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区电子商务的前景分析
社区电子商务和社区化的电子商务。社区电子商务是基于社区的基础上开展电子商务,而社区化的电子商务,是在围绕电子商务的平台如何研究把这个电子商务做的社区化。从主流方向来看,无论是行业的研究也好,还是大家一致的观点也好,前段时间我看摩根斯坦利的分析,互联网将来的两个方向,一个是社区化,一个是规模化,这两个决定谁的存亡,社区化是纵向的,规模化是横轴。
社区电子商务,我觉得还要区分一个概念,社区电子商务不单纯是BBS的社区电子商务。康盛创想,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软件版本BBS是最核心的载体,尽管你们已经研究了下一步产品上的大致的架构,肯定是基于BBS的平台上有一定的人气啊、会员、活跃度,在考虑怎么样去赚钱、怎么样去赢得发展的空间。
什么样的社区更适合电子商务?我认为人气越旺的社区越适合,如果有40万人在线的网站当然很容易做电子商务。当然,大家有共性的地方会更多一些。社区用户的消费口碑传播效应影响,从今天来讲对社区电子商务绝对性的作用。社区电子商务形成了规模、形成了产业,包括在康盛创想这样大的产品构架的基础上,不排除用做互联网的推广等方式。
电子商务会不会破坏既定的文化,从这样的悖论来看不敢讲。另外一个问题,社区电子商务的配送支付的问题,对网民来说参与网络购物存在哪些障碍,这个问题问得不是很清楚。社区电子商务能否消除这些障碍?我觉得是一定能够消除的,没有任何问题,而且社区电子商务,包括社区化的电子商务,会有别于传统的电子商务的特点,是可以根本上解决信用问题。基于技术手段考量和信用的叠加,是社区将来解决电子商务信用环节最理想的方式,也是电子商务解决信用最理想的方式。
最后一个问题是从用户黏性角度考虑,是不是实行垂直性的社区电子商务更合适。从版本或者是从业者来做这件事情的话,垂直性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从康盛创想来讲的话,构建MALL的概念最有优势。
B. 面对社区电商的崛起,传统电商真的没落了吗
想太多,不会没落的。
传统电商的人找货,以及现在社交电商、媒体电商这种货找人,各有各的优点,两者之间并非完全的区分,而是有交集的。为什么这么说?
说个现象,现在做淘宝的很多高端玩家都遇到了瓶颈,他们会坐以待毙吗?肯定不会。
出路有很多,尝试其他的平台,但不意味着他就要放弃现有的淘宝流量。
很多商家有前瞻性,看到微商的时候也开始尝试通过淘宝引流做自己的社群。然后搞复购,或者2B搞课程搞抱团。
平台玩法并非单一,它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垫脚石。
现在我认识的不少大厂家开始做网红款,搞直播带货,然后借抖音小店、快手金牛这种二类的平台去作低成本引流推广,把人家的平台当做推广渠道,用超低单价吸引用户。本身你我产品差异不多,我卖99,你卖9.9,你说消费者买谁的单?但你要说人家是坑钱?那大可不必,人家真的是亏本,但人家不在乎那点钱,通过客服售前售后,在消费者耳边轻声BB“加群有福利哦~”,很多消费者就屁颠屁颠地进群了,或者去直播间了。
这种玩法高端,有效,而且还能顺利打压一批没有私域经验的中小玩家。更甚者,多位大商家一起抱团,垄断当地供应链,想入场?要么加入要么你连货都拿不到。或者自己有供应链的,可以,给你进来玩,你卖多少,我单价缩个十倍,先把你弄得亏死,我们再继续抱团玩自己的,反正我们人多。
电商到处都是坑,没落的永远不会是平台,只是不会与时俱进的人。
C. 社区电子商务的原因分析
随着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网络社区已经成为主流应用,而社区用户较强的互动内和分享性,使社区容信息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同时更多社区用户选择在社区中进行购物,并在社区中进行购前查询和购后分享,使得社区有望成为开展电子商务的有效平台。
认为,网络社区能够成为电子商务的有效平台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点:
1、圈子达成精准营销:社区中的圈子往往聚集了具有相近需求倾向的网民,使得推广更加深入,同时更具针对性;
2、传播促成口碑形成:社区中很容易形成对某企业或产品评价的“声音”,从而影响其他社区用户的消费决策。
3、互动了解真实需求:用户之间互信性较高,其交流的信息真实性也很高。对于企业而言,能够借此及时发现用户的真实体验感受和需求变化,从而快速地推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营销策略。
D. 盒马上线新项目盒马邻里,社区电商的前景如何
我认为社区电商的前景非常光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改变了很多人的购物习惯,也从这个时候社交电商慢慢开始发展起来,所以社交电商的前景是非常光明。我认为目前社交电商还依然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解决配送货和保证货品质量的问题,因为很多顾客在买完商品之后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配送,而且有些货品的质量非常不稳定,所以社交电商想要完全发展起来,必须要解决当下的两个问题,但是我认为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及社交电商在技术上的应用与更新,这两个问题会慢慢被解决掉,甚至还会快速发展起来。
总结:每一个人在对于电商的研究上,我认为一定要多去学习,同时也要多去努力巩固自己的劳动成果,因为不巩固自己的劳动成果肯定是很困难的事情,而且也对自己以后接下来的任务有很大的阻碍,因此必须要保证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样也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自己才可以更好地保证电商知识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也能让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生存下去,否则自己也会被淘汰掉。
E. 请问什么是社区电子商务,它是不是一种独立模式的电子商务,它有哪些具体的特征。
【社区电子商务的定义】
社区电子商务(ESN)是针对具有社区属性的用户回、在社区网站进答行的交易行为,对用户而言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社区在线销售方式,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等特点。
【社区电子商务的分类及其特点分析】
中国网络社区的特性和发展现状决定了社区电子商务(ESN)发展的特点和现状,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当前中国网络社区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用户黏性高、规模大
用户群体区分明显
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多,因此相互之间信任度较高
国内社区论坛的使用率和普及率较高
社区电子商务(ESN)是针对具有社区属性的用户、在社区网站进行的交易行为,对用户而言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社区在线销售方式,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等特点。
快速高效:无论是社区用户之间的C2C交易、还是社区商家针对用户进行的B2C服务,交易平台集中在社区,利用社区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电子商务交易的成功率和速度都较高。
低成本:用户在社区中可以享受电子商务服务,省去了在其它购物平台上选择和购买的麻烦,节省了个人成本;同时对商家而言,社区的精准营销效果更为突出,目标用户更容易达到,降低了营销和销售成本。
F. 社区电商还存在哪些问题
(一) 网络基础设施薄弱
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网络通信的商务活动,其特点是实时、快速,电子商务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取决于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为此,需要建设必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但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滞后,已建成的网络质量离电子商务的要求还相距较远。另一方面,上网用户相对较少,网络利用率低,致使网络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投资效益低,严重制约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改变网络通信方面的落后面貌,应是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的首要问题。
(二)亟须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协调统一问题
电子商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在虚拟社区中进行的商务活动,具有不同于传统商务活动的特殊性。相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其立法相对滞后。如《票据法》不承认经过数字签章的非纸质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经济合同法》不承认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在线交易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认定用现行法律是难以适用的等等。而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有关政策不够明朗,尤其是专门用于保障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特别是电子支付安全、隐私权保护、电子签名、商业合同认证、纠纷调解、网上打假等问题的解决还缺乏相应的游戏规则和制度参照坐标。因此,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网上支付问题
电子商务的进行需要支付与结算,将来要在网络上直接进行交易,就需要通过银行的信用卡等各种方式来完成交易,以及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与金融网络的连接来支付和收费。而目前我国各个国有专业银行网络选用的通信平台不统一,不利于各银行间跨行业务的互联、互通和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另外,各行信用卡标准不一样,不能通用,尚不能用信用卡实现网上支付。中国的金融业亟需适应全球化进程而加快变革步伐。
G. 大家怎么看待社区电商的前景
社区来电商包含了两层含自义,即社区电子商务和社区化的电子商务。社区电子商务是基于社区的基础上开展电子商务,而社区化的电子商务,是在围绕电子商务的平台如何研究把这个电子商务做的社区化。
《2017-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显示,社区电商的 O2O 模式打破电商压制传统零售的天花板,有望成为传统零售对抗电商冲击的又一措施,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消费领域线上线下互动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
社区电商 1.0 解决的是规模经济问题,2.0 解决的是增值服务问题,3.0 解决的是共建生态圈问题,4.0 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综合服务体系的建立,未来前景看好。
H. 社区电商的未来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
什么是社区电商?
社区电商其实包含着2种模式,一种是结合UCG(即内容创作)的纯线上的社区化打造,另一种是社区O2O电商模式。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小红书”,后者则可以以“盒马鲜生”为例。
社区O2O定义及分类
社区O2O是指在社区场景发生并完成消费的O2O市场。此处社区场景指以社区及以之为核心周边距离3-5公里范围内,满足社区居住人群生活需求的商家构成的场景。社区O2O提供的服务以满足居住人群生活需求为主,消费形式包括到店服务及上门服务,行业涵盖餐饮、社区零售、洗衣服务、家政清洁、美容美发、以及社区观影及沐浴等休闲服务行业。
社区O2O服务类别概括为三大类:①跑腿服务。围绕社区生活提供周边3公里内的标准化及准标准化商品配送。②入户服务。围绕用户家庭硬件设施及家庭成员展开的专项性维护及护理工作,如家庭硬件维修、家庭成员护理等非标准化上门入户服务。③物业社区信息便民服务。物业社区的信息化与系统化管理与服务。
中国社区O2O发展历程
社区O2O经历了2012年的萌芽发展期,到2013-2014年开始受到资本关注,2015年伴随着部分社区项目沉寂和陨落,社区服务应用开始处于静默期。社区O2O发展开始产生大的转变,由原先草根创业的第一批社区综合平台开始逐渐让位给有各方资源背景的“富二代”,这当中有上市公司背景下的社区平台,有房产大佬背后支持的社区平台,也有垂直领域行业巨头染指的社区平台。但无论如何,先驱们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早一批创业者仍在努力探索,他们的尝试给社区O2O带来新的活力。
中国社区O2O市场规模
伴随着我国网民规模的不断攀升,互联网普及程度加深,网民的网购意识得到加强,网络消费习惯正逐步形成。尤其2013年以来,O2O创业项目的井喷式发展,涌现出大量新兴本地生活服务项目,一大批上门、到家等垂直服务O2O平台得到大量资本扶持,其中外卖和出行两大领域的资本补贴带动了其他项目的效仿跟进,一系列的资本运动极大地教育了整个O2O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社区O2O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社区O2O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达到518亿元,并将在未来保持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到2020年将达到2242亿元。
社区O2O发展模式
社区O2O发展模式主要有物流跨界电商模式、电商布局社区模式、便民工程模式、社区综合平台模式、社区社交模式、微信店模式。
社区O2O要想从居民生活消费市场站稳脚跟,做起“品牌”,需要闯过(业主)用户关、(物业)服务关、(商户)运营关。只有与物业公司合作才能找到线下流量的入口,纵深做透物业管理服务,才能形成与物业公司、业主的信任关系,引入商户自建消费场景才能让社区O2O获得盈利。现阶段社区O2O还处于投入期,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