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暑假桂林四日游攻略
住宿找几十块钱一晚上的,在电子科大和理工大学附近有。吃的简单点,早上米粉、馒头、油条,中午和晚上就吃快餐吧,一天30块就很好了。
旅游的话,在桂林市区去七星公园和象鼻山公园转转可以了,晚上两江四湖别游了,就在双塔附近看看,中心广场那边看看。
可以考虑游漓江,风景很漂亮,问问售票点学生价格优惠多少。然后去阳朔住宿便宜点的,走去遇龙河那一带,大榕树那边,都很漂亮的。晚上阳朔西街看看。
不在景点买东西,不在景点吃饭,不去门票昂贵的景点,费用基本省下来了。
『贰』 广西荔浦县 人文历史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她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45'-109'104'40北纬24'18'25'41'市秀峰,象山,七星,叠彩燕山城区和灵川,12兴安,全总?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县行政区域面积?2780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65平方公里。人口与民族桂林,总人口476万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壮,回,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约8.5%,少数民族总68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形条件:桂林?城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岩溶峰林地貌重要的旅游资源,桂林。气候条件:桂林?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条件有利。年平均气温19.3°土壤条件:桂林?土壤是红色的土红壤土。深厚的土壤和良好的农业水稻,蔬菜,旱地作物和林业发展动物和植物资源:桂林市1593动物种,隶属于60目,295科。陆栖脊椎动物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400种,水生娃娃鱼,鳗鱼144。有高等植物1000余种(品种),其他的事情,银杉,红豆杉,竹柏,银杏。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矿泉水水利:桂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岩,石灰石,大理石,40余种,17桂林河,漓江罗清江,湘江,资江,浔江565,或支流流域面积100多万平方千米,平均总为4.0381亿立方米水,河流的差距,水资源丰富。水电站建成亚洲首个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在桂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000年以前,根据市区宝积岩甑皮岩洞穴仍然发现,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社会阶段。夏商百越人的生活秦始皇置桂林,象,中国南海三郡,“桂林”名称的来源,而不是在桂林郡治今天。汉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在这里开始的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开始到一个国家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三第一种情况,蜀,吴后返回甘露元年(265年)开始集AGU开始县委,县政府留在今天的桂林市隋唐是一个岭南桂Zhouzong的棺材?政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老师啊建造了一座城,南独秀峰。贞观八年(634)改名临桂县贵州安郡。光化三年(900年),静江节度,具有五代十的情况下,国家的,楚,韩国法规药物治疗。下一个的情况下,这是在宋代以前,贵州,西南路后,静江府。美元的情况下,行中书省静江,广西路明清广西,桂林郡,桂林,广西省议院。广西省共和国。1914年更名为桂林县直到1940年,位于桂林1944年11月28日,1945年,日军占领在广西省的城市。光复作为广西历史长期的资本。1949年5月22日解放广西省桂林市的城市。1958年更名为桂林城市和郊区管辖。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桂林市临桂归入管辖1996年,2009年12月26日,桂林市委,市政府批准的程序,国务院,自治区,直辖市直属中央政府,实施了行政区划调整,更名为燕山区的郊区。9月8日由国务院批准,1998年,桂林市和桂林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城市,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山,平出,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的明洁如镜;山孔,洞泾奇,气势恢宏,壮观的洞穴,怪石,鬼斧神工,银,从而形成“山绿山,洞奇,石”的桂林“四绝”,自古象征的一致好评。桂林是超过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思想,设置桂林郡,开凿的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从那时起,桂林成为中国中部城市南通以北海域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中心,经济,文化,被称为“西南”龙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无数的作家和诗人,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雕花石墙书籍两千余件,是否还留有许多历史古迹和遗址。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桂林山读史,看山画赞美在战争,桂林著名的文化名城,在中国,许多爱国作家,艺术家聚集在这里,并在反-日本文化,并写了一个新的篇章英寸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和丰富的文化。千百年来,桂林旅游珍惜。桂林景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已经形成。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山区峡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世界奇妙的高山梯田生活这是一个神奇的土地,壮,瑶,苗,侗,穆老,头发硬,十几民族组在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和文化,深深吸引了中外游客的以及状态,另一端,远离位置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在湘桂走廊南端,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湖南西北部,东北,西南,柳州在南部的交界处连接东,南广西梧州贺州连接到邻近的广东省。总面积?278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565平方公里。秀峰,象山,七星,叠彩,燕山5个城市种植落叶松,所有的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12县的行政区域总面积的?27809平方公里历史桂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市区宝积山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人类遗骸追溯到000余年前。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挖灵渠沟通翔李河的水系统,家庭桂林,如县,中国南海三郡,这是原产地的名称“桂林”,但全县就没有今天的桂林两千多年来,桂林已成为所在地的县,国家,政府,县委,县政府在1940年,当他们设置了桂林,广西省政府已久解放桂林的省会城市后。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历史人物符号学的奇山异水,自然灵人杰,藏龙卧虎的古代文昭关,曹晔,蒋勉,吕调阳,石涛,陈宏谋陈集镇张,润鹏,周奕条件,唐清松,近马君武立人仁柏砰悱李宗仁,白崇禧恒指,天津,黄梁漱溟,黄现璠,李天佑(出生顺序)大量出生或长期生活和工作在桂林,名人桂林文化城的骄傲。城市建设城市特色:桂林许多美丽的纪念碑。该地区的典型的岩溶地貌与洞穴,数万漓江山的顶峰风循环,在桂林期间的桂林山水的本质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兴安灵渠,京江湾岭,恭城孔庙碑林,八路军桂林的癸亥森林城市文化遗产552121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室。这些古迹,具有很高的文学,历史,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市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更复杂的功能四个二级生化污水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自来水厂,年供水量达液化石油气储气能力6000吨,54,666用户88540000立方米。285路公交车线路23操作。400公里的城市道路。人均绿化面积?6.1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5,75%,79,51%,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规划和管理:重点对景观和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两个沉重的桂冠,促进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决策下个世纪”为指导的原则,以“保护城市景观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布局合理,形式新颖,空间分布模型桂林城市发展的发展。经济和金融行业:新兴的工业城市,桂林是一个很好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以医药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食品,汽车,电子,工业结构更加合理。金融保险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本地分行,本地银行,桂林商业银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人寿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中国人寿当地的分支机构。交通运输,通信道:巨大的公路直通广西及周边省份,322国道,323,322线在全市范围内已被改造成一个高品位公路的一部分。高级道路桂六龟黄高速公路,贵阳二级公路及高速公路网络,并开放了100%的乡镇。铁路:京广线南北动脉谦刘规殖,湖南桂铁路贯穿湖南,广西走廊列车到达各大城市。桂林火车站,俗称作为中央火车站桂林汽车站在2005年翻新,接待吞吐能力大大加强;桂林火车始发站,俗称北站,南站,桂林的鼻祖,有约束力和深圳(准备延长到香港九龙),方向线航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占地?4.0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混凝土铺筑面积?650000平方米飞行区等级为4D(升级在2005年,4E)跑道长度2800米。设计年飞行42000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有44个国际和国内航空公司,21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机场,可通航29个国内大中城市,香港,澳门,福冈,日本,韩国济州岛>运输:海湘江和漓江,沿漓江珠江梧州到广州,香港和澳门直接相关。邮电通信业:所有的地方电网电信建成程控电话覆盖全市,县,开放式的移动电话,无线寻呼,计算机互联网业务。当地的邮政服务的邮政补充信息类邮政服务支持是一个主要的金融和集邮业务多元化。在计算机中心主机网络运行在超过50个城市的22个邮政储蓄网点和全国31个省市的城市所辖5000多个营业窗口的存款和取款。13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00多个城市和世界各地,目前已开通的特快专递服务。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文化:演艺团体文化15,10的中心13日,119个文化中心,公共图书馆,市图书馆馆藏信息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市美术馆是一个很好的区域文化设施项目。广播波覆盖范围为95%和20%的电视覆盖。技术:14个独立的科研院所,国有单位和860万人(次),政府部门的30多个研究或县级以上和发展机构在光电子国内先进水平,技术,应用新材料,生物技术,精细化工,等该领域的科学和技术人员。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400多名中国和外国企业在该地区投资。教育:2105,现有的小学和中学,8595万在校学生,62个不同类型的中等专业学校,383万在校学生,13个普通本科院校,在校学生264万。在1997年,学校在这个城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医疗保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4912病床200张,卫生技术人员1283000。卫生防疫,预防和控制机构16619个,卫生技术人员。随着全身CT,超声波仪器,如一些先进的设备。体育:桂林体育水平的提高技能,体操,举重,跳水等项目很长一段时间,多年来享有良好的声誉,为国家和自治区输送600名精英运动员,包括内置的燕尾侠,莫慧兰,唐灵生,肖建刚著名运动员在世界上。在1994年,自治区命名为体操城。所示在city's的体育场,拥有超过1000,10业余体育学校,举了各种国内和国际单项比赛。会在各种体育比赛,桂林籍运动员夺得的五个世界冠军和54个国际冠军(亚洲),168个全国冠军。全民健身运动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桂林小吃古代臣子商务旅客聚集在岭南的中心位于桂林北部和南部的融合在广东,四川,湖南,浙江的饮食习惯,江西,福建和传承近百年,广东,四川的饮食,同时进入当地的习俗,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地方特色小吃。桂林米粉米线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是众所周知的,其精致的做工,第一名的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排水隐藏的熟面团挤压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帕克说,米粉,片状,说切割粉,大米,其特点是由白色俗称,细腻,柔软,光滑,清爽其多样化的饮食盐生产过程中最豪华的一个各种不同的,主要有煮猪,牛骨,罗汉果,各种香料,香味浓郁。材料和做法盐水,关于生菜粉,面,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水稻热饭:糯米粉用热水倒掉的米饭的味道,加入炖猪肉,牛肉,卤牛膀胱,肝,加卤水,花生油,酥黄豆或辣椒,大蒜,搅拌美味的大米口味狒狒的声音,性感和品位。新鲜面条汤:猪内脏切熟,倒入米饭一碗面条和葱花,味精,胡椒粉,香油调味成一个小铁锅饭味道十分鲜美。米醋水:这是一种无肉的素粉,加入醋,酸豆角,酸辣椒拌吃,经济爽口,妇女特别喜欢那个夏天是最流行的。桂林米粉有许多种,最有名的马肉米粉。成分,以一种特殊的红烧马肉,马肉鲜嫩魏翔,催情目的只能吃马肉,大米和小碟子盛米饭筷子,几片薄马,连同几粒油炸花生,混合桂林辣椒酱,风味和优良的一个菜,吃20到30盘的粉末。现在已经切换到一个大碗里,味道是一样的。马肉米粉城市的老店仙楼最众所周知的,它是说,这时期的清朝,原来的设备,小商店开业,但很生意兴隆老板限制每天的销售金额,让食客不得不等待明天早上。现在不同了,顾客在前面的他的房子白天和黑夜的街道桂林米粉,大米摊点,游客漫步在风景秀丽,吃了一碗桂林米粉,享受自己的眼睛和嘴的祝福,这是有很多乐趣。桂林米粉老轩逸粉店,最有名的石记米,味馆。特色小吃桂林,比桂林米粉最有名的美食,民间手工制作的马蹄糕,板栗粽也很受欢迎的12个县菜系,如恭城油茶,荔浦荔宝路专业芋头生产的猪肉,阳朔啤酒鱼和种植的狗三个产品,桂林三宝三宝指的是艺术学院的芝加哥桂林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
『叁』 桂林的面积约多少
桂林概况
区号:0773 邮编:541000
位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面积: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65平方公里。
人口:桂林市现有总人口500万人,市区人口80万人。
民族:是多民族地区,有壮、瑶、回、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68万。
区划:下辖桂林市区(下有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5个区)及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 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12县。
旅游投诉电话:2800315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着被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两顶桂冠,被誉为国际旅游明珠。桂林风景秀丽,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独具魅力的特色。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 109°45''-104°40'',北纬24°18''-25°41''),“湘西走廊”南端。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辖5城区和12个县,总人口495.11万。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四周山地环绕,地势由西向东依次降低,漓江和义江自北向南流经辖区。桂林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有壮、瑶、苗、侗等十多个少数民族。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和优势:一是山川秀丽独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赋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风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誉;二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浑然一体。漓江、芦笛岩、象鼻山、龙脊、八角寨、灵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区(点)各具特色;三是城市与景区交融,推窗、出门就能见景,且景观分布适当,旅游可达性好;四是景观分布的空间层次多,且各具特色,便于多种旅游线路的组合与分期分区开发;五是多数景区有城镇做依托。部分景区已有一定的开展基础,适宜开展多功能、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可游性。近年来,桂林市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大力推出了两江四湖、乐满地、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龙胜温泉、银子岩、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游精品。
桂林旅游资源数量多、景区广、地域组合好,由市区和灵川县构成的城市旅游板块,以阳朔为中心,荔浦、恭城、平乐组成的南片旅游板块和以兴安为中心,龙胜、资源、全州、灌阳组成的北片旅游板块构成了大桂林旅游圈,形成了漓江、百里小康生态文明长廊两条黄金旅游带,构筑了山水观光、 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民俗风情、城市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凭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桂林市历届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年接待入境游客上百万人次。桂林市是首批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世界旅游组织向全球首推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城市”。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 和“中国最安静城市”,也是一个最适合人类居住幸福指数很高的城市。
[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桂林市人口不多,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人口:2008年末桂林市总人口50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0万人(含临桂新城区和八里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1人。
民族:桂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少数民族68万人,占总人口的14%。除汉族外,共有36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壮、瑶、回、苗、侗等民族。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着被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两顶桂冠,被誉为国际旅游明珠。桂林风景秀丽,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独具魅力的特色。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和优势:一是山川秀丽独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赋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风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誉;二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浑然一体。漓江、芦笛岩、象鼻山、龙脊、八角寨、灵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区(点)各具特色;三是城市与景区交融,推窗、出门就能见景,且景观分布适当,旅游可达性好;四是景观分布的空间层次多,且各具特色,便于多种旅游线路的组合与分期分区开发;五是多数景区有城镇做依托。部分景区已有一定的开展基础,适宜开展多功能、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可游性。近年来,桂林市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大力推出了两江四湖、乐满地、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龙胜温泉、银子岩、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游精品。
桂林旅游资源数量多、景区广、地域组合好,由市区和灵川县构成的城市旅游板块,以阳朔为中心,荔浦、恭城、平乐组成的南片旅游板块和以兴安为中心,龙胜、资源、全州、灌阳组成的北片旅游板块构成了大桂林旅游圈,形成了漓江、百里小康生态文明长廊两条黄金旅游带,构筑了山水观光、 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民俗风情、城市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凭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桂林市历届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年接待入境游客上百万人次。桂林市是首批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世界旅游组织向全球首推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城市”。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 和“中国最安静城市”,也是一个最适合人类居住幸福指数很高的城市。
[编辑本段]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 150 米,典型岩溶地貌。岩溶峰林地貌是桂林重要旅游资源。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109°45''-104°40'',北纬24°18''-25°41''。
气候条件
桂林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8·9 C。8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 C,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5·6 C。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49·5毫米。平均蒸发量1490~190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平均气压为994·9百帕。
土壤条件
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酸碱度为4·5~6·5。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
动植物资源
(1)动物资源:桂林市的动物种类繁多,有1593种,隶属60目295科。陆栖脊椎动物有400多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水生物有144种,有珍贵的娃娃鱼、鳗鲡等。
(2)植物资源:全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林业主产杉木和毛竹,全市森林面积121·56万公顷,森林储蓄量3774·42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
矿产资源
桂林矿产资源丰富,矿种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钽、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储量的有30多种,在广西位于全国前列的36种矿产中,桂林占17种,其中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滑石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
水利资源
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全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
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7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7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土特产品
桂林有很多名产沙田柚果大形美,肉质清香,驰名中外;夏橙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罗汉果乃“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白果产量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质量居全国之首;月柿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荔浦芋个大味香,享誉京城;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被誉为“桂林三宝”;桂林米粉配料芳香,味道鲜美,尤以冬季上市的马肉米粉最受称赞;此外还有马蹄、荷花鱼、腐竹等名优土特产。
行政区划
桂林市辖5个市辖区、10个县、2个自治县。
5个市辖区
桂林市 面积27797平方千米,人口494万人(2004年)。
象山区 面积 88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541002。区人民政府驻环城西二路5号。
叠彩区 面积 52平方千米,人口13万。邮政编码541001。区人民政府驻中山北路147号。
秀峰区 面积 49平方千米,人口11万。邮政编码541001。区人民政府驻西凤路2号。
七星区 面积 74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541004。区人民政府驻骖鸾路26号。
雁山区 面积 288平方千米,人口 7万。邮政编码541006。区人民政府驻将军路南巷8号。
10个县
阳朔县 面积1428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541900。县人民政府驻阳朔镇。
临桂县 面积220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邮政编码541100。县人民政府驻临桂镇。
灵川县 面积228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541200。县人民政府驻灵川镇。
全州县 面积4021平方千米,人口77万。邮政编码541500。县人民政府驻全州镇。
兴安县 面积2345平方千米,人口36万。邮政编码541300。县人民政府驻兴安镇。
永福县 面积280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541800。县人民政府驻永福镇。
灌阳县 面积1837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541600。县人民政府驻灌阳镇。
资源县 面积1954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541400。县人民政府驻资源镇。
平乐县 面积1919平方千米,人口43万。邮政编码542400。县人民政府驻平乐镇。
荔浦县 面积1759平方千米,人口37万。邮政编码546600。县人民政府驻荔城镇。
自治县
龙胜各族自治县 面积253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5417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龙胜镇。
恭城瑶族自治县 面积2149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5425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恭城镇。
[编辑本段]桂林历史
桂林历史悠久。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是母系氏族的社会阶段,距今约一万年。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时属广西省。
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1996年12月26日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距今约一万年前 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夏商周时期 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公元前214年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当时的桂林郡治在布山,位于今天的桂平市西南。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一说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 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 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 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南朝改为桂州。
隋朝 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 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
贞观八年(634年) 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
光化三年(900年) 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 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 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 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 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1911年为广西省会。
1914年(一说1912年) 改名桂林县。
1940年 始设桂林市。
1944年11月-1945年7月28日 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日 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
1958年 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983年10月 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
1996年12月26日 桂林市委、市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
1998年9月8日 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历史沿革: 桂林历史悠久。市区宝积山和甑皮岩洞穴发现多种距今约一万年前的人类遗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两千多年来,桂林先后成为郡、州、府、县治的所在地。1940年始设桂林市,曾长期为广西省府。解放后,桂林为省辖市。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
历史人物: 桂林山水甲天下,奇山异水自然地灵人杰,藏龙卧虎。古有赵观文、曹邺、蒋冕、吕调阳、石涛、陈宏谋、陈继昌、王鹏运、况周颐、唐景崧、近有马君武、李任仁、白鹏飞、李宗仁、白崇禧、周祖晃、梁漱溟、黄现璠、李天佑(以出生年为序)等一大批出生或长期生活工作在桂林的名人,成为“文化名城”桂林的骄傲。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毗邻广东省。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65平方公里。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
答案来自网络知道桂林网络
『肆』 中国十大排名小吃
1.口水鸡排
推荐原因:不需要加盟费,商店的要求低,商店可以在5平方米的地方开业,无论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还是三线和四线城市,都可以 开了 它的招牌黑鸡排在众多鸡排,特殊的芥末酱和蜂蜜调味料中脱颖而出,美味而独特,目前在全国拥有2600多家商店。
特点:黑鸡排,零加盟费
加盟费:0元
品牌介绍: 巴比起源于上海的黄埔。 2003年更名为“芭比馒头”,并升级为品牌连锁店。 2006年,Babi Bun升级为全国营养早餐。 Babi Bun一向以创造国家早餐为原则,为企业家创造新的创业平台。立足于市场已有16年的历史,拥有中心工厂和成熟的管理体系,保证了质量。
04.又卷烧饼
推荐理由:在互联网名人的大力推荐下,王思聪和潘石屹都喜欢吃饭,开业不到半年就创造了1000万元的天使融资奇迹。该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由原始的“土家西施”土家渣饼的创始人杨玉琦创立,是餐饮业的知名人士和高级餐饮连锁经营者。他在多个品牌餐饮项目的运营中拥有成功的经验。
特点:品种多,口感好,价格低
入会费:69,800
品牌介绍:“又卷烧饼”由原“土家西施”土家渣饼的创始人杨玉琪于2015年创立。在餐饮业已有十多年经营历史的上海新伙伴食品饮料管理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它专注于特色小吃和快餐项目的开发和运营。它具有成熟的运营经验,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商店。另一卷饼干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它定位为“乐趣,材料,故事和温度”的四人商店。市场品牌力量和影响力稳步提高,小吃项目实力得到重新定义。
『伍』 广西钦州市详细资料
钦州
网络名片
钦州,地处祖国西南沿海,位于北纬20°54′至22°41′,东经107°27′至109°56′之间。背靠大西南,面临北部湾,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钦州北邻广西首府南宁,东与北海市和玉林地区相连,西与防城港市毗邻,现辖二县四区,即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和钦城管理区, 小岛屿303个,陆地海岸线长520.8里。有海外华侨同胞38万人,分布在46个国家和地区。中文名称: 钦州 外文名称: Qinzhou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广西 下辖地区: 浦北、灵山县和钦北、钦南区 电话区号: 0777 邮政区码: 535000 地理位置: 广西南部 面积: 10843平方公里 人口: 310多万 气候条件: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三娘湾旅游区等 车牌代码: 桂N
我国密如繁星的众多城市中,在举世闻名的北部湾顶上,钦州市政府大楼
有一座颇具特色的滨海之城——钦州,她有钦江、茅岭江和大风江穿城而过,流入浩瀚的钦州湾出海。 钦州,古称安州,有1400年悠久的历史,南北朝宋代时期置宋寿郡,梁代设安州。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安州为钦州。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民国年间改为钦县,属广东省钦廉专署所辖。解放后,广东省设钦廉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改隶广西省,1955年复隶广东省。1965年7月再隶广西壮族自治区,改为钦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下辖上思、防城、钦州、灵山、浦北、合浦、北海七个县市,1983年10月划出北海市和防城港,1987年7月划出合浦县归北海市管辖,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划出防城县和上思县归防城港市管辖。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钦州地区撤地设市,改为地级钦州市建制。钦州市政府大楼(夜景)
市人民政府驻钦南区,邮编:535000。代码:450700。区号:0777。拼音:Qinzhou Shi。 今天,开放的钦州正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来客。近代历史上钦州出现刘永福、冯子材两位蜚声中外的民族英雄。现在,他们故居成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钦州市区和灵山县通行方言为白话,属于粤语钦廉系。浦北县通行廉州白话,而犀牛脚地区通行海獭话。 钦州港是个不可多得的天然深水良港,是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规划的“南方第二大港”。近年,由于钦州的区位优势突出,市委、政府采取措施得力,特别是实行了业主制建码头、仓储的形式,建设高潮迭起。目前,己建有万吨级码头3个,正在建3000吨至万吨级码头11个;己建成仓储(库)11个,总投资24. 25亿元。工地,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喜人景象。据专家规划设计,近期可建6个作业区和两个内河作业区,建设1~9千吨码头1OO多个,三墩作业区可建3O万吨级泊位。远期吞吐能力1亿吨以上。钦州港的深水条件良好,中国罕见,世界也是少有的。 钦州市区位优势非常突出。已建成的铁路有南(宁)—钦(州)、黎(塘)—钦(州) 、钦(州)—北(海)、钦(州)—防(港)、钦(州)—钦州港等五条铁路和高速公路在钦州交汇。大交通的格局,已经形成。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钦州港的对外开放,加快了钦州市对外开放步伐,又带来商品经济的繁荣兴旺。钦州人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出口市场现扩大到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荷兰、埃及和阿根廷等23个国家和地区。 钦州是广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块宝地。这里气候温和宜人,河流水库众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然资源丰富,依水临海,山川美丽,游览风景迷人,名优产品繁花似锦,有兴旺发达的农业。也有大有可为的海洋捕捞养殖业,城乡市场广阔,开发建设有着很大潜在优势。 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钦州致力于投资环境的改善。近年来,钦州市政府和各县区政府投入巨资,大搞城镇基础建设,制订了各种优惠政策,与海内外进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钦州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 钦州市 面积10728平方公里,人口365万人(2009年)。 钦南区 面积1972平方公里,人口 57万。邮政编码535000。 钦北区 面积2685平方公里,人口 65万。邮政编码535000。 灵山县 面积3550平方公里,人口140万。邮政编码535400。县人民政府驻灵城镇。 浦北县 面积2521平方公里,人口 81万。邮政编码535300。县人民政府驻小江镇。钦州市,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气候特点。太阳年辐射量104.6~108.8千卡每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633.6~1801.4小时,年平均气温21.4~22℃,年总积温7800~8200℃。历年平均无霜期329~354天。年平均降雨量1649.1~2055.7毫米.钦州市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依山临海。钦州风光明媚,古迹众多,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成为桂南著名旅游胜地。她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不少旅客。宋代文学家、诗人苏东坡曾"遨游钦灵";1891年,俄太子尼古拉仰慕冯子材抗法战功特来钦州访问;1909年,著名画家齐白石游钦州时,绘了荔枝图,并赋诗:此生无计作重游,五月垂舟胜鹤头,为口不辞劳跋涉,愿风吹我到钦州;1962年,戏剧家、诗人田汉来钦州游览时留下不少美好的诗句。 五皇山南阳石
钦州旅游景点有30多处,主要有:三娘湾旅游区 、八寨沟旅游区 、冯子材故居、 刘永福故居、 大芦村民族风情、 六峰山 、五皇山、王岗山 、椎林叠翠 、麻蓝岛......等等。近年来,全市建造了一批星级宾馆和涉外酒店,成立了一批旅行社,制作了许多旅游工艺品,初步形成了食、住、娱、购配套体系,吸引了大批旅客前来观光。其中,钦州市内主要宾馆有:金湾大酒店、钦州宾馆、交通宾馆,银湾大酒店,白海豚国际酒楼等;主要的购物场所有:钦州市百货大楼、商业大厦、金湾商场、南珠商场,协盛,华润等。 钦州在明朝和清朝曾两次评过钦州八景,第二次评定至今已有300多年。现经钦州八景评审委员会审定,选出了钦州新八景。分别是:王岗春色、六峰缀秀、龙泾环珠、刘冯宝第、灵东浴日、麻蓝仙岛、越州天湖、椎林叠翠。(编/蔡昭广)。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钦州工业由于历史原因,工业“腿短”一直是制约钦州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制订并实施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项目支撑,开放带动,建设临海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临海工业为主攻方向,致力改造投资环境,广为招商引资,开展项目工程大会战。随着一批工业园区的相继动工,一批工业项目的竣工和投产,钦州的临海工业实现了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突破。 一、工业发展现状 截止2003年底,钦州市共有工业企业19246个,从业人员262660人,全年实现工业不变价总产值817907万元,同比增长13.65%,实现工业增加值311021万元,同比增长12.73%,完成税金及附加34265万元,同比增长9.5%。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共131家,在职职工26932人,资产总额427979万元,负债总额320593万元,净资产(所有者权益)107386万元。2003年钦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009元,人均财政收入为302元,工业利税占财政收入比重为30.4%,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为11.2%。全市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3.8%、24.1%和32.2%,其中工业占GDP比重为18.41%,工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人口比重为7.8%。 五皇山北阳石
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不变价总产值276857万元,同比增长17.7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3163万元,同比增长22.1%;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进一步优化(43.76:24.07:32.17),其中二次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了1.51个百分点。年累计产销率为97.6%,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 2003年,钦州市传统的制糖工业、制药工业和建材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依然在全市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分别完成产值58438万元、22466万元、8968万元。同时,新的支柱产业开始形成,化学工业实现产值46321万元,超越制药工业成为钦州市工业第二大产业,冶金工业实现产值19728万元,超越建材工业成为第四大产业。 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245.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7.0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3.0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111元;三次产业比例为34.74:35.48:29.78;财政收入17.17亿元;城镇化率2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5元。 2007年,是钦州市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效益提高,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钦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海空:“2007年,我们钦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等多边合作的新兴机遇,紧紧围绕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这三大目标,开辟了工业化、城镇化两个主战场。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促使全市社会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呈现出增长加快、效益提高、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各项发展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 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三大目标建设稳步推进,加快发展。钦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206万吨,增长58.3%,步入了千万吨大港行列。旅游方面,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2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12亿元,分别增长56.2%和48.8%。大工业迅猛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31亿元,提升到2007年的183亿多元,4年增长了近6倍。 钦州市经委主任张振才:“我们市2007年工业发展这么快,主要是市委、市政府把主攻工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强化主导地位,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结果。全市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壮大总量、优化结构、依靠科技、推动创新的要求,促进工业加快发展。突出抓好钦州港和各县区工业园区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重点培育一大批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拉动工业快速增长。我们还通过挖掘潜力、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措施,推动企业向规模化发展,把产业做强做大。” 责编:姚莉 作者:黄仕业、龙志红 二、发展工业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近年来,钦州市及县区通过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制,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采取自主招商与中介招商相结合,主动出击与搭配出海相结合、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相结合等方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引资发展民营工业企业。2003年,全市共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3个,项目总投资15.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3650万元,同比增长2.35倍。 (二)加快临海工业园区和县域工业新区的建设。近年来,钦州市加大临海工业园区各项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的同时,去年起又在各县区兴建工业新区,为民营企业提供发展载体。并且,通过深入开展“改善投资环境年”活动和“项目年”活动,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民营企业落户园区投资办厂。如2003年,港区共引进工业项目8个,合同投资10.25亿元。2003年,港区工业完成不变价产值43548万元,同比增长120%,自2000年以来连续四年增幅超过100%。此外,还有20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中。灵山十里工业园也引进16个项目,4个项目投产,钦南区大田工业园有9个项目进入,5个项目开工建设,钦北区大寺工业园也有4个项目开工建设。
近年来,钦州市国企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在前几年改革基础上,2003年为加快钦州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钦州市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钦州实际,研究出台了《钦州市关于进一小放开搞活国有企业的实施意见》,为企业改革提供政策配套和政策引导,有效地推进了全市企业改革工作。经过各部门的艰苦工作和通力合作,去年已完成了灵山化肥厂、武利糖厂、浦北纸箱厂、平吉糖厂、市医药公司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同时,那彭欧亚糖业公司、陆屋欧亚糖业公司也完成了二次改制;市运输有限公司、市中力机械股份公司的二次改制方案已经市政府批复正在操作实施;铁山水泥厂已通过拍卖资产偿债方式由广东客商取得经营权、市冷冻厂、缫丝厂的出售转让也于广西投资贸易洽谈会签订协议。到目前,全市累计已完成改革企业81户,占94.19%,其中已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企业41户,占已改革企业数的50.6%。并且,在产权制度改革中,我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尝试和探索: 1、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进行这种方式改制的企业有9户,多数为钦州市的龙头骨干企业。如广西半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钦州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等。 2、债务、人员随资产划转、国有退出,如灵山县酒厂,改制前将灵山县酒厂一分为二,变成灵山县酒厂和灵山县柠檬酸厂两个国有法人。两个企业法人走不同的通道退出,灵山县酒厂采取债务、人员随资产划转,改制为一个有限公司,经营制药;灵山县柠檬酸厂有条件出售改制为一个生产氨基酸的有限公司,国有完全退出。 3、公开拍卖整体出售,如灵山县农药厂。 4、结合不良资产处置有条件转让,如灵山县棉纺厂,华大纺织有限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协商购买债权的同时,购买灵山县棉纺厂的资产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灵山县第一棉纺厂后改制为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完全退出。 5、协议转让。如钦南区那彭糖厂,把那彭欧亚糖业有限公司35%的国有股份协议转让给河北瑞丰糖业公司,国有股退出。市医药公司由上市公司(北海国发)控股收购,完成了“两个置换”。 6、股份合作制改造,国有退出。钦州市共有7家企业由此形式改革。 7、政策性关闭,如浦北县卷烟厂于2001年12月实施政策性关闭。 这些改革的尝试,使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重新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三、下一步加快钦州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重点 (1)全力推进临海工业建设。 把加快临海工业建设作为推动钦州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重点来抓。要按照城市发展、生产力布局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继续做好临海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形成特色明显,功能协调,设施配套的总体格局;采取多种形式 筹措建设资金,加快推进大型临海工业园的土地平整、道路、供排水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定点投资建设,引进国外财团、公司合作开发建设,发展横向经济技术协作吸收国内经济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开发建设,利用股份、债券等形式,吸纳有实力的公司、单位和个人出资合作开发建设、放手组织社会民间力量,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到临海工业园区投资办厂。利用土地级差地租,通过土地置换和政策引导,有计划地将市、县区部份工业项目向港区转移,重点发展能源、化工、冶金、造纸、海洋生物、医药、果蔬加工、海产品加工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加工业。进一步加强临海工业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燃煤电厂、大型浆纸厂、大型铝材加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强协调服务,推进木薯综合开发示范工程、润滑油厂、铝合金厂等一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2)培育发展钦州支柱产业。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钦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加大科技投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升产品水平和档次等措施,把钦州市传统的医药、制糖、建材三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制药行业以推动半宙集团和浦北制药集团通过国家GMP认证为契机,加快邦琪制药厂、中乐制药厂、世彪制药厂等一批制药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提高制药产业整体水平、规模和效益。制糖工业抓住广西建设全国糖业基地的有利时机,着力抓好糖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甘蔗良种种植率、抓好糖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建材工业通过招商引资、接收产业转移、改造和提升技术装备、工艺水平、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规划,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壮大支柱产业规模,实现支柱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在培育壮大钦州市新兴支柱产业和县区的主导产业方面。要以港区一批磷酸企业为龙头,加大上下游产业链项目的招商力度,力促世威氨基酸二期工程的上马以及深化灵山化肥厂等传统企业的改革,不断壮大钦州市的化学工业。冶金工业要加快恒利金属制品厂的验收认证,力争早日投产;抓好港区永盛、恒星、鑫源三家金属冶炼项目以及14万吨铁合金项目的建设,使这些企业与桂鑫金属制品厂一起支撑起钦州市另一工业支柱。电力工业要一手抓钦州燃煤电厂的建设,一手抓钦州电厂资源综合利用搬迁改造,使电力在未来2—3年迅速成长起来。注重石化产业的培育,积极帮助和促进东油沥青厂与国内石化骨干企业的联系,将其发展成为钦州的支柱产业。县区方面要结合自身实际,有重点地培育发展县区的主导产业,如浦北的烟花炮竹、建材;灵山的纺织、食品加工、制药。对这些行业通过有重点的引资发展、政策倾斜扶持,使之更快成长。 (3)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工业。 利用钦州市丰富的农副产品和海产品资源,以市场为导向,运用高科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果蔬、海产品的加工、储运和保鲜工业,壮大食品工业规模,完善食品工业结构体系。利用钦州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规范矿山开采、生产,通过内引外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增加新产品和产品深加工,把有色金属加工文章做大。利用钦州丰富的陶土资源和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者对现有制陶企业进行资产重组,重振钦州建陶工业。 (4)大力发展出口创汇产业。 充分利用钦州市沿海的区位优势,面向港澳台、东南亚和欧美等市场,大力发展生丝、烟花炮竹、机械、竹编芒编、坭兴陶艺等出口创汇工业。通过建立公司加基地加农户产销一条龙的有效机制,扩大自营出口业务,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5)积极培育高新科技产业。 以医药行业为突破口,注重引进国际高新技术成果,吸收、消化外来技术,积极发展生物制药、海洋药物和天然药物。开展海洋资源保护技术和海洋品种改良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进行海洋产品的精深加工。利用速冻、脱水等技术发展海产高附加值食品。在电子工业方面,开发适销的电子节能产品、敏感元件、电子绝缘材料和计算机配套产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计划"和 "中泰果蔬零关税协议"的实施,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召开,钦州市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 挑战。如何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 市场优势,最大限度地分享自由贸易区建立所带来的利益和减少 挑战所带来的冲击,钦州市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做好应对工作。 一、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 一、2004年1-5月份各项外经贸指标完成情况 1-5月份,钦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579.2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52%。其中出口1508.97万美元,同比增长32.59%,完成自治区商务厅年目标(4214万美元)的35.81%;进口1070.27万美元,同比增长160.58%。 1-5月份,钦州市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3个,同比增长225%,合同外资额2021万美元,同比增长262.19%,实际利用外资95万美元,同比下降75.45%。 1-5月份,钦州口岸边地贸码头进出口货物219792吨,同比增长109%,货物总值2744.34万美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出口15268吨,同比增长119%;进口143304吨,同比增长581%。 二、2003年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情况 2003年,钦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695万美元,同比增长21.11%。而对东盟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1525万美元,同比增长18%,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2%。其中出口599万美元,同比增长50%;进口926万美元,同比增长3.46%。在与东盟有直接贸易往来的5个国家中,其中泰国出口209万美元,进口386万美元;越南出口279万美元,进口345万美元;新加坡出口39万美元,进口80万美元;马来西亚出口22万美元,进口115万美元;印尼出口49万美元。在与这些东盟国家的贸易活动中,其中出口越南主要商品是红瓜子、原木、白水泥、熟石膏、机械、磷酸;进口商品是椰子油、木薯干片、原木、锰英矿、钛铁矿、橡胶等。出口泰国商品主要是磷酸、有色金属;进口泰国和新加坡商品是液化石油气。2003年,钦州口岸边地贸码头对越南进出口货运量165,098万吨,同比增长117%。其中出口31,659万吨,同比增长120%;进口133,439万吨,同比增长117%,进出口总值1264万美元。 三、钦州市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项目情况 截止2003年底,钦州市共批准了利用外资项目340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的总投资为92122万美元,合同外资额累计为5287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8576万美元。 1、东盟国家投资钦州市的经贸项目,到2003年底,东盟5个国家累计项目9个,总投资额4278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2124万美元。其中马来西亚投资到位12万美元,菲律宾投资到位293万美元,柬埔寨投资到位6万美元,新加坡投资到位1698万美元,印尼投资到位115万美元。投资项目有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东方资源(钦州)有限公司380万美元;钦南区金钦州丰产林有限公司1000万美元;钦州新隆市场开发有限公司145万美元;钦州市协盛建设开发公司100万美元;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115万美元;其他投资项目约384万美元。 2、钦州市实施"走出去"的经贸项目,到2003年底,实施较好的有4个项目。灵山县粮食局1992年与越南河西省5.19食品联合企业在越南境内合作食品塑料包装彩印厂,项目投资额90多万元,投资经营10多年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广西南珠集团公司1999年与印度尼西亚水产公司在印尼境内合作珍珠养殖,项目投资额约180万美元。钦州中力机械股份公司2003年与越南交通部TMT公司达成合作项目,向越南出口农用运输车年产1万辆生产线的主要设备,价值约60万美元。钦州嘉华矿业有限公司与越南太原矿业总公司签订合作开采协议,项目投资约200万人民币。
编辑本段钦州特产
钦州的特产排号第一当然是猪脚粉了,要说历史典故,几乎找不到有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其制作的方法也很简单,没有复杂的工序,只是把猪脚洗净斩件,配予八角、桂皮等料烹制,食用时,一碗汤粉加一块油得发亮的猪脚,配一小碟的辣椒酱。也许因为它的经济实惠,油水充足,不容易饿,很符合钦州人的口味,成为钦州市民早餐和夜宵的至爱首选。钦州猪脚粉和广西桂林的“桂林米粉”、广西柳州的“柳州螺丝粉”以及广西南宁的“南宁老友粉”不同,在钦州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可能看到“正宗猪脚粉”字样,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难得出谁“正宗”的结论,但凡猪脚加粉都是猪脚粉,只是味道良莠的问题就由食客定论了。虽是不一样,但大致做法是一样的,所以你不必担心味道差异过大而要挑家“正宗”的吃。能代表钦州特色的猪脚粉摊有三家:二马路一摊、钦州学院东校区一摊、建设路红嫂一摊。它们的特色是猪脚肉软而不烂、肥而不腻、汤水鲜美,还略带甜味。 当然,除了猪脚粉还有:黄瓜皮、荔枝、龙眼、香蕉等。