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记者应该怎样进行采访
《新闻报道与写作》这本书对采访入门操作性技巧写得非常深刻: 第一,不要在采访开始时一下子就提尖锐的问题,相反打破坚冰,解释你是谁,你正在做什么,为什么你要找他,说几句奉承话听上去很有效果。 第二,采访分为开放式问题和闭合式问题两种,开始的问题通常应该是开放式问题,从消息来源最熟悉的问题开始,提一些采访对象与你共同态度的问题,营造一种开放的气氛,不要一开始就闭合,用开放性问题转移敌人注意力。 第三,仔细观察并且倾听,采访对象的反映怎么样。他看起来是知无不言还是藏有秘密。他讲一个故事的时候可以打断他,问一个小问题,或者仅仅试试他的反映,你得仔细观察并倾听。 第四,通过你的问题,从采访开始就要引导敌人进入你设计好的思路。在逻辑上应该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在提一个尖锐问题之前,应有两三个问题做铺垫。不能像法拉奇,他可以第一个问题就问尖锐问题。他一般都采访国家领袖,第一个问题把人家吓了一跳:据说你们国家很腐败,我想请你告诉我腐败到什么程度。当然你不是法拉奇,没这份就别提这个问题。 第五,要不断提醒自己,内容是否已经足够,要补充什么,导语该怎么写,怎么切入,跟原来的设计思路会不会改变。 第六,不要忘记问关键问题。 第七,不能回避令人尴尬的问题。在问完了你想出来的全部问题后,问尖锐问题的时机就会到来。 第八,不要回避幼稚的问题。要让采访对象知道你也有笨的时候,你也不是无所不至,即使你做了准备工作,你肯定有不熟悉失误的和笨的地方,这样采访对象会很高兴的填补这种差距,他的警惕性降低马上会跟你说很多。 第九,养成追问的习惯,比如:说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你为什么会那样呢?通过追问使采访对象不断往下说下去。 第十,有时候改变一下谈话节奏会有助于采访。例如突然将你的笔记本放在一边,营造一种问完了的假象,突然对一个不相关的问题表现极大的兴趣,但是在做完这个戏以后一定要再回到敏感的问题,一个突然的停顿是非常有用的,当采访对象说了一段话以后,如果你面带暧昧的笑容看他几秒钟会使他不安,这种不安会使他不假思索地说出很多关键的内容。 第十一,千万不要因为采访对象说无可奉告便放弃那个问题,那仅仅是攻坚战的开始,你可以表现得好像是误解了他的话,稍稍改换措词后重新提问。如果他依然拒不开口,你可以表现得他误解了你。第三次的时候假装他不会拒绝这个问题,根据他的拒绝提出一个令人为难的结论。 第十二,偶尔你最好的采访可能来自采访对象认为采访已经结束的时候,当你要说再见的时候,采访对象经常会放松下来,说出一个根本没有事先准备的话,因此在离开大门之前都要保持警觉。美联社的记者就说,采访的宝石可能在笔记本合上之后才到来,根据工作经验我发现在这个时候获得的东西可能比在采访的时候获得的东西还要多。 以上这是这个采访
⑵ 如何邀请媒体记者采访企业的商业活动
个人是很难邀请的,真正的媒体媒体资源,都在少数人手里;
而且个人就算运气好能联系上记者,后续的审核、费用协调、跟踪报道等等,记者那么忙,都不会愿意跟个别的沟通那么详细,因为记者大多已经跟一些媒体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和他们合作也不需要那么麻烦交代那么多,所有事宜都能进行得很顺畅,快准狠;
如果您需要邀请媒体,可以找布马网络,所有媒体资源一手渠道,徐原可以帮到你!
⑶ 记者在采访时,怎样开场
你好,某某某,我是某某电视台/报刊的记者,今天需要占用您宝贵的几分钟时间,对您进行采访,然后提问,。。。。。。
⑷ 某比赛采访记者中,男记者有50人比女记者多20人。20÷(50-20)表示什么
20÷(50-20)表示男记者比女记者多几分之几。
⑸ 我在才艺比赛中获奖了,记者要采访我,我该说些什么
讲一下自己所感谢的人,对这份才艺的热忱,希望大家会这个才艺的人努力加油,如果要说的多的话,可以讲讲自己怎么学习的才艺,以致获奖的,最主要看记者问什么,根据自身回答。
⑹ 邀请记者采访要怎么做新闻发布会要怎样邀请记者采访
邀请记者采访方法有两种,自己邀请或找媒体公关。
新闻发布会需要很多家的媒体,如果想自己邀请媒体,你得有充足的媒体邀请渠道,一家家去找是个方法但十分繁琐,而且你也很难判断媒体的价值。找媒体公关来帮就比较容易,媒体渠道基本是一应俱全,媒体的选择、报价、流程甚至发布会策划都可以和你协商做好。
你作为企业,你需要通过邀请记者采访来进行信息推广,你得对曝光媒介、活动准备、核心信息、市场群体、推广支出有个全面的计划。
要自己联系媒体让记者来,接着安排好招待记者的一切准备,然后接受采访把自己想传达的信息说个痛快,最后做上自己想要上的新闻节目,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你得找媒体公关帮忙,想邀约的媒体,想表达的资讯,想付出的开支,想达到的效果都可以很具体地跟媒体公关职业人士商讨。现今国内的这行业已经比较成熟了,比较老牌的媒体公关平台有“中国媒体联盟”、“一叶传媒”、“环球智讯”之类,你可以去他们的网站上看看,或者直接问他们的客服。
⑺ 记者采访电子商务的学生一般会提问哪些问题
您好,(转)前景如何 会不会自己创业 有没有实习过开过网店或有过类似的想法没、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啊这些。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⑻ 怎么邀请记者来采访我们企业呢急,下周就要举办活动了。
呵呵,这个你要足够的新闻点
⑼ 记者采访义卖活动
1、记者采访义卖活动的目的:通过深入调查,表现义卖人的爱心,最终起到宣扬人间大爱的效果。
2、记者采访义卖活动内容:询问义卖人举办义卖活动的原因、对义卖收入的安排以及今后的打算和此次活动的的感受等。询问参与者买到些什么东西、为什么要买、有什么收获以及对此次活动的想法和是否清楚此次义卖活动款项的用途等。
⑽ 什么是电子商务大赛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由国家劳动保障部举办的“中国首届电子商务大赛”日前开锣,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从业人员及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均可报名参赛,广东将给选拔赛的优胜者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大赛设个人赛和团体赛两部分。团体赛由全国组委会负责,个人赛则分资格赛、技能赛、选拔赛和决赛四个阶段。资格赛在网上进行,不设任何参赛条件,截止时间为9月15日;资格赛合格者可参加技能赛,技能赛将由省统一组织,省设主赛场,广州、深圳设分赛点,比赛时间为10月16日至17日。省选拔赛将在10月8日前接受报名,设有报名参赛条件,具体报名工作由各市鉴定指导中心负责。获得广东省选拔赛的前2至6名(视参赛人数而定)者,将代表广东参加10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历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比较总结!
发表于:2007-8-30 13:41:00 阅读:116 评论:0
1推荐本文 中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已经第三届了。想当初第一届时,我还是个跃跃欲试的学生,第一届也是我印象中办得最好的一届,无论从网站支持到活动的宣传,都做得很到位,虽然我和另外两位同学所唯一代表的湘潭大学队仅以1.1分无缘最后的决赛,踏上前往首都北京的路程,但从中确实感悟到了不少的东西,汗水与泪水的滋味、公平与合理性的思考。都为我们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我也多次在关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文章中提到电子商务大赛,尽管我认为这样的大赛对于电子商务的学生在专业上获得不了什么帮助和提升,但是参与即有意义,因为能体会和感悟到许多不同的、特殊的东西……
第二届办得很臭了,当然也是天灾人祸,第一届的赞助商是易趣,当时正好是易趣如日中天的时候。而第二届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选择了新浪和雅虎中国共同打造的一拍网,而没有选择当时风头正劲的淘宝,也许是马云的思路决定了淘宝不用这种商业性的大赛来提升淘宝的品牌吧,我觉得也对。结果当年,淘宝吞并一拍,导致这次竞赛到后来有点不了了之,连消息都没有。可没想到这次湘潭大学兴湘学院的三位学生还进入了决赛,前往北京。只是这次竞赛由于组织和刚刚提到的原因,档次明显降低,第一届是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颁奖典礼,而这次却是在首都对外经贸大学的一个教室里草草收场,组委会脸上不好看啊,呵呵。
正当我以为第三届不会再举办的时候,2006年10月,腾讯拍拍跑出来捧场了,作为市场份额不高的C2C平台可能正需这样的机会来扩大它的市场份额,提升它的品牌价值。腾讯QQ作为年轻人几乎人人都有的聊天工具,也吻和这个大赛的参赛人群。前两届比赛在赛制上几乎完全相同,那样的赛制,我在参加了第一届比赛以后就提出了质疑,质疑的声音包含在我的一篇文章里也发表在《电子商务世界》杂志第九期的人才专栏里。而第三届由腾讯和工商银行共同赞助的比赛,赛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并且融进了广大企业的参与,从以前的商业策划书到现在的企业提出问题,参赛者给出解决方案的形式,这也符合现在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出现盲目、不专业等问题的现状。很高兴看到这次竞赛能有一些新的竞赛模式出现。
我还是坚持以前的观点,学生们不要太过于看重竞赛,参与即有益,我并不是说学生们不用努力,而是理性看待。可喜的是中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三年来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在此希望母校的同学们获得好的成绩,再续第二届的辉煌。
最后不禁有了个疑问,第四届的时候,组委会会找谁呢?第一届是易趣,只不过后来被收购了改成了eBay易趣;第二届是一拍,后来被淘宝合并了,也算淘宝一次,即使不算,我估计淘宝也不会赞助吧;第三届是腾讯拍拍。这样一来,国内三足鼎立的C2C平台已经赞助完毕,第四届会有新的方式吗?也许那时候不是选择的C2C吧?更也许某个C2C觉得这样的竞赛效果不错愿意再来吗?呵呵,骑驴看唱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