东西卖给国外的商家,而凡客京东这类就是海外拓展卖自有品牌产品等等。
“会买,跨国运费是需要一些资费,但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昂贵,而且像欧美消费者眼里,就算这样,他们还是会觉得便宜。”一位外贸从业者这样对我说。
但其实,对于订单量少的海外用户是很少的,在庄帅所写的《兰亭集势外贸B2C脱离“挣苦钱”吗?》文章提到,“传统外贸可能一次下单要10万件起,兰亭集势下一次订单只需3000件。”可想而知,3000件对普通用户来说已经是不少的订单了,可以看出兰亭集势对用户所下订单还是有门槛的。而这种外贸电商“B2C”也是“伪B2C”模式,卖给个人用户,其实还是一些商家在购买。
伪海外市场
与之相反的那就是国内各类电商涉足海外市场,以凡客为例。凡客海外市场还不是那么纯粹,分为海外站和海外分站。海外站相当于凡客的英文站,就是把国内生产的凡客品牌服饰卖到国外,也就是只是跨国零售。而海外分站则是凡客在海外的分公司,仓储、物流、客服都在越南。而产品根据海外人自己国家服饰为主,必要时也为国外用户生产符合标准化中国风服饰。总之这里的海外市场有点乱,各种模式,反正能上什么都可以考虑一下。
而大电商海外市场一直也是不温不火,我想有几方面原因,自由品牌在海外市场难做影响力,不像兰亭集势品牌种类繁多,其受众群体也就小了。正如龚文祥曾说的那样,大电商海外市场相对于内贸的淘宝、天猫、京东、亚马逊等丰富的渠道选择余地,外贸渠道的选择性相差甚远,只有ebay、速贸通及独立商城等仅有的几条主要渠道,且支付环节由paypal一家垄断。在面对更多的“无理”规则时,电子商务外贸从业者也只能是砧板上的肉。
伪国内优质产品
除了这些较为出名的各大外贸电商之外,在国内还有一大批小企业也搞起了外贸电商来。苦逼的同时,他们挣的钱不比这些上市或欲上市的大电商的少。很多人可能有所误解,觉得外贸电商就是纯粹的把中国的商品卖到国外,但还有很大部分不是这么简单的,这些才是他们盈利的最关键点。
在一些中小企业外贸电商中,靠卖卖国内外仿冒品来获得盈利比比皆是,把进出口产品需要优质产品的观点颠覆了。这些人卖的东西还是国外的产品,而发货却是从国内发出。“这些小企业,会仿冒国外大品牌如LV、 Hermes、Prada等等,在国内仿冒之后,再通过国外平台,低价销售给外国用户。卖不完的就在国内又以海外进口货为名卖给国内用户。"外贸电商从业人透露说。
此外,为了避免发货途径引起别人怀疑,他们往往还会把商品托人关系先发给国外朋友,再由其转售。于是也就诞生了这种“外贸电商卖国外产品”的笑柄了。
Ⅷ 我现在正找APP运营方面的工作,怎么就这么难呢!
APP创业经:比开发更难的是APP运营和推广十18
作者:APP营_投稿
不久前,Exmart创始人张建刚调动公司1/3的技术人员,开发了一款餐馆通用的电子菜单APP。当他公司的销售人员兴冲冲地向全国各地的餐馆推销这款应用的时候,大多数餐馆的回应却是:“你这个产品的确非常好,我们也知道这是未来餐饮业的大趋势,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不会花钱去买这款产品。”言下之意:餐饮业竞争异常激烈,我们只关心三天后会怎么样,而不会花大钱为三年后的未来买单。
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早在2010年,法国的一家餐馆就主动找到了张建刚,要求张建刚的公司为他们专门开发一款手机订餐的APP,在这款APP上,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原材料搭配和做法,然后下单,不出家门,餐馆就可以将你选择口味的三明治、汉堡送到家里来!
需要全力以赴吗? 你的企业需要APP吗?
别提传统的餐饮企业了,就连很多懂互联网和IT的电商企业对此心里也不确定。 “这个东西有什么大作为?屏幕又小,体验又差,还是触摸屏,要在上面展示商品是不可能的。”去年,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庄帅和一位电商业的老板聊起APP,这位老总不屑一顾地说。
这位老总的疑虑折射出大多数企业对待APP的心态:担心在手机方寸之间的小小APP,不足以展现出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一旦用户体验不够好,是否会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形象?
科宝博洛尼品牌推广部新媒体中心总监王雷在很久以前就关注App了,甚至为此举办了专门的专家研讨会,但在观察了很久却一直没有切入到APP,原因就在于:“在用户体验方面,目前的App解决方案还不够成熟。 ”除此之外,很多企业依然存在思维定势:作为一个传统企业,我们刚刚学会用电脑,连官网都建不好,哪里还顾得上APP?
“我觉得首先不要去考虑体验好不好,或者可不可行,而是关键要看到,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将时间花在APP上了。”庄帅的观点却截然相反。他的理由是:App吸引的是年轻的新一代消费者,而且在APP这种新兴媒体面前,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完全占据绝对优势,因此,APP提供了平等的抓住新一代消费者的绝佳机会。
不过,就是上述这位对APP持保留态度的电商业老总,如今却将“用户体验好不好”这种担心抛在了脑后,在今年也推出了自己公司品牌的iphone版的购物APP。当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同行都在纷纷推出自己的移动购物APP之时,也按捺不住了。“别人做了,我也要做。”这是很多零售企业面对APP这种新鲜模式的典型心态。如今,不管是电商企业,还是许多毫无IT技术基因的传统零售企业,也都在尝试开发自己的APP。APP正在成为零售企业吸引新兴消费者的入口。
一些比电商更传统的制造业、服务类品牌企业,则开始利用APP来作为提升品牌知名度的营销手段。APP对于用户的影响力甚至已经超过了今天很多企业都非常看重的企业微博。
如果你所在公司是大型企业集团,你还可以开发针对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APP。雀巢公司就是这么做的:作为一家跨国公司,雀巢公司的员工遍布全球各地,雀巢公司将内部ERP系统的一部分与手机实现了全程对接,开发出雀巢移动办公APP,使得公司的员工即使是在出差的途中,也能方便的处理各种业务。而那些一天到晚做“空中飞人”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则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公司经营的各种关键数据!
“自主开发”与“外包”的权衡
终于决定推出自己的APP了,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做?是招聘技术团队自己开发,还是求助于APP外包公司?
恐怕没有任何人给出一个绝对性的答案,因为这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战略规划来进行权衡。“这取决于移动端在你公司的长期价值中占的权重有多大。” 经纬创投副总裁茹海波这样认为,而互联网资深研究专家洪波也持有相同的观点:“这是个挺复杂的问题,还是要看公司的核心价值在网络端还是移动端。””他说。
对于核心业务并不在移动端的传统公司,巴别塔科技副总裁唐海洋给出的建议是:针对某一款新产品或某一项广告活动的短期性APP项目,最好选择外包,而一些长期性的APP项目也可以自己招聘团队来制造、维护。但即使是这样,传统公司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技术人才:“术业有专攻,由于企业文化差异的问题,传统公司是很难挽留住APP技术人才。”一般来说,在专门的APP外包公司里,技术人才会处于核心地位,但在传统企业里,或许只是做为支撑人员而存在,他们在这个群体里可能会没有安全感。
不久前,软件外包平台智城外包对其平台上最近三年内的外包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 2011年移动APP外包需求指数相比2010年增长了三倍,企业的移动APP项目预算投入相比2010年增长了4.5倍,移动APP开发项目量在所有外包项目中的占比则由35%上升到48%,从客观上折射出:伴随着企业对于移动APP越来越重视,一个相关的APP外包产业已经浮出水面。
张建刚创立的Exmart就是一家APP外包公司。早在2008年、2009年的时候,随着IOS平台的大热,很多国外的传统公司开始将核心业务往移动终端产品转移,同时也纷纷推出带有企业品牌的App,Exmart正是抓住了机遇,专门为国外客户提供个性化的APP开发服务。不过在当时,国内传统行业对待APP依然非常陌生。“那时候国内基本上没有客户。”张建刚说。
2010年,智能手机市场开始爆发,国内刮起了一股针对IOS、安卓两大平台的APP开发风暴,一些传统企业也开始琢磨APP的大用场,张建刚在这时候接触的国内客户也慢慢多了起来。张建刚依然记得自己接触到的第一个国内客户是中国联通
2010年年初,Exmart为中国联通开发了一款经营分析系统的APP,主要针对联通公司各省分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可以让他们随时查看联通在不同时段、不同情况下公司的经营数据和各种走势。那是Exmart的第一家国内客户。如今,在Exmart的客户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像雀巢公司、链家地产、泰达地产等这样的传统企业客户。
Exmart的员工总数不过30人左右,但这在APP外包公司中,已经算规模不错的了。在这个行业,几个人凑在一起,就可以接APP项目来做。但就是这个看起来门槛非常低的活,真正做得好的外包公司并不多。“技术其实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对客户业务的深入了解。”张建刚说。很多客户并不清楚要开发的APP的定位,对自己的需求描述也非常模糊,这就需要外包公司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明确客户的需求,给出建议。此外,做好APP外包的难度在于:以前,开发PC端的软件看起来是“很严肃很高深”的一件事情,而手机端的APP却是个性化娱乐化的,做得好不好,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得到。“因此,对外包公司的挑战就更大一些,因为谁都可以挑你的毛病。”
在很多人眼里,软件开发外包公司在产业链的位置通常比较弱势,利润微薄,张建刚却对此不以为然,他的理由是:APP外包的市场潜力才刚刚显现,在未来,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企业会看到APP的巨大价值。张建刚尤其看好的是企业移动内部流程APP的开发。“未来,移动办公会成为主流,这几乎是所有企业的基础性需求。”他说。
不过,正如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餐饮企业的顾虑,许多小型传统公司并没有很多的预算,即使是花费数十万让外包公司开发APP,在他们眼里也太“奢侈”了。基于这样的现实,一些帮助企业“傻瓜式”开发APP移动应用服务商开始出现,如新网互联、信行软件、正益无线等公司。这一类企业采用云服务模式,推出开发APP的引擎或相关功能模块,可以让企业以较低成本和技术门槛,实现自助式在线制作APP和运营APP中的内容。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互联网刚刚在国内兴起的时候,国内同样出现了许多自助式建站的服务提供商。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市场配套条件的不完善,这一产业还有待成熟。“以前的自助式建站模式更标准化,但是APP是跨平台开发的,更强调个性化,所以自助式APP开发会有难度,另一方面,自助式APP后续怎么推广也是一个难题。”唐海洋说。
APP要靠“养”
你的手机里装了几个传统品牌企业的APP?
拿这个问题来问那些一天到晚琢磨移动互联网的传统企业APP项目负责人,他们恐怕自己都会有点心虚。开发APP只是第一步,比前者更重要的是“养”APP,APP就像是一个需要不断包装和投入的“明星”,需要不断制造“话题”来吸引用户,靠一版版的优化升级和足够的内容、活动来支撑,否则就会很快泯灭于人们的视野中。因此,比APP开发更难的是后续的运营和推广。
根据唐海洋的介绍,目前围绕着APP产业链,业内诞生了多种业态的APP推广服务商:一是传统的4A广告公司,在原有业务线上为客户新延伸出的APP营销服务,他们的优势在于策划能力强,对客户的企业熟悉,但弱势在于执行能力低,更适合APP短期项目的推广服务;二是一些APP外包公司,也为客户做APP推广,弱势在于需要加强创意策划能力;第三类是一些数字营销类公司,如百分通联、艾德思奇、传漾科技等等,他们的创意能力和技术能力都不错,包办了为品牌企业提供APP营销的创意、开发、推广、运营整个流程;其次,就是广泛生存于互联网上的草根“水军”,他们会帮助企业做一些APP在应用商店的刷榜、刷帖服务。
事实上,现在APP推广的花样已经越来越多了:除了应用市场,企业还可以在传统营销渠道上与APP进行结合,此外,还有跨界的植入式营销,App联盟平台、SNS病毒营销等等。很多时候,这些推广渠道交织在一起,企业应当根据APP的定位,来进行内容创意的策划和制作,以及推广渠道的选择。
从推广渠道的角度来看,百分通联CEO张福连通过研究发现,苹果、安卓、塞班的智能手机用户,在获取APP的渠道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对于IOS平台用户来说,91助手和威锋网是越狱用户常去的APP下载平台和最新App信息获取网站,非越狱用户则选择苹果官方的APP Store作为唯一下载平台,并且通过众多苹果“限时免费”网上专区获取App信息;安卓用户非常分散,App的信息获取与下载分布在安卓市场、机锋市场、安智市场、豌豆荚、Google market、三星乐园等众多App市场,各自都有一定量的忠实用户,彼此间用户重合度很低;塞班用户大多数为手机初级用户,下载App主要通过登陆Ucweb、乐讯、捉鱼、当乐等相关wap网站为主。
但无论哪一种推广渠道,都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手机受限制于屏幕、输入、使用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用户对待APP永远是缺乏足够的耐心。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你的APP所传达的内容必须足够吸引人。一款在内容上无法打动用户的APP,是没有办法吸引用户下载使用的。
而在很多时候,品牌企业往往是将APP作为整合式营销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APP不能脱离其他营销手段而单独存在。“新型移动营销案例里往往需要APP的嫁接,具有联系各营销环节、整合多种移动营销手段和技术的牵线搭桥的特殊价值。”张福连说。因此,对APP营销价值的评估,会综合产品定位、目标人群覆盖、互动性等整体因素来综合考量。
尤其是,也不能完全夸大APP营销的价值,尤其是本地APP,从营销的角度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企业的“抛弃”。 “本地APP在广告的传播链条里面是比较烦琐的。” 传漾科技移动事业部总经理李天海并不愿意过分鼓吹APP的营销价值。原因在于:品牌企业费尽大力气,针对不同的手机平台,分别开发广告活动APP,在商城或第三方下载平台上线之后,用户从看到推广内容到下载到手机使用,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环节都过于冗长,任何一个环节的不满意都有可能造成用户的放弃,造成下载转化率低。而在广告活动结束之后,往往会停止运营,APP就成了一个“僵尸应用”,这是极大的浪费。
好在有了新的解决之道。现在,基于HTML5技术的网页APP正在成为很多品牌企业APP营销的新宠。品牌企业无需跨平台开发,更无需针对各种安卓手机型号做适配,用户也无需下载,直接在手机网页上体验应用。“移动互联网的广告,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轻应用,让用户方便快捷地直接和你的广告来体验,不要搞得太复杂。” 李天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