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1.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映、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技术与管理策略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
2.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网络化
物流领域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值网上的电子定货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基本是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可见,物流的网络化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
4.智能化
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好在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5.柔性化
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20世纪90年代,国际生产领域纷纷推出弹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制造资源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的实质是要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端的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另外,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㈡ 急!!求国内外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物流业的研究现状。万分感谢
你好,有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业正在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并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第三产业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6%,2012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4.6%,预计2015年将提升至47%,服务业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约12%。
从产业细分的角度来看,基础物流服务(仓储和运输)增速将仅能达到7%左右的水平。过去十年,以简单仓储和普通运输为代表的基础物流业务年均增速约为10%左右,显示出较低的进入壁垒、技术含量和议价能力。考虑到随着经济转型的逐步深入,并参考发达国家经验,中国整体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将出现下滑趋势。
前瞻预计,“十二五”期间,传统仓储和普通运输服务等基础物流业态年均增长将略低于GDP增长水平,维持在不足7%的水平。而高端物流服务增速将可以达到25%以上的增长。供应链管理、专业第三方物流和冷链服务等高端业态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考虑到物流行业整体增速可以达到10%,以及基础物流服务增速仅在7%左右,预计“十二五”期间高端物流服务将可以迎来年均25%左右的持续增长。
希望帮到你,望采纳~·
㈢ 电子商务物流瓶颈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物流是比国内发达的,所以在美国网络购物比中国网络购物,更方便快捷,感觉国外的物流瓶颈在于人员成本过高!错误率什么的都还不错!比国内强好多的,同时国外对物流的重视程度要比国内好的多,资本运作形成产业链完善。从法律、行业规则、人员素质、产业链、投资、服务等等都比国内强多了,你说的国外,参差不齐,发达的欧美和日本等,已经很完善了,其他的地区,比国内好的差的 都多了,不好比较。可以缩小范围,研究下跟中国周边物流交流密切的试试看。
国内的还没有研究好,要去研究国外的。物流的瓶颈就是资本,有资本了什么先进的设备,什么先进的系统,行业的牛人都能搞到。
我能说国外遇到的根本不能拿到国内来用吗
量变产生质变,国外根本没有遇到过淘宝双11这种体量的物流爆发点。他们没经历过。他们的瓶颈跟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的瓶颈根本不是同一个体量级别的
根据有关报道和历史信息反映的研究情况如下:
国内的还没有研究好,要去研究国外的。物流的瓶颈就是资本,有资本了什么先进的设备,什么先进的系统贰乏蹿何讷蛊寸坍丹开,行业的牛人都能搞到。
量变产生质变,国外根本没有遇到过淘宝双11这种体量的物流爆发点。他们没经历过。他们的瓶颈跟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的瓶颈根本不是同一个体量级别的。
当电子商务给我们带来便捷的网络购物方式的时候,发展相对滞后的物流业却成为了网上生存的巨大瓶颈之一。电子商务越来越不满于低廉的物流服务,而与此同 时,物流也希望通过发展其他业务来抵消越来越高的物流成本,因此,向对方领域延伸成为电商与物流各自寻找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㈣ 结合实际简述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现状。
2019年中国电商物流市场规模突破亿元
国内方面,近年来,我国电商产业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10-201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从4.55万亿元增长至了34.8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5%。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及信息请参考: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㈤ 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尤其是网络购物的爆发式增长大大促进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尤其是快递服务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社会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据统计,与淘宝网合作密切的圆通、申通等快递企业,其六成以上的业务量都来自网络购物。
(一)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
“十一五”期间,国家和政府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如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09—2013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的若干意见》、新《邮政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于规范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市场、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2015年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全景评估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二)我国快递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业有效地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较快增长。2010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25 万亿元,与“十五”末的48万亿元相比,增长1.6 倍,年均增长21%;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7 万亿元,与“十五”末的3.4 万亿元相比,增长了近1.1 倍,年均增长15.6%。而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由2005 年的18.3%下降到2010 年的18%左右,我国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取得了较大提高。以2009 年为例,根据测算,我国物流总费用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3405 亿元左右的社会经济效益。2010 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预计为2.7 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2 倍,年均增长16.7%,占GDP 的比重为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0 年是我国快递业持续发展的一年,快递日业务量突破1000 万件,进入世界前三位。据国家邮政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276.8 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74.6亿元,同比增长20%。
(三)网络购物快递市场呈现爆发式发展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网上购物的人数逐渐增多,快递市场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规模不等的快递公司有2 万余家,快递业务量每年以60—120%的速度递增。2010 年,国家邮政局颁发了5889 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占快递市场90%以上份额的快递企业依法获得了经营许可。但我国快递企业由于进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低,同时行业规模较小,行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使得快递市场远远不能够满足网络购物的需求,物流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网络购物异军突起,在给快递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0 年开始快递行业企业总数由2009 年的15230 家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10 年基于网络购物业务的快递企业数量为12310 家,预计今后几年洗牌加剧。而2010 年国内网络购物快递企业营收规模突破400 亿元,达412.8 亿元,较2009 年涨幅达108.5%,未来几年还会持续增长。
(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并购整合逐渐成熟
虽然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长快,业务需求巨大,但是由于快递业进入门槛较低,快递企业数量急剧扩张,使得快递市场十分混乱。2009 年冬天快递业的涨价风波和2010 年深圳东道物流公司(DDS)的倒闭,使得并购整合成为快递公司考虑的重点方向。快递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这就决定了快递业必须通过扩大快递网络,并购整合来提高市场集中度,扩大市场覆盖范围。而2009 年新《邮政法》的出台和《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实施明确了快递业的法律地位并设置了快递业的准入门槛,这为快递并购整合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五)电子商务企业纷纷自建物流
目前我国物流业服务水平低,物流成本高,种种问题制约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季节性的快递企业“爆仓”问题以及频繁涨价等问题,使得大多数具有先行优势的电子商务企业在物流相关领域进行了巨大的投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使得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较低,作为发展瓶颈的物流便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物流与物流、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自建物流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但是物流的建设需要前期的大量投入和长期运作,其作用和利润才会显现,这必然会耗费企业大量精力。
(六)快递物流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一方面,随着油价、人力成本的持续攀高,大多数快递物流公司的利润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受到行业的竞争压力和对电子商务市场前景的看好,为了争取供应链的控制权,众多快递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大规模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快递物流企业往往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料,同时可通过自身配送网络的优势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为下游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但是,传统的快递物流企业在商品的采购和供应链上游的资源上有其自身的缺点,同时在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广、营销和运作上也缺乏经验。
(七)电子商务物流瓶颈越来越凸显
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随着电子商务在近几年爆发式的发展,更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扩大。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是200—300%,而物流增速只有40%,物流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尤其在节假日,快递物流公司频频出现“爆仓”现象。再加上物流服务水平不高,出现到货慢、货物丢失、商品损毁、送货不到位等服务问题,成为了消费者主要的投诉对象之一。
㈥ 中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现状
你是要写论文还是写企业报告啊,这个东西没有非常权威的说法,因为那些专家也不会到物流的最基层去看,都是理论的空话,所以找这些资料要细化,分模块来找,那才更接近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